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7.使用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为___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的信号。J314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8.自动闭塞区段,双线双向闭塞设备的车站,反方向发出列车,列车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是出站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的信号,还须发给司机双线反方向行车的___。J315
【填空题】
19.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___时,列车必须在该信号机前___。J316
【填空题】
20.天气恶劣无法辨认出站___信号机显示时,在列车具备发车条件后,司机凭车站值班员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的发车通知起动列车,在确认出站___信号机___后,再行加速。J338
【填空题】
21.机车乘务组以外人员登乘机车时,除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指定的人员外,须凭___登乘。J346
【填空题】
22.列车退行的限制速度是___km/h。J347
【填空题】
23.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不能继续运行时,司机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两端站___及车辆乘务员___,报告___和停车位置,根据需要迅速请求救援。J366
【填空题】
24.对已请求救援的列车,不得再行移动,并按规定对列车进行___。J366
【填空题】
25.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时,司机接到救援命令后,必须认真确认,命令不清、___不明确时,不准动车。J374
【填空题】
26.信号是指示___及调车作业的命令,有关行车人员必须严格执行。J408
【填空题】
27.接车进路信号机的引导信号显示一个红色灯光及一个月白色灯光——准许列车在该信号机前方不停车,以不超过___km/h速度通过接车进路,并须准备随时停车。J416
【填空题】
28.发车信号在昼间的显示方式为展开的绿色信号旗上弧线向列车方面作___。J440
【填空题】
29.引导手信号在昼间的显示方式为展开的___信号旗高举头上左右摇动,表示准许列车进入车场或车站。J440
【填空题】
30.调车手信号中昼间指挥机车向显示人反方向稍行移动的信号——拢起的红色信号旗___,再用展开的绿色信号旗上下小动;夜间——绿色灯光上下小动。J441
【填空题】
31.联系用手信号在显示道岔开通信号时,昼间为拢起的___信号旗高举头上左右摇动,表示进路道岔准备妥当。J442
【填空题】
32.联系用手信号显示股道号码时,昼间右臂向上直伸,左臂下垂,表示股道开通___道。J442
【填空题】
33.联系用手信号显示股道号码时,昼间两臂交叉于头上,表示股道开通___道。 J442
【填空题】
34.联系用手信号显示股道号码时,昼间左臂向左下方,右臂向右下方各斜伸45°角,表示股道开通___道。J442
【填空题】
35.联系用手信号显示股道号码时,昼间右臂向上直伸,左臂向左平伸,表示股道开通___道。J442
【填空题】
36.联系用手信号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中的“三车”___信号时,昼间的显示方式为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单臂平伸下压 ___次。J442
【填空题】
37.联系用手信号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时,昼间用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单臂平伸,在距离停留车五车时连续下压两次,是表示距停留车约___。J442
【填空题】
38.听觉信号,长声为3s,短声为1s,音响间隔为___。J460
【填空题】
39.机车挂车后,司机发现制动关门车辆数超过规定时,发车前应持有___。C14
【填空题】
40.机务段直接行车有关人员、机车试运转有关人员,凭___可登乘本段机车。运31
【填空题】
41.柴油机启动时油水温度不得低于___。
【填空题】
42.柴油机正常停机时油水温度在___℃之间较好。
【填空题】
43.柴油机启动后,冷却水温上升很快的原因主要是主循环系统内___。
【填空题】
44.柴油机工作时,操纵台燃油压力应为___kPa。
【填空题】
45.柴油机工作时,操纵台增压器机油压力为___kPa。
【填空题】
46.牵引电动机环火,将使电机正负电刷___,使LJ动作,并且由于火花飞溅使接地继电器同时动作。
【填空题】
47.DJ置接地位时,DJ的一端是与共阳极元件联接,DJ能否工作,完全取决于DJ线圈两端___是否足够大。
【填空题】
48.蓄电池严重亏电时,启动柴油机后,应使用___,以略高于蓄电池端电压的电压向蓄电池充电,以利于提高蓄电池的容量。
【填空题】
49.更换4RD或5RD熔片时,应在启动发电机___后进行。
【填空题】
50.当因水温高使柴油机卸载后,应将主手柄置于“0”或“1”位,待水温降低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将WJ的触头断开,使___失电,柴油机方能加载。
【填空题】
51.启动柴油机时,闭合4K,RBC线圈得电,___接通RBD电路,燃油泵投入工作。
【填空题】
52.换向手柄置于前进位,司机控制器KZ中的3号触指闭合,牵引电空阀线圈___得电,机车呈牵引工况。
【填空题】
53.当主手柄在“保”位,走车电路中___断开,通过与之并联的LLC常开触头向走车电路供电,防止高位起车。
【填空题】
54.中继阀的作用是接受自阀的控制而直接操纵___的压力变化,从而使列车制动、保压和缓解。
【填空题】
55.机车在运行中油水温度不得超过___ ℃。
【填空题】
56.柴油机工作时,差示压力计CS两侧液面差达___水柱时,CS作用,4ZJ得电,柴油机停机。
【填空题】
57.活塞的冷却方式有:喷射冷却、振荡冷却、___三种。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___
A. 坚定信仰者
B. 积极传播者
C. 模范践行者
D. 努力完成者
【多选题】
大学生要为实现___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青春能量。
A. 人民富裕
B. 国家富强
C. 民族振兴
D. 人民幸福
【多选题】
道德发挥作用主要依靠___。
A. 内心信念
B. 社会舆论
C. 传统习惯
D. 国家强制力
E. 法律法规
【多选题】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包括___。
A. 反对个人主义
B. 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C.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 集体是达到个人目的一种手段
【多选题】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___。
A.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 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C.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D.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多选题】
4关于道德的起源,正确的是___
A.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B.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C. 人的情感欲望的产物。
D.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多选题】
关于道德的本质,下列正确的是___
A.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B. 道德决定经济基础
C.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D.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多选题】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下列观点错误的是___。
A. 坚持全盘复古,中国的落后就是因为儒家文化的失落
B. 吸取借鉴优良的道德传统
C. 全盘吸收西化
D.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
【多选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理解正确的有___
A.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奉献精神
B.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C.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D. 提倡人伦价值
【多选题】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有___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C.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D.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E. 人权至上
【多选题】
中国革命道德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现实意义体现在___
A.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B.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D.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多选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有___
A. 为了集体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B.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D. 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多选题】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___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关系
C. 夫妻、邻里之间的关系
D. 人与社会关系
【多选题】
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的人其身份都是“读者”,应该当“文明读者”;在公园游玩的人其身份都是“游客”,应该当“文明游客”等等。这是属于___
A. 职业道德
B. 家庭美德
C. 社会公德
D. 公共生活中道德
【多选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___
A. 爱护公物
B. 助人为乐
C. 文明礼貌
D. 保护环境
【多选题】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点有___
A.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 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多选题】
我国历史上思想家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有___
A. 学思并重
B. 积善成德
C. 知行合一
D. 坐而论道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个人品德的正确理解有___
A.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地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B. 个人品德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意识现象,而是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一种行为方式
C. 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3.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D. 个人品德不是某种道德要素的表现,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等综合体现
【多选题】
中国古人的下列说法中,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仍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的有___
A. “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B.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C.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D.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多选题】
下列言论中,反应中国古人重视道德境界的有___
A.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B.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C.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D.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多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通过___,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才能锤炼形成高尚道德品质。
A. 向道德模范学
B.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C. 作奉献
D. 引领社会风尚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回国务院是我国___。
A. 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B.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多选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___
A. 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B.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尽快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
D. 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多选题】
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___
A. 各政党
B. 国家机关
C. 社会组织
D. 公民
【多选题】
在我国,依法治国是___
A.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治理国家的唯一方略
C.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 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多选题】
资本主义法律的根本任务是___
A. 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秩序
B. 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
C. 维护资产阶级的生活秩序
D. 维护资产阶级的社会秩序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那些表现了宪法的最高效力___
A. 宪法是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表现
B. 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C. 宪法是一国之内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D.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较之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多选题】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___
A. 党的领导原则
B. 人民主权原则
C.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D.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E. 民主集中制原则
【多选题】
国家与法是___
A. 从来就有的
B. 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
C. 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
D.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
【多选题】
下面对法律的作用陈述正确的是___
A.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B.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
C. 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D.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法律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多选题】
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___
A. 法律的遵守
B. 法律的适用
C. 法律的外在强制力
D.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
【多选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包括___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多选题】
关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___
A.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C.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民主法制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D.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法律所确定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
【多选题】
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力实现,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人民的___
A. 知情权
B. 参与权
C. 表达权
D. 监督权
【多选题】
广义的守法,包括遵守___
A. 宪法和法律
B. 行政法规和各种法规
C. 一切规章
D. 各项政策和纪律
【多选题】
法的适用具有的特点包括___
A. 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B. 主体是司法机关
C. 按照法定程序活动
D. 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多选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包括___
A. 鲜明的政治性
B. 彻底的人民性
C. 系统的科学性
D. 充分的开放性
【多选题】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它要求___
A. 文明执法
B. 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法律主体地位
C. 尊重和保障人权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多选题】
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包括___
A. 享有自由、机会平等的观念
B. 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观念
C. 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多选题】
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主要是___
A. 思想领导
B. 政治领导
C. 以党代政
D. 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