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34.联系用手信号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中的“三车”___信号时,昼间的显示方式为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单臂平伸下压___次。J442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35.联系用手信号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时,昼间用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单臂平伸,在距离停留车五车时连续下压两次,是表示距停留车约___。J442
【填空题】
136.取消信号昼间的显示方式为拢起的手信号旗,两臂于前下方交叉后,急向___摇动数次。J442
【填空题】
137.要求再度显示信号昼间的显示方式为拢起的手信号旗,右臂向右方___摇动。J442
【填空题】
138.联系用手信号的连结信号:夜间——红、绿色灯光___。J442
【填空题】
140.在显示手信号时,凡昼间持有手信号旗的人员,应将信号旗___。J443
【填空题】
141.降弓手信号夜间的显示为白色灯光___重复摇动。上下J445
【填空题】
142.脱轨表示器显示带白边的绿色圆牌及月白色灯光——表示线路在___状态。J447
【填空题】
143.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离为___的中间。J454
【填空题】
144.预告标设在进站信号机及线路所通过信号机外方___m、1000 m及1100 m处,但在设有预告或接近信号机及自动闭塞的区段,均不设预告标。J454
【填空题】
145.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模式转换提示标志采用涂有白底色、黑框、写有黑___字样的方形板。J454
【填空题】
146.在双线区段反向运行时,列车标志显示方式为机车前端一个头灯及中部右侧一个___灯光。J459
【填空题】
147.当重复鸣示听觉信号时,须间隔___以上。J460
【填空题】
148.听觉信号,长声为3s,短声为1s,音响间隔为___。J460
【填空题】
149.发现线路有危及行车安全的不良处所时,应鸣示___信号。J461
【填空题】
150.在接近鸣笛标、道口、桥梁、隧道、行人、施工地点或天气不良时,应鸣示___信号。J461
【填空题】
151.机车的鸣笛鸣示方式中,警报信号的鸣示方式为___声。J461
【填空题】
152.机车库内整备完毕要道准备出段时,机班必须确认调车信号或股道号码信号、道岔开通信号、道岔表示器___,厉行确认呼唤___,鸣笛动车___。C12
【填空题】
153.机车到达站、段分界点停车,签认出段时分,了解挂车股道和经路,执行___,按信号显示出段。C12
【填空题】
154.进入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机车速度,执行十、五、三车和一度停车规定,确认___、防护信号及停留车位置。C13
【填空题】
155.机车连挂车列时,司机应根据需要适量撒砂,连挂后要___。C13
【填空题】
156.司机应在列车充风或列车制动机试验时,检查本务机车与列尾装置主机是否已形成“___”关系。C14
【填空题】
157.司机应在列车___或列车制动机试验时,检查本务机车与列尾装置主机是否已形成“一对一”关系。C14
【填空题】
158.机车挂车后,司机进行列车制动机试验时发现充、排风___等异常或制动主管漏泄每分钟超过20kPa时,及时通知检车人员___。C14
【填空题】
159.机车挂车后,司机发现制动关门车辆数超过规定时,发车前应持有___。 C14
【填空题】
160.司机发现___时间短等异常或制动主管漏泄每分钟超过20kPa时,应及时通知检车人员___。C14
【填空题】
161.司机起动列车前使用列尾装置检查___制动主管压力是否与机车制动主管压力基本一致。C17
【填空题】
162.列车起动后,机班应进行___瞭望,确认列车起动正常。C17
【填空题】
163.机车司机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彻底瞭望、___、准确呼唤、手比眼看”的“十六字令”。 C21
【填空题】
164.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出发前、___前、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和停车站出站后,应使用列尾装置对制动主管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查。C27
【填空题】
165.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出发前、进站前、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和停车站出站后,应使用列尾装置对___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查。C27
【填空题】
166.进入停车线停车时,提前确认LKJ显示距离与地面信号位置___,准确掌握制动时机、制动距离和减压量,应做到一次停妥。C28
【填空题】
167.进入停车线停车时,提前确认LKJ显示距离与地面信号位置是否一致,准确掌握___、制动距离和减压量,应做到一次停妥。C28
【填空题】
168.列车进入停车线施行制动停车时,累计减压量,不应超过___。C28
【填空题】
169.货物列车应保压停车,直至发车前出站___信号机开放或接到车站准备开车的通知后,方能___。C36
【填空题】
170.依据《条例》规定,铁路交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___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事7
【填空题】
171.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行车设备故障耽误本列客运列车1小以上,或耽误本列货运列车___小时以上,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D类事故。事15
【填空题】
172.线路标志,按___方向设在线路左侧。J454
【填空题】
173.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行车设备故障耽误本列客运列车___小时以上,或耽误本列货运列车2小时以上,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D类事故。事15
【填空题】
174.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列车运行中发生机车车辆断轴,车轮崩裂,制动梁、下拉杆、交叉杆等部件脱落,未构成一般B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___类事故。事14
【填空题】
175.铁路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___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事49
推荐试题
【判断题】
钢丝绳的绳套应有铁套环,用编结法结成绳套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且不得短于300mm,用卡子连接绳套时,卡子不得少于3个
【判断题】
在安装液压泵时,不允许用三角皮带直接带动泵轴转动
【判断题】
用光学平直仪器测量时,可按作图或计算两种方法求出导轨的不直度
【判断题】
方框水平仪只能测量出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性误差
【判断题】
通过千分尺可以直接测量直线型面与圆弧型面交点尺寸
【判断题】
液平面法主要用于测量小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判断题】
测量床身导轨要垂直平面内直线度的量具一般用百分表
【判断题】
机床传动链精度的检查方法中数字计数法方法简单,但分辨率和测量精度较低
【判断题】
框式水平仪能测量V型导轨在垂直面和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判断题】
液压阀安装前,先用干净汽油清洗元件表面
【判断题】
研磨主要用于精密零件孔的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可达IT5级,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0.2~0.04um
【判断题】
工艺尺寸链与零件尺寸链统称为设计尺寸链
【判断题】
在超声检测中,横波探伤最常用于焊缝探伤
【判断题】
机床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与系统泄漏严重,密封损坏无关
【判断题】
对钻孔生产率的影响,切削速度比进给量大
【判断题】
在刮削V型导轨与平面导轨副时,首先刮削平面导轨,再用刮好的平面导轨作基准刮削V型导轨
【判断题】
喷焊工艺目前多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部喷焊法,另一类叫二步喷焊法。二步喷焊法就是先完成喷涂层,然后再对涂层时行重熔的工艺法
【判断题】
在轴组的装配中,常在轴两端的支承点上用轴承盖单向固定,分别限制轴组两个方向的轴向移动。为避免轴受热伸长而使轴承卡住,在右端轴承外圈与端盖间应留有0.5~1mm间隙,以便游动
【判断题】
在机械设备的振动特点中,自激振动频率等于或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
【判断题】
液体动压轴承是指运转时纯液体摩擦的滑动轴承
【判断题】
切削刃后面磨损不严重时,可用油石切削刃的垂直方向轻轻推动,加以秀光
【判断题】
在滚动四港府的轴向间隙的预紧调整法中,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可实现定量精密微调
【判断题】
分组装配法适用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有要求特别高的机器结构
【判断题】
大型设备机械零件的特点是大、重、精度要求不高,常采用焊接、铆接、镶补、粘接等方法修复
【判断题】
箱体工件划线工作之前,应先了解工件的加工工艺
【判断题】
工作台要牢固平稳,平台周围要保持整洁,通行要方便,1米内禁止堆放物件
【判断题】
钻削时,使用直角尺和塞尺采用光隙法可以检测出工件加工表面和主轴的垂直度误差
【判断题】
配合轴颈相对于支撑轴颈的景象圆跳动是精密主轴轴颈检验项目之一
【判断题】
为防止液压泵吸空,对泵的吸油高度要求应小于200mm
【判断题】
在斜度较大的斜面上钻孔时,可先用与孔径相同的立铣刀铣出一个与钻头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然后再钻孔
【判断题】
钻斜孔工艺中,首先要解决的工艺难题是起钻困难
【判断题】
机床传动链精度的检查方法中,数字计数法方法简单,但分辨率和测量精度较低
【判断题】
珩磨主要用于精密零件孔的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可达1T5级,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0.2~0.04μm
【判断题】
钻削时,使用直角尺和塞尺采用光隙法可以检测出工件加工表面和主轴的垂直度误差
【填空题】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办法》,<中铁股份财务﹝2017﹞82号>中规定,股份公司整体投资预算以符合、满足国资委债务风险管控<资产负债率管控目标>要求为原则,各二级单位投资预算以满足、实现股份公司要求的___控制目标为基本原则。
【填空题】
根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办法》<中铁股份财务﹝2017﹞82号>中规定的投资原则,应履行党和国家赋予中央企业的___。
【填空题】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PPP项目投资经营管理办法》<中铁四投〔2017〕817号>中规定,非经营性PPP项目指不具有明确合法的收费基础,项目建成后自身不产生经营收入,按照___的回报机制进行投资建设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