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不得进入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判断题】
密品是指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或者产品
【判断题】
涉密存储介质经文件删除并格式化处理后,仍不得作为非密介质使用
【判断题】
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未经国家指定的专业销密点销密,不得自行淘汰处理
【判断题】
在涉密场所使用的与国际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不得安装视频、音频等输入装置
【判断题】
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使用无线扩音、通信设备不能把音量开太大
【判断题】
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急需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可先提供,后补手续
【判断题】
报告泄密事件应当包括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密级、数量及其载体形式、事件发现经过、责任人基本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判断题】
未经保密审查的单位从事涉密业务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一并没收违法所得
【判断题】
乙级资质单位可以在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涉密印制业务
【判断题】
《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从事涉密印制业务的,应当在期满后向做出审批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判断题】
甲级涉密印制资质单位的保密领导小组组长可以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保密总监担任
【判断题】
资质单位应当将核心涉密人员基本情况和调整变动情况向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将重要和一般涉密人员基本情况和调整变动情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判断题】
在岗涉密人员每年参加保密教育与保密知识、技能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个学时
【判断题】
甲级和乙级资质单位的保密管理经费均不得少于5万元
【判断题】
被撤销资质的单位,在撤销决定下达前已签订有效合同的,在确保安全保密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完成涉密印制业务
【判断题】
涉密信息设备的维修,应当一律在本单位内部进行
【判断题】
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不及时上报或隐匿不报的,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追究有关人员或领导人的责任
【判断题】
有3年以上印制业务经验的单位即可申请甲级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
【判断题】
资质单位若出现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资质的,作出审批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注销其资质
【判断题】
机关、单位内部经营性印刷厂、文印中心承担本机关、本单位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的,可不申请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
【判断题】
核心涉密岗位是指产生、管理、掌握或者经常处理绝密级事项的工作岗位
【判断题】
经审查合格,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须按规定签订保密承诺书,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
【判断题】
涉密人员与境外人员通婚或者接受境外机构、组织资助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判断题】
涉密人员本人或者直系亲属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以及取得外国国籍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判断题】
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但可以为境外组织或人员提供劳务咨询或其他服务
【判断题】
涉密人员因私出境应经所在单位同意,还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保密审批手续
【判断题】
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
【判断题】
对出境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涉密人员,不得批准出境
【判断题】
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互相谈涉密事项没有关系
【判断题】
保密范围定得越宽,密级越高,越有利于国家秘密的安全
【判断题】
国家秘密的标志为★,★前标注密级,★后标注保密期限
【判断题】
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以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判断题】
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判断题】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5年
【判断题】
企业的技术成果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后,在保密期限内不得擅自解密和对外提供
【判断题】
复制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经本机关或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加盖复制戳记,视同原件管理,并进行登记
【判断题】
普通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不存在泄密隐患
推荐试题
【单选题】
54:个人睡眠户转营业外收入后,查询营业外支出账户使用___查询。
A. 【6301内部账户信息查询】
B. 【1288久悬户/睡眠户单笔查询】
【单选题】
55:个人睡眠户转营业外收入后,查询营业外支出账户业务代号为___
A. 7758
B. 6301
C. 9010
D. 8016
【单选题】
56: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___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由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A. 祖父母、外祖父母;
B. 成年的兄、姐;
C. 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D. 父母
【单选题】
57:对以开立账户形式新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网点柜员应于业务关系建立后的___个工作日内,根据客户的基本信息中有关“国籍”、“行业”、“职业”等重要信息和其他资料信息,完成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并在反洗钱系统中选定该客户的风险等级标识。
【单选题】
58:营业网点柜员在对经分析认定为高风险等级的个人及单位客户,应在高风险客户的账户开立___个工作日内完整填写《高风险个人客户认定表》或《高风险单位客户认定表》经支行主管会计初审和支行行长复核后,交总行反洗钱牵头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单选题】
59:当中低风险等级客户调整为高风险等级客户时,经主管会计及支行行长批准同意后,还需报本行___批准。
A. 反洗钱牵头管理部门反洗钱联络员
B. 反洗钱牵头管理部门负责人
C. 反洗钱钱牵头管理部门分管领导
D. 本行行长
【单选题】
60:当高风险等级客户调整为中低风险等级客户时,经主管会计及支行行长批准同意后,应___批准。
A. 还需报本行反洗钱牵头管理部门反洗钱联络员
B. 还需报本行反洗钱牵头管理部门负责人
C. 还需报本行反洗钱钱牵头管理部门分管领导
D. 可直接将客户风险等级调整为中低风险
【单选题】
61:有权机关直接到各支行进行查询、冻结、扣划时,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完成后,支行于___日内向反洗钱牵头管理部门提交( ),经反洗钱牵头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在反洗钱系统内将该客户等级调为高风险。
A. 15、《建议调整申请表》
B. 10、《建议调整申请表》
C. 15、《高风险个人客户认定表》或《高风险单位客户认定表》
D. 10、《高风险个人客户认定表》或《高风险单位客户认定表》
【单选题】
62: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人民币交易___万元以上(含)、外币等值()万美元以上(含)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应当通过反洗钱系统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A. 5、1
B. 10、2
C. 10、1
D. 20、1
【单选题】
63: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之间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___万元以上(含)、外币等值()万美元以上(含)的境内款项划转,应当通过反洗钱系统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A. 20、1
B. 20、5
C. 50、10
D. 50、5
【单选题】
64:本行各营业机构在以开立账户等方式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客户为他人提供交易金额单笔人民币___万元以上或外币等值()美元以上的现金汇款(含无卡、无折存现业务)、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通过以联网核查为主的方式核对、登记客户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留存复印件、登记客户联系方式。
A. 2、1000
B. 1、1000
C. 2、2000
D. 1、2000
【单选题】
65: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本行各开户机构应及时联系客户___内提供新的身份证明文件,留存复印件后专夹保管,并在综合前端系统进行身份证明文件资料更新。
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六个月
D. 一年
【单选题】
66:张三为不在我行开立账户的客户李四提供现金汇款1万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行客户身份识别应当做的是___
A. 要求张三提供李四身份证件
B. 登记张三身份基本信息
C. 留存张三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D. 核对张三的有限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单选题】
67: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___万元以上(含)、外币等值()万美元以上(含)的款项划转,应当通过反洗钱系统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A. 100、10
B. 200、20
C. 50、5
D. 20、1
【单选题】
68: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之间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___万元以上(含)、外币等值()万美元以上(含)的跨境款项划转,应当通过反洗钱系统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A. 20、1
B. 20、5
C. 50、10
D. 50、5
【单选题】
69:各支行成立反洗钱工作实施小组,由支行行长任组长、主管会计任副组长、各网点负责人为小组成员。指定各支行___为各支行的反洗钱管理员,指定( )为各营业网点的反洗钱工作人员。
A. 主管会计、网点负责人
B. 行长、网点负责人
C. 副行长、网点负责人
D. 副行长、主管会计
【单选题】
70:各营业机构反洗钱编辑岗和审核岗人员应每日登陆本行反洗钱系统,点击___模块下各子项内容后,点击主界面“查询”按钮,分别查看是否有积压数据未处理完毕。
A. 基础管理
B. 数据报送
C. 调查分析
D. 风险评级
【单选题】
71:当客户涉及刑事案件有关的查询、冻结、扣划业务时,由___在反洗钱系统中添加( )。
A. 业务受理网点、风险事件
B. 客户号归属网点、风险事件
C. 业务受理网点、特殊事项
D. 客户号归属网点、特殊事项
【单选题】
72:反洗钱系统中,当可疑案例被排除后,自动进入案例处理模块中的___子选项卡界面,方便再次出现可疑时直接编辑上报。
A. 可疑案例处理
B. 可疑案例特殊处理
C. 可疑案例协查
D. 其他
【单选题】
当营业场所遭遇不法分子侵犯时,其处置方式是___。
A. 先报警、再反击、后防身
B. 先藏身、后报警、再反击
C. 先反击、再防身、后报警
D. 先撤离、后报警、在反击
【单选题】
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现金装填区安全门的钥匙和密码必须实行___制度,不准交叉交接使用,密码要定期更换。
【单选题】
县级行社保卫部门组织检查每年不少于( )次;基层行社社负责人要每月___次的常规检查。
A. 12、3
B. 12、4
C. 6、3
D. 6、4
【单选题】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___。
A. 迅速撤离
B. 抢救贵重物品
C. 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突发事件的是___。
A. 营业场所或周边地区发生异常情况
B. 营业场所遭遇持枪抢劫
C. 营业场所发生火灾
D. 某柜员因家中有急事提前办理交接班
【单选题】
报警系统的设防、撤防、报警及视频监控图像、声音复核等信息的存储时间应不小于( )天,出入口控制信息存储时间不应小于___天。
A. 60 90
B. 30 180
C. 90 180
D. 60 180
【单选题】
视频监控应实时监视、记录___及运钞交接全过程,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整个区域内人员的活动情况。
A. 营业柜员
B. 网点负责人
C. 运钞车停靠区
D. 网点保安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技术防范设施的是___。
A. 视频监控系统
B. 报警系统
C. 数据中心机房
D. 无线通讯及有关的卫星定位系统
【单选题】
客户提取现金、特别是大额现金时,柜台工作人员应___
A. 提供优质服务
B. 提醒其注意安全防范
C. 注意观察周边情况
【单选题】
1:存款保险条例自___起施行。
A. 2015年1月1日
B. 2015年5月1日
C. 2015年7月1日
D. 2015年10月1日
【单选题】
2: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___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制定本条例。
A. 人民
B. 银行
C. 投保机构
D. 存款人
【单选题】
3: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___,制定本条例。
A. 金融秩序
B. 金融稳定
C. 经济秩序
D. 经济稳定
【单选题】
4:存款保险条例中的投保机构是指___
A.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C.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
D.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设立的金融机构
【单选题】
5:存款保险条例所称存款保险,是指___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制度。
A. 投保机构
B. 银行
C. 保险公司
D. 存款人
【单选题】
6:被保险存款包括投保机构吸收的___。但是,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除外。
A. 人民币存款
B. 外币存款
C. 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单选题】
7:存款保险条例中,被保险存款包括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但是___除外。
A. 金融机构同业存款
B. 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
C.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
D. 以上选项都是
【单选题】
8: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___万元。
【单选题】
9:___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最高偿付限额,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执行。
A. 中国人民银行
B.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C. 财政部
【单选题】
10:同一存款人在___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A. 所有银行
B. 同一家投保机构
C. 所有金融机构
【单选题】
11: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___中受偿。
A. 全部财产
B. 清算财产
C. 全部资产
D. 清算资金
【单选题】
12: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存款的偿付办法由___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A. 财政部
B. 中国人民银行
C.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D.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