【判断题】
通过调任手续调出国家行政机关任职的公务员,仍可保留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公务员对涉及其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在任何时候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判断题】
各级政府机构的决策等权限的调整由同级地方党委决定。
【判断题】
公共行政学的决策概念,主要是指社会组织为实现一定目标,制定若干行动方案并加以优化抉择的行为过程。
【判断题】
政府应当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来拟定和选择行动方案,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
【判断题】
决策是决定机关管理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判断题】
政府政策目标按照行政领导意图通过议题筛选程序来确立。
【判断题】
机关工作计划是紧接着行政执行之后的一种行政行为,是实施决策的第一步。
【判断题】
行政决策的制定、执行和修改是一个很长的动态过程。
【判断题】
所谓“问题”就是事物的现实状态与人们的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
【判断题】
行政决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公务员。
【判断题】
各级政府是以国家的名义,从政府职能部门角度出发来进行决策的。
【判断题】
行政执行是行政工作程序中最后的一个环节。
【判断题】
行政决策的执行力是对行政决策主体而言的。
【判断题】
执行力的主观条件是人民群众对决策目标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的程度。
【判断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政府机关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判断题】
负面清单管理是指凡是列入清单的都不需要政府审批的。
【判断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判断题】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意味政府的决策任务更加繁重。
【判断题】
计划的成败决定于计划制定者对决策的理解程度。
【判断题】
决策是行政首长的根本性工作,执行则是次要的工作。
【判断题】
决策的科学性是和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量成正比的。
【判断题】
行政决策制定后,为了保证决策的严肃性,一般不需要做修正。
【判断题】
行政决策正确与否与决策目标明确和适格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判断题】
城市公用事业计划属于国民经济计划范畴。
【判断题】
机关工作决策是各级政府及公务员的日常活动。
【判断题】
判断一个政府部门能否圆满完成决策目标,主要看行政执行的效果。
【判断题】
社会经济水平是决策执行的内部相关因素。
【判断题】
行政执行的总结是行政执行的最后一环,也是新的执行活动的开始。
【判断题】
行政执行工作经常是由众多公务员协作完成的。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71) 自然界中目前被人类发现的自然元素有 ___
A. 100多种
B. 150多种
C. 180多种
D. 200多种
【单选题】
(173) 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___
【单选题】
(174) 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
A. 铁锅生锈
B. 酒精燃烧
C. 冷水结冰
D. 生米煮成熟饭
【单选题】
(17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___
A. 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C.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 汽油可用于擦拭衣物上的油污
【单选题】
(176) 目前人们一般辨别金属和非金属的方法是 ___
A. 是否导电
B. 是否有颜色
C. 是否透明
D. 是否有气味
【单选题】
(177) 黄金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状态是 ___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混合物
D. 混杂物
【单选题】
(179) 硫酸可分为浓硫酸和稀硫酸两种,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具有难挥发性等化学性质,但不具有 ___
A. 吸水性
B. 强氧化性
C. 还原性
D. 腐蚀性
【单选题】
(180) 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化学物品,可用于调味和化工。在日常生活中盐还有许多妙用,但不能够用以 ___
【单选题】
(181) 对于经常有胃酸反应的人,你会建议他吃的药应具有 ___
A. 碱性的
B. 酸性的
C. 中性的
D. 辣性的
【单选题】
(182) 太阳系中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 ___
【单选题】
(183) 用望远镜判别星系与恒星差别的基本依据是其 ___
A. 颜色不同
B. 形状不同
C. 大小不同
D. 密度不同
【单选题】
(185) 根据科学的宇宙观,今天的宇宙是源于 ___
A. 太阳的变化
B. 万有引力
C. 神的推力
D. 一次大爆炸
【单选题】
(186) 地球公转是绕着太阳的运动,其周期长短是 ___
【单选题】
(187) 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___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月球自转
D. 月球公转
【单选题】
(188) 地球上四季更替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___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月球自转
D. 月球公转
【单选题】
(189) 以下观察方法不能证明是北半球“夏至日”现象的是 ___
A. 测日出时间
B. 测太阳高度
C. 测白天长度
D. 测正午气温
【单选题】
(191) 月球绕地球公转引起了地球上看到的月相的变化。一个朔望月(从满月到满月)的时间大约是: ___
A. 27天半
B. 28天半
C. 29天半
D. 30天半
【单选题】
(192) 日食现象是指___
A. 太阳突然消失的现象
B. 太阳被地球遮掩的现象
C. 太阳遮掩月球的现象
D. 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
【单选题】
(193) 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___
A. 可以在农历十五到三十之间出现
B. 肯定是在新月时
C. 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一
D. 可以在任何一天
【单选题】
(194) 关于日食和月食的判断正确的是___
A. 日食、月食的成因只与日、地、月三个天体的几何位置有关
B. 日食和月食都是自然现象,所以它们是不可能准确预报的
C. 当月相是朔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生日食
D. 如果日食带在我国经过,肯定是东部的居民先看到
【单选题】
(195) 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这种天文现象是___
A. 日食现象
B. 月食现象
C. 流星现象
D. 极光现象
【单选题】
(196) 地球由表及里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其中间层叫 ___
【单选题】
(198) 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分为若干板块,板块的相互碰撞可产生 ___
A. 地震
B. 滑坡
C. 大陆架
D. 大陆沟
【单选题】
(199) 地球上有些地区经常发生地震、火山,因为它们位于 ___
A. 板块内部高温地带
B. 板块边缘活动地带
C. 地球赤道多雨地带
D. 大陆之间交叉地带
【单选题】
(200) 如果要探究和表明地球上经常发生地震、火山的分布规律,我们需要采取的最直观方法是 ___
A. 到现场考察
B. 查历史文献
C. 用地图标注
D. 向群众调查
【单选题】
(201) 地球表层覆盖着很多圈层,其中最厚的圈层是 ___
A. 岩石圈
B. 水圈
C. 大气圈
D. 生物圈
【单选题】
(202) 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强烈的地球圈层部位主要在大气圈底层、岩石圈上层以及 ___
A. 生物圈表层
B. 生物圈中层
C. 水圈底层
D. 水圈全部
【单选题】
(203) 生物圈的范围为___
A.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 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单选题】
(204)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___
A. 森林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海洋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
【单选题】
(205)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___
A. 草原
B. 针叶林
C. 沼泽地
D. 热带雨林
【单选题】
(207) 地球的表面积总共达到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陆各占的比例大致是 ___
A. 三分海洋七分陆
B. 七分海洋三分陆
C. 四分海洋六分陆
D. 六分海洋四分陆
【单选题】
(208)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表面起伏不平,凸出来的地方成为陆地和山脉,而大片大片下凹的部分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被液态海水所淹没而变成了海洋,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近___。
A. 2%
B. 51%
C. 71%
D. 91%
【单选题】
(209) 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 地形多种多样
B. 山地面积广大
C. 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
【单选题】
(210)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其劣势是___
A. 森林资源不足
B. 耕地资源不足
C. 水能资源不足
D. 动植物资源不足
【单选题】
(212)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
A. 西北和东北
B. 东北和东南
C. 西南和西北
D. 东南和西南
【单选题】
(213)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
A. 南丰北缺
B. 东北地区缺水最严重
C. 冬春季节少,夏秋季节多
D. 绝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
【单选题】
(216) 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___
A. 山前桃花山后雪
B. 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 昆明四季如春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单选题】
(217) 位于江西省海拔1500米左右的庐山成为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___
A. 纬度因素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季风
【单选题】
(218) 大气的运动变化是由___引起的。
A. 冷热不均
B. 水汽交换
C. 地壳运动
D. 万有引力
【单选题】
(219) 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___
A. 查看卫星云图
B. 听天气预报
C. 流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D. 阅读空气质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