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井喷后抢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哪些安全防护措施?___
A. 安全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
B. 消防车及消防设施要严阵以待,随时应付突发事故的发生
C. 医护抢救人员到现场守候,做好救护工作的一切准备
D. 全体抢险人员要服从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随时准备好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井喷失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判断题】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以努力保护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判断题】
井喷抢险过程中的正确组织和指挥,是制止井喷的关键。
【判断题】
灭火方法:密集水流法、喷射化学剂法、罩引火筒高压密集水流封顶法、救援井法。
【判断题】
救援井灭火法就是通过打定向救援井,使事故井与救援井相通,可采用泄压、导流或清水、泥浆压井止喷灭火。
【判断题】
清障、拆换井口装置、灭火及压井等关键性作业,不宜在夜间或雷雨天等恶劣天气进行。
【判断题】
井控工作最重要以关注:人员的安全、环境的安全、设备的安全为主。
【判断题】
当硫化氢浓度大于2000ppm(3000mg/m3)时,人体只需吸一口硫化氢气体,就很难抢救而立即死亡。
【判断题】
硫化氢在15℃和1个标准大气压下蒸汽密度(相对密度)为1.189,比空气略重,在通风条件差的环境,它极易聚集在低洼处。
【判断题】
随着地层埋藏的加深,地层的温度就会越高,产生硫化氢的可能性越大。
【判断题】
当井下温度高于93℃时,管柱和作业工具可不考虑抗硫性能。
【判断题】
严格限制在含硫地层用常规中途测试工具进行地层测试工作,若必须进行时,应减少修井管柱在硫化氢中的浸泡时间。
【判断题】
重点高压含硫气井井口装置应进行等压气密检验。
【判断题】
在高含硫地区作业时,以及发生井涌、井喷后,应启动应急预案。
【判断题】
含硫化氢井井下作业的安全操作在油气层和通过油气层进行下管柱作业时,必须进行短程起下管柱。
【判断题】
含硫化氢井施工放喷管线应装两条,其夹角为90℃,并接出井场100m以外,若风向改变时,至少有一条能安全使用。
【判断题】
含硫化氢井施工压井管汇(线)应安装在季节风的下风方向,以便必要时放置其他设备(如压裂车等)作压井用。
【判断题】
硫化氢连续监测设备就是能连续测量并显示大气中硫化氢浓度的设备。
【判断题】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一般原因:人的因素、设备的原因、物料的原因、环境的原因、管理的原因。
【判断题】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是可燃物。
【判断题】
井喷失控后,在设置的警戒线以内,严禁一切火源。
【判断题】
Q/SY1553《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规定: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负责现场抢险指挥。同时配合地方政府,紧急疏散井场附近的群众,防止人员伤亡。
【判断题】
应持井控操作证人员经培训后即可上岗操作。
【判断题】
作业队每周召开一次由队长主持的以井控为主的安全会议;每天班前、班后会上,值班干部或班长必须布置井控工作任务,检查讲评本班组井控工作。
【判断题】
试油、修井及井下作业过程中,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相应的空气压缩机,井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空气瓶并充满压缩空气。
【判断题】
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相对分子质量34.08,相对密度1.189。约比空气重20%。
【判断题】
中油工程字[2006]408号《井控装备判废管理规定》中要求:使用单位应使用检验合格且在检验有效期内的井控装备,并按规定做好现场日常维护工作,有权拒绝使用无检验合格证的或超过检验有效期的装备。
【判断题】
自行检验,判废应主要依据关键承压件的外观及表面或表层缺陷进行判定。
【单选题】
___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特大井喷失控硫化氢泄漏事故。
A. 37917
B. 37978
C. 38283
D. 38344
【单选题】
12.23井喷事故,因___泄漏造成死亡人数达243人。
A. 一氧化碳
B. 硫化氢
C. 天然气
D. 有毒气体
【单选题】
处理硫化氢时,一种应急的办法是,在出口管处加35%的___。
A. 过氧化氢
B. 水
C. 氢氧化钠
D. 纯碱
【单选题】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它的分子式___。
A. SO2
B. CO
C. H2S
D. HC
【单选题】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橡胶和穿戴部件必须不超过___年更换一次。
【单选题】
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___mg/m3
A. 5.2
B. 5.3
C. 5.4
D. 5.5
【单选题】
硫化氢置人于死亡的浓度为___ppm。
A. 50
B. 100
C. 200
D. 500
【单选题】
在持续状态下,除非在新鲜空气中,否则暂时嗅不到什么气味,当浓度高于时___mg/m3,人的嗅觉迅速被钝化而闻不到臭鸡蛋味。此种情况是最危险的。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___
A. “四清五反”
B. “一化三改”
C. “两个转变”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___
A. 政治条件
B. 经济条件
C. 制度条件
D. 思想条件
【单选题】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___
A. 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
B. 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
C. 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
D. 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
【单选题】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___
A. 赎买
B. 统购统销
C. 公私合营
D. 合作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___
A.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B.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D. 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
C. 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
【单选题】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___
A. 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 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C. 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 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___
A.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B. 斗争、限制、改造的方针
C. 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
D. 团结、教育、利用的方针
【单选题】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___
A. 新民主主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___
A. 新民主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资本主义
【单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___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___
A. 新中国的建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单选题】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D. 中国人民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单选题】
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___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陈云
D. 邓小平
【单选题】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单选题】
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___
A. 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 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 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 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单选题】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___
A. 陈云
B. 邓子恢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单选题】
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___
A. 小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 大资产阶级
【单选题】
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___
A. 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 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 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 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___
A.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 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___
A. 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B. 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 提出了发展工业化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D. 提出了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的一种政治局面
【单选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他提出___
A. 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
B. 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C. “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
D. 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单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___
A. 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B. 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单选题】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___
A. 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B. 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 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___
A. 一百年
B. 一百五十年
C. 二百年
D. 三百年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___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单选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___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B.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之间的矛盾
C. 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平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___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领导
D. 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___
A. 四项基本原则
B. 改革开放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四个现代化
【单选题】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___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党的十三大
【单选题】
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是___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是___
A.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
B.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C.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D.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单选题】
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___
A.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B. 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C.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
D. 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___
A. 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 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 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 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单选题】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方面,我们国家的基本目标是___
A.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 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单选题】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___
A.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实现祖国统一
C. 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单选题】
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党的基本路线的是___
A. 党的十七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