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多选题】
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完全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___
A. 离开了阶级斗争谈社会主义
B. 离开了思想道德建设谈社会主义
C. 离开了生产力水平谈社会主义
D. 离开了生产关系变革谈社会主义
【多选题】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阐述了___。
A. 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B.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 反对教条主义
【多选题】
以下哪个判断是错误的,我们的改革___
A. 是从城市开始的
B.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 是全面改革
D. 是党领导下的改革
【多选题】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___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A. 对外开放
B. 水土保持
C. 经济体制改革
D. 计划生育
【多选题】
“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根本的一个标准是___
A.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 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多选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___
A. 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
B.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 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多选题】
著名作家苏童的作品《白雪猪头》有这段描写:“我母亲凌晨就提着篮子去肉铺排队,可是她买不到猪头肉。人们明明看见肉联厂的小货车运来了八只猪头,……可是等肉铺的门打开了,我母亲却看见柜台上只放着四个小号的猪头,另外四只大的不见了。这里的故事最可能发生在___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9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1世纪
【多选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___
A. 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C. 在流通领域不受任何限制地发挥作用
D. 自发地调节社会经济总量的平衡
【多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___
A.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B.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机制
C.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多选题】
我国国有企业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因为股份制___
A.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B.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必然要求
C. 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D. 是实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多选题】
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___
A. 党的十三大
B. 1992年南方讲话
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党的十四大
【多选题】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党的___
A. 十一大
B.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十一届六中全会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思想的有___。
A.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B. 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C.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D. 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E.只有坚持治理整顿,才能有发展
【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实现的总体小康的特点?___
A. 低水平
B. 不全面
C.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 发展不平衡
E. 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___
A. 突出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导地位
B. 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C. 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D. 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E. 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多选题】
1979年3月30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___
A. 它是对我国旧发展战略的反思
B. 它的原意就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C. 它是指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把现代化标准放低一点
D. 即后来邓小平所说的"小康之家"
E. 这是对我国原定在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修改
【多选题】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五次提出党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其中属于正确的部分是___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B.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E.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多选题】
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哪两大突破___
A.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
B. 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
C. 十三大提出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 十二大提出,要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E. 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多选题】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___
A. 个体经济
B. 私营经济
C. 外资经济
D. 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E. 股份经济
【多选题】
公有制经济包括___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 中外合资企业
E. 中外合作企业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市场机制的优势和长处___
A. 灵活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产需及时协调
B. 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C. 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D. 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提高效率和效益
E. 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
【多选题】
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___
A. 生产资料私人所有
B. 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 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
D.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E. 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多选题】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___
A. 不能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
B. 易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
C. 难以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D. 难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的稳
E. 可能造成经济失衡和周期波动
【多选题】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不清楚,因此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包括___
A. 离开生产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
B. 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
C. 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公有化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D. 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E. 没有认识到在经济领域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性
【多选题】
市场机制包括___
A. 价格机制
B. 供求机制
C. 竞争机制
D. 约束机制
E. 汇率机制
【多选题】
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有___
A. 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B. 体制问题上不搞姓“社”和姓“资”的争论
C. 以社会改革为重点与其他改革全面展开
D. 大胆地推进突进式改革
E. 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摸着石头过河
【多选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有___
A. 扩大对外贸易
B. 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 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 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E. 发展国际旅游业
【多选题】
实行改革开放是___
A. 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C.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D.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E.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多选题】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包括___
A.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B.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 一手抓工业发展,一手抓农业发展
E. 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精神文明
【多选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依据的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正确认识,这些认识包括 ___
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立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力量解决
D. 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E. 通过改革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多选题】
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___
A. 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B. 外国政府和银行的贷款
C.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D. 在国外发行债券
E. 在国外股票市场上市
【多选题】
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是___
A. 建国时面临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国情
B. 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直接影响
C.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单纯,计划经济体制比较顺利地运行
D. 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E. 中国共产党的首创
【多选题】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___
A. 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 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 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 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多选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的特征有如下几点___
A. 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严重不足
B. 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目的是追求利润
C. 企业只是政府的一个生产部门
D. 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
E. 企业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多选题】
我国改革开放后首先成立的经济特区有___等
A. 广州
B. 珠海
C. 厦门
D. 汕头
E. 深圳
【多选题】
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首次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其中包括___
A. 军工业
B. 电力行业
C. 电信业
D. 房地产业
E. 食品行业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因为___
A. 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
B. 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
C.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会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
D.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存在差别
E.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目标
【多选题】
构成现代市场体系的要素市场主要是___
A. 消费品市场
B. 资本市场
C. 劳动力和人才市场
D. 技术和信息市场
E. 土地市场
【多选题】
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___
A. 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刺激作用
B. 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C. 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D. 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E. 社会的稳定和谐
【多选题】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___
A. 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B. 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有利于壮大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D. 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体现
E.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工资应当以_______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913000000]___
【单选题】
氧气瓶和乙炔瓶间距不应少于_______。[922000000]___
【单选题】
电闸箱一定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如有漏电现象能在_______内切断电源。[911000000]___
A. 0.5s
B. 0.05s
C. 0.03s
D. 0.02s
【单选题】
如发现缺少安全防护措施的施工场所,应及时_______。[931000000]___
A. 向有关部门举报
B. 向施工单位举报
C. 向施工单位提示
D. 以后不再去
【单选题】
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_______。[921000000]___
A. 有电
B. 无电
C. 可能有电,也可能无电
D. 无所谓
【单选题】
工作台、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_______。[912000000]___
A. 36V
B. 42V
C. 47V
D. 110V
【单选题】
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远离至少_______以外。[921000000]___
A. 10m
B. 15m
C. 20m
D. 30m
【单选题】
上道进行施工,检修作业及设备检查时,应实行_______作业,按规定穿着防护服(饰),并应设安全防护员,实行专人防护。[923000000]___
【单选题】
在停留列车,车辆前部或尾部通过时,应与其保持_______以上距离。[931000000]___
【单选题】
扛抬笨重物体时,每人负重一般不得超过_______。[912000000]___
A. 40kg
B. 50kg
C. 60kg
D. 70kg
【单选题】
对带有_______及其以上电压的信号设备进行作业时,一般应切断电源或双人作业。[921000000]___
A. 36V
B. 40V
C. 110V
D. 220V
【单选题】
对高于_______电压的信号设备进行带电作业时,使用带绝缘的工作,穿绝缘胶鞋。[921000000]___
A. 12V
B. 24V
C. 30V
D. 36v
【单选题】
检修整流、变流及磁饱和等电源设备时,电压高于_______的设备应关闭电源,并通过人工放电,释放电容器电能后,方可开始工作。[922000000]___
A. 36V
B. 110V
C. 220V
D. 380V
【单选题】
人身和携带物件(如长杆、导线、工具等)与接触网设备带电部分,必须保持_______以上的距离。[913000000]___
【单选题】
当发现接触网线断落时,要远离该处_______以外,将该处加以防护,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理。[922000000]___
A. 3m
B. 5m
C. 10m
D. 15m
【单选题】
停电作业时,应指派专人断电,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_______。[931000000]___
A. 警示牌
B. 禁动牌
C. 提示
D. 红布条警示
【单选题】
人身和携带物件与接触网回流线必须保持_______以上距离。[923000000]___
A. 0.5m
B. 1m
C. 1.5m
D. 2m
【单选题】
在距接触网不足_______的处所作业时,必须要求供电部门配合。[921000000]___
A. 0.5m
B. 1m
C. 1.5m
D. 2m
【单选题】
在电气化区段高柱信号机上作业时应保持人身和携带物件与接触网带电部分_______以上距离。[911000000]___
A. 1m
B. 2m
C. 2.5m
D. 2.8m
【单选题】
当进行扼流变压器II次侧的有关开路作业前,应_______。[922000000]___
A. 将扼流变压器I次侧短路
B. 将扼流变压器I次侧开路
C. 做好人身防护
D. 不需特殊防护
【单选题】
防止联锁失效的重点不包括下列_______。[921000000]___
A. 电源对地电流超标
B. 联锁试验不彻底
C. 不填写联锁试验表
D. 电缆绝缘不良造成混线
【单选题】
不属于“两失一违”的是_______。[933000000]___
A. 信号设备失修
B. 信号设备联锁失效
C. 违章作业
D. 施工防护失控
【单选题】
不属于信号安全工作“三害”的是_______。[931000000]___
A. 违章
B. 蛮干
C. 作业准备不足
D. 抢点
【单选题】
不属于“三预告”内容的是_______。[911000000]___
A. 前方站开车预告
B. 信号开放预告
C. 列车接近预告
D. 列车进入本区段
【单选题】
“天窗”修作业结束时,应提前_______进行试验。[922000000]___
A. 5min
B. 10min
C. 15min
D. 20min
【单选题】
160km/h以上提速区段动车组等快速列车到达作业点前_______,本线及临线作业人员必须下道避车。[923000000]___
A. 5min
B. 10min
C. 15min
D. 20min
【单选题】
160km/h以上提速区段动车组等快速列车到达作业点前必须下道避车时,应距线路钢轨头部_______以外。[931000000]___
A. 2m
B. 3m
C. 3.5m
D. 4m
【单选题】
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_______。[931000000]___
【单选题】
在下列环境中工作,_______最易中暑。[922000000]___
A. 没有空气调节的地方
B. 酷热并潮湿的环境
C. 干燥的地方
D. 不通风的地方
【单选题】
用_______方法可有效处理溅到皮肤上的腐蚀性液体。[921000000]___
A. 干布抹去
B. 大量清水冲洗
C. 绷带包扎患处,请医生治疗
D. 另外一种液体中和
【单选题】
安全带适用于_______。[923000000]___
A. 高处作业
B. 悬挂
C. 吊物
D. 携带笨重物品
【单选题】
工作环境_______是不适合进行电焊的。[921000000]___
A. 空气流通
B. 干燥寒冷
C. 炎热而潮湿
D. 有烟尘
【单选题】
煤气中毒一般是由于_______中毒。[921000000]___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铅
【单选题】
铁路运输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应及时报告事故情况,_______相关证据,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912000000]___
A. 无权提供
B. 如实提供
C. 不要提供
D. 不应提供
【单选题】
因设备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定设备_______责任。[922000000]___
A. 行车组织
B. 施工单位
C. 调车组织
D. 管理单位
【单选题】
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事故,因防范措施不到位,定责任事故,确属不可抗力原因导致的事故,定_______事故。[913000000]___
A. 一般违章
B. 一般责任
C. 非责任
D. 一般障碍
【单选题】
调度集中区段的两端站、编组站、区段站,以及调车作业较多、有去往区间岔线列车或中途返回补机的中间站,可不列入调度集中操纵,但_______均应受调度集中控制。[932000000]___
A. 进站信号机
B. 调车信号机
C. 通过信号机
D. 出站信号机
【单选题】
当调度集中设备_______及运输需要时,由中心控制转为车站控制。[933000000]___
A. 故障
B. 维修
C. 施工
D. 故障、维修、施工
【单选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地下光(电)缆两侧各_______ 的范围内挖砂、取土和设置可能引起光(电)缆腐蚀的设施。[933000000]___
A. 0.5m
B. 1m
C. 2m
D. 2.5m
【单选题】
机车信号为行车凭证时,由车载信号和地面信号设备共同构成,必须符合_______原则。[921000000]___
A. 可靠性
B. 安全性
C. 适用性
D. 故障导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