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54机车到达站、段分界点停车,签认出段时分,了解挂车股道和经路,执行___,按信号显示出段。 C12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55进入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机车速度,执行十、五、三车和一度停车规定,确认___、防护信号及停留车位置。 C13
【填空题】
156机车连挂车列时,司机应根据需要适量撒砂,连挂后要___。 C13
【填空题】
157司机应在列车充风或列车制动机试验时,检查本务机车与列尾装置主机是否已形成“___”关系。 C14
【填空题】
158司机应在列车___或列车制动机试验时,检查本务机车与列尾装置主机是否已形成“一对一”关系。 C14
【填空题】
159机车挂车后,司机进行列车制动机试验时发现充、排风___等异常或制动主管漏泄每分钟超过20kPa时,及时通知检车人员,无检车人员时通知车站值班员。 C14
【填空题】
160机车挂车后,司机发现制动关门车辆数超过规定时,发车前应持有___。 C14
【填空题】
161司机起动列车前使用列尾装置检查___制动主管压力是否与机车制动主管压力基本一致。 C17
【填空题】
162列车起动后,机班应进行___瞭望,确认列车起动正常。 C17
【填空题】
163机车司机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彻底瞭望、___、准确呼唤、手比眼看”的“十六字令”。 C21
【填空题】
164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出发前、___前、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和停车站出站后,应使用列尾装置对制动主管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查。 C27
【填空题】
165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出发前、进站前、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和停车站出站后,应使用列尾装置对___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查。 C27
【填空题】
166进入停车线停车时,提前确认LKJ显示距离与地面信号位置___,准确掌握制动时机、制动距离和减压量,应做到一次停妥。 C28
【填空题】
167根据《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J5类准驾的机车系列是___。 14号令第3条
【填空题】
168列车进入停车线施行制动停车时,累计减压量,不应超过___。 C28
【填空题】
169货物列车应保压停车,直至发车前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开放或接到车站准备开车的通知后,方能___。 C36
【填空题】
170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___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事7
【填空题】
171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行车设备故障耽误本列客运列车1小时以上,或耽误本列货运列车___小时以上,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D类事故。 事15
【填空题】
172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行车设备故障耽误本列客运列车___小时以上,或耽误本列货运列车2小时以上,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D类事故。 事15
【填空题】
173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列车运行中发生机车车辆断轴,车轮崩裂,制动梁、下拉杆、交叉杆等部件脱落,未构成一般B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___类事故。事14
【填空题】
174铁路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___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 事49
【填空题】
175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挤道岔”系指车轮___或挤坏道岔。 事附30.
【填空题】
176机务段直接行车有关人员、机车试运转有关人员,凭___可登乘本段机车。运31
【填空题】
177因救援抢险等需要相关人员凭___可登乘机车。 运31
【填空题】
17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铁路营业线上的驾驶人员应当向___申请驾驶资格,并取得相应类别的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 14号令第2条
【填空题】
179根据《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机车系列申请人应当连续机务乘务学习___以上。 14号令第5条
【填空题】
180铁路机车车辆的驾驶人员应当参加国务院___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639号令 第57条
【填空题】
181根据《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机车系列申请人应当连续机务乘务学习___以上。 14号令第5条
【填空题】
182铁路机车车辆的驾驶人员应当参加国务院___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639号令第57条
【填空题】
183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或特别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刑法上称为___。 《刑法》
【填空题】
184铁路职工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铁路运营事故,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 ___。 《铁路法》
【填空题】
185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 ___ 。 《安全生产法》
【填空题】
186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 ___,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安全生产法》
【填空题】
187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___。 《安全生产法》
【填空题】
188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 ___和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生产法》
【填空题】
189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 ___。 《安全生产法》
【填空题】
190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 ___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行政许可法》
【填空题】
191初次申请驾驶证,申请人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___和体检合格报告。 《驾驶人员资格许可》
【填空题】
192初次申请驾驶证,申请人考试报名时应当现场采集申请人照片,要求申请人半身脱帽正面照,白底彩色,着 ___上衣。 《驾驶人员资格许可》
【填空题】
193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 ___材料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驾驶人员资格许可》
【填空题】
194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贿赂、 ___行为的,取消考试资格,已经通过的考试科目成绩无效,且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驾驶人员资格许可》
推荐试题
【判断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入新阶段,但全社会法制观念还很差。
【判断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故事吸引世界目光。
【判断题】
2014年10月底,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遵义召开,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央军委全体成员和会议代表,一起重温了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
【判断题】
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0%左右,按国家和独立经济体排位,大致处在世界底层。
【判断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判断题】
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拥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判断题】
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判断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判断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判断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判断题】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判断题】
中国人民的梦想和各国人民的梦想是互不相通的。
【单选题】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人的全面发展
C. 社会主义现代化
D.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单选题】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A. 国家的梦
B. 人民的梦
C. 民族的梦
D. 世界的梦
【单选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___相统一的梦。
A. 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
B. 国家情怀、民族情怀、社会情怀
C. 民族情怀、世界情怀、人民情怀
D. 国家情怀、家庭情怀、人民情怀
【单选题】
习近平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段话说的是___。
A. 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B. 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C. 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单选题】
中国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体现了___。
A. 国家情怀
B. 民族情怀
C. 人民情怀
D. “家天下”情怀
【单选题】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___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B.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C. 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 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单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___,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A. 走中国道路
B. 弘扬中国精神
C. 凝聚中国力量
D. 改革开放
【单选题】
我们的___意味者“世界离不开中国,世界需要中国声音”,是民族的振兴与自强不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A. 经济强国梦
B. 政治大国梦
C. 文化兴国梦
D. 天下大同梦
【单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___。
A. 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
C. 中高速增长的经济力量。
D. 保障有力的军事力量
【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说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即___。
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适合中国特点的工业化道路
D. 不屈不挠,上下求索的革命道路
【单选题】
我们的___意味着“世界离不开中国,世界需要中国声音”,是民族的振兴与自强不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A. 经济强国梦
B. 政治大国梦
C. 文化兴国梦
D. 天下大同梦
【单选题】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__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 继续前进
B. 牢记使命
C. 方得始终
D. 砥砺前行
【单选题】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是___。
A. 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单选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___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两步走
B. 三步走
C. 四步走
D. 五步走
【单选题】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__。
A. 决战期
B. :.决胜期
C. 关键期
D. 攻坚期
【单选题】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___新征程,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
【单选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___。
A.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单选题】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___年完成。
A. 12年
B. 15年
C. 18年
D. 30年
【单选题】
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的阶段安排看来,到2035年,我国将___。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美丽文明和谐的社会现代化强国。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单选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___。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B.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C.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D.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安排
【单选题】
把握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分___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A. 两个阶段
B. 三个阶段
C. 四个阶段
D. 五个阶段
【单选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___。
A.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
C. 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
D.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共同富裕
【单选题】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中,属于政治建设目标的是___。
A. 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B.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C. 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D.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单选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___托起中国梦。
【单选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而道远,___。
A. 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B. 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C. 蓝图可能一蹴而就
D. 梦想可能一夜成真
【单选题】
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___。
A.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C.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傲视群雄的社会主义国家
D.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有强大威慑力的国家
【单选题】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___
A. 2020年 2035年
B. 2025年 2040年
C. 2030年2045年
D. 2035年 本世纪中叶
【多选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___。
A. 发展生产力
B. 实现共同富裕
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