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43为了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性能,应该引入___电路。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电压负反馈
D. 电流负反馈
【单选题】
44为了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该引入___电路。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电压负反馈
D. 电流负反馈
【单选题】
45共模抑制比是差分放大电路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它反映放大电路___能力。
A. 放大差模抑制共模
B. 输入电阻高
C. 输出电阻低
【单选题】
46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___而设置的。
A. 稳定Au
B. 放大信号
C. 抑制零点漂移
【单选题】
47分析运放的“虚短”是指是___。
A. U-≈U+
B. I-≈I+≈0
C. U0=Ui
D. U-≈U+≈0
【单选题】
48分析运放的“虚断”是指是___。
A. U-≈U+
B. I-≈I+≈0
C. I-≈I+
D. U-≈U+≈0
【单选题】
51两级放大电路,Au1=-40,Au2=-50,若输入电压U1=5mv,则输出电压Uo为 ___
A. -200mv;
B. -250mV;
C. 10V;
D. 100V
【单选题】
52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多采用___。
A. 共基接法
B. 共集接法
C. 共射接法
D. 差分接法
【单选题】
53理想运放的两个重要性质是___。
A. 虚短与虚地
B. 虚断与虚短
C. 断路与短路
【单选题】
54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最初由___而来的。
A. 基本放大器
B. 选频网络
C. 干扰或噪声信号
【单选题】
55产生正弦波自激震荡的稳定条件是___。
A. 引入正反馈
B. |AF|≥1
C. AF=1
【单选题】
56从结构上来看,正弦振荡电路是一个 ___ 。
A. 有输入信号的负反馈放大器;
B. 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C. 没有输入信号的不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单选题】
57对频率稳定度要求较高的振荡器,要采用: ___ 。
A. LC振荡电路;
B. RC振荡电路;
C. RL振荡电路;
D.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单选题】
58在甲类、乙类、甲乙类放大电路中,其导通角分别为___
A. 小于180 O、180 O、360O
B. 360O、180 O、小于180 O。
C. 180 O、小于180 O、360O
【单选题】
W78XX系和列W79XX系列引脚对应关系为 ___ 。
A. 一致;
B. 1脚与3脚对调,2脚不变;
C. 1、2对调。
【单选题】
60两个β相同的晶体管组成复合管后,其电流放大系数约为 ___ 。
【单选题】
1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是___。
A. 截止相当于开关接通
B. 放大相当于开关接通
C. 饱和相当于开关接通
D. 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饱和相当于开关接通
【单选题】
2数字集成门电路,目前生产最多应用最普遍的门电路是___
【单选题】
3由一个三极管组成的基本门电路是___。
【单选题】
4在遥测系统中,需通过___把非电量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
A. 电阻器、
B. 电容器、
C. 传感器、
D. 晶体管
【单选题】
5半导体发光数码管由___个条状的发光二极管组成。
【单选题】
6“有0出1,全1出0”属于___
A. 与逻辑
B. 或逻辑
C. 非逻辑
D. 与非逻辑
【单选题】
7二进制数11101转化成十进制数为___
【单选题】
8TTL系列集成芯片工作电源电压的典型值是___。
A. 18V
B. 5V
C. 3V
D. 10V
【单选题】
10以下表达式中符合逻辑运算法则的是___。
A. 1+1=10
B. A+A=2A
C. A+=1.
D. A·=1
【单选题】
11对于TTL与非门闲置输入端的处理,不可以___
A. 与有用输入端并联
B. 通过电阻3kΩ接电源
C. 接地
D. 接电源
【单选题】
12十线/四线优先编码器74LS147所用的输出代码为___。
A. 5421BCD码
B. 格雷码
C. 8421BCD码
D. 余3码
【单选题】
13为实现“线与”逻辑功能,应选用___
A. OC门
B. 与门
C. 异或门
D. 同或门
【单选题】
14和逻辑式A+ABC相等的式子是___
【单选题】
15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中具有唯一性的是___
A. 真值表
B. 表达式
C. 逻辑图
D. 卡诺图
【单选题】
16与模拟电路相比,数字电路主要的优点是___。
A. 容易设计
B. 通用性强
C. 抗干扰能力强
【单选题】
17某门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如图所示,试问此逻辑门的功能是___。
【单选题】
18以下电路中常用于总线应用的有___。
A. TSL门
B. OC门
C. 漏极开路门
D. CMOS与非门
【单选题】
逻辑表达式Y=AB可以用___实现。
A. 正或门
B. 正非门
C. 正与门
D. 负或门
【单选题】
20TTL电路在正逻辑系统中,以下各种输入中___相当于输入逻辑“0”。
A. 悬空
B. 通过电阻2.7kΩ接电源
C. 通过电阻2.7kΩ接地
D. 通过电阻510Ω接地
【单选题】
21对于TTL与非门闲置输入端的处理,不可以___。
A. 接电源
B. 通过电阻3kΩ接电源
C. 接地
D. 与有用输入端并联
【单选题】
22STTL数字集成电路与CMO数字集成电路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
A. 微功耗
B. 高速度
C. 高抗干扰能力
D. 电源范围宽
【单选题】
23以下式子中正确的是___
A. 1+A=A
B. A+A=1
C. A•A=1
D. A+AB=A
【单选题】
在一个四变量逻辑函数中,___为最小项。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在所有智能家居的无线组网技术中,蓝牙技术的传输速率最大。
【判断题】
802.11n 技术可以将相邻的两个20MHz信道绑成40MHz使用
【判断题】
当用户家庭中存在多个AP时,建议对于覆盖区域不重叠的AP 配置相同的SSID及密码,便于用户使用
【判断题】
针对FTTH场景,当光猫工作在路由模式下时其下挂的HGW及其他组网设备应当尽量工作在桥接模式下
【判断题】
WiFi分析仪是一种常见的WiFi网络分析工具,不仅可以分析WiFi信号强度,也可以对WiFi进行测速
【判断题】
家庭网关的所有LAN口作用都是相同的,任意一个LAN口都可以连接机顶盒承载IPTV业务
【判断题】
使用中继器中继WiFi信号时,要将中继信号的SSID设置为与现有被中继的信号的SSID相同。
【判断题】
为了简化家庭网络整体部署方案,提高光猫的WiFi覆盖效果,光猫设备应尽量部署在门口位置。
【判断题】
调整信道和调节发射功率是WiFi网络优化的2种常用方式。
【判断题】
WiFi中继器可以增强被中继的WiFi信号的强度
【判断题】
WiFi中继器只能增加被中继的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并不能增强原信号的信号强度
【判断题】
WPA提供了比WEP更安全的加密方式。
【判断题】
无线传输过程中,信号穿过门、窗时不会造成信号的衰减。
【判断题】
AP可以通过POE交换机进行供电和数据传输。
【判断题】
做网桥使用时,需要相互添加MAC地址,即对端的MAC地址。
【判断题】
AP的天线与转接头相连时,如果天线接口与转接头接口都是母头,则无线信号会减弱。
【判断题】
802.11n不可以向下兼容802.11a/b/g。
【判断题】
无线路由器能够实现跨网段通信,并配置DHCP业务。
【判断题】
多个胖AP组网时,每个AP默认发射相同名称的无线SSID,并支持无线漫游。
【判断题】
物联mini网关使用的是ZigBee协议连接公网
【判断题】
不同厂家设备之间不能互通,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一个区域只用一个厂家的集中控制型AC+AP设备。
【判断题】
电力猫设备即插即用,一个近端设备可以配对任意多个远端设备
【判断题】
电力猫可作为路由器的扩展,母猫WAN口通过连接路由器LAN口,并通过电力线传输载波信号到子猫处,实现区域的有线和无线覆盖。
【判断题】
无线控制由于其免布线,移动性强,升级方便等特点更符合智能化的需求和趋势。
【判断题】
无线路由器适用于小户型、部署点无网口用户主要解决无线覆盖(对速率要求不高)的场景。
【判断题】
延伸服务施工中发现客户端无内线或内线不通,客户又不愿意布明线时,可以建议购买电力猫,通过电力线路传输网线信号,避免二次布线。
【判断题】
用户家中只布有同轴电缆,在不布放明线的情况下,建议采用EOC组网技术,通过一对EOC转换器将以太网信号通过同轴电缆进行传输。
【判断题】
AC+AP组网方式的优点包括:AP面板美观便捷,可实现无缝漫游,AP统一管理,组网成本较低。
【判断题】
AP可以通过POE交换机进行供电和数据传输。
【判断题】
AP天线安装位置的确定应使信号在目标覆盖区内尽可能少穿透隔断、穿透时与隔断垂直,减少信号衰减。
【判断题】
WDS技术是无线路由器之间通过有线桥接延伸网络覆盖。
【判断题】
对比蓝牙和WiFi协议,Zigbee协议安全性最高。
【判断题】
ZigBee技术的网络容量大,最大可容纳10个设备,时延短,通常保持在15-30ms,有效覆盖范围10-75米。
【判断题】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的传输距离一般是1-75m,使用8位的网络表示符来标识同一个网络
【判断题】
不通过路由器联网,也可以实现局域网内的智慧家庭功能。
【判断题】
用户家有电源、无网线场景下,建议采用电力猫组网技术,通过增设电力猫设备,将以太网信号通过家中电线传输.
【判断题】
用户家有网线、有电源场景下,建议采用POE反向供电技术,运用室内五类线给电信终端供电.
【判断题】
用户家中只有有线电视线可以使用WOC进行无线覆盖。
【判断题】
在智慧家庭组网中,无线设备使用SSID数目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