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关于裂解深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
A. 裂解深度就是裂解反应进行的程度
B. 裂解深度高,原料转化率越高
C. 裂解深度通常是通过控制裂解炉出口温度来实现的
D. 一般来说,裂解深度越高,液态产物越多
【单选题】
急冷锅炉出口设计温度是由___决定的。
A. 原料类型
B. 裂解炉炉型
C. 裂解炉流出物的露点
【单选题】
P-102出口压力自启动值是多少___。
A. 980KPa
B. 1100 KPa
C. 450 KPa 答文:A
【单选题】
在降低裂解炉负荷时,一般要求投油量不得低于设计值的___。
A. 70%
B. 60%
C. 80%
D. 90%
【单选题】
裂解炉F-001燃料气压力低低联锁值为:___。
A. 10KPa
B. 13 KPa
C. 4 KPa
D. 20 KPa
【单选题】
汽油分馏塔塔顶温度过高会直接影响___。
A. 急冷水塔塔顶温度
B. 汽油分馏塔塔压差
C. 汽油干点
D. 裂解燃料油外送量
【单选题】
备用泵盘车的方向一般是___。
A. 顺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
C. 泵的运转方向
D. 无特殊规定
【单选题】
F-002 NAP烃进料压力低低(2/3)的报警值、联锁值分别为 ___。
A. 0.77MPa,2.0MPA
B. 0.75MPa,0.7MPA
C. 0.45MPa,0.4MPa
【单选题】
裂解炉长明灯压力低低的报警、联锁值分别是___。
A. 0.04MPa,0.03MPA
B. 0.2MPa,0.1MPA
C. 0.4MPa,0.35MPa
【单选题】
下列各项关于现场动火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A. 几个动火项目可办一个动火证
B. 动火分析只用作设备,管线内部即可
C. 动火监护人无权终止不合要求动火
D. 动火分析要求统一规定为管内≤0.1%,管外≤0.2%
【单选题】
离心泵启动前必须充液,否则容易发生___。
A. 汽蚀
B. 吸入管线滤网堵塞
C. 气缚
D. 泵超载
【单选题】
急冷水乳化的原因大多是由于PH值___而引起的。
【单选题】
裂解炉烟道气氧含量一般控制在___。
A. 5-6%
B. 2-3%
C. 1-2.5%.
【单选题】
汽油分馏塔温度过高,将导致裂解汽油干点___。
【单选题】
裂解炉的停留时间是指___。
A. 原料进对流段至出急冷器的时间
B. 原料进辐射段至出辐射段时间
C. 原料进对流段至出辐射段的时间
【单选题】
裂解炉超高压蒸汽汽包排污pH值取样点应设置在___,取样结果最准确。
A. 各炉连排管线上
B. 连排总管上
C. 连排闪蒸罐出口
D. 连排冷却器出口
【单选题】
急冷水PH波动与___无关。
A. 胺泵不上量
B. 裂解原料
C. 弱碱/工艺水换热器内漏
D. 急冷水塔釜温 D
【单选题】
下列碳原子数同的烃在同样条件下裂解时,___的乙烯收率最高。
A. 烯烃
B. 正构烷烃
C. 异构烷烃
D. 环烷烃 .
【单选题】
装置中公用工程站的四种介质是空气;氮气;水;蒸汽,它们分别用___四种不同的代表。 .
A. 黄色;绿色;蓝色;保温
B. 绿色;黄色;蓝色;保温
C. 蓝色;黄色;绿色;保温
【单选题】
以下不是往复泵不上量的原因为___。
A. 进口阀没开
B. 冲程太小
C. 没有吸入介质
D. 油箱漏油
【单选题】
炉辐射段炉管最高耐温极限(HK-40)为( ),炉管(HP-40)的耐温极限为___。
A. 1030℃,1150℃
B. 1150℃,1180℃
C. 1100℃;1150℃
【单选题】
在急冷油循环泵过滤器下方还有一个小过滤器,在它的导淋阀前有一条急冷油返回线,它的工艺目的是___。
A. 增加急冷油返回量
B. 保证急冷油循环泵出口流量高于其设计的最小流量
C. 小过滤器排气线
D. 便于小过滤器收集大过滤器中的焦粒
【单选题】
下列急冷油循环泵联锁设置中,不属于设备联锁的是___。
A. 润滑油压力低联锁
B. 润滑油压力极低联锁
C. 泵出口压力低联锁
D. 透平超速联锁
【单选题】
乙烯装置中压蒸汽的温度应该是___。
A. 140℃~150℃
B. 200℃~210℃
C. 280℃~290℃
D. 380℃~390℃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氮气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 无色
B. 无味
C.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
D. 充满氮气的环境下工作要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单选题】
下列各项是关于超高压蒸汽发生系统化学清洗过程主要步骤操作目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___。
A. 酸洗除油、碱洗除锈
B. 碱洗除油、酸洗除锈
C. 酸洗、碱洗除锈更彻底
D. 酸洗、碱洗除油更彻底
【单选题】
乙烯装置工序控制点是___。
A. 裂解炉文丘里压力
B. 裂解炉TMT
C. 裂解炉出口温度
【单选题】
对于乙烷的裂解,我们常用___来表示其裂解深度。
【单选题】
裂解炉烧焦取样分析___,表明裂解炉炉管清焦完成。
A. CO+CO2<0.2
B. CO<0.2
C. CO2<0.2
【单选题】
裂解气在进入急冷油塔前用急冷油直接急冷至200℃,其目的是___。
A. 降低裂解气输送线造价
B. 提高热回收效率
C. 抑制裂解气输送线结焦
【单选题】
裂解炉流出物温度高高的报警值、联锁值分别为___。
A. 330℃、390℃
B. 300℃、390℃
C. 330℃、400℃
D. 400℃,420℃
【单选题】
汽油分馏塔的工艺作用不包括___。
A. 冷却裂解气
B. 分离出裂解燃料油
C. 分离出裂解柴油
D. 回收急冷油的余热
【单选题】
正常运行时,急冷油循环泵发生润滑油压力低联锁的联锁动作应该是___。
A. 处于“自动”状态下的备用急冷油循环泵会自启动
B. 处于“自动”状态下的润滑油辅助油泵会自启动
C. 润滑油主油泵启动
D. 紧急切断该泵驱动蒸汽
【单选题】
乙烯装置高压蒸汽的温度应该是___。
A. 200℃~210℃
B. 280℃~290℃
C. 380℃~390℃
D. 500℃~520℃
【单选题】
用公用站氮气管线进行氮气置换时,其最佳联接形式应为___。
A. 法兰联接
B. 胶管联接
C. 焊接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裂解炉汽包连续排污的量是锅炉给水进水总量的___%。
【单选题】
选择在拱顶附近测量裂解炉负压的原因是___。
A. 拱顶处负压最大
B. 拱顶处负压最小
C. 拱顶处负压适中
D. 拱顶处测量负压最为方便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 )。
A. 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刻根源
B. 革命阶级要积极主动地制造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
C. 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 暴力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唯一形式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单选题】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A. 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B.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 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
【单选题】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 )。
A. 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B. 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C. 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
D. 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
【单选题】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指( )。
A.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B.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单选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 )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A. 以人民为中心
B. 以人为本
C.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D. “三个有利于”
【单选题】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
A. 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 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 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 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单选题】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单选题】
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果,是由各个个人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造成的。这是一种( )。
A.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单选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理论前提是( )。
A. 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的原理
B.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
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
D.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制约作用的原理
【单选题】
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是( )。
A. 肯定与否定相结合
B.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C.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D.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单选题】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单选题】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 )。
A. 具体体现
B. 特殊形式
C. 外在表现
D. 不同表述
【单选题】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限制。这种观点是说( )。
A. 人民群众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 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C. 人民群众没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强
D. 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单选题】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
A. 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 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 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单选题】
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
A. 一切为了群众
B. 一切依靠群众
C. 从群众中来
D. 到群众中去
【单选题】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是
A. 简单商品经济
B. 发达的商品经济
C. 自然经济
D. 产品经济
【单选题】
商品经济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他生产的目的是
A. 为了交换
B. 为了消费
C. 为了生产
D. 为了分配
【单选题】
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是
A. 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
B. 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C. 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 两者都要经过交换才能进入消费领域
【单选题】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B.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C.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D. 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
【单选题】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分工的出现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单选题】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单选题】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B.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单选题】
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的是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劳动价值论
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单选题】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使用价值和价值
【单选题】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 文学.艺术和宗教
B. 道德.伦理
C.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 哲学.历史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单选题】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
A. 商品拜物教
B. 货币
C. 私有制
D. 上帝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 创造新价值
B. 创造剩余价值
C. 创造必要价值
D. 创造使用价值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具有
A. 科学性
B. 公开性
C. 隐蔽性
D. 主观性
【单选题】
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说明
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并不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
B. 使用价值取决于物品的自然属性,与劳动量无关
C. 无论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财富的物质内容
D. 使用价值是商品与其他物品的共同属性
【单选题】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 劳动生产力降低时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C.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动成反比
D.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动成正比
【单选题】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不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单选题】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关系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选题】
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决了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C. 商品交换的困难
D. 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单选题】
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力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
【单选题】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 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 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 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 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单选题】
雇佣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A. 剩余价值
B. 劳动力价值
C. 商品的全部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
D.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单选题】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中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单选题】
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A. 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B. 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C. 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D. 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