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为气态的___蒸气。
【单选题】
三个样品恒重结果如下,精度高的是___。
A. 2.15±0.7mg
B. 45.01±0.12mg
C. 468±3mg
D. 470.500±0.16g
【单选题】
下列沉淀物是棕色的是___。
A. Mg(OH)2
B. AgCl
C. Cu(OH)2
D. Fe(OH)3
【单选题】
惰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
A. 2、7、19、39
B. 2、8、18、36
C. 2、10、18、36
D. 2、10、20、30
【单选题】
卤化氢的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最强的是___。
A. HCl
B. HI
C. HF
D. HBr
【单选题】
校正0℃时温度常用标准品为___。
A. 水--冰
B. 干冰
C. 盐--冰
D. 盐--水
【单选题】
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时必需使用___试剂。
A. 分析纯
B. 保证
C. 基准
D. 优级纯
【单选题】
滴定Ka<10-7的更弱的酸,在水溶液中不能直接滴定,但可在下列介质中滴定___。
【单选题】
比色分析中,有色溶液浓度增大一倍,吸收最大波长___。
A. 增加一倍
B. 减少一倍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PH玻璃电极在___溶液中,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偏低。
A. PH>10
B. PH<1
C. PH=7
D. PH<7
【单选题】
空心阴极灯的光强度与灯的工作电流有关,电流增大,发射强度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单选题】
某物质在北京一台天平称为20.0000g,在南京一台天平上称为20.0005g,这是由于___。
A. 两地重力加速度不一致
B. 天平或砝码差异
C. 纬度不一致
D. 两地经度不同
【单选题】
AgNO3结晶接触皮肤后,皮肤上出现黑色,发生了___反应。
A. 中和
B. 酸碱
C. 络合
D. 氧化还原
【单选题】
下列溶液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
A. HI
B. HBr
C. HCl
D. HF
【单选题】
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
A. O2
B. SO2
C. H2S
D. N2
【单选题】
PH=1.00的HCl和PH=12.00的NaOH等体积中和后PH值为___。
A. 1.5
B. 6.5
C. 1.35
D. 2.00
【单选题】
吸光度与透光度的关系式是___。
A. T=-lgA
B. A=-lgT
C. A=lgT
D. T=lgA
【单选题】
用角鲨烷作固定液分离甲、乙、丙烷时,出峰顺序为___。
A. 甲、丙、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单选题】
可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的___跃迁产生的。
【单选题】
用玻璃电极测溶液的PH值,是因为玻璃电极电位与___成正比。
【单选题】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与HAc混合后,PH试纸是___。
【单选题】
在下列溶液中加AgNO3,不出现沉淀的是___。
A. Na2CO3
B. NaNO3
C. Na3PO4
D. NaCl
【单选题】
在0.1M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NH3·H2O的电离度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单选题】
下列能被过量氨水溶解并形成有色溶液的是___。
A. Al(OH)3
B. Fe(OH)3
C. Zn(OH)2
D. Cu(OH)2
【单选题】
国产化学试剂二级品(分析纯)用___符号表示。
【单选题】
Na2S2O3·5H2O俗名又叫___。
A. 小苏打
B. 大苏打
C. 减性钠
D. 苛性钠
【单选题】
某组分经色谱柱后,在色谱流出曲线上量得峰高h=12mm,半峰宽Wyz=1.5mm,则峰面积S=___mm2。
A. 13.5
B. 18
C. 27
D. 36
【单选题】
电解时,任一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量与通过电解池的___成正比。
A. 质量
B. 电压
C. 电量
D. 物质的量
【单选题】
在HAc溶液中,H+___OH-。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无法判断
【单选题】
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
A. CO2
B. H2O
C. CCl4
D. O2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能用铁桶盛放的是___。
A. AgNO3
B. 1.84MH2SO4
C. 4MHNO3
D. 浓HCl
【单选题】
当T不变时,增加P,平衡向右移动的是___。
A. H2+I2[气]←→2HI[气]
B. 2SO3←→2SO2+O2
C. CO+H2O[气]←→CO2+H2
D. C2H4+H2←→C6H6[气]
【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电极电位恒定的电极称为___。
A. 指示电极
B. 参比电极
C. 膜电极
D. 标准电极
【单选题】
下列气体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
A. Cl2
B. SO2
C. F2
D. NO2
【单选题】
某峰面积A在灵敏档×8时,测得值为12.4cm2,如果在档×4时,则A=___cm2。
A. 49.6
B. 24.8
C. 12.4
D. 6.2
【单选题】
通过某种活性膜直接反映出溶液中特定离子浓度的电极称___电极。
A. 指示
B. 参比
C. 离子选择
D. 标准
【单选题】
邻苯二甲酸酯,丁二酸酯等都属于___固定液。
A. 强极性
B. 非极性
C. 中等极性
D. 弱极性
【单选题】
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然的最低温度,称为___。
A. 闪点
B. 燃点
C. 自然点
D. 着火点
【单选题】
遇水能起火的物质是___。
A. 苛性钠
B. 活性镍
C. 氯化钾
D. 盐酸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___
A. 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 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C. 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 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___
A.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B. 斗争、限制、改造的方针
C. 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
D. 团结、教育、利用的方针
【单选题】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___
A. 新民主主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___
A. 新民主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资本主义
【单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___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___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资本主义经济
E. 外资经济
【多选题】
“四马分肥”是指___
A. 国家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工人福利基金
D. 资方红利
E. 奖金
【多选题】
下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___
A. 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 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委托加工
C. 第二步主要是实行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
D.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E.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多选题】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基本原则有___
A. 自愿互利
B. 听从上级安排
C. 典型示范
D. 国家帮助
E. 少数服从多数
【多选题】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说法正确的是___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的一切剥削现象都已经被消灭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立
E.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的所有矛盾都得到解决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___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地主阶级
E. 其他小资产阶级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以下形式___
A.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 统购包销和代购代销
C.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E. 把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E. 我国进入了主义高级阶段
【多选题】
建国初期建立国营经济的途径有___
A. 没收官僚资本
B. 没收民族资本
C. 陆续收回外国资本企业
D. 各解放区原有的公营经济
E. 没收地主土地
【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___
A.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条件是___
A.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 有力的国际因素
E.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多选题】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___
A. 消灭富农分子
B. 消灭资本家
C. 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 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E. 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多选题】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___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 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 对内改造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E.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多选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___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E.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___
A. 自愿互利
B. 稳步前进
C. 典型示范
D. 积极领导
E. 国家帮助
【多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两面性表现为___
A.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 软弱性和妥协性
C. 剥削工人取得利润
D.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E.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包括___
A. 加工订货
B. 统购包销
C.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经销代销
E. 全行业公私合营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___
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 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政策
D. 全面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E.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或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___
A. 国营经济
B. 资本主义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外资经济
E. 合作社经济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的斗争
B. 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C. 守法和违法的斗争
D. 改造和被改造的斗争
E. 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
【多选题】
历史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成功的,因为___
A. 我国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B.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没有出现失误和偏差
D.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增强了人民的团结,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拥护
E.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
【多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能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是因为___
A. 民族资产阶级有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 中国共产党和民族资产阶级有长期的合作和统一战线关系
C.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D. 我国已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政权
E. 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造成私人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历史经验包括___
A.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方式
C. 在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实际步骤,以不破坏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D.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E. 以整齐划一的形式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
【多选题】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___
A. 使我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B.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C.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D. 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E. 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多选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___
A.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
B.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
C. 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过于简单化
D. 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E.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单选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___
A. 新中国的建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单选题】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D. 中国人民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单选题】
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___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陈云
D. 邓小平
【单选题】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单选题】
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___
A. 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 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 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 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单选题】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___
A. 陈云
B. 邓子恢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单选题】
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___
A. 小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 大资产阶级
【单选题】
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___
A. 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 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 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 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___
A.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 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