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况可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___
A. 妇女月经前期
B. 流行性脑膜炎
C. 先天性汗腺缺陷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夏季高温中暑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有致热作用的本胆烷醇酮来自哪一物质?___
A. 雌激素
B. 睾丸酮
C. 肾上腺素
D. 甲状腺素
E. 胆汁酸盐
【单选题】
下列哪种物质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的主要污染物?___
A. 血细胞凝集素
B. 螺旋体
C. 内毒素
D. 疟色素
E. 外毒素
【单选题】
下列哪一物质属于发热激活物?___
A. 肿瘤坏死因子
B. 白细胞致热原
C. 干扰素
D. 白喉毒素
E. 内生致热原
【单选题】
下述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___
A. 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
B. 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C. 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
D. 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E. 单核细胞等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况体温升高属于发热?___
A. 妇女月经前期
B. 急性肺炎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先天性汗腺缺乏
E. 环境高温
【单选题】
高热患者容易发生___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水中毒
D. 等渗性脱水
E. 水肿
【单选题】
下述对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中那项哪项是错误的___
A. 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
B. 脂肪分解加强
C. 物质代谢率增高
D. 糖原分解加强
E. 维生素消耗减少
【单选题】
下述哪一类物质有明显解热作用?___
A. 去氧皮质酮
B. 苯海拉明
C. 茶碱
D. 环磷酸腺苷
E. 糖皮质激素
【单选题】
发热的发生机制中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___
A. 环磷酸腺苷
B. 5-羟色胺
C. 外致热原
D. 内生致热原
E. 前列腺素
【单选题】
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产生原因多数是由于___
A. 药物的毒性反应
B. 变态反应
C. 内毒素污染
D. 霉菌污染
E. 外毒素污染
【单选题】
小儿热惊厥产生的机制是___
A. 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皮质下中枢亦受抑制
B. 先天性体温中枢疾病
C. 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皮质下中枢兴奋性减弱
D. 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皮质下中枢兴奋性增强
E. 中枢神经尚未发育成熟
【单选题】
多数发热发病学的第一环节是___
A.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
B. 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C. 中枢发热介质参与作用
D. 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E. 体温调定点上移
【多选题】
决定组织供氧量的因素为?___
A. 动脉血氧分压
B. 动脉血氧含量
C. 血氧容量
D. 组织血流量
E.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多选题】
缺氧初期心排血量增加的机制是___
A. 心率加快
B. 心肌收缩力增强
C. 呼吸运动增强
D. 外周阻力降低
E. 静脉回流增加
【多选题】
休克病程的三期有___
A. 缺血缺氧期
B. 淤血缺氧期
C. 微循环衰竭期
D. 充血缺氧期
E.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多选题】
休克经历的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包括___
A. 症状描述阶段
B. 微循环学说创立阶段
C. 凝血障碍学说阶段
D. 急性循环衰竭认识阶段
E. 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阶段
【多选题】
休克的始动环节有___
A. 血容量减少
B.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C. 心泵功能障碍
D. 血管床容量增加
E. 体循环淤血
【多选题】
微循环早期缺血缺氧是由于 ___
A. 微静脉收缩
B. 动静脉短路开放
C. 直捷通路关闭
D. 微动脉、后微动脉收缩
E. 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多选题】
微循环淤血期患者的主要表现包括___
A. 血压和脉压进行性下降
B. 脉搏细速,静脉萎缩
C. 少尿甚至无尿
D. 患者神志尚可保持清醒
E. 皮肤粘膜发绀或出现花斑
【多选题】
下列因素中能成为心衰诱因的是___
A. 上呼吸道感染
B. 心律失常
C. 代谢性酸中毒
D. 过度激动
E. 洋地黄中毒
【多选题】
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可见于___
A. 甲亢
B. 肺源性心脏病
C. 重度贫血
D. 维生素B1缺乏
E. 冠心病
【多选题】
离心性心肌肥大的特点是___
A. 肌小节并联性增生
B. 肌小节串联性增生
C. 通常继发于容量超负荷
D. 心室腔容积显著增大
E. 心室壁厚度显著增大
【多选题】
左心衰的患者会出现___
A. 肺静脉压升高
B. 肺淤血水肿
C. 下肢水肿
D. 端坐呼吸
E. 左房舒张末期压力升高
【多选题】
呼吸衰竭发病的基本机制是___
A. 肺通气障碍
B. 弥散障碍
C. 解剖分流增加
D.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E. 组织利用氧障碍
【多选题】
Ⅰ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及机制有___
A. 呼吸中枢抑制
B. 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C. 外周气道阻塞
D. 解剖分流增加
E. 弥散膜面积减小
【多选题】
Ⅱ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及机制有___
A. 中央气道阻塞
B. 弥漫性肺泡炎
C.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D. 肺顺应性下降
E. 呼吸中枢器质性病变
【多选题】
可导致微循环血管收缩的休克原因有___
A. 心力衰竭
B. 失血失液
C. 过敏
D. 创伤
E. 强烈的神经刺激
【多选题】
下列哪些临床表现可见于代谢性酸中毒?___
A. 呼吸深快
B. 心肌收缩力减弱
C.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D. 心律失常
E. 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下降
【多选题】
AG在诊断下列哪些酸碱失衡时有意义___
A. 三重性酸碱失衡
B. 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
C. 单纯型代谢性碱中毒
D. 单纯型呼吸性酸中毒
E.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多选题】
SB>27mmol/L可见于___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呼吸性碱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多选题】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___
A. 休克
B. 严重肾衰竭
C. 饥饿
D. 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E.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多选题】
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可引起 ___
A. 呼吸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
C. 代谢性酸中毒
D. 呼吸性酸中毒转变为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多选题】
发热的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有___
A. 皮肤出现“鸡皮”
B. 产热大于散热
C. 患者有酷热感
D. 皮肤血管扩张
E. 体温调定点上移
【多选题】
下述哪些情况会引起过热___
A. 体温调节障碍
B. 散热障碍
C. 产热异常增多
D. 调定点上移
E. 正调节占优势
【多选题】
发热的高热持续期的特点是___
A. 皮肤发红
B. 寒战加剧
C. 皮肤干燥
D. 大量出汗
E. 自觉酷热
【多选题】
发热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是___
A. 糖原分解增多
B. 大量水分丢失
C. 蛋白质呈正氮平衡
D. 维生素消耗增加
E. 脂肪分解减弱
【多选题】
可能对发热时体温产生负向影响的中枢有___
A. POAH
B. 中杏仁核
C. 腹中隔
D. 弓状核
E. 红核
【多选题】
应激时分泌增多的激素是 ___
A. 儿茶酚胺
B. 催乳素
C. β-内啡肽
D. 糖皮质激素
E. 胰岛素
【多选题】
HPA轴的基本组成单元有 ___
A. 下丘脑室旁核
B. 腺垂体
C. 杏仁复合体
D. 肾上腺皮质
E. 边缘皮层
【多选题】
关于热休克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A. 是进化过程中高等动物所获得的一类蛋白质
B. 主要在细胞内发挥功能
C. 增强机体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
D. 与应激时受损蛋白质的修复或移除有关
E. 可以稳定新生肽链折叠的中间状态,避免错误或非特异性聚集
推荐试题
【单选题】
[8]启动离心泵前关闭泵出口阀的目的是___。
A. 减小启动功率
B. 提高泵出口压力
C. 防止系统压力突变
D. 防止吸入管线突然抽空
【单选题】
[9]离心泵的扬程与升扬高度___,泵的升扬高度是指泵将液体从低处送到高处的垂直高度。泵正常运转时其升扬高度值一定( )扬程。
A. 相同...等于
B. 不同...小于
C. 不同...大于
D. 相同...大于
【单选题】
[10]离心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压力相同,则___。
A. 吸入密度大的气体可产生较高的最终压力
B. 吸入密度小的气体可产生较高的最终压力
C. 吸入气体的密度与终压无关
D. 吸入密度大的气体可产生较低的最终压力
【单选题】
[11]乙烯或丙烯制冷系统的一段吸入压力设计为正压操作的原因是___。
A. 防喘振
B. 防止空气漏入
C. 提高出口压力
D. 降低出口压力
【单选题】
[12]离心式压缩机的平衡盘设在___。
A. 压缩机入口端
B. 压缩机排出端
C. 流道
D. 干气密封
【单选题】
[13]乙烯的爆炸极限___。
A. 2.7~36%
B. 5.4~32%
C. 6.1~43%
D. 17.2~49.1%
【单选题】
[14]丙烯的爆炸极限___。
A. 2.4~11%
B. 3.2~17%
C. 23~45%
D. 5.2~21%
【单选题】
[15]甲烷的爆炸极限是___。
A. 5~15%
B. 10~20%
C. 15~45%
D. 15~60%
【单选题】
[16]离心式压缩机转速愈高,防喘振流量愈___。
A. 大
B. 小
C. 不变
D. 可能偏大可能偏小
【单选题】
[17]油系统蓄能器投用正常后,皮囊内充入的N2压力___。
A. 大于油压
B. 小于油压
C. 等于油压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18]裂解气压缩机高压缸2Mch907中7为何意___。
A. 叶轮数
B. 叶轮分布形式
C. 叶轮直径
D. 叶轮材质代号
【单选题】
[19]裂解气压缩机高压缸2Mch907中90为何意___。
A. 叶轮数
B. 叶轮分布形式
C. 叶轮直径
D. 叶轮材质代号
【单选题】
[20]机组运行油温太高的影响是___。
A. 轴瓦温度过高
B. 油膜变薄
C. 油压变低
D. A、B
【单选题】
[21]裂解气的压缩过程基本属于___过程,气体压力升高的同时温度随之( )。
A. 等温...升高
B. 绝热...升高
C. 绝热...降低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22]润滑油三级过滤中,从油壶到加油点采用过滤网为___。
A. 40目
B. 60目
C. 80目
D. 100目
【单选题】
[23]一般分子筛脱水适合于裂解气在___,而分子筛再生适合于在( )。
A. 低温低压、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低温高压
C. 低温高压、高温低压
D. 高温高压、低温低压
【单选题】
[24]乙烯压缩机采用密封形式___。
A. 干气密封
B. 机械密封
C. 迷宫密封
D. 浮环密封
【单选题】
[25]节流式测量装置在管道上装反会造成___。
A. 差压计倒指示
B. 差压计指示变小
C. 指示变大
D. 无任何影响
【单选题】
[26]丙烯压缩机密封型式___。
A. 浮环密封
B. 机械密封
C. 迷宫密封
D. 干气密封
【单选题】
[27]所有离心式压缩机___临界转速。
A. 都有
B. 不一定都有
C. 均没有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28]气体流速大的压缩机___
A. 易喘振
B. 不易喘振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29]对压缩机而言,入口处气体温度___,分子量和压力( )时,若出口压力不相应的降低,则操作点会向喘振临界线靠近。
A. 上升下降
B. 上升上升
C. 下降上升
D. 下降下降
【单选题】
[30]干燥剂再生的残留吸附量过大可能是由于___。
A. 再生时床层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B. 再生温度高
C. 再生气露点低
D. 再生时升温速度慢
【单选题】
[31]干燥器可选用___作再生介质。
A. 蒸汽
B. 仪表风
C. 氮气
D. 工业风
【单选题】
[32]气相干燥器再生恒温需要___时间。
A. 2小时
B. 3小时
C. 4小时
D. 5小时
【单选题】
[33]裂解气压缩透平用___级别蒸汽驱动。
A. VHS
B. HS
C. MS
D. LS
【单选题】
[34]丙烯压缩机用___级别蒸汽驱动。
A. VHS
B. HS
C. MS
D. LS
【单选题】
[35]乙烯压缩机用___蒸汽驱动。
A. VHS
B. HS
C. MS
D. LS
【单选题】
[36]裂解气压缩机分___段压缩。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37]裂解气压缩机设置___套防喘振最小流量系统。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38]丙烯机系统提供___级位的冷剂。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39]乙烯机系统提供___级位的冷剂。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40]丙烯机额定工况超高压蒸汽用量___。
A. 148.5t/h
B. 122.1t/h
C. 134.2t/h
D. 69.5t/h
【单选题】
[41]丙烯机基础工况超高压蒸汽用量___。
A. 148.5t/h
B. 122.1t/h
C. 134.2t/h
D. 69.5t/h
【单选题】
[42]丙烯机重工况超高压蒸汽用量___。
A. 148.5t/h
B. 122.1t/h
C. 134.2t/h
D. 69.5t/h
【单选题】
[43]丙烯机零抽工况超高压蒸汽用量___。
A. 148.5t/h
B. 122.1t/h
C. 134.2t/h
D. 69.5t/h
【单选题】
[44]碱洗塔设计压力___。
A. 1.95MPa
B. 1.65MPa
C. 2.5MPa
D. 1.85MPa
【单选题】
[45]碱洗塔水洗段是___。
A. 泡罩塔
B. 筛板塔
C. 填料塔
D. 浮阀塔
【单选题】
[46]碱洗塔强碱段是___。
A. 泡罩塔
B. 筛板塔
C. 填料塔
D. 浮阀塔
【单选题】
[47]碱洗塔中碱段是___。
A. 泡罩塔
B. 筛板塔
C. 填料塔
D. 浮阀塔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