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登革热疑似病例伴有较剧烈的三痛,“三痛”指的是____。
A. 全身酸痛
B. 头痛
C. 肌肉痛
D. 关节痛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多选题】
____后,应对手进行消毒处理。
A. 接触可疑病例
B. 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
C. 接触被呼吸道传染病病毒污染的物品
D. 接触采样试管
【多选题】
出入境人员检疫是通过检疫查验发现染疫人和染疫嫌疑人,给予____等手段,从而达到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传入或传出的目的。
A. 隔离
B. 留验
C. 扣留
D. 就地诊验
【多选题】
“染疫人”指____。
A. 正在患检疫传染病的人
B. 经海关初步诊断,认为已经感染检疫传染病的人
C. 经海关初步诊断,已经处于检疫传染病潜伏期的人
D. 和检疫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多选题】
_____适用于低风险防护。
A. 对公共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的工作人员
B. 实验室离心操作人员
C. 对可疑病例及密接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医学观察的检疫人员
D. 搬运疑似或确诊病例人员
【多选题】
穿戴防护装备前应检查其____。
A. 适用范围
B. 气密性
C. 有效期限
D. 防护有效时间
【多选题】
寨卡病毒病传播途径有____。
A. 带病毒的伊蚊叮咬
B. 母婴传播
C. 血源传播
D. 直接接触受染动物组织、体液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
【多选题】
医学巡查“四重点”是指____。
A. 重点区域
B. 重点交通工具
C. 重点时段
D. 重点人员
【多选题】
个人防护物资的穿脱应遵循的原则包括:____。
A. 个体防护装备是洁净、安全的,正确使用能够确保个体不受病原体危害
B. 穿戴防护装备前设定个体是相对污染体
C. 穿戴防护装备前设定个体是相对洁净体
D. 从污染现场出来后,设定防护装备的外表面已经受到污染
【多选题】
体温监测岗关员应提前到岗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____。
A. 测温系统硬件状态是否正常
B. 测温系统软件运行是否正常
C. 人群测温均值、报警阈值是否符合要求
D. 检测测温状况
【多选题】
下列关于卫生检疫查验不合格的尸体、骸骨检疫处置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禁止入出境的尸体、骸骨,必须就地火化后,以骨灰的形式入出境
B. 入出境途中不明原因死亡的,应当进行死因鉴定。无法作出死因鉴定的,尸体及棺柩一并火化,以骨灰的形式入出境
C. 无死亡报告或者死亡医学诊断书的尸体,且托运人或者其代理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补交的,按照死因不明处置,以骨灰的形式入出境
D. 经卫生处理后仍不符合卫生检疫要求的应当就近火化,以骨灰的形式入出境
【多选题】
海关对入出境尸体、骸骨实施卫生检疫工作包括:____。
A. 材料核查
B. 现场查验
C. 检疫处置
D. 签发卫生检疫证书
【多选题】
如有发热、咳嗽、咽痛、干咳、胸痛、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症状或体征的,可判定为呼吸道传染病疑似病例,____样本。
A. 应全部采集咽拭子
B. 应全部采集肛拭子
C. 如疑似感染流感以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应采集血液,并根据情况采集唾液、深部痰液、咽漱液、鼻拭子等
D. 应采集怀疑被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
【多选题】
在实行卫生措施时,应当以____的态度对待旅行者。
A. 尊严
B. 人权
C. 基本自由
D. 强制
【多选题】
____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A. 航空器上舱内以疑似病例座位为中心,周边各方位相邻座位(含通道另一侧)的旅客
B. 列车上与疑似病例同车厢的旅客
C. 汽车上,当通风良好时,汽车上的所有人
D. 船舶上,船舱不能通风时,船上同舱所有人
【多选题】
出入境交通工具存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包括:____。
A. 饮用水,食品
B. 废弃物
C. 医学媒介生物
D. 压舱水
【多选题】
____可以判断为染有霍乱。
A. 船舶在到达时载有霍乱的病例
B. 在到达前5日以内船上曾经有霍乱病例发生
C. 航空器在到达时载有霍乱病例
D. 在到达前5日以内航空器上曾经有霍乱病例发生
【多选题】
对染有鼠疫的船舶、航空器应当实施____的卫生处理。
A. 对染疫嫌疑人实施除虫
B. 令染有鼠疫的船舶、航空器立即离境
C. 有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必须实施除鼠
D. 如果船舶上发现只有未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也可以实施除鼠
【多选题】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船舶、航空器在到达时,____,为染有鼠疫。
A. 有鼠疫病例的
B. 发现有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的
C. 曾经有人在上船六日以后患鼠疫的
D. 没有鼠疫病例,但曾经有人在上船后六日以内患鼠疫的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入境航空器检疫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染疫航空器或染疫嫌疑航空器应在海关指定的地点接受检疫
B. 来自黄热病疫区的机组人员及旅客应持有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C. 入境航空器应在最先到达的国境口岸或经海关同意的地点接受检疫
D. 出境航空器应在本航次开始的国境口岸或海关同意的地点接受
【多选题】
_______可判定为呼吸道传染病疑似病例的一般接触者。
A. 交通工具内除密切接触者之外的其他人员
B. 乘坐船舶、汽车、列车时,疑似病例活动范围内,除密切接触者外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C. 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除了密切接触者之外,其他曾与疑似病例短暂接触的人员
D.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或交通工具航行中,曾与疑似病例自其出现症状前4周内,有过较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多选题】
入境航空器检疫时,对来自黄热病疫区不能出示有效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人员____。
A. 阻止入境
B. 就地诊验或留验
C. 隔离
D. 实施预防接种并留验到证书生效时
【多选题】
来自疫区的飞机在飞行中若发现______,机长应立即通知到达机场的航空站向海关申报。
A. 检疫传染病
B. 飞行途中发现病人
C. 疑似检疫传染病
D. 有人因非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
【多选题】
民用航空器上舱内____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A. 疑似病例周边各方位相邻座位(含通道另一侧)的旅客
B. 疑似病例同排和前后三排人员
C. 同行人员
D. 同舱所有人员
【多选题】
如果是运行中的出入境交通工具上报告可疑病例,初步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
A. 体温测量,判定是否发热
B. 初步流行病学调查
C. 症状问询及简单体格检查
D. 初步判断意见
【多选题】
入出境鼠疫染疫航空器卫生处理对象包括:____。
A. 染疫人及染疫嫌疑人
B. 染疫航空器
C. 染疫航空器内的行李货物
D. 鼠疫一般接触者
【多选题】
入境、出境的交通工具有____的,应当由海关实施消毒、除鼠、除虫或者其他卫生处理。
A. 被监测传染病污染
B. 被检疫传染病污染
C. 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
D. 来自监测传染病疫区
【多选题】
入境交通工具上发生传染病时的处理原则包括:____。
A. 及时报告
B. 妥善处理病人
C. 疫点的消毒处理
D. 密切接触者的留验观察
【多选题】
受入境检疫的航空器,飞行中发现____时,机长应当立即电告航站,向海关报告。
A. 检疫传染病
B. 疑似检疫传染病
C. 有人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
D. 蝇类等媒介生物
【多选题】
出入境特殊物品有____的,由口岸海关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予以退运或者销毁。
A. 名称、批号、规格、生物活性成分等与特殊物品审批内容不相符的
B. 超出卫生检疫审批的数量范围的
C. 包装不符合特殊物品安全管理要求的
D. 经检疫查验不符合卫生检疫要求的
【多选题】
出入境船舶申报或在登临检查中发现____的,应逐一进行详细医学调查。
A. 有不明原因死亡人员
B. 有患有传染病症状或体征人员
C. 有不明原因死亡啮齿动物
D. 4周内有来自或途经检疫传染病受染国家(地区)人员
【多选题】
入境口岸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包括:____。
A. 事件描述
B. 事件初步审查
C. 事件影响力、传播潜力的评估
D. 事件可预防性的评估
【多选题】
船舶饮水供应和运输链主要包括:____。
A. 进入港口的水源
B. 运输和配送系统,包括给水栓、软管、供水船和运水驳船
C. 船舶水系统,其中包括储存、配送和用海水等船体外水源生产饮用水
D. 市政管网水系统
【多选题】
入境船舶____,海关不给予电讯检疫。
A. 发现受染人或受染嫌疑人的
B. 发现啮齿动物反常死亡或死因不明,或在船上发现活鼠、鼠迹、新鲜鼠粪的
C. 未持有有效《船舶免予卫生控制措施证书/船舶卫生控制措施证书》的
D. 船上载有散装废旧物品的
【多选题】
如果遇到来自塔吉克斯坦国家的旅客,结合临床症状,应重点排查的传染病包括____。
A. 细菌性腹泻
B. 甲型肝炎
C. 伤寒
D. 疟疾
【多选题】
如果遇到来自俄罗斯国家的旅客,结合临床症状,应重点排查的传染病有____。
A. 细菌性腹泻
B. 蜱传脑炎
C. 伤寒
D. 疟疾
【多选题】
如果遇到来自中南亚地区的旅客,结合临床症状,应重点排查的传染病有____。
A. 登革热
B. 基孔肯雅热
C. 伤寒
D. 疟疾
【多选题】
对判定为疑似病例的,应____。
A. 立即给旅客及工作人员采取相对应的个人防护,避免传播
B. 按采样规范采集有关医学样品,按时限要求送卫生检疫中心实验室做检测
C. 告知旅客不准入境的法律依据
D. 联系移民局共同做好管控
【多选题】
在口岸旅客卫生检疫卫生处理作业中针对疑似病例处置结束后,要对______实施卫生处理。
A. 排查室
B. 候转室
C. 转诊通道
D. 医疗器具
【多选题】
不进行现场采样的高风险传染病有____。
A. 疑似患有埃博拉出血热
B. 疑似霍乱
C. 疑似尼帕病毒病
D. 疑似中东呼吸综合征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存储过国家秘密的涉密存储介质不能___密级使用。
【单选题】
涉密信息处理场所应当定期或者根据需要进行___检查。
A. 安全性能
B. 保密技术
C. 不定期
D. 环境
【单选题】
绝密级国家秘密技术在保密期限内___申请专利或者保密专利。
A. 可以
B. 不得
C. 暂缓
D. 根据情况
【单选题】
参加涉密活动一般不得携带涉密载体,确需携带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的,要经___批准。
A. 上级机关
B. 保密工作机构
C. 机关、单位负责人
D.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单选题】
下列关于参加涉密会议、活动人员保密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可自行委托其他人员代替参加涉密会议、活动
B. 不得擅自记录、录音、摄像
C. 不得使用无线键盘、无线网卡等设备或装置
D. 不得将手机带入
【单选题】
下列关于涉密会议、活动宣传报道保密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___
A. 撰写新闻稿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B. 会议有新闻通稿或报道口径的,应按照新闻通稿或报道口径报道
C. 经会议、活动组织者审批后,可公开报道和播放稿件、录像、图片等
D. 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无须审查公开报道内容
【单选题】
下列关于涉密视频会议的保密管理要求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会议音频视频材料按照涉密载体管理
B. 无须指定专人负责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维护和音视频录制
C. 会议召开时,无须对会场及设施设备进行安全保密检查
D. 无须按照涉密网络有关要求建设和管理视频会议系统
【单选题】
下列关于涉外活动保密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___
A. 不得带领国(境)外人员进入涉密场所
B. 与国(境)外人员会谈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C. 不得利用国(境)外人员办公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D.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国(境)外通信设施进行涉密通信联络
【单选题】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 ,___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 故意
B. 故意或过失
C. 过失
D. 擅自
【单选题】
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找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涉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事件___
A. 属于泄密事件
B. 不应视为泄密事件
C. 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照泄密事件处理
D. 无法定性
【单选题】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___内、机密、秘密级( A )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照泄密事件处理。
A. 10 日 ,60 日
B. 15 日 ,60 日
C. 10 日 ,30 日
D. 15 日 ,30 日
【单选题】
泄密事件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___。
A. 6 个月
B. 1 个月
C. 3 个月
D. 2 个月
【单选题】
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在发现后的___小时内,书面向有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单选题】
向境外组织、机构人员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的泄密案件 ,由___组织或参与查处。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B.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 中央国家机关保密部门
D.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
【单选题】
过失泄露绝密级___件、机密级( C )件或秘密级( C )件的,应予立案。
A. 1,2,3
B. 1,3,3
C. 1,3,4
D. 3,2,1
【单选题】
对在定密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错定、漏定,致使国家秘密泄露,或者妨碍正常交流,使国家利益造成损失的,应视情节的轻重追究当事人的___。
A. 行政责任
B. 刑事责任
C. 法纪责任
D. 违规责任
【单选题】
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___
A.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B.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单选题】
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___
A.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B.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单选题】
涉嫌故意泄露___以上的,应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立案。
A. 秘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
B. 机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
C. 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
D. 秘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
【多选题】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的作用体现在___
A. 是保密资格认定的依据
B. 是保密资格复查的依据
C. 是单位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基本条件
D. 是对单位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
【多选题】
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是___
A. 对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B. 保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在本单位的贯彻实施
C. 为保密工作提供财力以外的各种保障
D. 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出明确落实要求
【多选题】
涉密部门负责人或者涉密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是___
A. 对本部门或者本项目的保密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
B. 明确部门或者项目内人员的保密职责
C. 将保密管理要求融入业务工作制度中
D. 采取具体措施组织落实单位保密工作部署
【多选题】
涉密人员的责任是___
A. 对本职岗位保密工作负直接责任
B. 掌握基本的保密知识、技能和要求
C. 遵守保密法规制度,履行岗位保密职责
D. 及时报告泄密隐患,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多选题】
涉密项目负责人是指___
A. 某一涉密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B. 某一涉密科研课题的负责人
C. 二级单位(部门)的负责人
D. 单位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
【多选题】
军工单位保密责任主体是___
A.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B. 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
C. 涉密部门或者项目负责人
D. 分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涉密业务工作的负责人
【多选题】
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___
A. 对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
B. 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
C. 对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
D. 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多选题】
单位保密委员会组成人员是___
A. 单位法定代表人
B. 主要负责人
C. 单位负责人
D. 有关部门负责人
【多选题】
保密工作机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是___
A.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B. 经过保密知识技能培训
C.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科研能力很强
D. 熟悉本单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情况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专职保密工作人员的是___
A. 机要人员
B. 档案管理人员
C. 密码通信人员
D. 兼职保密员
【多选题】
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一级保密资格标准》的规定,专职保密工作人员配备的要求是___
A. 涉密人员1000人(含)以上的,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4人
B. 涉密人员500人(含)以上至1000人以下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
C. 涉密人员100人以下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1人
D. 涉密人员100人(含)以上至500人以下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1人
【多选题】
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标准》规定,专职保密工作人员配备的要求是___
A. 涉密人员1000人(含)以上的,专职保密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3人
B. 涉密人员200人(含)以上至1000人以下的,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2人
C. 涉密人员200人以下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1人
D. 涉密人员100人以下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1人
【多选题】
保密管理的内容包括___
A. 涉密人员管理
B. 国家秘密载体管理
C. 涉密会议管理
D. 定密管理
【多选题】
有关涉密人员管理正确的说法是___
A. 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应当通过审查和培训
B. 单位应当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
C. 对在岗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
D. 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多选题】
孙某在脱密期间,不能去工作的单位是___
A. 境外企业
B. 外国驻华机构
C. 外商独资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多选题】
有关国家秘密载体管理正确的说法是___
A. 国家秘密载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B. 未定稿的涉密电子文档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C. 销毁磁介质国家秘密载体时应当将涉密信息全部删除干净
D. 因工作需要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采取保密措施
【多选题】
下列有关国家秘密载体管理错误的说法是___
A. 国家秘密载体都应当存放在密码保险柜中
B. 对体积较大,不便于存放在保密柜中的密品,其保管场所应当具备相应的保密防护措施
C. 涉密人员岗位调整以后,仍然在本单位其他涉密岗位工作的不需要清退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
D. 涉密人员辞职时应当在办理完辞职手续后,清退所有保管和使用过的国家秘密载体
【多选题】
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应当注意的事项是___
A. 严格控制国家秘密载体的接触范围
B. 做好对未定稿的涉密过程文件的管理
C. 做好对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
D. 无论绝密级还是机密级国家秘密载体都应当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
【多选题】
应当清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的涉密人员包括___
A. 辞职的
B. 解聘的
C. 调离涉密岗位的
D. 退休的
【多选题】
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和存储的有___
A. 涉密的文件
B. 个人隐私文件
C. 涉密的图纸
D. 已解密的图纸
【多选题】
为防止涉密计算机在使用时被他人窥视,应___
A. 避免显示屏幕正对门、窗或者透明过道
B. 采取安全隔离措施
C. 设置屏幕保护,确保离开时屏幕处于关闭状态
D. 放置于要害部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