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___不是热轧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成部分。
A. 过热区
B. 正火区
C. 部分相变区
D. 再结晶区
【单选题】
___不是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因素。
A. 焊后热处理
B. 焊接工艺方法
C. 焊接工艺参数
D. 焊接位置
【单选题】
反变形法主要用来减小弯曲变形和___。
A. 收缩变形
B. 扭曲变形
C. 波浪变形
D. 角变形
【单选题】
火焰矫正焊接变形时,最高加热温度不宜超过___℃。
A. 1300
B. 1100
C. 900
D. 800
【单选题】
火焰矫正法适用于___构件矫正焊接变形。
A. 奥氏体不锈钢
B. 珠光体耐热钢
C. 16Mn
D. 中碳钢
【单选题】
对于___,焊后不必采取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
A. 塑性较差的高强钢焊接结构
B. 刚性拘束度大的厚壁压力容器结构
C. 存在较大的三向拉伸残余应力的结构
D. 低碳钢、16Mn等一般性焊接结构
【单选题】
___不是减小焊接应力的措施。
A. 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B. 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
C. 预热
D. 采用较大的焊接线能量
【单选题】
碳当量___时,钢的淬硬冷裂倾向不大, 焊接性优良。
A. 小于0.40%
B. 小于0.50%
C. 小于0.60%
D. 小于0.80%
【单选题】
___不属于低合金专用结构钢。
A. 耐蚀钢
B. 低合金低温钢
C. 珠光体耐 热 钢
D. 马氏体不锈钢
【单选题】
___不属于有淬硬冷裂倾向的低合金结构钢焊接工艺特点。
A. 采取预热
B. 要控制线能量(热输入)、
C. 采取降低含氢量的工艺措施
D. 采用酸性焊条
【单选题】
屈服点在___MPa以上的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时一般需要预热。
A. 275
B. 295
C. 345
D. 390
【单选题】
低合金结构钢采取局部预热时,预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___mm。
A. 300
B. 250
C. 200
D. 100
【单选题】
16Mn钢焊接时,焊条应选用___。
A. E4303
B. E4315
C. E5515—G
D. E5015
【单选题】
板厚16mm以下的16Mn钢焊接环境温度___℃以下预热100 ~ 150℃。
【单选题】
18MnMoNb钢的使用状态为___。
A. 正火加回火
B. 退火
C. 热轧
D. 热轧加回火
【单选题】
在高温、高压蒸汽的运行条件下,碳钢的最高工作温度为___℃。
A. 350
B. 450
C. 550
D. 650
【单选题】
___是珠光体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A. Cr 和Ni
B. Cr和Mn
C. Mn和Mo
D. Cr和Mo
【单选题】
珠光体耐热钢焊前局部预热必须保证预热宽度焊缝两侧各大于所焊壁厚的4倍,且至少不小于___mm。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单选题】
珠光体耐热钢焊条电弧焊焊后应立即进行___。
A. 中温回火
B. 低温回火
C. 退火
D. 高温回火
【单选题】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是,如果焊接材料选用不当或焊接工艺不合理时会产生___等问题。
A. 接头软化和热裂纹
B. 降低接头抗晶间腐蚀能力和冷裂纹
C. 降低接头抗晶间腐蚀能力和再热裂纹
D. 降低接头抗晶间腐蚀能力和热裂纹
【单选题】
为了防止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热裂纹,希望焊缝金属组织是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___左右 。
A. 30%
B. 20%
C. 10%
D. 5%
【单选题】
奥氏体不锈钢多层多道焊时,层间温度(即各焊道间温度)应低于___℃。
A. 350
B. 250
C. 150
D. 60
【单选题】
牌号为A137的焊条是___。
A. 碳钢焊条
B. 低合金钢焊条
C. 珠光体耐热钢焊条
D. 奥氏体不锈钢焊条
【单选题】
___不是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电弧焊工艺操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A. 采用小线能量,小电流短弧快速焊
B. 采用多层多道焊
C. 采用焊条摆动的窄道焊
D. 选用焊条碱性焊条,采用直流反接
【单选题】
___不是焊缝内部缺陷。
A. 未熔合
B. 未焊透
C. 夹渣
D. 焊瘤
【单选题】
工作表面锈皮未清除干净会引起___。
A. 气孔
B. 再热裂纹
C. 咬边
D. 弧坑
【单选题】
钨级直径太小、焊接电流太大是产生___的原因之一。
A. 冷裂纹
B. 热裂纹
C. 再热裂纹
D. 夹钨
【单选题】
在射线探伤胶片上呈一条断续的或连续的黑直线(其宽窄取决于对接焊缝坡门根部间隙的大小)缺陷是___。
A. 裂纹
B. 未熔合
C. 气孔
D. 未焊透
【单选题】
我国射线探伤标准规定,焊缝质量分为四个等级,3级焊缝内不允许有___。
A. 气孔
B. 夹渣
C. 夹钨
D. 加垫板单面焊的未焊透
【判断题】
在生产中焊工对焊工工艺文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
【判断题】
在910℃以下的面心立方晶格的铁称为γ-Fe
【判断题】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判断题】
对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的用电器,可以把用电器的外壳接在中线上,叫保护接地
【判断题】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无论是升压或降压,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而不能改变交流电的频率
【判断题】
由湿木板、钢筋混凝土、沥青、瓷砖、金属等材料铺设的地面也属于触电的危险环境
【判断题】
施焊前,焊工应对面罩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是耐腐蚀性能,隔热能力,反光性能,防毒性能等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下面正确的说法是___
A. 汽车的动力性只受驱动力的约束
B. 驱动轮的附着力在硬路面上与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不成正比
C. 在极高车速下,即使是良好路面也不能满足附着性能的要求
D. 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同,其前驱动轮的附着率应大于地面的附着系数
【单选题】
活塞式蒸汽机汽车___
A. 可以通过30%以上的坡度
B. 功率近似等于活塞式内燃机
C. 最大功率比等功率发动机大
D. 外特性与活塞式内燃机的接近
【单选题】
非透过性液力变矩器___
A. 是泵轮转矩系数随转速改变的液力变矩器
B. 泵轮转矩与泵轮转速的关系是一组曲线
C. 发动机节气门不变,外界阻力有变化,发动机转速也会变化
D. 汽车行驶条件的改变,即负载对泵轮转速无任何影响
【单选题】
关于燃油经济性,错误的说法是___
A.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可用来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B.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能全面反映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
C. 循环工况一般多规定在室内汽车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试验
D. 用碳平衡法不可进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单选题】
关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错误的说法是___
A.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
B.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价格贵、体积大
C.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可以选择小型的发动机,使其工作点处于高效率区
D.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可以在停车等候或低速滑行等工况下关闭内燃机,节约燃油
【单选题】
不符合我国汽车爬坡度试验要求的是___
A. 长度不小于25米
B. 小于30%的坡道路面可用沥青铺装
C. 大于30%的坡道路面应为沥青混凝土
D. 爬坡时要求接合汽车最低档,节气门全开
【单选题】
下面哪项是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___
A.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比例
B. 制动力
C. 附着力
D.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单选题】
轮胎的附着系数最低的是___
A. 低气压、宽断面、子午线轮胎
B. 高气压、宽断面、子午线轮胎
C. 低气压、宽断面、斜交轮胎
D. 高气压、窄断面、子午线轮胎
【单选题】
下面哪项不符合制动试验的要求?___
A. 试验路段应为泥泞、不平、坡度大于1%的硬路面
B. 风速应小于5m/s
C. 路面附着系数不宜小于0.72-0.75
D. 气温在0-35℃
【单选题】
关于制动过程出现的情况,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
A. 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是稳定工况,附着条件利用较好
B. 后轮先抱死滑移,然后前轮抱死滑拖 ,是不稳定工况,中、后轴可能出现侧滑
C. 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可避免后轴侧滑,前轮在最大制动强度下才会失去转向能力
D. 后轮先抱死滑移,然后前轮抱死滑拖 ,附着利用率低
【单选题】
指出下面错误的一项是___
A. 汽车在原地、小半径弯道低速行驶时,要防止转向盘过于轻松
B. 在高速行驶时,转向盘力不宜过小,而应维持一定的数值
C. 转向系的刚度应高些为好
D. 动力转向系应具有随车速而变化的转向盘力特性
【单选题】
汽车的上坡能力用最大爬坡度表示,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在___
A. 30%左右
B. 不强调
C. 60%左右
D. 15%左右
【单选题】
汽车行驶方程式Ft=Ff+Fw+Fi+Fj 中,Fi表示___
A. 滚动阻力
B. 坡度阻力
C. 加速阻力
D. 空气阻力
【单选题】
根据我国公路设计规范,高速公路山岭重丘地区最大纵坡为___
【单选题】
能确定汽车动力性的是___
A. 汽车加速时间曲线
B. 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
C. 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
D. 汽车动力特性图
【单选题】
下面错误的说法是___
A. 汽车的动力性只受驱动力的约束
B. 驱动轮的附着力在硬路面上与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成正比
C. 在极高车速下,即使是良好路面也不能满足附着性能的要求
D. 四轮汽车的等效坡度超过单轴汽车
【单选题】
具有最理想的汽车发动机特性曲线的是___
A. 活塞式内燃机
B. 转子式发动机
C. 活塞式蒸汽机
D. 等功率发动机
【单选题】
对于透过性液力变矩器___
A. 泵轮转矩系数不是常数值
B. 泵轮转矩与泵轮转速的关系是一条抛物线
C. 发动机节气门不变,外界阻力有变化,发动机转速不会变化
D. 汽车行驶条件的改变,即负载对泵轮转速无任何影响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___
A. 行车车速
B. 汽车的外形与轮胎
C. 蓄电池的型号
D. 传动系的挡数
【单选题】
不符合我国汽车路试要求的是___
A. 应在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的直线路段上进行
B. 纵向坡度在1%之间
C. 动力试验时汽车载荷为满载
D. 轮胎的充气压力误差不超过10KPa
【单选题】
有关发动机功率的选择,错误的说法是___
A. 先从保证汽车预期的最高车速来初步选择发动机应有功率
B. 还利用现代汽车统计数据初步估计汽车比功率来确定发动机应有功率
C. 对最小比功率没有明确的规定
D. 货车可以根据同样总质量与同样类型车辆的比功率统计数据,初步选择发动机功率
【单选题】
下面哪项是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___
A. 制动力
B. 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C. 附着力
D.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比例
【单选题】
当驾驶员急速踩下加速踏板时,液压制动系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是___
A. 0.3-0.9秒
B. 0.1秒或更短
C. 2秒
D. 0.4秒
【单选题】
下面哪项不符合制动试验的要求?___
A. 试验路段应为干净、平整、坡度不大于1%的硬路面
B. 风速应大于5m/s
C. 路面附着系数不宜小于0.72-0.75
D. 气温在0-35℃
【单选题】
关于制动过程出现的情况,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
A. 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是稳定工况,但制动时汽车会丧失转向能力
B. 后轮先抱死滑移,然后前轮抱死滑拖 ,附着条件利用率高
C. 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可避免后轴侧滑,前轮在最大制动强度下才会失去转向能力
D. 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附着条件没有充分利用
【单选题】
指出下面错误的一项。___
A. 汽车在原地、小半径弯道低速行驶时,要防止转向盘过于沉重
B. 在高速行驶时,转向盘力不宜过大。
C. 转向系的刚度应低些为好
D. 动力转向系应具有随车速而变化的转向盘力特性
【单选题】
在空气阻力中,形状阻力占___
A. 58%
B. 14%
C. 12%
D. 7%
【单选题】
汽车行驶方程式Ft=Ff+Fw+Fi+Fj 中,Fj表示___
A. 滚动阻力
B. 坡度阻力
C. 加速阻力
D. 空气阻力
【单选题】
根据我国公路设计规范,一级专用公路山岭重丘地区最大纵坡为___。
【单选题】
能确定汽车动力性的是___
A.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B. 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
C. 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
D. 汽车加速时间曲线
【单选题】
下面错误的说法是___
A. 汽车的动力性不只受驱动力的约束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B. 驱动轮的附着力在硬路面上与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成正比
C. 在极高车速下,即使是良好路面也不能满足附着性能的要求
D. 四轮汽车的等效坡度与后轮驱动的汽车的等效坡度是相等的
【单选题】
除在很低转速下,具有近似于等功率曲线的发动机是___
A. 活塞式内燃机
B. 转子式发动机
C. 活塞式蒸汽机
D. 等功率发动机
【单选题】
对于透过性液力变矩器___
A. 泵轮转矩系数是常数值
B. 泵轮转矩与泵轮转速的关系是一组抛物线
C. 发动机节气门不变,外界阻力有变化,发动机转速不会变化
D. 汽车行驶条件的改变,即负载对泵轮转速无任何影响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___
A. 正确的保养与调整
B. 发动机增压
C. 轮胎气压
D. 制动灯的高度
【单选题】
不符合我国汽车路试要求的是___
A. 应在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的直线路段上进行
B. 纵向坡度在0.1%之间
C. 动力试验时汽车载荷为空载
D. 轮胎的充气压力误差不超过10KPa
【单选题】
有关发动机功率的选择,错误的说法是___
A. 先从保证汽车预期的最高车速来初步选择发动机应有功率
B. 还利用现代汽车统计数据初步估计汽车比功率来确定发动机应有功率
C. 对最小比功率的规定,以保证路上行驶车辆的动力性不低于一定水平。
D. 货车的比功率跟总质量没有关系
【单选题】
下面哪项是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___
A. 附着力
B. 制动力
C. 抗热衰退的性能
D.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比例
【单选题】
当驾驶员急速踩下加速踏板时,真空制动系和气压制动系起作用的时间为___。
A. 0.3-0.9秒
B. 0.1秒或更短
C. 2秒
D. 0.4秒
【单选题】
下面哪项不符合制动试验的要求?___
A. 试验路段应为干净、平整、坡度不大于1%的硬路面
B. 风速应大于5m/s
C. 路面附着系数不宜大于0.72-0.75
D. 气温在0-35℃
【单选题】
关于制动过程出现的情况,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
A. 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是稳定工况,但制动时汽车会丧失转向能力
B. 后轮先抱死滑移,然后前轮抱死滑拖 ,是不稳定工况,中、后轴可能出现侧滑
C. 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可避免后轴侧滑,附着条件没有充分利用
D. 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可避免后轴侧滑,前轮在最大制动强度下才会失去转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