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要害岗位人员培训合格并取得《金融安全上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
【判断题】
不准让无关人员进入营业场所现金业务区、金库及守库室内,本行员工可以在守库室
【判断题】
营业终了临柜员应将现金、印鉴、密押、重要凭证等物品清查无误后放入款箱封存
【判断题】
营业前,临柜员应对自身工作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做好班前和接钞准备等工作
【判断题】
营业场所保安员应该具有服务意识,有机会时替客户办理业务
【判断题】
支行负责人必须坚持每月对辖内网点3次安全自查和2次以上的查库制度
【判断题】
根据《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管理使用规定(暂行)》,当班安全员要与上、下班同步对报警系统进行及时撤防和设防
【判断题】
营业网点现金(尾数箱)交接时,临柜人员可以在柜台内或运钞车保险箱办理交接手续
【判断题】
营业时,当犯罪分子持枪抢劫作案时,营业人员必须保持冷静,须按“先报警、再周旋、后藏身”的程序处置
【判断题】
营业场所计算机、电器、电线等发生着火时,应使用干粉灭火器
【判断题】
临柜人员下班后可以将个人存折及现金等物品放在办公桌内过夜
【判断题】
营业人员营业前应检查报警器、闭路监控设备是否开启、通讯设施是否正常
【判断题】
押运营业网点现金(尾数箱)时,严格坚持“款等车”,严禁“车等款”
【判断题】
营业室外不论发生何种情况,凡非针对金融机构的,营业员均要坚守岗位,不得随意外
【判断题】
金融机构员工不得保管客户银行卡及密码并替代储户取款
【判断题】
单位定期存款到期可用于结算或从单位定期存款账户提取现金
【判断题】
按档案管理规定,查阅人所需的证据和有关资料,不可以抄录、照相、复印或复制,不得在会计档案上涂画,严禁将会计档案拆封、抽换和借出
【判断题】
活期储蓄无折续存时,存款凭条可由储户填写,也可由值班柜员代为填写
【判断题】
各种业务印章在未启用或停用上缴销毁期间,必须加封并指定专人入库或入保险柜妥善保管
【判断题】
技术性错款,按规定的手续审批后,长款归公,短款自赔,不得以长补短。误收确实难以辩认的假币,按规定的手续审批后报损。责任事故错款,应按长款归公,短款报损的原则处理
【判断题】
金融机构新增固定资产可在当月提取折旧,停用的固定资产可在次月不再提取折旧
【判断题】
对账单据的发放。柜员于当月10日内将对账单据移交会计主管,会计主管或专职对账员于当月15日内负责按期收回对账单据回执。存款人自行到营业机构柜台领取对账单据的,要登记《单据发出收回登记簿》,由经办人员和领取人共同签字确认
【判断题】
办理假币收缴业务的人员,应当取得《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
【判断题】
对账的基本要求是:客户认真核对账务流水、余额;对账员逐笔勾对本单位在他行的月度账务流水及余额,将回执送达开户行;填写余额调节表;记账员在对账回执上签章
【判断题】
费用开支减少现金列支费用,提倡转账支付。对单笔20000元以上开支必须转账,不得支付现金
【判断题】
个人结算账户应在存折上加盖“个人结算账户”戳记,销户必须由他人办理
【判断题】
金融机构业务招待费在全年营业收入的5‰以内控制使用
【判断题】
金融机构签发的股金证由省联社统一印制,作为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重要空白凭证作废时,先撕毁一角,应加盖“作废”戳记,分情况处理
【判断题】
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账务,要按月换人核对相符。存折户应坚持在办理业务的当时账折核对相符
【判断题】
凡入库保管的现金、金银、外币及有价证券等都可以有账记载,出入库时应填制出入库票,做到账款、账实相符,责任分明,严禁白条抵作库存
【判断题】
一般存款账户无数量限制,可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的存入
【判断题】
各种业务印章在使用前,应在《业务印章保管使用及印模登记簿》上预留印模,注明启用日期,并由领用人签章;换人使用,要办理交接手续,对使用年久字迹不清或因其他原因停用的印章,要交金融机构统一销毁,并在《业务印章保管使用及印模登记簿》上注明销毁日期
【判断题】
会计档案管理的五无规定:无火灾、无霉烂、无虫蛀、无鼠咬、无失窃
【判断题】
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期分为1年、3年和5年
【判断题】
口头挂失业务流程:挂失申请人提供有关账户信息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 柜员审核账户信息是否正确,与身份证件是否一致(无误后复印两份) 查询所挂失存单(折)卡是否已被支取,状态是否正常 会计主管审签字批后,柜员选择[0206账户挂失]交易 登记《挂失登记薄》并由客户签字确认;同时告知存款人必须持有效身份证件到原开户网点办理正式挂失手续,否则挂失自动失效
【判断题】
发放贷款不得直接付现,必须转入贷款单位(个人)结算账户
推荐试题
【判断题】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判断题】
因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需对以后期间的递延所得税按照新的税率进行计量,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不用再做调整
【判断题】
企业确认的预收账款,其计税基础一定等于其账面价值
【判断题】
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确认为负债,如税法中对于收入确认的原则与会计相同,计税时亦不能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判断题】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并不影响会计利润,同时税法此时也是不承认公允价值变动的,所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需要考虑这部分暂时性差异的
【判断题】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原则是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预计将获得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判断题】
所得税会计是针对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
【判断题】
所有无形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
【判断题】
对于应付职工薪酬,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部分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判断题】
对于罚款、滞纳金,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所以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判断题】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
【判断题】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判断题】
若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则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判断题】
对于超标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由于该类费用在发生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当期损益,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但因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也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判断题】
对于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如国家需要重点扶持有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一定时期的税率优惠,则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以预计其转回期间的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量
【判断题】
2018年2月13日,在2017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现2017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 000万元计入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应调整2017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和本年数
【判断题】
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无论属于什么情况,均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判断题】
会计实务中,有时很难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如果难以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则应按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处理
【判断题】
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遵循重要性要求,应当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判断题】
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均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判断题】
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判断题】
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判断题】
将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通过变更合同转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判断题】
企业因账簿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或者因不可抗力而毁坏,引起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
【判断题】
在会计政策变更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判断题】
会计政策变更可以采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两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采用哪种会计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判断题】
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均应该根据累积影响数调整报表期初数
【判断题】
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的,无论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是否能合理确定,均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判断题】
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判断题】
企业应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的调整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而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则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数字后,还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判断题】
企业的会计估计变更应该根据需要计算累积影响数
【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股利的分配可以作为日后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判断题】
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均应于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
【判断题】
企业在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外汇汇率大幅度变动,应作为非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判断题】
某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出售重要子公司属于日后调整事项
【判断题】
企业发现重要差错,无论是本期还是以前期间的差错,均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关项目
【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董事会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涉及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及分配现金股利的,企业应根据方案将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作为盈余公积,将拟分配的现金股利作为应付股利,进行账务处理,同时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