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电绝缘手套有经特殊处理的天然橡胶制成,最高测试电压5000伏,最高使用电压___伏,具有耐油.耐酸.耐臭氧和耐低温,抗机械强度。
A. 800
B. 1000
C. 1200
D. 5000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毒害品引起人体和其他动物中毒的主要途径是___。
A. 呼吸道和消化道
B. 呼吸道和皮肤
C. 消化道和皮肤
D. 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单选题】
多用途滤毒罐主要用于氧气含量不低于___,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场所使用,尤其适合进入狭小和通风条件不好的空间。
A. 17%
B. 19%
C. 13%
D. 15%
【单选题】
井下救人时,当井口已垮塌.人员被埋压时,应___井口作业人员,及时调集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到现场协助救援。
A. 维持
B. 增加
C. 减少
D. 更换
【单选题】
在泄漏区域的___设置指挥部和停放救援车辆,并保持适当距离。应从上风.侧上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设置水枪阵地。进入危险区的车辆必须戴防火罩。
A. 下风.侧下风
B. 下风方向
C. 上风.侧上风
D. 上风方向
【单选题】
在进入浓烟.高温或者有毒区域搜救人员时,必须在___或者驱散稀释措施的配合下行动。
A. 水枪冷却掩护却
B. 排烟装置
C. 人员保护
D.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单选题】
进入有毒.缺氧区域时,必须佩戴___。
A. 消防头盔
B. 消防靴
C. 空(氧)气呼吸器
D. 消防防化服
【单选题】
进行水域救援时,必须着救生衣或者佩戴潜水装具,并使用___保护。
A. 安全绳
B. 救生艇
C. 消防头盔
D. 消防防护服装
【单选题】
救人的器材主要不包括___。
A. 举高消防车.直升飞机
B. 拉梯.挂钩梯.摇梯.安全绳
C. 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
D. 缓降器.救生垫.救生袋.救生绳
【单选题】
利用6米或9米二节拉梯.救助绳等迅速将待救者从建筑物的二.三层救出的方法,需___名消防员相互配合,共同操作。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某火场周边水源缺乏,水源距火场约1500米,最好采取___方式供水。
A. 接力供水
B. 运水
C. 并联供水
D. 耦合供水
【单选题】
在现场急救中,一般应灵活掌握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___的顺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A. 先老后幼
B. 先多后少
C. 先难后易
D. 先近后远
【单选题】
公路交通事故行动中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先携带___的破拆.救生.起重等器材装备,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A. 一般
B. 常规
C. 重型
D. 轻便
【单选题】
攀登器材分为单杠梯.挂钩梯二节拉梯.三节拉梯和___。
A. 8m拉梯
B. 10m拉梯
C. 15m接梯
D. 16m拉梯
【单选题】
___,防止蔓延或减缓火势蔓延速度,或在堵截过程中消灭火灾,是积极防御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灭火战斗基本方法。
A. 堵截火势
B. 破拆
C. 灭火
D. 堵截
【单选题】
___,即从相对的方向向燃烧区域进攻,堵截控制蔓延,逐渐缩小燃烧区范围,消灭火灾的作战形式。
A. 夹攻
B. 堵截
C. 控制
D. 进攻
【单选题】
液化石油气易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是___。
A. 1.5%-10%
B. 1%-10%
C. 1%-10.5%
D. 1.5%-10.5%
【单选题】
苯的爆炸极限一般为___。
A. 1.5%-10%
B. 1%-10%
C. 1.2%-8%
D. 1.5%-10.5%
【单选题】
苯的毒性为___。
A. 轻
B. 重
C. 中
D. 无
【单选题】
液氯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___倍。
A. 200
B. 400
C. 300
D. 150
【单选题】
某一段宽50m.长200m的道路受到沙林毒剂的污染,现使用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消毒,消耗标准为2Kg/m2,需要配置氢氧化钠消毒液___。
A. 1000Kg
B. 10000Kg
C. 20000Kg
D. 40000Kg
【单选题】
某一高层民用建筑,其室内设计消防用水量为100L/s,某日发生火灾,火场燃烧面积为1500m2,若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为0.15L/s•m2,则该火场的实际用水量为___L/s。
A. 100
B. 150
C. 125
D. 225
【单选题】
某木材堆场发生火灾,燃烧面积约2000m2,其设计消防用水量为45L/S,若灭火用水供给强度0.2L/S.m2,则火场实际用水量为___L/s。
A. 45
B. 400
C. 355
D. 455
【单选题】
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内的扬声器,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___m。
A. 25
B. 20
C. 15
D. 10
【单选题】
某消防车利用双干线并联供带架水枪,每条干线的长度为5条Φ80mm胶里水带,带架水枪流量为10L/s,该水带并联系统的压力损失为___104PA。(水带的阻抗系数为0.015)
A. 14.875
B. 4.378
C. 8.5
D. 1.875
【单选题】
当建筑C度>50kg/m2时,使用Ф19mm水枪(有效射程为15m)灭火,每支水枪的控制面积可按___m2估算。
A. 30
B. 50
C. 80
D. 100
【单选题】
在消防车的最大供水高度计算时,沿楼梯铺设水带时,登高水带长度为实际供水高度的___倍。
A. 1.2
B. 1.5
C. 1.8
D. 2.0
【单选题】
某单层木材仓库着火,燃烧面积约240m2,火场上每辆消防车供应2支Φ19mm水枪,有效射程为15m(水枪流量为6.5L/s),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为0.2L/s•m2,则需要___辆火场供水战斗车。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CP10型泡沫消防车,其最大泡沫供给量为200L/s,如泡沫灭火供给强度为1L/s•m2,则该泡沫消防车控制火势面积为___m2。
A. 100
B. 150
C. 180
D. 200
【单选题】
一球型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火灾,储罐表面积为400m2,冷却水供给强度为0.2L/s•m2,冷却10分钟,需要___升水。
A. 36000
B. 48000
C. 52000
D. 55000
【单选题】
泡沫混合液管道涂___颜色
A. 红色
B. 黑色
C. 黄色
D. 绿色
【单选题】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___。
A. 0.8h
B. 1h
C. 1.5h
D. 1.2h
【单选题】
内置式重型防化服的使用期限一般为___年。
A. 2
B. 4
C. 8
D. 12
【单选题】
云梯消防车的代号为___。
A. CB
B. CT
C. CG
D. CP
【单选题】
普通水罐消防车的水泵流量一般在___L/s。
A. 60~90
B. 30~60
C. 90~110
D. 10~30
【单选题】
灭火防护服使用年限一般为___年。
A. 2~3
B. 15
C. 1
D. 8~11
【单选题】
利用拉梯在窗口.阳台设置阵地时,拉梯上端必须高出窗口___以上踢蹬,并尽量采取固定措施。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单选题】
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___人,并指定负责人。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破拆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___一角开始破拆。
A. 上方
B. 下方
C. 中间
D. 随意部位
【单选题】
排烟时,必须充分考虑___,合理选择进风口和排烟口。
A. 烟雾大小
B. 烟雾方向
C. 烟雾流速
D. 烟雾流向
【单选题】
使用消防软梯训练时,上端必须固定牢固,固定点不得少于___处。
A. 1
B. 2
C. 3
D. 4
推荐试题
【判断题】
要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第11题 (整体推进)
A. 对
B. 错
【判断题】
请示报告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第12题 (从制度上保证了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A. 对
B. 错
【判断题】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根本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第13题 (必然要求)
A. 对
B. 错
【判断题】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第14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第15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关键是站稳人民立场。第16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第17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最终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第18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第19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的一个根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最终理想。第20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21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22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23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第24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有着充分的时代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第17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18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第19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特点,回答时代课题,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坚强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第4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党的十九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第1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有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顺应、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第10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将有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第2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推陈出新、有所突破,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更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6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共享是目标,要使社会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7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善于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第11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要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提高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能力,加强党委对社会治理的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第18题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要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提高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能力,加强党委对社会治理的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
A. 对
B. 错
【判断题】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魄。第16题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A. 对
B. 错
【判断题】
治国必先治党。第17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法律的有效监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第19题 (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党内法规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保障。第20题 (党内法规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第18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第20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思想价值。第15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物质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第3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第4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第10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第2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我们党始终把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联系起来。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精神基础,又要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实现二者良性循环。第4题 (我们党始终把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联系起来。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实现二者良性循环。)
A. 对
B. 错
【判断题】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继续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7题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第10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每一个新起点都是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都对应着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生目标。时间节点正是民生事业积小胜为大成、在谋大势中成大事的重要坐标和里程碑。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民生工作的战略部署。第12题
A. 对
B. 错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