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单选)1991年_____同志视察厦大时,曾在鲁迅纪念馆留下亲笔签名___
A. 温家宝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朱镕基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单选)福建省首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地是___。
A. 囊萤楼
B. 映雪楼
C. 庄汉水楼
D. 同安楼
【单选题】
(单选)当年鲁迅指导下创刊的学生刊物名为 ___
A. 《鼓浪》
B. 《芙蓉》
C. 《南强》
D. 《采贝》
【单选题】
(单选)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厦大生物楼被摧毁,迁校计划提上日程,在___借得英华中学和毓德女校的部分校舍。
【单选题】
(单选)学校迁返厦门时,长汀社会各界送大匾额誉为“___”
A. 东南之光
B. 南方之强
C. 厦门市人民公园
D. 最美高校
【单选题】
(单选)鲁迅在厦大执教时任_______系教授___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校史馆于___年庆祝厦大85周年校庆时建立
A. 2000
B. 2006
C. 2010
D. 2016
【单选题】
(单选)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___。
A. 王亚南
B. 萨本栋
C. 陈景润
D. 陈嘉庚
【单选题】
(单选)1956年,国家确定了厦门大学“___”这一发展方向。
A.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 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
C. 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 面向群众,面向人民
【单选题】
(单选)随着经济困难加剧以及战争的临近,1937年7月1日经___先生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A. 林文庆
B. 萨本栋
C. 陈嘉庚
D. 邓萃英
【单选题】
(单选)如今厦大校党委书记是___。
A. 朱崇实
B. 张彦
C. 李建发
D. 赖虹凯
【单选题】
(单选)2008年7月2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厦门大学共同签署了厦门大学___校区的建设协议。
A. 思明
B. 漳州
C. 翔安
D. 马来西亚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校徽图案是___就任厦大校长时设计并制作的
A. 林文庆
B. 萨本栋
C. 陈嘉庚
D. 朱崇实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著名的“嘉庚建筑”最早是指___楼群。
【单选题】
(单选)被厦大人称为“情人谷”的水库是___。
A. 羚羊谷
B. 思源谷
C. 雅鲁藏布大峡谷
D. 上方谷
【单选题】
(单选)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厦门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___
A. “八种精神”
B. “八种思想”
C. “四种精神”
D. “四种思想”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校史馆第三馆展示的内容为___。
A. 南强春秋
B. 英才摇篮
C. 科研重镇
D. 走向未来
【单选题】
(单选)1937年7月6日,___任厦大校长。
A. 鲁迅
B. 陈景润
C. 王亚南
D. 萨本栋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首批校舍群贤楼群奠基时间是___年5月9日。
A. 1921
B. 1922
C. 1923
D. 1924
【单选题】
(单选)1952年,厦门大学的电机、土木、机械三个系各一部分并入___。
A. 南京大学
B. 山东大学
C. 浙江大学
D. 中山大学
【单选题】
(单选)“止于至善”这一校训是由___校长确立的。
A. 陈嘉庚
B. 林文庆
C. 邓萃英
D. 萨本栋
【单选题】
(单选)“自强不息”这一校训是由___校长确立的。
A. 陈嘉庚
B. 林文庆
C. 邓萃英
D. 萨本栋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占地近___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
A. 8000
B. 9000
C. 10000
D. 12000
【单选题】
(单选)___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厦门大学损失严重,但也为全国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A. 1950
B. 1952
C. 1953
D. 1954
【单选题】
(单选)到2017年为止,厦大总共在全世界建立了___所孔子学院,为全国最多。
【单选题】
(单选)建国初期,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我校于___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
A. 1950
B. 1951
C. 1952
D. 1953
【单选题】
(单选)厦大西村的田径场又名演武场,在这里发现了___亲笔石碑“练胆”。B
A. 曾国藩
B. 郑成功
C. 林则徐
D. 李鸿章
【单选题】
(单选)在文革十年内乱后,厦门大学在___年恢复为教育部部属全国重点大学。
A. 1977
B. 1978
C. 1979
D. 1980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位于___。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设在高校内的鲁迅纪念馆。
A. 集美楼
B. 联兴楼
C. 自钦楼
D. 映雪楼
【单选题】
(单选)___被尊为我校“二校主”。
A. 陈嘉庚
B. 陈敬贤
C. 萨本栋
D. 林文庆
【单选题】
(单选)厦大第二任校长是___。
A. 邓萃英
B. 萨本栋
C. 陈敬贤
D. 林文庆
【单选题】
(单选)1926年9月4日至___年1月16日鲁迅在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
A. 1927
B. 1928
C. 1929
D. 1930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校友总会于___年成立。
A. 1940
B. 1941
C. 1942
D. 1943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的学生曾在大陆与台湾隔海对峙时期被称为___。
A. 勇敢的大学生
B. 带枪的大学生
C. 战场上的大学生
D. 战火中的大学生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馆休日是___
【单选题】
(单选)鲁迅曾于___年在厦大任教。
A. 1924-1925
B. 1925-1926
C. 1926-1927
D. 1927-1928
【单选题】
(单选)“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这句话是___说的
A. 陈嘉庚
B. 林文庆
C. 萨本栋
D. 邓萃英
【单选题】
(单选)___年私立厦门大学董事会成立。
A. 1921
B. 1922
C. 1923
D. 1924
【单选题】
(单选)___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动工建设。
A. 2011
B. 2012
C. 2013
D. 2014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___。
A. 恢复党的基本路线
B. 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
C.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单选题】
社会主义本质是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无产阶级专政
C. 计划经济
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单选题】
“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是由___提出的。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单选题】
高度发达的___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上层建筑
【单选题】
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___的发展开辟道路。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上层建筑
【单选题】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
A. 根本目标
B. 根本任务
C. 根本要求
D. 根本战略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 根本目标
B. 根本任务
C. 根本要求
D. 根本战略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_。
A. 消灭剥削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建成社会主义
D. 过渡到共产主义
【单选题】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___。
A. 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实行按劳分配
D. 实行按需分配
【单选题】
在当代中国,坚持___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单选题】
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___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A. “两步走”
B. “三步走”
C. 三个阶段
D. 两个阶段
【单选题】
“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___。
A. 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单选题】
“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___。
A. 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单选题】
“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是___。
A. 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___。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 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单选题】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___。
A. 经济快速发展
B. 科学技术创新
C. 改革开放
D. 劳动力素质提高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___ 。
A. 改革
B. 开放
C. 阶级斗争
D. 党的正确领导
【单选题】
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___。
A. 是发展的前提
B. 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单选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___。
A.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单选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___。
A. 两制并存
B. 一个中国
C. 和平统一
D. 高度自治
【单选题】
下列表述,对“一国两制”中“一国”与“两制”关系正确理解的是___。
A. “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
B. “一国”从属和派生于“两制”
C. 两者没有实质关系
D. 谁“吃”谁的关系
【单选题】
下列表述,对“一国两制”中“一国”与“两制”关系正确理解的是___。
A. “一国”统一于“两制”之内
B. “两制”统一于“一国”之内
C. 两者没有实质关系
D. 谁“吃”谁的关系
【单选题】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于___。
A. 香港、台湾
B. 香港、澳门
C. 台湾、澳门
D. 台湾
【单选题】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使得___由科学构想成为现实。
A. 民族区域自治
B. 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一国两制”
【单选题】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___。
A. 顺应国际要求
B.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 遵循普世价值要求
D. 尊重公民对国家的决定权
【单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___。
A.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单选题】
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___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A. 建党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新中国成立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单选题】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步是___。
A. 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C. 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到建党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单选题】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___的奋斗目标。
A. “两个一百年”
B. 实现现代化
C. 建立小康社会
D. 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大体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
A. 社会主义社会
B. 小康社会
C. 富裕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是___。
A.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B. 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C. 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D. 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单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
A.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提出来的
C.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提出来的
D. 是在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提出来的
【单选题】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核心是___。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党的先进性
C. 坚持执政为民
D. 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
【单选题】
十六大党章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是___。
A.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B. 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C.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D.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能否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___。
A. 党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党能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C. 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D. 我们国家经济能否上一个大台阶
【单选题】
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其中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___。
A. 工人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利益
B. 工人阶级的利益
C.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D. 农民阶级的利益
【单选题】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___。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
C. 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 D、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