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围之内大约有___。
A. 68%的数据
B. 95%的数据
C. 99%的数据
D. 100%的数据
【单选题】
围之内大约有___。
A. 68%的数据
B. 95%的数据
C. 99%的数据
D. 100%的数据
【单选题】
围之内大约有___。
A. 68%的数据
B. 95%的数据
C. 99%的数据
D. 100%的数据
【单选题】
义是___。
A. 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 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单选题】
义是___。
A. 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 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单选题】
义是___。
A. 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 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单选题】
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___。
A. 极差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单选题】
的,则偏态系数___。
A. 等于0
B. 等于1
C. 大于0
D. 大于1
【单选题】
数据属于___。
A. 对称分布
B. 中等偏态分布
C. 高度偏态分布
D. 轻微偏态分布
【单选题】
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___。
A. 等于0
B. 大于0
C. 小于0
D. 等于1
【单选题】
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___。
A. 尖峰分布
B. 扁平分布
C. 左偏分布
D. 右偏分布
【单选题】
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在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___。
A. 1200
B. 经济管理学院
C. 200
D. 理学院
【单选题】
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的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___。
A. 64.25 和76
B. 67.5和71.5
C. 64.5和71.5
D. 64.5和67.5
【单选题】
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该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为___。
A. 28.46
B. 30.20
C. 27.95
D. 28.12
【单选题】
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
A. 28.46
B. 30.20
C. 27.95
D. 39.19
【单选题】
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___。
A. 28.46
B. 19.54
C. 27.95
D. 381.94
【单选题】
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___。
A. 方差
B. 极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单选题】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60~10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___。
A. 95%
B. 89%
C. 68%
D. 99%
【单选题】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0~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___。
A. 95%
B. 89%
C. 68%
D. 99%
【单选题】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5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非对称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0~90分之间的学生至少占___。
A. 95%
B. 89%
C. 68%
D. 75%
【单选题】
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标准差是5分。假设新员工得分的分布是未知的,则得分在65~95分的新员工至少占___。
A. 75%
B. 89%
C. 94%
D. 95%
【单选题】
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___。
A. 对称的
B. 左偏的
C. 右偏的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对某个高速路段驶过的12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测量后发现,平均车速是85公里/小时,标准差是4公里/小时,下列哪个车速可以看作异常值___。
A. 78公里/小时
B. 82公里/小时
C. 91公里/小时
D. 98公里/小时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
A. 如果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离差,则这些离差的和总是等于零
B. 如果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对称的,平均数为75,标准差为12,则考试成绩在63~75分之间的比例大约为95%
C. 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D. 中位数大于平均数
【单选题】
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
【单选题】
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___。
A. 极差
B. 四分位差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单选题】
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是___。
A. 极差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单选题】
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0.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为___。
【单选题】
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___。
A. 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大
B. 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
C. 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
D. 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根据机动车的___和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
A. 尾气排放状况
B. 安全技术状况
C. 车辆类型
D. 车辆使用年限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报废的大型客、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应当在___部门的监督下解体。
A.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B. 市场监督管理
C. 道路交通管理
D. 环保执法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所收检验费用___罚款,并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两倍以上五倍以下
B. 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C. 五倍以下
D. 十倍以下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拆除,予以收缴,并处二百元以上___ 以下罚款。
A. 五百元
B. 一千元
C. 二千元
D. 五千元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 2004年___起施行。
A. 1月1日
B. 5月1日
C. 10月1日
D. 12月1日
【单选题】
机动车生产企业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机动车型,不执行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或者不严格进行机动车成品质量检验,致使质量不合格的机动车出厂销售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___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___ 公布。
A. 市场监管总局
B. 中国计量院
C.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 国务院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___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___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___以下的罚款。
A. 一千元
B. 两千元
C. 五千元
D. 一万元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概念—判断—推理
C. 感觉—概念—感觉
D. 实践—认识—实践
【单选题】
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___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辨证运动
C. 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
D.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单选题】
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___
A. 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B. 只有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唯一正确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单选题】
人们认识的起点是___
A. 客观事物
B. 社会意识
C. 感觉
D. 理性认识
【单选题】
在认识的起点的几种提法中,正确的是___
A.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
B. 概念是认识的起点
C. 表象是认识的起点
D.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单选题】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___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单选题】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___
A. 完全自发的过程
B. 积极能动的过程
C. 消极被动的过程
D. 主观随意的过程
【单选题】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___
A. 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 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
C.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D. 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___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
D. 辩证法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___
A. 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 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 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单选题】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___
A.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 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单选题】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__
A.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 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关系
【单选题】
人们为了获得知识___
A. 只要刻苦读书就行
B. 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C. 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D. 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单选题】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___
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 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单选题】
真理就是___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 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 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 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单选题】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___
A.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B.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C.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D.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___
A.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 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 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
D. 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单选题】
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___
A. 形而上学观点
B. 唯物辩证法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单选题】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___
A. 唯物论
B. 辩论论 C.二元论 D.诡辩论
【单选题】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___
A. 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 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 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 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单选题】
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___
A. 社会性
B. 绝对性
C. 相对性
D. 有用性
【单选题】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___
A. 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B. 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C. 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 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___
A.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 二者互为因果
C.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单选题】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人们长期把它视为真理。16世纪末,伽里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件事说明___
A. 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单选题】
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___
A. 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B. 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C. 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D. 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单选题】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是___
A.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之一
B. 唯心主义特有的思维方法之一
C. 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的思维方法
D. 辩正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
【单选题】
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___
A. 分析方法
B. 综合方法
C. 归纳方法
D. 演绎方法
【单选题】
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是___
A. 分析方法
B. 综合方法
C. 归纳方法
D. 演绎方法
【单选题】
一定社会组织经济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叫___
A. 生产关系
B. 经济制度
C. 经济体制
D. 市场经济
【单选题】
进入汽车修理厂的汽车是___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固定资产
【单选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___
A. 生产工具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力
D. 物质资料的生产
【单选题】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___
A. 劳动对象
B. 劳动工具
C. 科学技术
D. 生产劳动
【单选题】
生产资料包括 ___
A. 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
C.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D. 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
【单选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___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平均利润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单选题】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___
A. 生产者的活动
B. 物质资料的生产
C. 社会产品的分配
D. 劳动分工协作
【单选题】
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 ___
A. 生产工具
B. 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C. 劳动资料
D. 劳动对象
【单选题】
社会生产关系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 ___
A. 劳动生产率
B. 科学与技术
C. 生产劳动者
D. 社会生产率
【单选题】
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 ___
A. 它的创立者的阶级出身决定的
B. 它的学习者的构成状况决定的
C. 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D. 它的研究者从外部强加于它的
【单选题】
社会生产方式是 ___
A.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有机统一
B. 生产关系和劳动对象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D. 经常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