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97. 转向架驱动装置包括牵引电动机、___和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98. 外部照明选择开关51-S11由远光灯、___、___、信号灯暗以及关闭五个选择档位组成。
【填空题】
99. 在火警系统中,光学烟气探测器分布在___、卫生间、___、司机室。
【填空题】
100. CRH380B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采用___供电方式,由分散布置在若干车厢的各___向干线供电。
【填空题】
101. 客室空调机组安装在每节车的___ 。
【填空题】
102. CRH380B动车组是按照铁路总公司统型技术条件要求进行优化设计的CRH3型动车组,它实现了旅客界面、___ 、运用界面、___ 、制动界面、监测保护六方面的统一。
【填空题】
103. CRH380B动车组操作界面的设计统一是指:___、___等统一。
【填空题】
104. CRH380B动车组维护界面的设计统一是指:闸片、___、___等统一。
【填空题】
105. CRH380B动车组制动界面的设计统一是指:___、___等统一。
【填空题】
106. 根据动车组统型技术条件要求,CRH380B动车组___采用8辆编组,由二个“二动二拖”的牵引动力单元组成4M4T的结构。列车轮周牵引功率为___kw,设计速度为___ km/h。
【填空题】
107. CRH380B动车组车体承载结构由___、侧墙、___、端墙及设备舱组成一个整体,头车设司机室,车体断面与CHR380BL型动车组完全一致。
【填空题】
108. CRH380B动车组车辆连接装置的中间车钩、___、___与CRH380BL动车组完全相同。
【填空题】
109. CRH380B动车组客室侧窗、司机室前窗均采用双框结构,螺栓连接。客室侧窗更换周期由原来的72h缩短到约___h,司机室前窗更换周期由原来的120h缩短到约___h。侧窗玻璃层厚度、性能与CRH380BL动车组一致。
【填空题】
110. CRH380B动车组火灾报警系统增加___。旅客信息系统增加___摄像头。
【填空题】
111. CRH380B动车组共有___个MMI,分别设在EC01、EC08、___车。
【填空题】
112. CRH380B动车组端部车钩采用___车钩;前端开闭机构采用___开闭机构。
【填空题】
113. CRH380B动车组每辆车配有一套独立的空调系统,具有___与___、采暖和制冷、气流的输送和分配、新风过滤或与回风混合后过滤、应急通风、调节和控制。
【填空题】
114. CRH380B动车组PIS子系统由___、___、影音娱乐子系统组成。
【填空题】
115. 单个车火灾报警系统的每个烟感线器通过___与火灾报警系统控制单元通讯。
【填空题】
116. CRH380B动车组火警复位按钮设备标签{Resource Designation}是___-___。
【填空题】
117. CHR380B蓄电池分布在___、BC05 车上,蓄电池电压等级是___。
【填空题】
118. CRH380B型车,车辆的供电系统有___、___和BD三种方式。
【填空题】
119. FC05车车顶主要设备有空调机组、制动电阻、___及其___。
【填空题】
120. TCU控制单元内部C119板卡的作用是___。
【单选题】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___
A. 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B. 便利各项工作的开展
C. 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D. 实事求是
【单选题】
___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A. 国家安全部门
B. 公安部门
C. 中央保密委员会
D.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单选题】
一份文件为秘密级,保密期限是 10 年,标志形式应当是___。
A. 秘密 10 年
B. 秘密★
C. 秘密★ 10 年
D. 秘密● 10 年
【单选题】
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___的原则,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适合的应及时调整。
A. 谁选配谁负责
B. 先审后用
C. 先选后训
D. 边审边用
【单选题】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全部清退,并___
A. 登记销毁
B. 订卷归档
C. 办理移交手续
D. 不一定办理移交手续
【单选题】
书面形式的涉密载体,应在封面或者首页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汇编涉密文件、资料或摘录、引用属于国家秘密内容的应按照其中___标注。
A. 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
B. 最高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
C. 最低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
D. 最低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
【单选题】
___工作。
A. 确定
B. 变更
C. 解除
D.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
国家秘密确定的基本程序为: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___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定密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A. 单位领导
B. 定密责任人
C. 承办人
D. 上级机关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___
A. 3 年
B. 2 年
C. 1 年
D. 不超过 6 个月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___
A. 3 年
B. 2 年
C. 1 年
D. 不超过 6 个月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为___
A. 3 年
B. 2 年
C. 1 年
D. 不超过 6 个月
【单选题】
涉密人员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其他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___负责。
A. 原涉密单位
B. 调入单位上级管理部门
C. 原单位上级管理部门
D. 调入单位
【单选题】
下列关于涉密载体管理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将涉密载体保存在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施、设备
B. 定期清查、核对
C. 离开办公场所,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中
D. 涉密载体丢失后经查找回的无须报告
【单选题】
复制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国家秘密载体,___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A. 不得擅自改变
B. 可以根据情况改变
C. 应降低
D. 应提高
【单选题】
印刷、复印等行业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方面,接受县级以上各级政府___的指导和监督。
A. 公安部门
B. 工商部门
C.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D. 国防科技管理部门
【单选题】
印刷、复印等行业的定点复制单位,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时,应当尽量缩短复制时间,对不能当即取走,确需过夜的,须放在安全可靠的___内,并派人值班看守。
A. 车间
B. 仓库
C. 文件柜
D. 办公室
【单选题】
收发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___手续。
A. 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
B. 交接
C. 签字
D. 移交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中没有包含的哲理正确的有___
A.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B.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 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劳而无获的
D.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条件出发
【单选题】
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__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 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从2000年起,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___
A. 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
B. 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C.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单选题】
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 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___
A.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 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单选题】
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___
A. 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 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单选题】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___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单选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___
A. 认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认识不受客体的制约
C. 认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认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单选题】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劳动对象的利用
D. 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单选题】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国家政权
D. 生产方式
【单选题】
国家的本质是___
A. 阶级统治的工具
B. 各阶级利益的调解者
C. 人们相互约定的组织
D. 真个社会的代表者
【单选题】
经济基础是___
A.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 一段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单选题】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单选题】
必然和自由的关系是___
A. 只有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才能实现自由
B. 两者绝对对立的
C. 两者并无本质差别
D. 自由必须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
【单选题】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___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思想标准
D. 社会标准
【单选题】
人的本质在于___
A. 人能够改造世界
B. 人有阶级性
C. 人有思想,有理性
D.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选题】
群体意识是___
A. 集体主义的产物
B. 个体意识的总汇
C. 群体实践的产物
D. 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
【单选题】
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___
A. 属于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 属于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 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___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单选题】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___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历史主义
D. 自然主义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___
A. 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B. 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
C. 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 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单选题】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___
A. 宿命论的观点
B. 机械论的观点
C.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___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
B.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___
A. 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 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 个人意识从群体意识中产生
D. 两者相互依赖、作用和转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说明___
A. 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不同步性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经济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
D.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单选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___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 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单选题】
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___
A.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
B.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C.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D.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是___
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___
A. 全部自然界
B. 人口
C. 地理环境
D.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单选题】
区分国家性质的主要根据是___
A.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
B. 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C.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D. 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单选题】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___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单选题】
生产里所体现的关系是___
A. 人和人的关系
B. 人和物的关系
C. 物与物的关系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单选题】
社会形态是___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 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单选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___
A. 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 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 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互相作用
【单选题】
人的价值的两方面是指___
A. 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B. 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
C.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D. 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单选题】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___
A. 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
B. 前者是人造的,后者是自然界固有的
C. 前者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后者自发地起作用
D. 前者可以被我们废弃和改变,后者无法废弃和改变
【单选题】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总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___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 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 科学文化水平
D. 人们的生活水平
【单选题】
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而广泛的物质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___
A. 信息传递系统
B. 生产工具系统
C. 动力系统
D. 能源系统
【单选题】
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社会权利的观点,这是对___
A. 国家本质的错误论断
B. 国家起源的正确论断
C. 国家阶级性的正确论断
D. 国家职能的错误论断
【单选题】
人的解放就是___
A. 实现绝对自由
B. 摆脱规律的支配
C. 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
D. 不受任何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