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按期完成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的,被挂牌督办单位应当在重大火灾隐患整治期限届满前___月内,书面报告延期整改原因和延期整改方案。
A. 15个工作日
B. 1个月C.2个月D.3个月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现行的《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是___起实施的。
A. 2006年10月25日
B. 2007年1月1日
C. 2006年1月1日
D. 2007年10月25日
【单选题】
现行的《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703)是___起实施的。
A. 2007年6月13日
B. 2007年8月1日
C. 2007年6月31日
D. 2007年8月13日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___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A. 该场所的义务消防员
B. 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
C. 单位负责人
D. 保安队长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___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A. 1.2m
B. 1.4m
C. 1.8m
D. 2m
【单选题】
国家鼓励、引导___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A. 医院
B. 体育馆
C. 学校
D. 养老院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___。
A. 三日以上五日以下拘留
B.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C. 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D. 五日以下拘留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中的电器设备周围与可燃物应保持___间距。
A. 0.6m
B. 1m
C. 1.4m
D. 0.5m
【单选题】
个体工商户中建筑面积超过___的人员密集场所,应当纳入消防监督检查范围。
A. 150m2
B. 300m2
C. 500m2
D. 1000m2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需要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应根据需要限量使用,存储量不应超过___的使用量。
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单选题】
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的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___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
A. 1.5h
B. 2h
C. 2.5h
D. 3h
【单选题】
建筑高度大于___m的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住宿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
【单选题】
火灾扑灭后,故意破坏或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___元以下罚款。
【单选题】
从密闭起火房间流出的烟气温度一般能达到___。
A. 200~300℃
B. 600~700℃
C. 900~1000℃
D. 1000℃以上
【单选题】
普通混凝土构件裂缝增大增多,强度下降较多,其受的温度为___。
A. 100~300℃
B. 300~400℃
C. 600~700℃
D. 800~900℃
【单选题】
___可作为判定阴燃起火的依据之一。
A. 烟熏痕迹
B. 倒塌痕迹
C. 流淌痕迹
D. 熔融痕迹
【单选题】
火场上钢构件大幅度变形或塌落,说明那里经历过500℃以上的高温,且作用时间在___分钟以上。
【单选题】
《上海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中规定___等单位是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
A. 机关
B. 团体
C. 企业、事业
D.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
【单选题】
玻璃破碎的断面上弓形纹___的一面是其受外力打击的受力面。
【单选题】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防火巡查,并建立___巡查记录。
A. 每日
B. 每小时
C. 每两小时
D. 每周
【单选题】
___采用彩钢夹心板搭建,且彩钢夹心板芯材的燃烧性能登记低于A级应直接判定人员密集场所为重大火灾隐患。
A. 人员密集场所
B. 人员密集场所的居住场所
C. 人员密集场所的餐饮场所
D. 生产加工场所
【单选题】
根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综合判定要素___。
A. 总平面布置
B. 防火分隔
C. 安全疏散设施及灭火救援条件
D. 消防物联网系统
【单选题】
住宅区___的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公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A. 物业服务企业
B. 居委会
C. 业主委员会
D. 全体业主
【单选题】
企业制定并发布的《火灾应急预案》,属于下列预案中的___。
A. 综合应急预案
B. 专项应急预案
C. 部门应急预案D.现场处置方案
【单选题】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是指___。
A. 应急预案
B. 应急救援
C. 应急保障
D. 应急恢复
【单选题】
完整的应急管理包括___阶段。
A. 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B. 策划、准备、响应和评审
C. 策划、响应、恢复和预案管理
D. 预防、响应、恢复和评审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是___。
A. 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B. 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C. 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D. 进行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单选题】
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___。
A. 现场应急预案
B. 现场处置预案
C. 现场处置方案
D. 现场预案
【单选题】
一般化工企业应急预案的上报备案单位是___。
A. 县安全监管部门
B. 县公安消防机构C.市安全监管部门D.市公安消防机构
【单选题】
下列关于应急预案实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B.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
C. 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培训场所
D. 生产经营单位的产量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单选题】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___。
A. 三级,即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和Ⅲ级(一般)
B. 三级,即l级(一般)、Ⅱ级(重大)和Ⅲ级(特别重大)
C. 四级,即I级(一般)、Ⅱ级(重大)、Ill级(特大)和Ⅳ级(特别重大)
D. 四级,即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单选题】
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负责___
A. 尽可能、尽快的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人员
B. 对潜在重大危险的评估
C. 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部门的运作
D. 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
【单选题】
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责任人是本单位的___。
A. 主要负责人
B. 分管安全生产领导
C.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D. 全体人员
【单选题】
___属于Ⅲ级应急响应
A. 一次死亡3人以下
B. 一次死亡3以上10人以下
C. 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以下
D. 一次死亡30人以上
【单选题】
现场指挥由事发单位第一负责人车间主任或___担任。
A. 总经理
B. 生产副总 B.安全负责人D.当班班长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___。
A. 本单位负责人
B. 安全生产监管人员
C. 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D. 所在地人民政府
【单选题】
下列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完整的救援体系由组织体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B. 组织体制由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和救援队伍构成
C. 保障系统由应急预案、物资装备和经费保障构成
D. 在法制基础中不包括技术标准
【单选题】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___、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 :人的安全行为
B. :人机系统协调性差
C. :人的不安全行为
【单选题】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___。
【单选题】
根据系统安全方法,系统中存在的___是事故发生根本原因。
A. :危险源
B. :危险行为
C. :危险状态
【单选题】
下列哪些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优先策略。___
A. :本质安全
B. :无源安全
C. :有源安全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协调衔接,加快技术创新应用,构建运营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力量,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部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判断题】
市政部门的交通运输厅指导地方交通运输部门监督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做好反恐防范、安检、治安防范和消防安全管理相关工作,根据应急预案调动行业装备物资为突发事件应对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组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的,方可依法办理初期运营手续。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安全可靠的原则.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判断题】
运营单位应当全程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按照规定开展的不载客试运行,熟悉工程设备和标准,察看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应当督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及时处理。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初期运营期满半年,运营单位应当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报送初期运营报告。
【判断题】
开通初期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有甩项工程的,甩项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应当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估,方可投入使用。
【判断题】
运营单位承担运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运营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判断题】
运营单位应当配置满足运营需求的从业人员,按相关标准进行上岗和技能培训教育。
【判断题】
运营单位应当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应当按照规定划定保护区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和调整按照轨道行业有关规定执行。
【判断题】
在车站客流量多的位置公布首末班车时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示意图、进出站指示、换乘指示和票价信息;
【判断题】
乘客及其他人员因违法违规行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造成严重影响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判断题】
运营单位调整运行图严重影响服务质量的,应当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说明理由。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当通过乘客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定期对运营单位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考评,考评结果在单位内部进行公布。
【判断题】
开通运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运营单位提供保护区平面图,并在具备条件的保护区设置提示或者警示标志。
【判断题】
使用高架线路桥下空间不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并预留高架线路桥梁设施日常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条件。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站厅层不应设置妨碍安全疏散的非运营设施。
【判断题】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10米范围内停放车辆、乱设摊点等,妨碍乘客通行和救援疏散。
【判断题】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含甩项工程)未经安全评估投入运营的,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对运营单位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暂停运营。
【判断题】
未建立设施设备检查、检测评估、养护维修、更新改造制度和技术管理体系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判断题】
列车驾驶员、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信号工、通信工等重点岗位从业人员未经考核上岗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判断题】
违反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并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判断题】
在通风口、车站出入口50米范围内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放射性和腐蚀性等物品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并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判断题】
在地面或者高架线路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飘浮物体和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并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判断题】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5米范围内停放车辆、乱设摊点等,不妨碍乘客通行和救援疏散;
【判断题】
储备的应急物资不满足需要,未配备专业应急救援装备,或者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齐应急人员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判断题】
采取的限流、甩站、封站、暂停运营等措施,未及时告知公众或者封站、暂停运营等措施未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报告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本办法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可以干预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的评估活动。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改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城市轨道交通甩项工程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
【判断题】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和规定,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未建设完成不得开展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未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不得投入初期运营。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试运行关键指标达到要求,且试运行期间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和较大质量问题已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