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当现金主管盘点当日支行库存,发现库存金额大于支行限额,在完成1108现金上缴后该如何处理传票与回单?___
A. 打印两联空白通用凭证,盖业务公章,一联作主凭证,一联锁入钱箱随箱上交
B. 打印一联通用空白即可,该业务清讫章作柜员主凭证
C. 打印两联空白通用凭证,盖业务清讫章,一联作主凭证,一联锁入钱箱随箱上交
D. 打印两联空白通用凭证,盖业务清讫章,一联作主凭证,一联网点留档备查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营业机构内部柜员间现金调拨只能由指定的___发起交易。
【单选题】
三、假币收缴过程中柜员必须告知持有人对被收缴货币的真伪有异议,可以自收缴之日起___工作日内,持《假币收缴凭证》直接或通过收缴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单选题】
我行现金中心清分复点现金时,发现假币进行收缴的行为叫___
A. 现场收缴假币
B. 当面收缴假币
C. 清分收缴假币
D. 柜面收缴假币
【单选题】
G、“假币”印章应该盖在假100元正面的哪个位置?___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___个工作日内,通知收缴单位报送需要鉴定的货币。
【单选题】
持有人对金融机构作出的有关收缴或鉴定假币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可在收到《假币收缴凭证》或《货币真伪鉴定书》之日起___个工作日内向直接监管该金融机构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单选题】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面额___元及以上时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面额()元及以上时要当天报告公安机关。
A. 300,200
B. 500,200
C. 500,300
D. 800,500
【单选题】
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应立即向客户声明,由___名或以上人员当面予以收缴。
【单选题】
网点必须____对收缴的假币与《假币收缴凭证》使用相核对,保持账实相符。___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通知收缴单位报送需要鉴定的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受理鉴定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因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可延长至( )个工作日,但必须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或申请单位说明原因。___
A. 2 15 30
B. 3 15 30
C. 2 7 15
D. 3 15 15
【单选题】
假币”印章采用( )印油,加盖在假币( )和( )位置。___
A. 蓝色;正面水印窗;背面中间;
B. 蓝色;正面中间;背面水印窗;
C. 红色;正面水印窗;背面中间;
D. 红色;正面中间;背面水印窗;
【单选题】
发现伪造变造票据、存单(折)、银行卡,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假外币___张(枚)以上等事件,作为支行重大会计事项需要报送。
【单选题】
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各种方法制作,改变真币形态的人民币称为___
A. 伪造币
B. 变造币
C. 拼凑币
D. 假币
【单选题】
对清分收缴的假币,现金中心___到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解缴。
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六个月
D. 定期
【单选题】
收缴假币时,应加盖假币章,印章采用蓝色印油,加盖在假币___和(C)位置。
A. 正面水印窗
B. 正面中间
C. 背面中间
D. 背面水印窗
【单选题】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___,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A. 二分之一(含)以上
B. 四分之三(含)以上
C. 五分之三(含)以上
【单选题】
纸质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___ 兑换。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兑付二分。
【单选题】
下列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属于“半额”兑换的有___
A.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五分之四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
B.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三分之二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
C. 纸质呈正十字形缺少二分之一的
D. 纸质呈正十字形缺少三分之一的
【单选题】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自申请日起__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___
【单选题】
根据《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3/4(含)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 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B.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1/4(含)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C.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D.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以上,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的,可以兑换___
A. 全额兑换
B. 照原面额半额兑换
C. 照原面额三分之一额兑换
D. 照原面额四分之一额兑换
【单选题】
我们在收兑外币残旧钞时,对残破币和已经停止流通的只能向___代理行办理托收,按规定收取托收费用。
【单选题】
B、人民币纸币形状、尺寸发生变化,票幅长边与标准规格相差( )以上,或票幅宽边与标准规格相差( )以上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___
A. 2% 4%
B. 2% 5%
C. 3% 5%
D. 3% 6%
【单选题】
下列为不宜流通人民币的是___
A. 票面出现一处脱墨,脱墨面积大于80mm2的;
B. 票面出现多处脱墨,累计脱墨面积大于60mm2的;
C. 票面脱墨面积虽未超过以上标准,但重要防伪特征之一脱墨严重,影响防伪功能的;
D. 票面出现多处脱墨,累计脱墨面积大于70mm2的。
【单选题】
人民币纸币票面缺损,票面安全线缺失( )以上,或其他重要防伪特征之一缺失,影响防伪功能的。 ___
A. 20mm
B. 15mm
C. 8mm
D. 10mm
【单选题】
一张人民币纸币损坏为( )部分(含)以上,通过粘贴等方式,按原样连接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___
【单选题】
《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行业标准自___开始执行
A. 2003年1月1日
B. 2004年1月1日
C. 2017年1月1日
D. 2017年5月25日
【单选题】
人民币纸币票面出现皱褶、折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___
A. 票面出现4处以上皱褶,褶纹明显、无法恢复原状,累计皱褶长度大于20mm,或票面单个皱褶长度大于10mm的;
B. 票面出现3处以上皱褶,褶纹明显、无法恢复原状,累计皱褶长度大于20mm,或票面单个皱褶长度大于8mm的;
C. 票面出现2处以上皱褶,褶纹明显、无法恢复原状,累计皱褶长度大于20mm,或票面单个皱褶长度大于10mm的;
D. 票面出现2处以上皱褶,褶纹明显、无法恢复原状,累计皱褶长度大于20mm,或票面单个皱褶长度大于5mm的。
【单选题】
营业机构设置库房作为日间库的,不多于___天日常用量的硬币,最高限额为人民币( )万元。
A. 1,0.2
B. 2,0.5
C. 3,0.5
D. 3,1
【单选题】
五、不经常发生出入库业务的库存实物,必须在发生业务后___结库。
A. 一个月
B. 半个月
C. 半年
D. 即行
【单选题】
ATM长款,应计入哪个科目?___
A. 27700101
B. 27700102
C. 16300101
D. 16300102
【单选题】
ATM机短款非人为原因造成,且无法追回的,需上报总行相关部门审核,经___签字批准后,作短款损失处理。
A. 分支行分管行长
B. 分支行负责人
C. 总行会计部负责人
D. 总行分管行长
【单选题】
___发现长、短款,应保留原捆票币及腰条、封签,写出情况报告,经手人、复核人签章,经负责人及主管领导审核后,连同原封签、腰条等送当地人民银行审查处理。
A. 系统内调拨现金
B. 系统外调拨现金
C. 原封新票币
【单选题】
确定为短款后,将短款在待查错账科目中挂账,并在《自助设备管理登记簿》长短款栏中做好短款登记,并由___签名盖章;
A. 经办人
B. 会计主管
C. 机构负责人
D. 主管领导
【单选题】
发生现金错款,必须立即报告___
A. 会计主管
B. 上级管理部门
C. 总行相关部门
D. 分管行长
【单选题】
关于现金长短款差错处理说法错误的是___
A. 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核实凭证金额,核点现金实物,确认错款金额后,按错款金额大小经有权人审核批准后入应收应付账户;
B. 系统内调拨现金发现长、短款,保管好原封签,腰条等资料,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并与调出机构联系查找原因;
C. 原封新票币发现长、短款,应保留原捆票币及腰条、封签,写出情况报告,经手人、复核人签章即可;
D. 发生出纳案件,应根据案件处理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并保护现场。
【单选题】
发现客户缴款有误,须立即向客户声明,退客户重新清点确认,经客户同意后可___,或由客户重新填制凭证办理缴款手续。
【单选题】
普通柜员之间不得擅自进行空白重要凭证( )调剂,对交班或确属业务临时需要,应___批准后办理调入调出业务。
A. 横向/会计主管
B. 横向/支行行长
C. 双向/会计主管
D. 横向/运营科长
【单选题】
对于系统不能自动销记的空白重要凭证,使用___交易选“付出”进行手工处理。
A. “1209凭证付出/作废”
B. “1208凭证付出/作废”
C. “1207凭证付出/作废”
D. “1206凭证付出/作废”
【单选题】
一级支行分管行长和综合管理科人员___至少对所管辖网点进行一次检查。
A. 每月
B. 每周
C. 每半年
D. 每季度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___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单选题】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___
A. 阶级斗争史
B. 思想发展史
C. 劳动发展史
D. 文化发展史
【单选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___
A. 占人口大多数
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具有先进思想
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单选题】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表明 ___
A.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B. 改革只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 改革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 社会主义中国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归功于改革
【单选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 ___
A. 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都是通过文化体现出来的
D. 先进的社会意识就是先进文化
【单选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___
A.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B. 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生产力和生产关岽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 ___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唯意志论和宿命论的标准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其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关键在于没有正确解决 ___
A. 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客体的关系问题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单选题】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___
A.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单选题】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___
A. 劳动对象系统
B. 生产工具系统
C. 信息传递系统
D. 能源动力系统
【单选题】
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因为 ___
A. 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 它把生产力系统中的各要素组成统一的整体
C. 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D. 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单选题】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___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单选题】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___
A.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 社会规律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 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D. 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单选题】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说明 ___
A. 承认主体选择作用必然否定历史决定论
B. 承认主体选择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不矛盾
C.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D. 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___
A. 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 是历史宿命论
C. 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D.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单选题】
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日耳曼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由前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历史事实说明 ___
A.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
B. 社会形态更替没有规律可以遵循
C. 它们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 它们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是 ___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B. 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单选题】
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级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 ___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上层建筑的变革
D. 社会形态的更替
【单选题】
人们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是随着 ___
A. 社会阶级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
B. 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
C. 社会精神文明提高的程度而相应变化的
D. 产品分配关系的改革而变化的
【单选题】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 ___
A. 相对稳定的因素
B. 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C. 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 以生产力为物质基础的精神因素
【单选题】
所谓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指 ___
A. 它内部的诸环节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B. 它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C. 它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门道路、扫清障碍、提供可能性
D. 它同生产力没有矛盾
【单选题】
我国目前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 ___
A.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B.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决定的
C. 党的发展经济的政策决定的
D. 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
【单选题】
当前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是 ___
A. 自然规律
B. 人民的需要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 阶级斗争规律
【单选题】
经济基础是 ___
A. 一个社会中生产力的总和
B. 一个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一个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 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单选题】
经济基础在社会关系中属于 ___
A. 物质关系
B. 阶级关系
C. 政治关系
D. 思想关系
【单选题】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___
A. 社会中现存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 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 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工具的总和
【单选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情况 ___
A. 只存在于封建社会
B. 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C. 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
D. 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
【单选题】
上层建筑是 ___
A.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设施的总和
B. 经济、政治制度和设施
C. 社会意识形态
D. 全部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
【单选题】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___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科学文化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 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单选题】
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___
A. 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 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 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 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___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经济基础的发展
D. 上层建筑的发展
【单选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___
A. 对立统一规律
B.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阶级斗争规律
【单选题】
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一种动力,它是 ___
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
D. 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单选题】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这是 ___
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意志论观点
C. 宿命论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单选题】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___
A. 人的意识在历史活动中有能动作用
B. 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突出作用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知识分子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
【单选题】
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在于 ___
A.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D. 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运动
【单选题】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自主性、目的性。这个“可能性空间” ___
A. 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等既定条件决定的
B. 是由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多种随机现象构成的
C. 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偶然因素的重要作用
D. 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必然因素的重要作用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___
A. 人的自身需要
B. 人类的共同利益
C. 人的社会关系
D. 人的自然属性
【单选题】
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却成为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 ___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
C.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性
D.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一致
【单选题】
“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的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这说明 ___
A. 社会发展是自发的
B.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C. 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
D. 社会规律同自然过程的规律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