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多选题】
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学的___和()必不可缺。
A. 发展理念
B. 发展概念
C. 发展战略
D. 发展战术
【多选题】
2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不断推进___等各方面创新。
A. 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多选题】
3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___。
A. 区域协调发展
B. 城乡协调发展
C.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D.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多选题】
4共享的内涵主要包括___。
A. 全民共享
B. 全面共享
C. 共建共享
D. 渐进共享
【多选题】
5“三去一降一补”中的“三去一降”是指___。
A. 去产能
B. 去短板
C. 去杠杆
D. 降库存
【多选题】
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___有机统一。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三权分立
D. 依法治国
【多选题】
7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就要保障人民的___。
A. 知情权
B. 参与权
C. 表达权
D. 监督权
【多选题】
8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的___。
【多选题】
9“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___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A. 文化建设
B. 社会建设
C. 生态建设
D. 美丽建设
【多选题】
1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___的新发展理念。
【多选题】
1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___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A. 文化建设
B. 社会建设
C. 生态建设
D. 美丽建设
【多选题】
1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学的___和()必不可缺。
A. 发展理念
B. 发展概念
C. 发展战略
D. 发展战术
【多选题】
1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___的新发展理念。
【多选题】
14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不断推进___等各方面创新。
A. 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多选题】
15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___。
A. 区域协调发展
B. 城乡协调发展
C.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D.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多选题】
16坚持绿色发展,就要坚定走___的文明发展道路。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资源高耗
D. 生态良好
【多选题】
17共享的内涵主要包括___。
A. 全民共享
B. 全面共享
C. 共建共享
D. 渐进共享
【多选题】
18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推动___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A. 互联网
B. 大数据
C. 人工智能
D. 智慧城市
【多选题】
19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不仅要发挥企业家、工匠和劳模的作用,还要建设___劳动大军。
A. 知识型
B. 技能型
C. 投资型
D. 创新型
【多选题】
20“三去一降一补”中的“三去一降”是指___。
A. 去产能
B. 去短板
C. 去杠杆
D. 降库存
【多选题】
21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___的攻关期。
A. 转变发展方式
B. 优化经济结构
C. 转换增长动力
D. 摒弃宏观调控
【多选题】
2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__。
A.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B.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C.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D.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多选题】
2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立以___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A. 企业为主体
B. 科研机构为主体
C. 市场为导向
D. 产学研深度融合
【多选题】
24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包括___发展。
A. 推动京津冀协同
B. 推动长江经济带
C. 推动黄河经济带
D. 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多选题】
2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___有机统一。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三权分立
D. 依法治国
【多选题】
26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就要保障人民的___。
A. 知情权
B. 参与权
C. 表达权
D. 监督权
【多选题】
27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的___。
【多选题】
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___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髙实现形式。
A. 符合中国国情
B. 符合各国国情
C. 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D. 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多选题】
29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___。
A. 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B. 丰富了民主的形式
C. 拓展了民主的渠道
D. 丰富了民主的内涵
【多选题】
31在长期的___过程中结成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多选题】
32民主党派要更好履职,就要不断提高___
A. 政治把握能力
B. 参政议政能力
C. 组织领导能力
D. 合作共事能力
【多选题】
33继续推动香港、澳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就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___的方针。
A. “一国两制”
B. “港人治港”
C. “澳人治澳”
D. 高度自治
【多选题】
34___共同构成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法
C. 特别行政区宪法
D.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多选题】
3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___
A.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C. 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
D.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多选题】
36意识形态___。
A. 关乎旗帜
B. 关乎道路
C. 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D. 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
【多选题】
37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总的要求是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___。
A. 守土有责
B. 守土负责
C. 守土尽责
D. 有错必罚
【多选题】
38要及时掌握意识形态形势和动态,对各种___问题要敢抓敢管,对各种错误思想必须敢于亮剑,帮助明辨是非。
A. 政治性
B. 原则性
C. 娱乐性
D. 导向性
【多选题】
39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___。
A.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B.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C. 建设好网络空间
D. 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多选题】
40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三个层面___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___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 1年内
B. 3年内
C. 5年内
D. 7年内
【单选题】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已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___起实施。
A. 2005年1月1日
B. 2005年2月1日
C. 2005年3月1日
D. 2005年4月1日
【单选题】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培训管理,根据___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
A. 《建筑法》
B. 《安全生产法》
C.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D.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单选题】
设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___依法对所辖区域内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 省级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
D. 国家局
【单选题】
安全培训机构从事安全培训活动,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其中___由国家局审批、颁发。
A. —级
B. 一级和二级
C. 三级
D. 三级和四级
【单选题】
安全培训机构申请一级资质证书,应当具备___。
A. 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费30万元以上
B. 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费50万元以上
C. 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费80万元以上
D. 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费100万元以上
【单选题】
取得___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生产监察员、煤矿安全监察员的培训。
【单选题】
取得___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察员的培训。
【单选题】
申请一、二级资质证书,国家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___内完成审查工作。
A. 7日
B. 10日
C. 20日
D. 30日
【单选题】
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___年。
【单选题】
对安全培训机构及其教师的考核发证,收取___费用。
A. 0元
B. 100元
C. 150元
D. 200元
【单选题】
安全培训应当按照___统一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进行。
A. 国家局、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单选题】
安全监督监察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与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由___组织制定。
A. 国家局
B. 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
D.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单选题】
国家局、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___组织一次优秀教材的评选。
A. 每1年
B. 每2年
C. 每3年
D. 每4年
【单选题】
___负责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察员的培训工作。
A. 国家局
B.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单选题】
安全监督监察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标准,由___制定。
A. 国家局
B.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单选题】
___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
A. 国家局
B.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单选题】
___负责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和中央企业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考核。
A. 国家局
B.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单选题】
___负责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察员、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煤矿安全监察员的考核。
A. 国家局
B.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单选题】
___负责所辖区域内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
A. 国家局
B.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 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单选题】
安全培训的考核应坚持___。
A. 教考分离
B. 统一标准
C. 分级负责
D.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___。
A. 安全生产监察员证
B. 煤矿安全监察员证
C. 安全资格证
D. 培训合格证
【单选题】
___的式样,由负责培训考核的部门规定。
A. 安全生产监察员证
B. 煤矿安全监察员证
C. 安全资格证
D. 培训合格证
【单选题】
安全生产监察员证、煤矿安全监察员证、安全资格证的有效期为___。
A. 1年
B. 3 年
C. 5 年
D. 6 年
【单选题】
安全生产监察员证、煤矿安全监察员证、安全资格证的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___向原发证部门办理延期手续。
A. 7日内
B. 10日内
C. 1个月内
D. 2个月内
【单选题】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需延期或者复审的,应当于期满前___向原发证部门部门或者异地相关部门办理延期或者复审手续。
A. 7日内
B. 10日内
C. 1个月内
D. 2个月内
【单选题】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在___范围内有效。
【单选题】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考核颁发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证在 ___范围内有效。
【单选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坚持___的原则, 颁发资质证书。
A. 公开
B. 公平
C. 公正
D.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
对已经取得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___进行—次评估检查。
【单选题】
监察机关依照___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工作履行安全培训工作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A. 《行政监察法》
B. 《建筑法》
C.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单选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人员在安全培训监督管理工作中,构成犯罪的,应___。
A. 记大过
B. 警告
C. 留用察看
D.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多选题】
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___。
A. 已经办理建筑工程用地审批手续
B. 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
C. 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D. 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E.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多选题】
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当将___,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
A. 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
B. 监理的内容
C. 监理单位的报酬
D. 监理人员名单
E. 监理权限
【多选题】
根据《建筑法》,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___。
A. 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B. 视情况决定是否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C. 不必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D. 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E. 视情况决定是否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多选题】
根据《建筑法》,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___。
A. 维护安全的措施
B. 防范危险的措施
C. 预防火灾的措施
D. 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E. 风险转移的措施
【多选题】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___的措施。
A. 粉尘
B. 废气
C. 固体废物
D. 废水
E. 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多选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批准手续___。
A. 需要临时占用规划批准范围以外场地的
B. 可能损坏道路、管线、电力、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
C. 需要临时停水、停电、中断道路交通的
D. 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
E. 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报批手续的其他情形
【多选题】
根据《建筑法》,建筑施工企业必须___。
A. 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
B. 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C.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
D.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他安全生产事故
E. 避免任何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