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使用多功能担架时,被救者的体重原则上不能超过___。
A. 80kg
B. 100kg
C. 120kg
D. 140kg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多功能担架承重为___。
A. ≤60kg
B. ≤120kg
C. ≥120kg
D. ≥200kg
【单选题】
下列关于止血带使用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
A. 止血带会阻断血液的流动,捆扎的时间过长会严重损伤组织,甚至导致肢体坏死
B. 止血带既能用于捆扎四肢,也能捆扎头部、颈部或躯干部
C. 绷带包扎完毕后,应经常检查脚趾或者手指,看看它的末端是否有发乌的紫斑,以及该处的体温有无下降等现象
D. 不能长时间的利用止血带捆扎肢体,除非是在施行动脉结扎手术的时候,迫不得已才那么做
【单选题】
钢尺测量规格有150、200、___和500毫米
A. 1
B. 300
C. 0.5
D. 100
【单选题】
内封式堵漏袋的直径系列一般为¢100mm~¢500mm,膨胀后的直径约增加___倍。
【单选题】
机动泵尽可能放置水平位置,非工作状态时倾斜角不应大于___。
A. 20°
B. 30°
C. 40°
D. 50°
【单选题】
机动泵尽可能放置水平位置,工作状态时倾斜角不应大于___。
A. 10°
B. 15°
C. 20°
D. 30°
【单选题】
手动泵通常低压输出压力为6MPa~8MPa,高压输出压力为___MPa,泵中的高低压自动转换阀可根据外界负载的变化自动转变压力。
【单选题】
开门器工作时,两个底脚逐渐撑开,最大可撑开___mm。
A. 100
B. 120
C. 150
D. 180
【单选题】
液压救援顶杆的额定工作压力为___Mpa。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液压剪断器的作业范围___。
A. 普通的圆钢
B. 事故车辆的车门
C. 铝合金
D. 淬硬的钢材
【单选题】
下列关于液压多功能钳操作使用的表述,错误的是___。
A. 剪切作业时应使被剪工件与剪刀平面垂直
B. 剪切作业时,做好安全防护,可以用来剪切两端都是自由端的物体
C. 多功能钳用于剪切时,不允许剪切淬硬的钢材
D. 当剪刀端部刃口的侧向分离垂直距离大于3mm时即应退刀
【单选题】
液压多功能钳的额定工作压力为___Mpa。
【单选题】
下列关于液压扩张器使用维护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___。
A. 扩张头与工作对象应接触可靠,尽可能用扩张头上的大圆弧进行扩张,以免滑脱发生危险
B. 扩张器在做扩张或牵拉作业时,应注意工作对象的重心位置,以免在作业时工作对象倾覆造成意外伤害
C. 液压锁体上的3个安全阀是扩张器安全工作的保证,不允许非专业维修人员进行调整
D. 扩张器是做扩张或夹持之用,也可做长期支撑用
【单选题】
强制送风呼吸器使用环境中的氧含量(体积浓度)应不低于___。
A. 5%
B. 10%
C. 17%
D. 21%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消防安全吊带结构型式分类的是___。
A. 坐式安全吊带
B. 胸式安全吊带
C. 全身式安全吊带
D. 攀登安全吊带
【单选题】
下列安全吊带中,按其结构型式分类,不是同一类的是___。
A. 坐式安全吊带
B. 胸式安全吊带
C. 全身式安全吊带
D. 手持式上升器
【单选题】
下列关于特级化学防护服维护保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
A. 避免在太阳下曝晒,严禁裸露贮存,应室内存放
B. 避免与油、酸、碱等易燃、易爆物品或化学品混装
C. 脱下后的服装应进行检查,当各种配件完好且服装无损坏,可进一步冲洗浸泡,晾干后再次使用
D. 一旦在染有军用生化毒剂的事故现场使用后,必须经过彻底冲洗洗消方可保留再次使用
【单选题】
一级化学防护服的防护靴击穿电压为___V。
A. 220
B. 380
C. ≥1100
D. ≥5000
【单选题】
二级化学防护服的防护靴击穿电压为___V。
A. 220
B. 380
C. ≥1100
D. ≥5000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消防电梯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___s。
【单选题】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___,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A. 300㎡
B. 500㎡
C. 800㎡
D. 1000㎡
【单选题】
正压机械送风排烟时,向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使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形成___pa压力,以阻止走道内的烟雾流向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A. 5~10
B. 15~25
C. 25~50
D. 60~110
【单选题】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设防火门的空调机房、库房、客房门等除外)的___,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A. 平开门
B. 推拉门
C. 下滑门
D. 旋转门
【单选题】
建筑物中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的检查门和高层民用建筑中垃圾道前室的门均应采用___防火门。
【单选题】
高层建筑物封闭楼梯间的门以及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均应采用___防火门。
【单选题】
___防火门主要安装于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
【单选题】
A类丙级防火门的耐火性能为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都不小于___h。
A. 2.0
B. 1.5
C. 1.0
D. 0.5
【单选题】
A类乙级防火门的耐火性能为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都不小于___h。
A. 2.0
B. 1.5
C. 1.0
D. 0.5
【单选题】
A类甲级防火门的耐火性能为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都不小于___h。
A. 2.0
B. 1.5
C. 1.0
D. 0.5
【单选题】
防火卷帘门的分类按安装形式有墙侧式和___。
A. 墙中式
B. 洞外式
C. 上卷式
D. 下卷式
【单选题】
___是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示范,是提高教练员组织实施训练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A. 讲授法
B. 演示法
C. 示教作业
D. 示范作业
【单选题】
基地训练是今后部队训练发展的方向,适用于___。
A. 大型演练
B. 岗位分训
C. 建制训练
D. 专业技术训练
【单选题】
泡沫炮阵地的选择通常在距离燃烧区或燃烧物体位置适当的上、侧风方向,泡沫炮上倾角宜保持在___,避开有可能发生爆炸的部位。
A. 10°~15°
B. 20°~30°
C. 30°~45°
D. 45°~60°
【单选题】
在宽大的车间、仓库和大厅等建(构)筑物内灭火时,为防止屋顶塌落或其它物体坠落伤人,消防人员不应站在建(构)筑物内的中间,应依靠___设置水枪阵地。
A. 防火墙
B. 防火门
C. 承重墙
D. 防火卷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分水器设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
A. 同一分水器前的水枪阵地标高差不宜超过20m
B. 进入闷顶的水枪,不宜与室外地面水枪合用分水器
C. 两支水枪间的距离相距80m以上时,不宜合用分水器
D. 实施向纵深进攻的水枪,不宜与室外水枪阵地合用分水器
【单选题】
两支水枪间的距离相距___m以上时,不宜合用分水器。
【单选题】
下列关于缓降器维护保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
A. 缓降器禁止与油脂、酸类、易燃品及有腐蚀性的物品混放在一起
B. 缓降器达到最高使用次数时,要拆缷检查,全面清洗,注油、更换配件
C. 使用后,应清除缓降器上的灰尘和泥土等脏物,必要时可用淡水清洗缓降滑带,晾前应当拧水,晾时避免烈日曝晒
D. 缓降器摩擦轮毂内严禁注油,以免摩擦轮打滑而造成滑降人员坠落伤亡事故
【单选题】
下列关于缓降器维护保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
A. 发现缓降器存在故障或存在质量的疑问时,就必须停止使用
B. 缓降器达到最高使用次数时,要拆卸检查,全面清洗,注油、更换配件
C. 使用后,应清除缓降器上的灰尘和泥土等脏物,必要时可用淡水清洗缓降滑带,晾前应当拧水,晾时避免烈日曝晒
D. 缓降器摩擦轮毂内严禁注油,以免摩擦轮打滑而造成滑降人员坠落伤亡事故
【单选题】
下列关于热像仪使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
A. 操作中严禁将热像仪与其它东西碰撞
B. 仪器较长时间停止使用时,应将电池从仪器中取出,以免电池泄漏
C. 长时间直接观测燃烧或熔化的金属、熔化的玻璃、高压电弧和太阳等目标,对红外热像仪不会产生影响
D. 禁止使用易磨损的布料或任何有机溶剂对设备进行清洗
【单选题】
红外热像仪利用探测仪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热红外线形成的图像称为___。
A. 光图像
B. 热图像
C. 光热图像
D. 红外图像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要做到___
A. 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
B. 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C. 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重要作用
D. 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
E. 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
【多选题】
39.下列属于因果联系的有___
A. 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 电闪雷鸣,风雨来至
D. 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多选题】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___
A. 内容决定形式
B. 形式决定内容
C. 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
D. 当形式与内容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E. 当形式与内容不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___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多选题】
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区别在于___
A. 是否承认客观对象和人的思想是认识对象
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___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多选题】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___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___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___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多选题】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___
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C.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D.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___
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
E. 主从关系
【多选题】
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___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D.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E. 已在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多选题】
在认识论上,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认识是人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
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认识是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E. 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反复曲折发展的过程
【多选题】
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和能力
B. 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
C. 只有人才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D. 信息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
E.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多选题】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下列现象属于非理性因素的是___
A. 自发的信念、动机和欲望
B. 直觉与灵感
C. 猜测与顿悟
D. 习惯与本能
E. 一切信仰和理想
【多选题】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___
A. 认识主体缺乏反映世界的能力
B. 事物发展规律缺乏规律性
C. 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D. 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 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多选题】
“有用就是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这种观点的错误是___
A. 承认真理的有用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混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D. 把真理的作用和真理的依据混同
E. 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多选题】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___
A. 价值原则
B. 真理原则
C. 效率原则
D. 等价交换原则
E. 为人类服务原则
【多选题】
以下关于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的论述正确的是___
A.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 真理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客体性
C. 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现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 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 真理原则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价值原则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选题】
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___
A. 主体重新构造客体的过程
B.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C.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创造性的反映过程
E. 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体系的过程
【多选题】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___
A. 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 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E.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多选题】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___
A. 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B. 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C. 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 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相互转化
E. 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能转化为谬误
【多选题】
经验论的错误在于___
A. 否认世界是可被认识的
B. 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多选题】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___
A. 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 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D. 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多选题】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___
A. 生而知之
B. 不虑而知
C. 不行而之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___
A.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
【多选题】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___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 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 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多选题】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___
A. 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 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 ___
A. 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B.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 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D.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E.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多选题】
价值的特性是___
A. 客观性
B. 主体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多维性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___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 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真实可靠
E.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多选题】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___
A. 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
D.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多选题】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___
A. 理论脱离实际
B. 经验论
C. 教条主义
D. 唯理论
【多选题】
下列哪些活动是基本的实践活动___
A. 工人炼钢
B. 渔民出海捕鱼
C. 技术革新的试验
D. 农民种田
【多选题】
下列有关价值特性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B. 价值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C. 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D.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
【多选题】
成为人们认识基础的有___
A. 事物的质
B. 事物的量
C. 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 社会实践
【多选题】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真理’的美名”。这段话的观点说明___
A. 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真理
B. 有用的就是真理
C. 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真理
D. 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
【多选题】
对同一名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上说明了___
A. 认识来源于经验
B. 在经验的积淀中加深认识
C. 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缺乏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 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多选题】
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前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___
A.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 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 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D. 观念、主观意识应随时发生变化
【多选题】
下面关于认识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认识的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
B. 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
C. 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D. 认识中介是各种认识工具、手段要素及其运用和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