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用专用机车往井下运送爆破材料而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在同一列车内运输时,装有炸药和雷管的车辆之间,以及它们同机车之间都必须用长度大于___的空车隔开。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地下工程爆破后,经通风除尘排烟确认井下空气合格、等待时间超过___后,方准许检查人员进人爆破作业地点。
A. 10min
B. 15min
C. 20min
D. 25min
【单选题】
装药前应检查和清理爆破工作面20米以内的巷道,如有煤或矸石堆、矿车或其他杂物阻塞巷道断面___以上时,都要清除出去。否则不能爆破。
A. 一半
B. 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D. 三分之一
【单选题】
掏槽孔中空孔的作用是___。
A. 设计需要
B. 给爆破提供自由面
C. 可有可无
D. 补充装药
【单选题】
制作起爆体要在爆破地点附近,选择___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金属导体的安全地点进行。
【单选题】
在计算爆破振速V的经验公式(V=K(Q1/3/R)α)中,R代表___。
A. 地震波衰减指数
B. 从被保护的建(构)筑物到装药中心的距离
C. 一次起爆药量
D. 与地震波传播地段岩土特性等有关的系数
【单选题】
对___的民用爆炸物品,应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封缄是否完整,雷管壳身的雷管编号是否清晰。
【单选题】
报警、视频监控等设备应有备用不间断电源,对控制台设备视频部分供电不小于___小时。
【单选题】
爆破作业结束后,及时将剩余的爆破器材转移至___保管。
【单选题】
领取爆破器材应当在爆破作业现场___签字确认之后进行。
【单选题】
采用爆炸法销毁导爆索、射孔弹应在爆破坑内进行,每个爆破坑的销毁数量不宜超过___kg。
【单选题】
值班守护人员的年龄应当___。
A. 年满18周岁、不超过55周岁
B. 年满18周岁、不超过60周岁
C. 年满18周岁、不超过65周岁
【单选题】
焚烧法销毁火炸药时,要将待销毁的火炸药铺成宽度不大于___cm的药条。
【单选题】
装药完成后,应当将剩余的爆破器材撤离爆破作业面至___,由保管员检查清点后保管。
A. 临时存放点
B. 附近工棚
C. 保护建筑物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领取爆破器材限于___的爆破作业需要。
【单选题】
___化学家诺贝尔在1865年发明了以硝化甘油为主要组分的达纳迈特炸药。
【单选题】
人类对爆破的研究与应用起源于我国___的发明和发展。
【单选题】
爆破作业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及安全管理制度,致使民用爆炸物品丢失、被盗、被抢,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照职责___;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 吊销其许可证
B. 责令限期改正
C.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单选题】
爆炸性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故意隐瞒不报的,处___拘留。
A. 五日以上
B.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C. 十日以下
【单选题】
民用爆炸物品从业单位必须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相应___后才能从事相关作业。
【单选题】
根据《刑法》,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的,处___有期徒刑。
A. 三年以上
B. 十年以下
C.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单选题】
爆破作业单位申请购买民用爆炸物品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购买申请,并提交___等有关材料。
A. 《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
B. 《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
C.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单选题】
对每一盒雷管外的盒条码通过___进行扫描读入。
A. 雷管导通仪
B. 振动测试仪
C. 传感器
D. 专用手持机
【单选题】
销售、购买民用爆炸物品,应当通过___进行交易,不得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交易。
【单选题】
未携带《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运输民用爆炸物品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___的罚款。
A. 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 5万元以上
C. 20万元以下
【单选题】
冲击波感度是指在___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A. 超声波
B. 冲击波
C. 地震波
D. 电磁波
【单选题】
撞击感度指在___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A. 机械撞击
B. 静电感应
C. 雷击
D. 热量
【单选题】
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的有效储存期为___个月。
【单选题】
在采用雷管侧向起爆导爆管时,在雷管上包上胶布主要目的是___。
A. 增加起爆能量
B. 防止破片伤害未完成传爆任务的导爆管
C. 增加绑扎雷管的数量
D. 方便固定导爆管
【单选题】
导爆索的爆速一般不小于___m/s。
A. 5000
B. 6000
C. 7000
D. 8000
【单选题】
在-40℃~+50℃条件下,一发8号雷管可以起爆绑扎在其周围的___根导爆管。
【单选题】
导爆管的管壁材料为高压聚乙烯___。
A. 橡胶
B. 塑料
C. 胶皮
D. 玻璃纤维
【单选题】
专用爆破电桥的工作电流应小于___mA。
【单选题】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硐室爆破,交流电不小于___,直流电不小于2.5A。
A. 3.0A
B. 4.0A
C. 5.0A
D. 6.0A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工业导爆索的有效期为___。
A. 12个月
B. 18个月
C. 24个月
D. 30个月
【单选题】
一般而言,爆破结果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爆破块度、爆堆形态、爆破效果和___效应。
A. 爆破飞石
B. 爆破振动
C. 爆破噪音
D. 爆破危害
【单选题】
一般深孔爆破采用耦合装药,光面爆破、预裂爆破采用___。
A. 不耦合装药
B. 耦合装药
C. 混合装药
D. 均匀装药
【单选题】
应派有经验的___处理盲炮。
A. 保管员
B. 爆破员
C. 安全员
D. 作业班长
【单选题】
桩井爆破掘进超过3m后立即进行井口的覆盖防护,此时的安全警戒距离不宜小于___。
A. 30m
B. 40m
C. 50m
D. 60m
【单选题】
利用___传递爆炸压力使结构物破碎的爆破技术称为水压爆破。
【单选题】
爆破员往井下运送爆破材料,运送途中几个携带炸药、雷管的人员不应___,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A. 停留
B. 并排同行
C. 休息
D. 手拿无关物件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均 ___
A. 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B. 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长期经济策略
C. 恢复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秩序
D. 是人民政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标志
【单选题】
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四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自北向南的三个国家顺序是 ___
A. 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
B. 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
C. 外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
D. 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
【单选题】
关=1=1919年3月在莫斯科成立的共产国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
B. 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
C. 国际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俄国
D. 国际无产阶级的咨询机构
【单选题】
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 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 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 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单选题】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还有所下降。这说明①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②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 ③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 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下列有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 规定苏联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D. 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单选题】
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实际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意大利④美国⑤日本 ___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④
【单选题】
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___
A. 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 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 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 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单选题】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___
A. 防范美国凭借经济实力支配欧洲
B. 牵制法国,不使其称霸欧洲
C. 阻止苏俄势力向西扩展
D. 对德国实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单选题】
法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严厉制裁德国的目的是 ___
A. 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索取更多战争赔款
C. 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D. 重建在欧洲大陆霸权
【单选题】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因此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
A. 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 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C. 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D. 日本代表不善外交辞令
【单选题】
《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___
A. 军事问题
B. 殖民地问题
C. 赔款问题
D. 边界领土问题
【单选题】
1919年6月28 El,《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熙听到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在巴黎和会上 ___
A. 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 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 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单选题】
战后建立国际联盟是美国首先提出的,但后来美国并未加入该组织主要是由于 ___
A. 国际联盟并不能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B. 国际联盟各成员国之间不可能真正合作
C. 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矛盾并未解决
D. 认为巴黎和会对其不利
【单选题】
关于《四国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签订的国家是美、英、法、日
B. 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C. 该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中止
D. 规定了各国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单选题】
《五国海军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___
A. 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B. 英国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C. 日本势力受到抑制
D. 海军军备竞赛被平息了
【单选题】
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 ___
A. 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
B. 中国政府参加一战
C. 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D.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单选题】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日本归还其在山东攫取的权益给中国的真实意图是 ___
A. 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利用中国牵制日本,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C.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 抵制日本扩张,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单选题】
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主权的包括①《凡尔赛和约》 ②《九国公约》 ③《四国条约》 ④《五国海国条约 ___
A. ①②③
B. ①⑧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 ___
A.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B. 中国代表团正义斗争
C. 中国政府的态度坚决
D. 帝国主义国家互相勾结
【单选题】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___
A. 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 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 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单选题】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是 ___
A.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 法德矛盾
C. 英美矛盾
D. 美日矛盾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___
A.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成为战败国
B. 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德、俄、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被摧垮
D. 帝国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单选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___
A.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矛盾的存在
B. 广大人民日益贫困使市场相对狭小
C. 市场的虚假繁荣和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生产
D. 股票投机活动哄抬股价,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
【单选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主要的表现是 ___
A. 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B. 银行纷纷倒闭
C. 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D. 失业人数激增,生活水平下降
【单选题】
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的实质性原因是 ___
A. 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
B. 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C. 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
【单选题】
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___
A. 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 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 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
【单选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反面显示了 ___
A. 垄断资本主义的崩溃
B. 分期付款消费的不可行性
C. 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D. 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___
A. 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 由国家干预经济
C. 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单选题】
1933年美国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必须遵守工时……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___
A. 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 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 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 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单选题】
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___
A. 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 促进了社会发展
C.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 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单选题】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句话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___
A. 在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 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 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份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采取奖励农民压缩农产品产量的办法,其主要目的是 ___
A. 稳定农产品价格
B.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 刺激农产品消费
D. 刺激农产品出口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政治最深刻的影响是 ___
A.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 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单选题】
1933年德国宣布退出国际联盟的直接原因是 ___
A. 摆脱国联的约束,放手扩军备战
B. 国际地位已提高,不再需要国联
C. 对英法操纵国联,公开表示不满
D. 彻底打破凡尔赛体系,与英法抗衡
【单选题】
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___
A. 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倾向
B. 背弃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C. 没有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D. 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政权
【单选题】
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的真实意图是 ___
A. 建立一党专政
B. 打击共产党势力
C. 赢得西方国家支持
D. 屠杀犹太人
【单选题】
1938年希特勒曾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兰,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德军进入“莱茵兰”,法国可以阻止的依据是: ___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五国海军条约》
D. 《九国公约》
【单选题】
这一时期德、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集权统治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___
A. 国内严重的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B.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激化
C. 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 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危机
【单选题】
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是在 ___
A. 田中内阁
B. 东条英机内阁
C. 近卫文磨内阁
D. 广田弘毅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