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涉密人员脱密期满后,对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同样承担保密责任和义务。
【判断题】
出境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涉密人员,不得批准出境。
【判断题】
涉密人员出国(境)期间受到境外机构、组织和人员的礼品馈赠不须向单位报告。
【判断题】
涉密单位应当对聘用的保安和临时工进行保密教育培训。
【判断题】
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不得涉及或泄露国家秘密。
【判断题】
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互相谈论涉密事项没有关系。
【判断题】
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
【判断题】
定密工作是指对机关、单位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及时、准确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并对国家秘密载体做出标志,及时通知应当知悉的机关、单位和人员,并按照规定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活动。
【判断题】
项目定密是指军工单位对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项目依法进行确定是否涉密以及是何种密级的工作。
【判断题】
国家秘密事项范围定得越宽,密级越高,越有利于国家秘密的安全。
【判断题】
国家秘密的标识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
【判断题】
纸介质国家秘密载体,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在首页(或者封面)标明。
【判断题】
涉及国家秘密的地图、图纸、图表在其标题之后或者下方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判断题】
文件、资料汇编中有密件的,应当对各独立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做出国家秘密标志,并在封面或者首页以其中的最低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判断题】
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以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判断题】
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变更后,应当在原国家秘密标志位置的附近做出新标志,原标志以明显方式废除。
【判断题】
在保密期限内解密的密件,应当以能够明显识别的方式标明解密的字样。
【判断题】
密品应当在壳体及封面、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注国家秘密标志,无法在物品本身标注或者不宜做出国家秘密标志的,应当在密品使用维护说明书中注明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并提出相应的保密措施。
【判断题】
保密工作机构应当组织相关涉密业务部门研究制定本单位《国家秘密事项范围细目》。
【判断题】
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判断题】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 20 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 10 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 5 年。
【判断题】
保密期限需要缩短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判断题】
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判断题】
单位领导要求继续保密的事项,在领导要求的期限内不得解密。
【判断题】
企业的技术成果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后,在保密期限内不得擅自解密和对外提供。
【判断题】
各级机关和涉密单位编发的内部工作简报都应定为国家秘密。
【判断题】
制作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并编排序号。
【判断题】
纸介质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本单位内部文印室或者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单位制作。
【判断题】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单位,使用电子方法排版印制或者打印国家秘密载体的,复制完成后其磁盘内的载体内容可以自行删除。
【判断题】
收发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
【判断题】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密封包装,装载国家秘密载体的信封或者袋牌上应当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名称。
【判断题】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指派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渠道传递。
【判断题】
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可以通过普通邮政“特快专递”传送。
【判断题】
不准通过普通邮政、快递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判断题】
单位收到绝密级载体后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组织阅读和使用,并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做出文字记载。
【判断题】
单位内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审批手续,复制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载体须经部门或者单位领导批准,加盖复制戳记,视同原件管理,并进行登记。
【判断题】
因公出差,且两人同行,可以携带密件到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推荐试题
【填空题】
140.在显示手信号时,凡昼间持有手信号旗的人员,应将信号旗___。J443
【填空题】
141.降弓手信号夜间的显示为白色灯光___重复摇动。上下J445
【填空题】
142.脱轨表示器显示带白边的绿色圆牌及月白色灯光——表示线路在___状态。J447
【填空题】
143.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离为___的中间。J454
【填空题】
144.预告标设在进站信号机及线路所通过信号机外方___m、1000 m及1100 m处,但在设有预告或接近信号机及自动闭塞的区段,均不设预告标。J454
【填空题】
145.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模式转换提示标志采用涂有白底色、黑框、写有黑___字样的方形板。J454
【填空题】
146.在双线区段反向运行时,列车标志显示方式为机车前端一个头灯及中部右侧一个___灯光。J459
【填空题】
147.当重复鸣示听觉信号时,须间隔___以上。J460
【填空题】
148.听觉信号,长声为3s,短声为1s,音响间隔为___。J460
【填空题】
149.发现线路有危及行车安全的不良处所时,应鸣示___信号。J461
【填空题】
150.在接近鸣笛标、道口、桥梁、隧道、行人、施工地点或天气不良时,应鸣示___信号。J461
【填空题】
151.机车的鸣笛鸣示方式中,警报信号的鸣示方式为___声。J461
【填空题】
152.机车库内整备完毕要道准备出段时,机班必须确认调车信号或股道号码信号、道岔开通信号、道岔表示器___,厉行确认呼唤___,鸣笛动车___。C12
【填空题】
153.机车到达站、段分界点停车,签认出段时分,了解挂车股道和经路,执行___,按信号显示出段。C12
【填空题】
154.进入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机车速度,执行十、五、三车和一度停车规定,确认___、防护信号及停留车位置。C13
【填空题】
155.机车连挂车列时,司机应根据需要适量撒砂,连挂后要___。C13
【填空题】
156.司机应在列车充风或列车制动机试验时,检查本务机车与列尾装置主机是否已形成“___”关系。C14
【填空题】
157.司机应在列车___或列车制动机试验时,检查本务机车与列尾装置主机是否已形成“一对一”关系。C14
【填空题】
158.机车挂车后,司机进行列车制动机试验时发现充、排风___等异常或制动主管漏泄每分钟超过20kPa时,及时通知检车人员___。C14
【填空题】
159.机车挂车后,司机发现制动关门车辆数超过规定时,发车前应持有___。 C14
【填空题】
160.司机发现___时间短等异常或制动主管漏泄每分钟超过20kPa时,应及时通知检车人员___。C14
【填空题】
161.司机起动列车前使用列尾装置检查___制动主管压力是否与机车制动主管压力基本一致。C17
【填空题】
162.列车起动后,机班应进行___瞭望,确认列车起动正常。C17
【填空题】
163.机车司机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彻底瞭望、___、准确呼唤、手比眼看”的“十六字令”。 C21
【填空题】
164.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出发前、___前、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和停车站出站后,应使用列尾装置对制动主管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查。C27
【填空题】
165.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出发前、进站前、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和停车站出站后,应使用列尾装置对___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查。C27
【填空题】
166.进入停车线停车时,提前确认LKJ显示距离与地面信号位置___,准确掌握制动时机、制动距离和减压量,应做到一次停妥。C28
【填空题】
167.进入停车线停车时,提前确认LKJ显示距离与地面信号位置是否一致,准确掌握___、制动距离和减压量,应做到一次停妥。C28
【填空题】
168.列车进入停车线施行制动停车时,累计减压量,不应超过___。C28
【填空题】
169.货物列车应保压停车,直至发车前出站___信号机开放或接到车站准备开车的通知后,方能___。C36
【填空题】
170.依据《条例》规定,铁路交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___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事7
【填空题】
171.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行车设备故障耽误本列客运列车1小以上,或耽误本列货运列车___小时以上,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D类事故。事15
【填空题】
172.线路标志,按___方向设在线路左侧。J454
【填空题】
173.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行车设备故障耽误本列客运列车___小时以上,或耽误本列货运列车2小时以上,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D类事故。事15
【填空题】
174.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列车运行中发生机车车辆断轴,车轮崩裂,制动梁、下拉杆、交叉杆等部件脱落,未构成一般B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___类事故。事14
【填空题】
175.铁路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___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事49
【填空题】
176.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挤道岔”系指车轮___或挤坏道岔。事附30.
【填空题】
177.机务段直接行车有关人员、机车试运转有关人员,凭___可登乘本段机车。运31
【填空题】
178.因救援抢险等需要相关人员凭___可登乘机车。运31
【填空题】
17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铁路营业线上的驾驶人员应当向___申请驾驶资格,并取得相应类别的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 14号令第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