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地质预报经___审查签字后生效。
A. 矿长(煤矿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等)
B. 矿井总工程师
C. 地测副总工程师
D. 地测部门负责人
【单选题】
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在___日内提出采后地质总结报告,报矿井总工程师审核。
【单选题】
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当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时,较稳定煤层探测煤层全厚的观测点间距为___m
A. 10~25
B. 20~35
C. 25~50
D. 35~50
【单选题】
采掘工作面距保护边缘不足___m前,编制发放临近未保护区通知单。
【单选题】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要求矿井___年内丢煤通知单完整无缺,按时间顺序编号、合订。
【单选题】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要求矿井储量计算和统计管理符合___规定。
A.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B.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
C. 《煤矿安全规程》
【单选题】
陷落柱普查,应查明矿井内直径大于___米的陷落柱,主要包括陷落柱发育形态、岩性、周边裂隙发育程度、导水性等,并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单选题】
永久导线点应设在矿井主要巷道中,一般每隔___设置一组,每组至少应有三个相邻点。有条件时,也可在主要巷道中全部埋设永久导线点。
A. 100-300m
B. 200-400m
C. 300-500m
【单选题】
基本控制导线一般应递隔___延长一次。
A. 100-300m
B. 200-400m
C. 300-500m
【单选题】
采区控制导线应随巷道掘进第___延长一次。
A. 30-50m
B. 50-100m
C. 30-100m
【单选题】
新开口的巷道中腰线,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经纬仪或罗盘仪等标定,掘进到___时,应检查或重新标定中腰线。
A. 4-8m
B. 5-10m
C. 10-15m
【单选题】
最前面的一个中、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应不超过___。
A. 30-40m
B. 40-50m
C. 50-60m
【单选题】
巷道每掘进___,应至少对中、腰线点进行一次检查测量,并根据检查测量结果调整中、腰线。
【单选题】
3°带第37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___。
【单选题】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___。
A. 看清近处目标
B. 看清近处目标
C. 看清十字丝
【单选题】
导线的水平角是由经纬仪采用___观测的。
【单选题】
提高贯通测量精度最主要的是提高___。
A. 测边精度
B. 测角精度
C. 仪器精度
D. 对中精度
【单选题】
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时,其读数值___。
A. 水准尺前倾读数增大,后倾减小
B. 水准尺前倾读数减小,后倾增大
C. 总是增大
D. 总是减少
【单选题】
在井下延伸导线时,规程要求主要检测___。
A. 距离
B. 水平角
C. 垂直角
D. 高差
【单选题】
新开口的巷道掘进___时应检查或重新标定中腰线。
A. 1-2m
B. 5-10m
C. 10-15m
D. 4-8m
【单选题】
贯通巷道接合处的重要方向上偏差是指___。
A. 在平面上沿巷道中线的长度偏差
B. 水平面上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左右偏差
C. 竖直面上的偏差
D. 综合偏差
【单选题】
在布设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时,一般每隔___应加测陀螺定向边。
A. 1.0-1.5km
B. 1.5-2.0km
C. 2.0-2.5km
D. 2.5-3.0km
【单选题】
在延长井下导线之前,必须对上次所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进行检查,7秒导线两次观测水平角的不符值不得超过___秒。
A. 15秒
B. 40秒
C. 20秒
D. 80秒
【单选题】
近井点的精度,对于测设它的起算点来说,其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___。
A. ±3cm
B. ±5cm
C. ±10cm
D. ±7cm
【单选题】
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___误差的影响。
A. 对中
B.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C. 指标差
D. 竖盘刻划不均匀
【单选题】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___。
A. 等高距
B. 等高线平距
C. 等高线坡度
D. 等高线落差
【单选题】
井下控制导线的首级控制为___导线。
A. 8〞级
B. 15〞级
C. 30〞级
D. 7〞级
【单选题】
开拓系统比较简单,且分层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已包括主要巷道,可不单独绘制___。
A. 井筒断面图
B. 主要保护煤柱图
C. 主要巷道平面图
D. 井底车场平面图
【单选题】
《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中水文地质极复杂矿井开拓煤量可采期不得小于___年。
【单选题】
《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中水文地质极复杂矿井准备煤量可采期不得小于___个月。
【单选题】
《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中2个及以上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的矿井回采煤量可采期不得小于___个月。
【单选题】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___。
A. 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
B. 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
C.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D. 测边导线、测角导线、边角导线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下采煤的是___。
A. 建筑物下
B. 构筑物下
C. 水体下
D. 铁路下
【单选题】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___中误差作为允许误差。
【单选题】
开口通知单应提前___下达到测量部门。
【单选题】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___。
A. 人为误差
B. 仪器误差
C. 计算误差
D. 偶然误差
【单选题】
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当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时,较稳定煤层探测煤层全厚的观测点间距为___m。
A. 10-25
B. 20-35
C. 25-50
D. 35-50
【单选题】
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地面点的___位置。
【单选题】
平静的海水面伸过大陆与岛屿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___。
A. 大地水准面
B. 水准面
C. 基准面
D. 海水面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坐标原点设在___省。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___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 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真实可靠
E.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多选题】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___
A. 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
D.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多选题】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___
A. 理论脱离实际
B. 经验论
C. 教条主义
D. 唯理论
【多选题】
下列哪些活动是基本的实践活动___
A. 工人炼钢
B. 渔民出海捕鱼
C. 技术革新的试验
D. 农民种田
【多选题】
下列有关价值特性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B. 价值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C. 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D.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
【多选题】
成为人们认识基础的有___
A. 事物的质
B. 事物的量
C. 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 社会实践
【多选题】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真理’的美名”。这段话的观点说明___
A. 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真理
B. 有用的就是真理
C. 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真理
D. 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
【多选题】
对同一名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上说明了___
A. 认识来源于经验
B. 在经验的积淀中加深认识
C. 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缺乏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 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多选题】
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前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___
A.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 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 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D. 观念、主观意识应随时发生变化
【多选题】
下面关于认识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认识的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
B. 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
C. 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D. 认识中介是各种认识工具、手段要素及其运用和操作系统
【多选题】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是___
A.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 坚持辩证法
【多选题】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___
A. 相对真理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B. 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
C.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
D. 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E. 真理本身包含着错误
【多选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___
A.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 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 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多选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___
A. 不受任何历史条件的制约
B.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受英雄人物的意志所支配
E.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多选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在___
A. 帮助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
B. 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
C. 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D. 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E. 决定自己经济基础的性质和方向
【多选题】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___
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 它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 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E. 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多选题】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___
A. 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 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C. 它的状况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 它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E. 它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大小
【多选题】
下列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有___
A. 形式逻辑学
B. 哲学
C. 美学
D. 语言学
E. 法学
【多选题】
共产主义是___
A.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B.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C. 以建立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实践运动
D. 渺茫的幻想
E. 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
【多选题】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___
A. 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 不同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D. 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布
E. 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有___
A.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的改造
B. 自由是实践活动中的自由
C. 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自主活动
D. 自由是摆脱必然性的独立活动
E. 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多选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指___
A. 它是直接的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 它是潜在的生产力
D. 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生产力
E.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多选题】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在哲学领域方面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___
A. 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不依赖于社会经济
B. 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多选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___
A.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种要素之中
C. 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E. 科学技术可以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
【多选题】
社会的基本结构有___
A. 自然环境结构
B. 人口结构
C. 物质经济结构
D. 社会政治结构
E. 社会观念结构
【多选题】
国家是___
A.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 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C. 统治阶级的国家
D. 全体国民的国家
E.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共同的国家
【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有___
A. 生物学、物理学、数学
B. 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C. 哲学、道德、宗教
D. 艺术、法律、政治思想
E. 小说、诗歌、戏剧
【多选题】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___
A. 市场经济规律
B. 价值规律
C.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规律
E. 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的规律
【多选题】
历史杰出人物的产生___
A. 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C. 偶然的机遇
D. 与杰出人物自身特点相关
E. 完全由自身能力决定的
【多选题】
历史观中唯意志论的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作是___
A. 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B. 历史发展无所谓规律性
C. 人的意志可以任意改变的
D. 客观精神的进程
E. 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多选题】
在人性问题上,以下观点属于先验论的有___
A. 人生而自由
B. 人性善
C. 人性恶
D. 人的本性是天赋的
E. 人性善恶决定于社会实践
【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的有___
A. 个人的主观条件
B. 个人所处的环境
C. 社会的需要
D. 个人主观愿望
E. 个人的社会实践
【多选题】
进入自由王国阶段是指人们___
A. 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B. 不再受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支配
C. 获得完全绝对的自由
D. 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E. 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人类解放的含义的有___
A. 获得绝对自由
B. 完全摆脱客观必然性的束缚
C. 从自然必然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D. 从社会必然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E. 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多选题】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本质的有___
A. 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B. 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
C. 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D. 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E. 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多选题】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___
A. 它决定了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B. 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C. 它决定生产水平的高低
D. 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E. 它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畴的有___
A. 工人阶级
B. 广大农民
C. 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
D.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E.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多选题】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___
A.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 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 历史是人民任意创造的
D. 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E. 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多选题】
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___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社会风俗习惯
【多选题】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___
A. 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E. 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