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设置幅度限制器时,应设置什么装置?___。
A. 最小幅度限位器
B. 小车行程限位开关
C. 终端缓冲装置
D. 防止小车出轨装置
E. 防止臂架反弹后倾装置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是塔式起重机拆装工艺编制的主要依据?___
A. 国家有关塔式起重机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
B. 随机的使用、拆装说明书
C. 随机的整机、部件的装配图、电气原理及接线图
D. 已有的拆装工艺及过去拆装作业中积累的技术资料
E. 其他单位的拆装工艺或有关资料
【多选题】
塔机爬升过程中,禁止进行下列哪些动作?___
A. 起升
B. 变幅
C. 回转
D. 起升和回转
E. 起升和变幅
【多选题】
塔机日常检查和使用前的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那些?___
A. 基础
B. 主要部位的连接螺栓
C. 金属结构和外观结构
D. 安全装置
E. 配电箱和电源开关
【多选题】
固定式塔机的安全装置主要有那些?___
A. 起重力矩限制器
B. 起重量限制器
C. 限速器
D. 起升高度限位器
E. 小车变幅限位器
【多选题】
起重机的拆装作业应在白天进行,当遇有下列那些天气时应停止作业?___
A. 大风
B. 潮湿
C. 浓雾
D. 雨雪
E. 高温
【多选题】
塔式起重机上必备的安全装置有哪些?___
A. 起重量限制器
B. 力矩限制器
C. 起升高度限位器
D. 卷扬限位器
E. 幅度限制器
【多选题】
塔式起重机力矩限制器起作用时,允许下列哪些运行?___。
A. 载荷向臂端方向运行
B. 载荷向臂根方向运行
C. 吊钩上升
D. 吊钩下降
E. 载荷自由下降
【多选题】
操作塔式起重机严禁下列哪些行为?___
A. 拔桩
B. 斜拉、斜吊
C. 顶升时回转
D. 抬吊同一重物
E. 吊物上站人
【多选题】
施工升降机主要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___
A. 金属结构
B. 驱动机构
C. 附着
D. 安全保护装置
E. 电气控制系统
【多选题】
下列那些属于施工升降机的金属结构?___
A. 吊笼
B. 导轨架
C. 天轮架及小起重机构
D. 电动机
E. 对(配)重
【多选题】
高架提升机应设置下列那些安全装置?___
A. 安全停靠装置
B. 断绳保护装置
C. 通讯装置
D. 下极限限位器
E. 缓冲器
【多选题】
吊钩禁止补焊,下列哪些情况应予报废?___
A. 用20倍放大镜观察表面有裂纹及破口
B. 挂绳处断面磨损量超过原高的10%
C. 心轴磨损量超过其直径的5%
D. 表面有碰损
E. 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多选题】
物料提升机的稳定性能主要取决于物料提升机的下列哪些部件?___
A. 基础
B. 缆风绳
C. 附墙架
D. 标准节
E. 地锚
【多选题】
塔式起重机司机患有下列那些疾病和生理缺陷的不能做司机工作?___
A. 色盲
B. 心脏病
C. 断指
D. 癫痫
E. 矫正视力低于5.0(1.0)
【多选题】
钢丝绳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必须报废和更新?___
A. 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
B. 断丝的局部聚集
C.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10%时
D. 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严重变形时
E.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40%时
【多选题】
滑轮达到下列任意一个条件时即应报废?___。
A. 轮缘破损
B. 槽底磨损量超过相应钢丝绳直径的25%
C. 槽底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
D. 转动不灵活
E. 有裂纹
【多选题】
下列关于脚手架所用钢管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___
A. Φ48×3.5与外径Φ51×3的不得混用
B. 不应有裂缝、分层
C. 质量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B的规定
D. 钢管上严禁打孔
E. 钢管可不涂有防锈漆
【多选题】
双排脚手架连墙件的间距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___
A. 脚手架高度不大于50m时,竖向不大于3步距,横向不大于3跨距
B. 脚手架高度不大于50m时,竖向不大于4步距,横向不大于4跨距
C. 脚手架高度大于50m时,竖向不大于2步距,横向不大于3跨距
D. 脚手架高度不大于50m时,竖向不大于2步距,横向不大于4跨距
E. 脚手架高度不大于50m时,竖向不大于5步距,横向大于5跨距
【多选题】
下列对双排脚手架每一连墙件覆盖面积的规定,哪些是正确的?___
A. 脚手架高度不大于50m时,覆盖面积不大于40㎡
B. 脚手架高度不大于50m时,覆盖面积不大于50㎡
C. 脚手架高度大于50m时,覆盖面积不大于30㎡
D. 脚手架高度大于50m时,覆盖面积不大于27㎡
E. 脚手架高度大于50m时,覆盖面积不大于60㎡
【多选题】
下列对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规定,,哪些是正确的?___
A.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B.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C.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D. 连墙件间距竖向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E.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型架相同
【多选题】
使用旧扣件时,应遵守下列哪些规定?___
A. 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
B. 有裂缝但不变形的可以使用
C. 有变形但无裂缝的可以使用
D. 出现滑丝的必须更换
E. 螺栓锈蚀,变曲变形可以使用
【多选题】
脚手架底部的构造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要求?___
A. 每根立杆底端应设底座或垫板,且应设纵向、横向扫地杆
B. 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C. 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上皮不大于1000mm,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D.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E. 横向扫地杆设在距底面上0、8m处
【多选题】
连墙件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要求?___
A. 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B. 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50mm
C.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
D. 应从脚手架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E. 应在脚手架第二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多选题】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接头可以搭接或对接。搭接时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要求?___
A.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B. 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C.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D.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E.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5m
【多选题】
横向斜撑设置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要求?___
A. 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
B. 高度24m以上的封圈型双排架除在拐角处设置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C. 高度在24m以下的封圈型双排架可不设置
D. 高度在24m以下的封圈型双排架应在拐角处设置
E. 20m高度以下的封圈型双排架须在拐角处设置
【多选题】
连墙件的数量、间距设置应满足以下哪些规定要求?___
A. 计算要求
B. 最大竖向、水平向间距要求
C. 每一连墙件覆盖的最小面积要求
D. 每一连墙件覆盖的最大面积要求
E. 可不考虑覆盖面积的要求
【多选题】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哪些部件?___
A. 主节点处的纵向横向水平杆
B. 非施工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
C. 连墙件
D. 纵横向扫地杆
E. 非作业层上的踏脚板
【多选题】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具体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要求?___
A. 两个相邻接头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
B.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C.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2
D. 不同步、不同跨的两相邻接头水平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
E. 不同步、不同跨的两相邻接头水平向可在同一个平面上
【多选题】
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栏杆及挡脚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要求?___
A.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B. 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C.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20mm
D.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E. 宜不设挡脚板
【多选题】
临边防护栏杆的上杆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___。
A. 离地高度1.0~1.2m
B. 离地高度0.5~0.6m
C. 承受外力3000N
D. 承受外力2000N
E. 承受外力1000N
【多选题】
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___合格,持证上岗。
A. 专业考试合格
B. 体格检查
C. 专业技术培训
D. 思想教育
E. 技术教育
【多选题】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应当如何处置?___
A.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B. 必须及时解决
C. 悬挂安全警告标志
D. 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E. 追究原因
【多选题】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什么措施?___
A. 防滑
B. 防风
C. 防冻
D. 防寒
E. 防火
【多选题】
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___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A. 违章
B. 松动
C. 变形
D. 损坏
E. 脱落
【多选题】
防护棚搭设与拆除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___
A. 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B. 设防护栏杆
C. 设警戒区
D. 派专人监护
E. 立告示牌
【多选题】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下列哪些作业?___。
A. 悬空高处作业
B. 高处作业
C. 露天作业
D. 露天攀登
E. 内装修作业
【多选题】
高处作业中的哪些工具和设施,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方可投入使用。___
A. 安全标志
B. 工具
C. 仪表
D. 电气设施
E. 各种设备
【多选题】
进行高处作业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___,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A. 安全思想教育
B. 安全技术
C. 技术交底
D. 安全技术措施
E. 人身防护用品
【多选题】
垂直运输接料平台应设置下列哪些设施?___
A. 两侧设防护栏杆
B. 平台口设置活动防护栏杆
C. 平台口设防护立网
D. 平台口设置安全门
E. 平台口设置固定防护栏杆
【多选题】
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___
A. 所有临边、洞口等各类技术措施的设置状况
B. 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和材质
C. 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
D. 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程度
E. 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的性能与质量合格的验证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10平方公里的低山残丘外,其余均为黄河冲击平原,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___
【单选题】
菏泽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热东冷,四季分明。___
【单选题】
菏泽市汽车总站位于牡丹区牡丹路中段。___
【单选题】
菏泽火车站位于牡丹区中华路最西端。___
【单选题】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包括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___
【单选题】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包括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科目。___
【单选题】
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区域考试是对地方出租汽车政策法规,经营区域,人文地理和交通路线等具有区域服务特征的知识测试。___
【单选题】
申请参加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应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1年以上驾驶经历。___
【单选题】
出租车驾驶员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科目成绩在全国范围内有效。___
【单选题】
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经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从业资格注册后,方可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___
【单选题】
出租汽车驾驶员取得从业资格证超过3年未申请注册的,注册后上岗前应完成不少于27学时的继续教育。___
【单选题】
出租汽车驾驶员发现乘客遗忘物品及时主动归还的,可同时获取报酬。___
【单选题】
截止2016 年2月菏泽辖2区7县,及菏泽经济开发区,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设31个街道办事处,121个镇,16个乡。___
【单选题】
黄河自河南省入境,流经辖区内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单县5县区,境内全长157公里。___
【单选题】
截至2016年2月曹县有常住人口165万,政府驻地在曹县磐石街道。___
【单选题】
菏泽市铁路总长度315公里是京九线和陇海线的交接处。___
【单选题】
曹州牡丹园位于牡丹北路,是目前世界上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牡丹主题公园。___
【单选题】
菏泽市素有‘牡丹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的美称。___
【单选题】
水浒好汉城位于菏泽市郓城县城西门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___
【单选题】
菏泽牡丹史称曹州牡丹,其特点是花大,色艳,型美,香浓。素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称。___
【单选题】
东明县是闻名全国的‘西红柿之乡’。 ___
【单选题】
单县是闻名全国的‘西瓜之乡’。 ___
【单选题】
发生交通事故后,出租汽车驾驶员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及时向公安交管部门和保险公司报案,以获得保险公司赔偿。___
【单选题】
交通事故中,人体伤害大致可分为撞击伤、轧伤、出血伤等。___
【单选题】
交通事故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头部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和轧压伤等。___
【单选题】
交通事故中,脊柱损伤的人员可用拖、拽、抱的方法进行施救。___
【单选题】
交通事故伤害应先治伤,等后救命,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___
【单选题】
伤员出现休克时,应反复检查呼吸和脉搏,迅速呼救并送医。___
【单选题】
出租汽车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要沉着冷静,稳妥处理,将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___
【单选题】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出租汽车驾驶员要保护现场,设立标记。优先保护好现场,然后再抢救伤员。___
【单选题】
出租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乱调头、乱鸣笛的,每项次扣3分。___
【单选题】
区域科目考试成绩在所在地行政区域内有效。___
【单选题】
出租车单车考核实行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___
【单选题】
出租车驾驶员变更服务单位的,应当重新申请注册。___
【单选题】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转借、出租、涂改、伪造或变造等行为,属于违法___
【单选题】
遇到前方修路或交通堵塞时,司机不做必要解释就可以改变行车路线。___
【单选题】
出租车必须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和区域内经营,不得超出经营范围异地经营。___
【单选题】
当乘客提出的行驶要求,如果有和交通法规相违背的要及时,如实向乘客说明情况。___
【单选题】
租车过程中,需经收费公路、桥梁、轮渡等所发生的费用均由驾驶员负担。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