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集散控制系统的生产管理级,是整个___的协调者和控制者。
A. 工艺系统;
B. 调节系统;
C. 控制系统;
D. 数据处理系统。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下列___部分属于可编程控制器。
A. 中央处理器;
B. 通信接口;
C. 编程器;
D. 编码器。
【多选题】
涡街流量计的频率和流体的___成正比。
A. 压力;
B. 密度;
C. 流速;
D. 温度。
【多选题】
质量流量计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可直接测量___,与被测介质的温度、压力、粘度、密度变化无关。
A. 体积流量;
B. 质量流量;
C. 批量流量;
D. 累积流量。
【多选题】
非线性误差是指检验曲线与相应直线之间的___。
A. 最小偏差;
B. 最大偏差;
C. 平均偏差;
D. 百分偏差。
【多选题】
零漂是指仪表在参比工作条件下,输入一个恒定的值(零或测量范围的下限值)时的___。
A. 重复性;
B. 再现性;
C. 输出变化;
D. 可变性。
【多选题】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__。
A. 回差包括滞环和死区,并按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表示;
B. 仪表的灵敏度越大,则仪表越灵敏;
C. 仪表的灵敏限数值越小则仪表越灵敏;
D. 仪表的重复性误差和再现性误差是同一概念。
【多选题】
有一个变化范围为150--450℃的温度,则用以下哪个温度仪表测量准确度最高___。
A. 1级0--600℃;
B. 0.5级200--450℃
C. 0.5级0--600℃;
D. 1级200--450℃。
【多选题】
在测量某些变化较快的温度时,采用无保护套管的热电偶,目的在于减小仪表的___。
A. 系统误差;
B. 滞后时间;
C. 时间常数;
D. 阻尼时间。
【多选题】
在节流装置的流量测量中进行温度、压力等修正是修正___。
A. 疏忽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
D. 附加误差。
【多选题】
一般压力变送器只有当被测压力高于___时,仪表才有输出。
A. 大气压;
B. 绝对零压;
C. 真空度;
D. 表压。
【多选题】
压力由受力的面积和___的大小决定。
A. 垂直作用力;
B. 水平作用力;
C. 垂直与水平的合力;
D. 截面积。
【多选题】
当压力表测量高于___℃的热介质时,一般在压力表可加冷凝弯。
A. 40℃;
B. 60℃;
C. 50℃;
D. 30℃。
【多选题】
在校验1151。A、P绝对压力变送器时,若仪表的测量范围位50--150KPA、当时的大气压为100KPA、则在通上电源时,仪表的输出为___。
A. 4mA;
B. 8mA;
C. 12mA;
D. 10mA、
【多选题】
测量液位用的差压计,其差压量程___。
A. 由介质密度决定与封液密度无关;
B. 由封液密度决定与介质密度无关;
C. 两者都有关;D、两者都无关。
【多选题】
用单法兰液面计测量开口容器液位,液面计已校好,后因维护需要,仪表位置下移了一段距离,则仪表指示___。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关。
【多选题】
用双法兰液面计测量容器内的液位,液位计的零点和量程均已校对好,后因维护需要,仪表的安装位置上移一段距离,则液位计___。
A. 零点上升,量程不变;
B. 零点下降,量程不变;
C. 零点不变,量程增大;
D. 零点和量程都不变。
【多选题】
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仪表在使用过程中上移一段距离,量程大小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关。
【多选题】
用数字万用表测电阻时,___在通电回路中进行在线测量。
【多选题】
气动调节阀的___称为阀体。
A. 阀杆、阀芯和阀座;
B. 阀杆和阀芯;
C. 阀杆和阀座。
【多选题】
仪表的精度级别指的是仪表的:___。
A. 误差;
B. 基本误差;
C. 最大误差;
D. 基本误差的最大值。
【多选题】
在管道上安装孔板时,如果将方向装反了会造成:___。
A. 差压计倒指示;
B. 差压计变小;
C. 差压计指示变大;
D. 对差压计指示无影响。
【多选题】
氧化锆分析器在以下两种温度下才能正常工作:___
A. 600℃以下;
B. 600-850℃;
C. 850℃以下。
【多选题】
手持通讯器的两根通讯电缆不分正负的是___。
A. HART;
B. SFC;
C. FLUKE;
D. BT200
【多选题】
标定分析仪表零位用的气体多为高纯度的___
A. 氢气;
B. 氮气;
C. 氧气;
D. 一氧化碳气体。
【多选题】
流量是指___。
A.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
B. 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段管道的流体数量;
C. 一段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
D. 一段时间内流过某一段管道的流体数量。
【多选题】
热电偶的热电特性是由___所决定的。
A. 热电偶的材料;
B. 热电偶的粗细;
C. 热电偶长短;
D. 热电极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
【多选题】
评价一个过渡过程的好坏主要从___指标来考虑。
A. 稳定性;
B. 准确性;
C. 快速性;
D. 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多选题】
气动调节阀当信号增加,阀杆向上移动,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流通面积减小的是___。
A. 正作用风关阀;
B. 正作用风开阀;
C. 反作用风关阀;
D. 反作用风开阀。
【多选题】
常规控制仪表的选择时一般应考虑___因素。
A. 市场要求;
B. 价格因素;
C. 管理的需要;
D. 工艺的要求。
【多选题】
___在阀芯行程比较小时,流量就比较大,随着行程的增加,流量很快地达到最大。
A. 快开流量特性;
B. 线性流量特性;
C. 抛物线流量特性;
D.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多选题】
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___。
A. 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和纯滞后τ0;
B. 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
C. 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
D. 克服调节对象的容量滞后τC。
【多选题】
某控制系统采用比例积分作用调节器。某人用先比例后加积分的凑试法来整定调节器的参数。若比例带的数值已基本合适,再加入积分作用的过程中,则___。
A. 应适当减少比例带;
B. 适当增加比例带;
C. 无需改变比例带;
D. 与比例带无关。
【多选题】
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相比优点为___。
A. 成本低;
B. 短距离时传输速度快;
C. 支持的节点数多;
D. 购买容易。
【多选题】
开关量的输出一般不用于控制___。
A. 报警器;
B. 调节阀;
C. 指示灯;
D. 继电器。
【多选题】
集散控制系统具有___控制功能。
A. 连续量;
B. 干扰量;
C. 离散量;
D. 批量E.信息量。
【多选题】
对于不可压缩气体,在稳态流动时,如果体积流量一定,流速与管径的平方成___。
A. 应变片;
B. 压电片;
C. 弹性元件;
D. 单晶硅片。
【多选题】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单晶硅的压阻效应而构成,采用___为弹性元件。
A. 应变片;
B. 压电片;
C. 弹性元件;
D. 单晶硅片。
【多选题】
电磁流量计的结构是由传感器和___两大部分组成。
A. 测量部分;
B. 电子放大器;
C. 变送器;
D. 转换器。
【多选题】
电磁流量计的传感器要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___Ω。
A. 30;
B. 20;
C. 10;
D. 5。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公司现有的危险废弃物不包括:___
A. 家用一次性干电池
B. 含油废棉纱和抹布
C. 废过滤棉和废活性炭
【单选题】
公司内中心路机动车辆限速每小时为___公里。
【单选题】
为了不影响铁路安全行车,铁路线距离铁路轨道两边___米范围内不得堆放物品,停放车辆等。
【单选题】
动火作业时,氧气瓶应距离火源至少___米。
【单选题】
___是造成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___
A. 下风位置
B. 上风或侧风位置
C. 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本质安全理念应用的是___。
A. 使用安全电压
B. 设置安全联锁
C. 设置警示标识
D. 安装隔离网
【单选题】
根据事故轨迹交叉理论,一般情况下,吊物伤人至少具备___两大条件。
A. 钢丝绳拉断和违章操作
B. 吊钩脱落和违章操作
C. 绑扎不牢和违章操作
D. 吊物坠落和人在吊物坠落范围内
【单选题】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__学时。
【单选题】
发生轻伤事故,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员要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单位领导及安全环境与生产保卫部,安全管理人员于___小时内填写《湖南省工伤事故备案表》,经审批后,与医生诊断证明一并存档。
【单选题】
作业现场的气瓶,同一地点放置数量不应超过___瓶;若超过( )瓶,但不超过( )瓶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超过( )瓶以上时,必须设置二级瓶库。
A. 10 10 20 20
B. 5 5 15 15
C. 5 5 20 20
D. 10 10 15 15
【单选题】
行灯电压不得超过___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
A. 36 18
B. 36 12
C. 24 12
D. 24 18
【单选题】
电气施工必须坚持在动力配电箱分闸后,悬挂___牌后方可进行。
A. 注意安全
B. 设备维修
C. 有人作业、禁止合闸
D. 禁止进入
【单选题】
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单位领导及安全环境与生产保卫部要___报告公司主要负责人,同时( )将事故概况上报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同级总工会、行业主管部门。
A. 立即 立即
B. 1小时内 立即
C. 立即 1小时内
D. 1小时内 1小时内
【单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___四个等级。
A. 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B. 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轻伤事故和轻微伤事故
C. 特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
D.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天车安全附属装置的是___。
A. 超载限制器
B. 上、下卷扬限制器
C. 大、小车行程限位器
D. 限载牌
【单选题】
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上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场合,应在所有敞开边缘设置___。
A. 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
B. 防护栏杆
C. 踢脚板
D. 围挡
【单选题】
___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各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
A. 安全生产标准化
B. 安全生产责任制
C. 安全管理体系
D. 安全检查制度
【单选题】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___安全教育。
A. 公司级、事业部(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B. 国家级、省级、市级
C. 中车级、公司级、部门级
D. 厂级、分厂级、车间级
【单选题】
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每___年复审一次,连续从事10年以上,每6年复审一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证书每( )年复审一次。
A. 3 4
B. 3 5
C. 4 4
D. 4 5
【单选题】
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起着核心作用。解决人机系统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生产过程___和( )。
A. 机械化 自动化
B. 机械化 智能化
C. 机电一体化 自动化
D. 机械化 电气化
【单选题】
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 )的前提下,垛高不超过___m。
A. 1:2 1.5
B. 1:2 2
C. 2:1 1.5
D. 2:1 2
【单选题】
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___。
A.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B. 隐瞒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D. 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
【单选题】
精益安全工位是指在工位建立的基础上,将___、管理标准、( )通过各类目视化文件落实到工位,同时,明确各级管理者及员工的( )、管控范围、管控流程,实现现场安全管理常态化。
A. 安全技术 作业规范 管理权限
B. 作业标准 作业规范 管理职责
C. 安全技术 作业规程 管理权限
D. 安全技术 作业规范 管理职责
【单选题】
公司的环境保护方针是:___
A. 建设环境良好企业,提供节能环保交通装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B. 建设环境友好企业,提供绿色交通装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C. 建设环境良好企业,提供绿色交通装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单选题】
危险源主要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___缺陷和管理缺陷。
【单选题】
中车安全生产十二条禁令中禁止的六个作业指的是:___
A. 严禁违章指挥和强令他人冒险作业、严禁无证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严禁接触网下登顶作业、严禁未经许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严禁不系安全带进行高处作业和严禁酒后上岗作业
B. 严禁违章指挥和强令他人冒险作业、严禁无证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严禁接触网下私自登顶作业、严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严禁不系安全带进行高处作业和严禁酒后上岗作业
C. 严禁违章指挥和强令他人冒险作业、严禁无证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严禁接触网下私自登顶作业、严禁未经许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严禁不系安全带进行高处作业和严禁酒后上岗作业
【单选题】
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___。
A. 窒息灭火法
B. 隔离灭火法
C. 冷却灭火法
【单选题】
ABC类干粉灭火器代表能扑灭___。
A. 固体火灾
B. 气体火灾
C. 液体火灾
D. ABC都正确
【单选题】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主要是指发生火灾后的___部位、人员或物质集中的部位、性质重要的部位。
A. 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
B. 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
C. A和B都正确
【单选题】
关于消防控制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 各类消防设备应处于手动状态
B. 值班人员每班不少于2人
C. 控制室内不得堆放杂物
【单选题】
消防安全管理要做到三定是指定人、定点、___确保齐全有效。
【单选题】
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装置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灭火器材的数量、外观、压力等应按要求至少___进行一次检查。
【单选题】
下列那种措施是处理气瓶受热或着火是应首先采用的?___
A. 设法把气瓶拉出去扔掉
B. 用水喷洒该气瓶降温
C. 让其燃烧
【单选题】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工业涂装企业应当使用___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并建立台账,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去向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