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鉴定单位鉴定货币真伪后,应出具___,并加盖货币鉴定专用章和鉴定人名章。
A. 按照人民银行统一规范制作的《货币真伪鉴定书》
B. 按照人民银行统一规范制作的《假币没收收据》
C. 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货币真伪鉴定书》
D. 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假币没收收据》
【单选题】
鉴定单位鉴定时,应当至少有___名具备货币真伪鉴定能力的专业人员参与,并作出鉴定结论。
【单选题】
鉴定单位应当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___个工作日内,通知收缴单位报送待鉴定货币。收缴单位应当自收到鉴定单位通知之日起(D)个工作日内,将待鉴定货币送达鉴定单位。
A. 3,3
B. 2,3
C. 3,2
D. 2,2
【单选题】
鉴定单位应当自受理鉴定之日起___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并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因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可以延长至(A)个工作日,但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收缴单位或者被收缴人说明原因。
A. 15,30
B. 20,30
C. 15,60
D. 20,60
【单选题】
被收缴人对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授权的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货币真伪鉴定书》之日起___内向鉴定机构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再鉴定。
A. 60日
B. 60个工作日
C. 30日
D. 30个工作日
【单选题】
被收缴人对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出的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货币真伪鉴定书》之日起___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上一级机构申请再鉴定。
A. 60日
B. 60个工作日
C. 30日
D. 30个工作日
【单选题】
金融机构应当___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及相关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检查。
A. 每季度
B. 每半年
C. 不定期
D. 定期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其在用现金机具鉴别能力不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未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组织开展机构内反假货币知识与技能培训,未对办理货币收付、清分业务人员的反假货币水平进行评估,或者办理货币收付、清分业务人员不具备判断和挑剔假币专业能力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未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采集、存储人民币和主要外币冠字号码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未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采集、存储人民币和主要外币冠字号码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未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建立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发生假币误付行为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发生假币误付行为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与客户发生假币纠纷,在记录保存期限内,金融机构未能提供相应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记录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与客户发生假币纠纷,在记录保存期限内,金融机构未能提供相应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记录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发现假币不收缴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发现假币不收缴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未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收缴假币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未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收缴假币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未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将假币解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未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将假币解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报告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报告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授权的鉴定机构开展假币鉴定业务,无故拒绝受理收缴单位或者被收缴人提出的货币真伪鉴定申请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授权的鉴定机构开展假币鉴定业务,无故拒绝受理收缴单位或者被收缴人提出的货币真伪鉴定申请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授权的鉴定机构开展假币鉴定业务,未按本办法规定鉴定货币真伪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授权的鉴定机构开展假币鉴定业务,未按本办法规定鉴定货币真伪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授权的鉴定机构开展假币鉴定业务,不当保管、截留或者私自处理假币,或者使已收缴、没收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的。涉及假外币的,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授权的鉴定机构开展假币鉴定业务,不当保管、截留或者私自处理假币,或者使已收缴、没收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发生假币误收行为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人民银行将根据不同情形给予处罚,对违规行为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对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___。
A. 1000元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 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发生假币误收行为的,涉及假外币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误付假币,未对客户等值赔付,或者对负面舆情处置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人民银行将根据不同情形给予处罚,对违规行为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对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 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误付假币,未对客户等值赔付,或者对负面舆情处置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涉及假外币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误收、误付假币,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而不报告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人民银行将根据不同情形给予处罚,对违规行为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对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 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误收、误付假币,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而不报告的,涉及假外币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一次性发现假币 5 张(枚)以上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而不报告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人民银行将根据不同情形给予处罚,对违规行为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对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 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一次性发现假币 5 张枚以上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而不报告的,涉及假外币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发现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而不报告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人民银行将根据不同情形给予处罚,对违规行为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对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___。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 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单选题】
金融机构开展货币鉴别和假币收缴业务,发现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而不报告的,涉及假外币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处以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___
A.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B. 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C.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D. M’=剩余价值/不变资本
【多选题】
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有___
A. 流动的过剩人口
B. 潜伏的过剩人口
C. 停滞的过剩人口
D. 静止的过剩人口
【多选题】
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___
A.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 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 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多选题】
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地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则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___
A.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 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C. 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 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多选题】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___
A. 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 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 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 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多选题】
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___
A. 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源泉
B. 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 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多选题】
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的最新纪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贪欲”之所以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___
A. 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B. 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
C. 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值
D. 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多选题】
1918 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___
A. 流通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多选题】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___
A. 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B. 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值所需要
C. 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D. 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
【多选题】
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___
A. 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B. 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 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D. 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多选题】
马克思指出,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___
A. 用资本手段获取市场暴利
B. 用剥削手段榨取剩余价值
C. 用野蛮手段进行殖民掠夺
D.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多选题】
为了追逐最大化的利润,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地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一般而言,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___
A. 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B.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 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多选题】
垄断是___
A. 在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 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C. 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
D. 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多选题】
垄断价格是___
A. 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价格
B. 垄断组织凭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
C. 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
D. 保证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多选题】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___
A. 避免了经济危机
B. 在一定程度上削平经济高涨时的尖峰,垫起经济萧条时的低谷
C. 减弱了经济周期的震荡
D. 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各种内在的、深刻的矛盾
【多选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___
A. 生产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全球化
C. 金融的全球化
D.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___
A. 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B. 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
C. 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
D. 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化
【多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___
A. 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
B. 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己不十分明显
C. 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D. 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多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___
A. 社会经济规制
B. 公共事业规制
C. 公众生活规制
D. 反托拉斯法
【多选题】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分割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被打破,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二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世界进入到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促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有___
A. 各国经济体制变革提供的有利制度条件
B. 出现了适宜于全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C. 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D.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多选题】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
A.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随科技革命不断深入而持续地增加
B. 资本家由从前的直接生产经营者变成了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C. 职工持股和参与决策使得劳动者成为资本家集团的重要力量
D.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多选题】
空想社会主义萌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之际,并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9世纪达到了顶峰。当时,欧洲有三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是___
A. 莫尔
B. 圣西门
C. 傅立叶
D. 欧文
【多选题】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___
A.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
B.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D.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___
A. 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 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多选题】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___
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D. 人类各种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判断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判断题】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
【判断题】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判断题】
共产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学说,而是运动,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
【判断题】
正确的意见是对物质的反映,错误的意见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判断题】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判断题】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