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一般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等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一般万用表的测量线路由多量程直流电流表、多量程直流电压表、多量程整流式交流电压表以及多量程欧姆表等几种线路组成
【判断题】
万用表的各种测量对象和量程选择,都是靠转换开关来实现的
【判断题】
万用表虽然具有多用途、多量程的优点,但如果使用不当,选择或接线错误,就可能带来烧表或触电的危险
【判断题】
万用表测量中需要切换转换开关时,应当先切断电源。不应在带电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高电压、大电流的情况下切换转换开关
【判断题】
万用表的刻度盘上有许多条标度尺,分别用于不同的测量对象
【判断题】
电阻的标度尺大多在标度盘的最上一行,用符号“Ω”标示,读数在线上方
【判断题】
使用万用表测量时,应注意人身和仪表设备的安全。测量时,手部不得触及表笔的金属部分,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发生触电危险
【判断题】
物体能吸引铁类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铁磁物质称为磁体
【判断题】
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当它静止不动时,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另一个磁极指北
【判断题】
磁极是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地方。如果把两块磁体靠近,就会发现磁极间具有异性相斥、同性相吸的特性
【判断题】
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磁场具有力和能的特性
【判断题】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判断题】
磁力线是互不相交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内部由N极指向S极,在磁体外部由S极指向N极
【判断题】
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磁场方向(即放入磁场中该点的小磁针N极的指向)
【判断题】
磁通的单位为麦克斯韦,用字母φ表示,简称麦(Mx)
【判断题】
为了表示磁场的强弱,把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磁通称为磁通密度或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
【判断题】
磁通密度是一个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可用于描述磁场中各点的性质
【判断题】
如果磁场中各点的磁通密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该磁场为匀强磁场
【判断题】
实验证明,通电导体的周围与磁体的周围一样,存在着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判断题】
用右手握住直导线,使拇指指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力线方向,即磁场方向
【判断题】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叫电磁力
【判断题】
改变通电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或者改变磁场的方向,线圈转动的方向也会改变
【判断题】
用直流电源供给电流的电动机,叫做直流电动机
【判断题】
换向器的作用在于它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判断题】
所谓触电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伤害
【判断题】
电伤是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外伤,如电弧灼伤
【判断题】
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内部而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映和病变
【判断题】
人体常因电击而死亡,所以它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
【判断题】
单相触电,电流流过人体进入大地。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取决于人体电阻和地面电阻,可能接近相电压220伏,危险性较大
【判断题】
两相触电,人体同时与两根线接触,电流由一相导线通过人体流至另一相导线,这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380伏,这种触电后果比单相触电更为严重
【判断题】
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体有电流流入地下时(如电网的一根导线因绝缘损坏或断裂而碰地),在接地点周围的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靠近接地点时,两脚之间就承受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判断题】
在各种各样的触电事故中,最常见的是人体误触带电体或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导体(如电器外壳)而引起的触电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农历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的月中,所以八月十五叫“中秋节”。
【判断题】
“正月十五闹花灯”说的是中秋节的习俗。
【判断题】
重阳节距今已有 1700 多年的历史。
【判断题】
中国人认为:一、三、五、七、九为阳数, 二、四、六、八为阴数。因此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或重九。
【判断题】
因为九月初九正好是重九,九为阳数,所以叫“重阳节”。
【判断题】
重阳节这天,古人插戴茱萸和菊花是为了避免瘟疫,驱除恶气。
【判断题】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中国的敬老节。
【判断题】
节气是中国农历特有的,一年共有 24 个节气。
【判断题】
节气是中国古人用来表示季节和气候变化的。
【判断题】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判断题】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判断题】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判断题】
属相也叫“生肖”,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纪年和计算年龄的方法。
【单选题】
1小牛在对某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后,因考虑到该业务系统中部分涉及金融交易的功能模块风险太高,他建议该公司以放弃这个功能模块的方式来处理该风险。请问这种风险处置的方法是___.
A. 降低风险
B. 规避风险
C. 转移风险
D. 放弃风险
【单选题】
2___第二十三条规定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 )实行分级保护。( )应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三同步)。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 )后,方可投入使用。
A. 《保密法》;涉密程度;涉密信息系统;保密设施;检查合格
B. 《国家保密法》;涉密程度;涉密系统;保密设施;检查合格
C. 《网络保密法》;涉密程度;涉密系统;保密设施;检查合格
D. 《安全保密法》;涉密程度;涉密信息系统;保密设施;检查合格
【单选题】
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框架(Information Assurance Technical Framework, IATF),目的是为保障政府和工业的___提供了( )。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框架的核心思想是( )。深度防御战略的三个核心要素:( )、技术和运行(亦称为操作)。
A. 信息基础设施;技术指南;深度防御;人员
B. 技术指南;信息基础设施;深度防御;人员
C. 信息基础设施;深度防御;技术指南;人员
D. 信息基础设施; 技术指南;人员; 深度防御
【单选题】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明确了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___、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 )、需要重点加强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27号文的重大意义是,它标志着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有了( )、我国最近十余年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都是围绕着此政策文件来( )的、促进了我国( )的各项工作。
A. 方针;主要原则;总体纲领;展开和推进;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B. 总体要求;总体纲领;主要原则;展开;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C. 方针和总体要求;主要原则;总体纲领;展开和推进;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D. 总体要求;主要原则;总体纲领;展开;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单选题】
下面对国家秘密定级和范围的描述中,哪项不符合《保守国家秘密法》要求___
A.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B. 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
C. 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可由各单位自行参考国家要求确定和定级,然后报国家工作部门确定
D. 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保密部门,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审定的机关。
【单选题】
GB/T 18336《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是测评标准类中的重要标准,该标准定义了保护轮廓和安全目标的评估准则,提出了评估保证级共分为___个递增的评估保证等级。
【单选题】
7根据Bell-LaPadula模型安全策略,下图中写和读操作正确的是___。
A. 可读可写
B. 可读不可写
C. 可写不可读
D. 不可读不可写
【单选题】
主体和客体是访问控制模型中常用的概念,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___
A. 主体是访问的发起者,是一个主动的实体可以操作被动实体的相关信息或数据
B. 客体也是一种实体,是操作的对象
C. 主体是动作的实施者
D. 一个主体为了完成任务,可以创建另外的主体
【单选题】
一个密码系统至少由明文、密文、加密算法、解密算法和秘钥9部分组成,其安全性是由下列那个选项决定的___。
A. 加密算法
B. 解密算法
C. 加密和解密算法
D. 秘钥
【单选题】
由于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因此需要一个通用的框架对其进行解构和描述,然后再基于此框架讨论信息系统的___。在IATF中,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层面分为以下四个焦点领域( ),区域边界即本地计算环境的外缘:( )支持性基础设施,在深度防御技术方案中推荐( )原则、( )原则。
A. 网络和基础设施;安全保护问题;本地的计算环境;多点防御;多层防御
B. 安全保护问题;本地的计算环境;多点防御;网络和基础设施;多层防御
C. 安全保护问题;本地的计算环境;网络和基础设施;多点防御;多层防御
D. 本地的计算环境;安全保护问题;网络和基础设施;多点防御;多层防御
【单选题】
分组密码算法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密码算法,下面描述中,精误的是___
A. 分组密码算法要求输入明文按组分成固定的块
B. 分组密码算法每次计算得到固定长度的密文输出块
C. 分组密码算法也称为序列密码算法
D. 常见的DES、IDEA算法都属分组密码算法
【单选题】
以下哪个是国际信安全标准化组织的简称___
A. ANSI
B. IS0
C. IEEE
D. NIST
【单选题】
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们作用对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否成功实施非常重要,但是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管理者应有职责的是___。
A. 制定并颁布信息安全力针。为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明力向并提供具体纲领,明确总体要求。
B. 确保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目标和相应的计划得以制定,目标应明确,可度量,计划应具体,可实施
C. 向组织传达满足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传达满足信息安全要求,达成信息安全目标,符合信息安全方针,履行法律责任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D.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明确安全风险管理作用,实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过程,确保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选择合理、计算正确。
【单选题】
作为信息安全从业人员,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CISP职业道德准则___
A. 抵制通过网络系统侵犯公众合法权益
B. 通过公众网络传播非法软件
C. 不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进行造谣,欺作,诽谤等话动
D. 帮助和指导信息安全同行提升信息安全保障知识和能方
【单选题】
关于密钥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科克霍夫原则指出算法的安全性不应基干算法的保密,而应基于秘钥的安全性
B. 保密通信过程中,通信方使用之前用过的会话密钥建立会话,不影响通信安全
C. 密钥管理需要考虑密钥产生,存储、备份、分配、更新,撤销等生命周期过程的每个环节
D. 在网络通信中,通信双力可利用Diffie-Hellman 协议协商出会话秘钥
【单选题】
实体身份鉴别的方法多种多样,且随着技术的进步,鉴别方法的强度不断提高,常见的方法有利用口令鉴别、令牌鉴别、指纹鉴别等。小王在登陆某移动支付平台时,首先需要通过指纹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通过鉴别后,他才能作为合法用户使用自己的账户进行支付、转账等操作。这种鉴别方法属于下列选项中的___
A. 实体所知的鉴别方法
B. 实体所有的鉴别方法
C. 实体特征的鉴别方法
D. 实体所*的鉴别方法
【单选题】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对信息安全的定义为___
A. 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使用、泄露、修改和破坏,为信息和信息系统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B. 信息安全有时缩写为Infosee 是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中断、修改、检查、记录或破坏信息的做法,他是一个可以用于任何形式数据(例如电子、物理)的通用术语
C. 在既定的密级条件下,网络与信息系统抵御意外事件或恶意行为的能力,这些事件和行为将威胁所储存或传输的数据以及经由这些的网络和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可用、真实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D. 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技术、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受到破坏、更改、泄露。
【单选题】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管理学常用的一种模型,关于PDCA四个字母,下面理解错误的是___
A. P是Plan 指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确定方针、目标和活动计划
B. D是Do指实施、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 C是check指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D. A指Aim 指瞄准问题,抓住安全事件的核心,确定责任
【单选题】
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理解以下哪项是正确的___
A.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三峡大坝基础设施,神州载人航天设施和高铁网络设施
B.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不会向公众服务,所以受到攻击损害后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C. 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将信息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明缺少信息安全我国的国家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
D. 等级保护定级的系统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单选题】
随着信息安全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各个组织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尝试使用参考ISO27001介绍的ISMS来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关于ISMS,下面描述错误的是___
A. 在组织中,应由信息技术负责部门(如信息中心)制定并颁布信息安全方针,为组织的ISMS 建设指明方向并提供总体纲领,明确总体要求
B. 组织的管理层应确保ISMS 目标和相应的计划得以制定,信息安全管理目标应明确、可度量,风险管理计划应具体,具备可行性
C. 组织的信息安全目标、信息安全万针和要求应传达到全组织范围内,应包括全体员工, 同时,也应传达到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外部各方
D. 应全面了解组织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决定风险可接受级别和风险可接受准则,并确认接受相关残余风险。
【单选题】
信息安全组织的管理涉及内部组织和外都各方两个控制目标。为了实现对组织内部信息安全的有效管理,应读实施常规的控制措施。不包括哪热选项___
A. 信息安全的管理承诺、信息安全协调、信息安全职责的分配
B. 信息处理设施的授权过程、保密性协议、与政府部门的联系
C. 与特定利益集团的联系、信息安全的独立评审
D. 与外部各方相关风险的识别、处理外部各方协议中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