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三查四定”工作的关键在于检查管线等是否按图施工,阀门、垫片、法兰的材质、选型等没有关注的必要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在进行气密操作时,系统充压至规定压力后应与气源断开,压力在单位时间内下降的幅度小于允许值,则说明系统气密合格
【判断题】
为了减少氮气用量,并联的设备可以一次置换,但串联的设备要单独置换
【判断题】
氮气置换时,要将各系统隔离,被置换的系统压力要高于其它系统,以免空气窜入
【判断题】
系统充压至规定压力后,将肥皂水喷涂在需检查的各处,没有肥皂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合格
【判断题】
裂解炉点火时,利用已经点燃的烧嘴引燃其它烧嘴极易引起炉膛爆鸣,必须严格禁止
【判断题】
裂解炉正常点火升温过程中,应对称点燃烧嘴
【判断题】
裂解炉正常点火升温过程中,可以不投空气,直接投用稀释蒸汽
【判断题】
裂解炉点火升温过程中,稀释蒸汽排淋不充分会损坏炉管
【判断题】
裂解炉点火升温过程中,炉膛温度过高时投稀释蒸汽,会损坏炉管
【判断题】
在进行裂解气大阀切换操作时,要保证裂解气大阀与烧焦气大阀交替动作,而不能同时进行
【判断题】
裂解炉投用急冷油过程中需缓慢操作,以免急冷油循环泵出口压力波动
【判断题】
在拆除原料盲板之前必须仔细确认所投原料种类
【判断题】
在遇到暴雨时,裂解炉炉膛负压可能会大幅上升
【判断题】
在原料管线盲板拆除并复位后,要先微开原料根部阀并仔细检查该法兰密封情况
【判断题】
投油过程中增点烧嘴时,操作人员应先引燃所有烧嘴,为裂解反应提供足够的热量,然后再调整炉膛负压、烟气氧含量等
【判断题】
在调整水系统pH值时,分析数据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判断题】
在调整水系统pH值时,要逐渐增大或减小碱液注入量,避免水系统pH值大幅波动
【判断题】
可以通过调节注入水系统的碱液浓度来调整水系统的pH值
【判断题】
向水系统中注碱的工艺目的是调节水系统pH值
【判断题】
冬天气温较低时,要确保注碱系统伴热管线投用
【判断题】
一般来说,原料中硫含量大于50ppm时可不必向原料中注硫
【判断题】
在向装置循环乙烷注硫时,其注入点在乙烷过热器入口
【判断题】
磷酸盐注入锅炉给水的注入点在锅炉给水总管单向止回阀阀前
【判断题】
如果在急冷水循环泵入口管线同时设置注碱点和急冷水pH值取样点,则碱液注入点应该在取样点下游,以免急冷水pH值的分析数据偏高
【判断题】
从理论上说,横跨段温度就是物料即将开始发生裂解反应的温度
【判断题】
同一正构烷烃分子在同一条件下断链反应比脱氢反应容易进行
【判断题】
就直链烷烃而言,不同分子在同一条件下,碳原子数较多的分子比碳原子数较少的分子容易发生断链反应
【判断题】
一般认为脱氢反应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动态平衡
【判断题】
当碳原子数相同的不同原料裂解时,正构烷烃的乙烯收率最高,异构烷烃次之,环烷烃再次之
【判断题】
烯烃裂解反应的特点是既有大分子烯烃生成乙烯、丙烯的反应,又有使乙烯、丙烯、丁二烯消失的反应
【判断题】
通常原料特性因素(K)值随氢含量升高而减小
【判断题】
在同一氢含量的条件下,K值随着平均沸点的降低而增加
【判断题】
乙烯、丙烯总收率随着原料特性因素K值降低而增加
【判断题】
特性因素(K)是表征原油及馏分油物理特性的一种因素
【判断题】
裂解气的产气率随着原料中氢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判断题】
在装置开停车过程中废水排放量较大,此时可以不考虑油排、雨排,直接将其就近排放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建立海南省,并批准海南全岛作为经济特区是在___
A. 1988年
B. 1989年
C. 1990年
D. 1992年
【单选题】
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日益紧迫的要求。党中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会议是在党的___上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单选题】
___年12月,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1998
B. 1999
C. 2000
D. 2001
【单选题】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的会议是 ___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单选题】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___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单选题】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会议是 ___
A. 党的十四大
B.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五大
D.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
【单选题】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___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单选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完整的概念,是江泽民2000年2月在___考察工作时提出的
【单选题】
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是在 ___
A. 1992年
B. 1995年
C. 1997年
D. 2000年
【单选题】
确定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会议是 ___
A. 党的十六大
B.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单选题】
党的___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A. 十六大
B. 十六届三中全会
C. 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单选题】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下列什么问题___
A. 组织路线问题
B. 思想路线问题
C. 政治路线问题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单选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___
A. 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B. 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C.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 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单选题】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___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C.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单选题】
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___
A.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B.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决定在广东、福建试办经济特区
【单选题】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
A.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单选题】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会议是___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党的十二大
D. 党的十三大
【单选题】
1976年在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主要是以华国锋为代表的党中央坚持___政策
A.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B.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D.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单选题】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农村率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经营上实行___
A. 合作经营制度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产业化合作制度
D. 机械化耕作制度
【单选题】
1992年6月29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市场经济的论断是在___
A.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单选题】
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提出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在___
A. 十八大
B. 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十八届二中全会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___相结合的产物。
A. 世界形势
B. 党的建设
C. 时代特征
D. 改革发展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___。
A. 理论武器
B. 理论指南
C. 思想武器
D. 指导思想
【单选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___。
A. 二十一世纪
B. 二十世纪
C. 新阶段
D. 新高潮
【单选题】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___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A. 封闭保守
B. 闭关锁国
C. 固步自封
D. 封闭僵化
【单选题】
党的十五大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___。
A.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B. 邓小平理论高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已经不能够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D. 邓小平理论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科学体系
【单选题】
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的大会是___
A. 党的十六大
B. 党的十七大
C.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 党的十五大
【单选题】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___。
A. 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B. 全覆盖的、压倒性的
C. 多层次的、立体性的
D. 全方位的、开创性的
【单选题】
十八大以来五年来的变革是___。
A. 全方位的、开创性的
B. 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C. 全覆盖的、压倒性的
D. 多层次的、立体性的
【单选题】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_。
A. 未来方向
B. 未来方位
C. 历史方向
D. 历史方位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___。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是___。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征程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___。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
A. 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B. 落后的社会生产
C.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D.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单选题】
关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认识不正确的是___。
A. 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
B. 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再重要
C.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D.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___。
A. 站起来的时代
B. 富起来的时代
C. 强起来的时代
D. 霸起来的时代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是___。
A.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C.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 给世界上各国提供了全新选择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是___。
A.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C.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是___。
A.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单选题】
___,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
A. 2012年11月8日
B. 2012年11月29日
C. 2012年11月25日
D. 2012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