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离(关闭入出阀,关E302至PA301手阀,关吹扫气,关冷却水);
2、泄压 (开二段出口安全阀旁路); 3、氮气置换(接氮气,升降压置换);
4、置换合格,断电,交出检修。
相关试题
【简答题】
当环管需要紧急停车时,怎样判断2%的CO已经注入环管?
【简答题】
TI20301温度升高原因分析和处理。
【简答题】
袋滤器SR301底部温度低原因分析和处理。
【简答题】
开停车期间TI30002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简答题】
乙烯汽提塔顶部气相丙烯气体富集过多原因分析和处理。
【简答题】
M301停会产生什么后果,应如何处理?
【简答题】
D501高料位开关LAHH50002动作处理。
【简答题】
PDI30102上升和突然下降的原因和处理。
【简答题】
TIC20401上升,反应加快,DIC20401却下降原因分析和处理。
【单选题】
[单选题]第968题:关于离心泵的泄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心泵泄漏是由内漏造成的
B. 于叶轮和泵体间存在间隙所造成的泄滹叫内漏
C. 由于叶轮和泵 体间存在间隙所造成的泄漏外漏
【单选题】
[单选题]第969题:高压蒸汽暖管至少___h。并确认各倒淋阀无水排出。
【单选题】
[单选题]第970题: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___。
A. 温度升高
B. 励急剧升高
C. 周介质振动
【单选题】
[单选题]第971题:火炬气回收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的完好标准,不包括___。
A. 机件整洁
B. 机件材质选用符合要求
C. 易损配件要有3个以上备用
【单选题】
[单选题]第972题:演练___人员根据演练事故情景设计以及具体分工,在演练现场实施过程中展开演练评估工作,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收集演练评估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
【单选题】
[单选题]第973题:评估人员针对演练中观察、记录以及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依据评估标准对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并撰写___。
A. 演练评估方案
B. 书面评估报告
C. 演练总结
【单选题】
[单选题]第974题: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___。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对装载废旧物品的集装箱进行熏蒸处理一般使用的熏蒸剂为?()___
A. 硫酰氟
B. 溴甲烷
C. 环氧乙烷
D. 磷化铝
【单选题】
《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上注明,要对一艘国际航行船舶进行喷洒除虫处理,下列检疫处理单位资质类别哪个符合上述卫生处理作业要求?()___
A. A类-船舶熏蒸;
B. B类-普通熏蒸;
C. C类-消毒处理(除熏蒸外);
D. D类-除虫灭鼠(药物和器械)
【单选题】
口岸中发现发热人员的体温标准是()___
A. 36.5摄氏度
B. 37.0摄氏度
C. 37.3摄氏度
D. 37.5摄氏度
【单选题】
传染病可疑病例经采样快速检测后显示病原体快筛阳性,那么该人员应称为传染病的()___
A. 有症状者
B. 可疑病例
C. 疑似病例
D. 确诊病例
【单选题】
船舶入境时,船上发现死因不明的小家鼠,则该船舶应判定为()___
A. 染有鼠疫
B. 染有霍乱
C. 染有鼠疫嫌疑
D. 染有霍乱嫌疑
【单选题】
外国人患以下哪种疾病,海关应阻止其入境()___
A. 传染性肺结核
B.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 艾滋病
D. 登革热
【单选题】
外国人患以下哪种疾病,海关应阻止其入境()___
A. 伤寒
B. 严重精神病
C. 高血压
D. 日本脑炎
【单选题】
在对入境交通工具进行登临检疫查验,发现卫生学问题实施卫生处理时,应签发()。___
A. 检疫处理通知书
B. 检疫处理联系单
C. 快速处罚告知书
D. 现场处罚单
【单选题】
呼吸道传染病的可疑病例应使用()采集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___
A. 采血针
B. 鼻咽拭子
C. 肛拭子
D. 静脉采血管
【单选题】
()是指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的危险。___
【单选题】
()是指将染疫嫌疑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进行诊察和检验。___
【单选题】
夜间未经检疫的入境船舶应悬挂哪种信号()___
A. 悬挂检疫黄旗
B. 悬挂一盏红色信号灯
C. 连续悬挂两盏红色信号灯
D. 连续悬挂三盏红色信号灯
【单选题】
船舶免予卫生控制措施证书的有效期为()___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2个月
【单选题】
《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中所指“运输设备”是指()?___
A. 货物集装箱
B. 船舶
C. 飞机
D. 列车
【单选题】
在可行的情况下,集装箱装卸区应配备()设施。___
A. 隔离
B. 检查
C. 消毒
D. 检查和隔离
【单选题】
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第二条,哪项不属于集装箱应具备的条件如下条件:()___
A. 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
B. 具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C. 内容积为33立方米或33立方米以上
D. 为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
【单选题】
来自黄热病疫区的集装箱,应首选采用()卫生处理方法?___
【单选题】
对来自肠道传染病疫区的船舶和集装箱进行检疫查验时应重点检查()?___
A. 蝇、蜚蠊
B. 蝇、蚤、蜚蠊
C. 蚊、螨、蜱
D. 蚊、蝇、蚤
【单选题】
对来自鼠疫疫区的交通工具和集装箱检疫查验时应重点检查()等媒介情况?___
A. 鼠、蚤、蜱
B. 鼠、螨、蝇
C. 鼠、蚊、蝇
D. 蝇、蜚蠊、蚊
【单选题】
《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规定的“交通工具”不包括()?___
A. 船舶
B. 航空器
C. 集装箱
D. 列车和其他车辆
【单选题】
出入境集装箱卫生检疫的重点,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___
A. 判别其是否被传染病污染或有污染嫌疑;
B. 判别其是否存在放射性污染
C. 检查其是否携带或隐匿医学媒介生物
D. 确定其出入境口岸。
【单选题】
对来自疫区的货物进行卫生处理,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___
A. 灭鼠处理,不得有活鼠存在;
B. 消毒处理,不得检出致病菌;
C. 杀虫处理,不得检出活的昆虫;
D. 清洁处理,无明显杂物。
【单选题】
下列哪项货物不适宜用溴甲烷熏蒸处理?___
A. 大米
B. 照相药品
C. 木材
D. 木质包装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入出境一般货物卫生学检查内容?___
A. 异味情况
B. 包装情况
C. 病原微生物检测
D. 色泽情况
【单选题】
对来自黄热病疫区的货物,应彻底杀灭其()。___
A. 仁川伊蚊
B. 朝鲜伊蚊
C. 白纹伊蚊
D. 埃及伊蚊
【单选题】
对来自霍乱疫区货物的查验重点是()。___
A. 媒介(蜚蠊、蝇类)检查;
B. 饮料及其它食品;
C. 水产品、水果、蔬菜;
D. 上述均是查验重点。
【单选题】
邮寄、携带的出入境特殊物品,因特殊情况未办理卫生检疫审批手续的,海关原检验检疫部门应当予以(),要求按照规定办理卫生检疫审批手续,经检疫合格后方可放行。___
【单选题】
邮寄、携带的出入境特殊物品,不能提供《特殊物品审批单》的,海关原检验检疫部门应当予以截留并出具《进出境邮寄物检疫处理通知单》,截留期限不超过()天。___
【单选题】
《国际卫生条例2005》表述主管当局的作用中主管当局应当负责检测从()离开或到达的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邮包和骸骨,以便其始终保持无感染或污染源(包括媒介和宿主)的状态。___
A. 临时指定地区
B. 受染地区
C. 危险地区
D. 所有地区
【单选题】
在检疫查验过程中,对以下那种人员需要实施隔离()?___
A. 禁止入境疾病患者
B. 检疫传染病染疫人
C. 来自黄热病疫区,不能出示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人员
D. 检疫传染病染疫嫌疑人
【单选题】
关于入境航空器检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
A. 染疫航空器或染疫嫌疑航空器应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地点接受检疫
B. 来自黄热病疫区的机组人员及旅客应持有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C. 入境航空器应在最先到达的国境口岸或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同意的地点接受检疫
D. 出境航空器应在本航次开始的国境口岸或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同意的地点接受检疫
【单选题】
在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患有禁止入境疾病时,应立即通知(),并协助该部门监护其离境。___
A. 公安部门
B. 交通管理部门
C. 旅游管理部门
D. 外经部门
【单选题】
在交通工具上发现疟疾病人和按蚊的处理措施为()。___
A. 请示领导、隔离病人、灭蚊、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性用药、疫情监测
B. 报告疫情、隔离病人、灭蚊、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性用药、疫情监测
C. 等待指令、隔离病人、灭蚊、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性用药、疫情监测
D. 准备检疫装备、隔离病人、灭蚊、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性用药、疫情监测
【单选题】
正在患检疫传染病的人,或者经检验检疫机构初步确诊,认为已经感染检疫传染病或者处于检疫传染病潜伏期的人,被称为()。___
A. 染疫人
B. 染疫嫌疑人
C. 密切接触者
D. 疑似病例
【单选题】
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是最常见的表现。___
A. 病原体被清除
B. 显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单选题】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黄热病接种对象的是()。___
A. 途径黄热疫区,但目的地不是黄热疫区的国际旅行人员
B. 黄热病实验室工作人员或从事黄热病防治工作的人员
C. 前往黄热病疫区的人员
D. 来自黄热疫区,但能出示有效黄热预防接种证书的人员
【单选题】
A级防护和B级防护最大的区别是在()。___
A. 戴三层手套
B. 全密闭式防护服
C. 离开污染区后立即洗消消毒
D. 佩戴防护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