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倒闸操作的基本条件,操作设备应具有明显的___,包括_______________的指示等。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的必要条件是不损害变压器的___。
【填空题】
电气设备或线路过热原因有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各种类型的短路包括____________。
【填空题】
内部过电压可分为出现于系统操作或故障情况下的___过电压和由于电力网中的电容元件和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参数的不利组合而产生的___过电压。
【填空题】
电流互感器根据___误差百分数,其准确度等级可划分为___级。
【填空题】
电力电缆用于___,其基本结构分为___)层,___层和___层。
【填空题】
电网的线损是指电力系统在输电过程中的___损耗和___损耗的总和。
【填空题】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___和___与___。
【填空题】
___的数值称为温升;额定温升值:油为___;绕组为___;
【填空题】
导线接头长期允许的工作温度通常不应超过___℃。
【填空题】
主变压器运行中不得同时将___保护和___保护停用。
【填空题】
给运行中的变压器___,___,___,更换净油器及呼吸器中的___前应将重瓦斯改接信号。
【填空题】
10kV及35kV电压互感器的高压侧应选用___A的熔断器,断流容量应满足安装地点___的要求。
【填空题】
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值是按躲过线路___整定的。
【填空题】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是按___来选择的。
【单选题】
___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A. 俄国十月革命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旧民主主义革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选题】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进入了___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A. 社会主义
B. 帝国主义
C. 资本主义
D. 共产主义
【单选题】
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___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B. 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C.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
D.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点之一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___。
A. 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B. 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坚定性的小资产阶级
C. 既有革命要求又有生存要求的民族资产阶级
D. 既有革命要求又有生存要求的小资产阶级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 独立性,实行___政策。
A. 又团结又斗争
B. 团结—斗争—团结
C. 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D.独立自主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点之二: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之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 因此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___为主要形式。
A. 武装斗争
B. 土地革命
C. 统一战线
D. 建立革命根据地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领导我们党,采取___的方针,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向社会主义过渡
C. 社会主义改造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单选题】
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是___。
A.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互相结合
B. 对人民的民主与专政相结合
C. 对敌人的民主与专政相结合
D.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与专政相结合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___。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方针,其中包括:关于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 行___的方针。
A. “批评——团结——批评”
B. “团结——批评——团结”
C. “说服——教育——团结”
D. “说服——批评——教育”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方针,其中包括: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 行___的方针。
A. “长期共存,肝胆相照”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肝胆相照,互相监督”
D. “统一战线,互相监督”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方针,其中包括: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 的方针。
A. “百花齐放,力争上游”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学术自由,百家争鸣”
D. “百家争鸣,力争上游”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方针,其中包括:在经济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 作中实行___的方针。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兼容并包,适当安排”
C. “统筹兼顾,齐头并进”
D. “齐头并进,适当安排”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其中包括:关于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的经验,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情况出发,___,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A. 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农业和 轻工业
B. 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重工业C.以工业为中心,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的关系,充分重视重工业
【单选题】
B.中国共产党的、具有纪律严明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 C.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 D.中国共产党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17.毛泽东规定了___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A. 能打仗、打胜仗
B. 听党指挥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一切为了群众
【单选题】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长期革命战争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___,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
A.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
B. 以人民军队为基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
【单选题】
C.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以人民军队为主力,建立农村根据地 D.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动力,以人民军队为主力,建立农村根据地 19.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___。
A. 游击战
B. 运动战
C. 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D.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单选题】
1981 年党的___指出: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单选题】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___都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A. 统一战线
B. 实事求是
C. 群众路线
D. 独立自主
【单选题】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___。
A.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B.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C.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单选题】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___,‘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A.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B. 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
C. 对客观事物的求学态度
D. 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
___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时期的代表作。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十大关系》
C. 《矛盾论》
D. 《实践论》
【单选题】
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___的基点上,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A. 自己力量
B. 独立自主
C. 群众路线
D. 民主统一
【单选题】
___理论,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A. 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大革命
C. 抗日战争
D. 土地革命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应设在___坡道上。
【单选题】
地面和高架桥上的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宜设在___坡道上。
【单选题】
道岔宜设在不大于___的坡道上。
A. 5%。
B. 4%。
C. 3%。
D. 2%。
【单选题】
最小坡段长度为一地铁列车长,取为___m。
A. 110
B. 120
C. 130
D. 140
【单选题】
坡度值用每___m的水平距离与线路升高或降低的数值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
A. 3000
B. 2000
C. 1000
D. 500
【单选题】
隧道内折返线和存车线,既要保持隧道内最小的排水坡度,又需满足停放车辆和检修作业的要求,一般选取___。
A. 10‰
B. 20‰
C. 30‰
D. 40‰
【单选题】
坡段与坡段相连,规范规定,相邻两坡段的坡度值,二者代数差大于等于___时,必须在变坡点设置竖曲线。
【单选题】
竖曲线半径,一般情况下区间内为___m。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单选题】
竖曲线半径困难地段为___m。
A. 1000
B. 2000
C. 3000
D. 4000
【单选题】
竖曲线半径站端为___m。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单选题】
竖曲线半径辅助线为___m。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单选题】
车站站台计算长度内和道岔范围内___竖曲线。
A. 不得设置
B. 可设置一条
C. 可设置两条
D. 可设置三条
【单选题】
钢轨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___测量。
A. 2/3处(距钢轨外侧)
B. 1/2处(距钢轨外侧)
C. 1/3处(距钢轨外侧)
D. 1/4处(距钢轨外侧)
【单选题】
___不是25m钢轨曲线标准缩短轨。
A. 24.96m短轨
B. 24.92m短轨
C. 24.88m短轨
D. 24.84m短轨
【单选题】
60kg/m钢轨高___。
A. 152mm
B. 164mm
C. 176mm
D. 192mm
【单选题】
不同类型的钢轨互相联结时,应使用___。
A. 鱼尾型夹板
B. 平直夹板
C. 双头式夹板
D. 异性夹板
【单选题】
10.9级高强度螺栓抗拉强度为___。
A. 660MPa
B. 830MPa
C. 940MPa
D. 1040Mpa
【单选题】
60kg/m钢轨的构造轨缝是___。
A. 16mm
B. 17mm
C. 18mm
D. 20mm
【单选题】
钢轨总磨耗等于垂直磨耗与___之和。
A. 侧磨磨耗
B. 1/2侧面磨耗
C. 1/3侧面磨耗
D. 1/4侧面磨耗
【单选题】
钢轨侧面磨耗在距踏面(标准断面下)___测量。
A. 14mm范围内
B. 14mm处
C. 16mm范围内
D. 16mm处
【单选题】
在正线线路上个别插入短轨,其长度不得短于___。
A. 10m
B. 8m
C. 6m
D. 4.5m
【单选题】
曲线实设最大超高,在单线上不得大于___。
A. 125mm
B. 135mm
C. 145mm
D. 150mm
【单选题】
轨头下颏透锈长度超过___为重伤钢轨。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单选题】
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___。
A. 4mm
B. 5mm
C. 6mm
D. 9mm
【单选题】
曲线未被平衡的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___。
A. 65mm
B. 75mm
C. 80mm
D. 85mm
【单选题】
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___。
A. 1300mm
B. 1400mm
C. 1500mm
D. 1600mm
【单选题】
线路设备状态评定时,是以___为单位。
【单选题】
线路设备状态评定时,___分为合格。
A. 85-100
B. 70-85
C. 60-85
D. 60-90
【单选题】
工务中心组织对正线轨道和道岔评定一次,采取___检查办法进行。
A. 定点检查
B. 随机抽样
C. 固定一样
D. 不检查
【单选题】
___的检查,是轨道动态质量检查的主要手段。
A. 轨道检测车
B. 人工添乘
C. 添乘仪
D. 钢轨打磨车
【单选题】
管理分工分为设___三级管理职责。
A. 中心、班组、部门
B. 部门、班组、中心
C. 部门、中心、班组
D. 中心、部门、班组
【单选题】
按照___的原则,运营分公司授权工务中心直接对委外单位(人员)进行管理。
A. 一般
B. 部门规定
C. 中心规定
D. 谁使用、谁管理、谁考核
【单选题】
委外单位依据___原则合理编制月度(周)计划,报中心批准
A. 先严重、后一般
B. 先一般、后严重
C. 中心制定的年度计划
D. 现场设备
【单选题】
中心根据___,编制设施设备年度检修计划及巡视计划。
A. 设备维护周期
B. 设备实际状态及维护周期
C. 设备实际状态
D. 随意规定
【单选题】
对于一些结构特殊故障、损坏,委外单位应提供___供中心审批后才可开展有关维护工作。
A. 详细的施工方案
B. 什么都不用
C. 随意的施工方案
D. 口头的施工方案
【单选题】
___是地铁运营工作的生命线。
A. 管理
B. 生产
C. 后勤保障
D. 安全
【单选题】
工务及委外维保单位人员必须坚决坚持___的方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A. 生产是第一要素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 安全第一
D. 预防第一
【单选题】
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执行___等基本安全生产制度。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 三不离、四不放过
C. 三不动、三不离、四不放过
D. 无
【单选题】
各作业单位在施工结束前务必做到___。
A. 人员出清
B. 工具出清
C. 物料出清
D. 工完、料尽、场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