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判断题】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不纳入餐饮服务许可管理的范围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北京市家具企业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木制家具企业应在涂胶、擦色、调漆、手工涂漆、晾漆等作业场所设置通风装置,不用划定作业区域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家具企业涂装作业开始时应先开风机,后启动涂装设备,作业结束时应先关闭风机,后关闭涂装设备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家具生产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考核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利用地下空间从事商业、文化娱乐业、旅店业以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具有防汛、防雨水倒灌设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以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污水井(池)、化粪池、电力井、燃气井、热力井、电信井、地下室、沼气池、密闭垃圾站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DB11/ 852.1—2012)规定,北京市地下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安排作业者进入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DB11/ 852.1—2012),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完成后,作业者应将重要工具带离地下有限空间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心缺氧、注意通风”警示语句可用于冷藏箱、管道等有限空间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心缺氧、注意通风”警示语句不可用于储藏室、温室、冷库等有限空间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锅炉使用单位安全运行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的主要额定参数及运行参数、正常运行中运行参数的控制、设备的正常及紧急停车步骤与方法等,不包括事故判断与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锅炉使用单位定期检修制度包括锅炉检修规程、水泵检修规程、风机检修规程和水处理设备检修规程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锅炉使用单位锅炉安全技术档案不包括检验机构的内部检验、外部检验及水压试验检验报告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地下水位高或年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架空敷设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地形复杂或有河沟、岩层、溶洞等特殊障碍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架空敷设
A. 对
B. 错
【判断题】
燃气锅炉的选择,应根据气体燃料的物性、布置特点等因素确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火车运煤时,锅炉房煤场应采用机械化方式卸煤
A. 对
B. 错
【判断题】
船舶运煤时,锅炉房煤场应采用自卸汽车或人工卸煤
A. 对
B. 错
【判断题】
汽车运煤时,锅炉房煤场应采用机械抓取设备卸煤
A. 对
B. 错
【判断题】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规定,减压减温装置不宜设置蒸汽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城镇燃气加臭剂和燃气混合在一起后不应带有特殊的臭味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规定,每四座焦炉宜设置1个焦台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燃气的供应与使用过程中,禁止倒灌瓶装液化石油气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燃气的供应与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电器设备的接地导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燃气采暖器应具有超压、超温、缺水、水温等安全控制功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地下燃气管道安全间距范围内,禁止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地下燃气管道安全间距范围内,可以堆放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地下燃气管道安全间距范围内,可以进行爆破、钻探、打桩、顶进、挖掘、取土等作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室内家具、各种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
A. 对
B. 错
【单选题】
___0001.《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坚持安全发展。
A. 发展第一
B. 以人为本
C. 预防为本
D. 平安第一
【单选题】
___000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和管理能力。
A. 安全生产技术
B. 安全生产技能
C. 安全意识
D. 安全生产知识
【单选题】
___0003.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 )。
A. 监管
B. 监督检查
C. 监察
D. 整改检查
【单选题】
___0004.国家( )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师傅带徒弟制度。
A. 禁止
B. 鼓励
C. 允许
D. 支持
【单选题】
___0005.下列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投入的是()。
A. 设备维修费用
B. 安全培训费用
C. 安全评价费用
D. 工伤保险费用
【单选题】
___0006.用于()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须进行安全评价。
A. 生产
B. 运输
C. 储存
D. 装卸
【单选题】
___0007.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
A. 安全评价
B. 安全评估
C. 安全审查
D. 安全验收
【单选题】
___0008.(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
A. 省级
B. 市级
C. 乡镇级
D. 县级
【单选题】
___000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 )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 主要负责人
B. 安全负责人
C. 安全管理人员
D. 应急管理人员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汽轮机启动暖管时,注意调节送汽阀和疏水阀的开度是为了___。
A. 提高金属温度;
B. 减少工质和热量损失;
C. 不使流入管道的蒸汽压力、流量过大,引起管道及其部件受到剧烈的加热;
D. 不使管道超压。
【单选题】
汽轮机热态启动,蒸汽温度一般要求高于调节级上汽缸金属温度50~80℃是为了___。
A. 锅炉燃烧调整方便;
B. 避免转子弯曲;
C. 不使汽轮机发生水冲击;
D. 避免汽缸受冷却而收缩。
【单选题】
当主蒸汽温度和凝汽器真空不变,主蒸汽压力下降时,若保持机组额定负荷不变,则对机组的安全运行___。
A. 有影响;
B. 没有影响;
C. 不利;
D. 有利。
【单选题】
调整抽汽式汽轮机组热负荷突然增加,若各段抽汽压力和主蒸汽流量超过允许值,应___。
A. 手动减小负荷,使监视段压力降至允许值;
B. 减小供热量,开大旋转隔板;
C. 加大旋转隔板,增加凝汽量;
D. 增加负荷,增加供热量。
【单选题】
主蒸汽管的管壁温度监测点设在___。
A. 汽轮机的电动主汽门前;
B. 汽轮机的自动主蒸汽门前;
C. 汽轮机的调节汽门前的主蒸汽管上;
D. 主汽门和调节汽门之间。
【单选题】
圆筒形轴承的顶部间隙是椭圆轴承的___倍。
A. 2;
B. 1.5;
C. 1;
D. 1/2。
【单选题】
对于直流锅炉,在启动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合格的工质进入汽轮机并回收工质和热量,必须另设___。
A. 汽轮机旁路系统;
B. 启动旁路系统;
C. 给水旁路系统;
D. 高压加热器旁路系统。
【单选题】
当需要接受中央调度指令参加电网调频时,机组应采用___控制方式。
A. 汽轮机跟随锅炉;
B. 锅炉跟随汽轮机;
C. 汽轮机锅炉手动;
D. 汽轮机锅炉协调。
【单选题】
锅炉跟随汽轮机控制方式的特点是:___。
A. 主蒸汽压力变化平稳;
B. 负荷变化平稳;
C. 负荷变化快,适应性好;
D. 锅炉运行稳定。
【单选题】
表示正弦电路中电容元件容抗的计算式,正确的是___。
A. i=U/(XC);
B. i=U/(C);
C. I=UC;
D. I=U/(C)。
【单选题】
班组加强定额管理工作中的劳动定额是指___。
A. 工时定额、产量定额;
B. 质量定额、产量定额;
C. 成品定额、工时定额;
D. 质量定额、成品定额。
【单选题】
一个标准大气压(1atm)等于___。
A. 110.325kPa;
B. 101.325kPa;
C. 720mmHg;
D. 780mmHg。
【单选题】
班组民主管理不包括___管理。
A. 政治民主;
B. 经济民主;
C. 生产技术民主;
D. 奖惩民主。
【单选题】
运行分析工作不包括___。
A. 安全分析;
B. 定期分析;
C. 岗位分析;
D. 专题分析。
【单选题】
在主蒸汽管道系统中,为防止发生蒸汽温度偏差过大现象,可采取的措施为___。
A. 采用喷水减温的方法;
B. 采用回热加热的方法;
C. 采用中间联络管的方法; (D)采用减温器的方法。
【单选题】
机组甩负荷时,转子表面产生的热应力为___。
A. 拉应力;
B. 压应力;
C. 交变应力;
D. 不产生应力。
【单选题】
提高蒸汽初温,其他条件不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___。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先提高后降低。
【单选题】
中间再热使热经济性得到提高的必要条件是___。
A. 再热附加循环热效率大于基本循环热效率;
B. 再热附加循环热效率小于基本循环热效率;
C. 基本循环热效率必须大于40%;
D. 再热附加循环热效率不能太低。
【单选题】
在汽轮机启动过程中,发生___现象,汽轮机部件可能受到的热冲击最大。
A. 对流换热;
B. 珠状凝结换热;
C. 膜状凝结换热;
D. 辐射换热。
【单选题】
对于一种确定的汽轮机,其转子或汽缸热应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
A. 蒸汽温度;
B. 蒸汽压力;
C. 机组负荷;
D. 转子或汽缸内温度分布。
【单选题】
选择蒸汽中间再热压力对再热循环热效率的影响是___。
A. 蒸汽中间再热压力越高,循环热效率越高;
B. 蒸汽中间再热压力为某一值时,循环效率最高;
C. 汽轮机最终湿度最小时相应的蒸汽中间压力使循环效率最高;
D.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最高时相应的蒸汽中间压力使循环效率最高。
【单选题】
回热加热系统理论上最佳给水温度相对应的是___。
A. 回热循环热效率最高;
B. 回热循环绝对内效率最高;
C. 电厂煤耗率最低;
D. 电厂热效率最高。
【单选题】
采用回热循环后,与之相同初参数及功率的纯凝汽式循环相比,它的___。
A. 汽耗量减少;
B. 热耗率减少;
C. 做功的总焓降增加;
D. 做功不足系数增加。
【单选题】
如对50MW机组进行改型设计,比较合理的可采用方案是___(原机组参数为p0=3.5MPa,t0=435℃,pc=0.5kPa)。
A. 采用一次中间再热;
B. 提高初温;
C. 提高初压;
D. 同时提高初温、初压。
【单选题】
再热机组在各级回热分配上,一般采用增大高压缸排汽的抽汽,降低再热后第一级回热的抽汽来___。
A. 减少给水加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B. 尽量利用高压缸排汽进行回热加热;
C. 保证再热后各回热加热器的安全;
D. 增加再热后各级回热抽汽的做功量。
【单选题】
高强度材料在高应变区具有( )寿命,在低应变区具有___寿命。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高,较高;
D. 较低,较低。
【单选题】
汽轮机转子的疲劳寿命通常由___表示。
A.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B. 应力循环次数或应变循环次数;
C. 蠕变极限曲线;
D. 疲劳极限。
【单选题】
汽轮机变工况时,采用___负荷调节方式,高压缸通流部分温度变化最大。
A. 定压运行节流调节;
B. 变压运行;
C. 定压运行喷嘴调节;
D. 部分阀全开变压运行。
【单选题】
汽轮机的寿命是指从投运至转子出现第一条等效直径为___mm的宏观裂纹期间总的工作时间。
A. 0.1~0.2;
B. 0.2~0.5;
C. 0.5~0.8;C.0.8~1.0。
【单选题】
协调控制系统共有五种运行方式,其中最为完善、功能最强的方式是___。
A. 机炉独自控制方式;
B. 协调控制方式;
C. 汽轮机跟随锅炉方式;
D. 锅炉跟随汽轮机方式。
【单选题】
汽轮机负荷过低时,会引起排汽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__。
A. 真空过高;
B. 进汽温度过高;
C. 进汽压力过高;
D. 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过低,不足以带走鼓风摩擦损失产生的热量。
【单选题】
协调控制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机、炉独立控制系统,另一部分是___。
A. 中调来的负荷指令;
B. 电液调节系统;
C. 主控制系统;
D. 机组主控制器。
【单选题】
当汽轮机转子的转速等于临界转速时,偏心质量的滞后角___。
A.  <90°;
B.  =90°;
C.  >90°;
D. 趋于180°。
【单选题】
强迫振动的主要特征是___。
A. 主频率与转子的转速一致;
B. 主频率与临界转速一致;
C. 主频率与工作转速无关;
D. 主频率与转子的转速一致或成两倍频。
【单选题】
交流电___mA为人体安全电流。
A. 10;
B. 20;
C. 30;
D. 50。
【单选题】
直流电___mA为人体安全电流。
A. 10;
B. 20;
C. 30;
D. 50。
【单选题】
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常用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亮度。在操作盘、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还必须设有___。
A. 事故照明;
B. 日光灯照明;
C. 白炽灯照明;
D. 更多的照明。
【单选题】
电缆着火后无论何种情况都应立即___。
A. 用水扑灭;
B. 通风;
C. 用灭火器灭火;
D. 切断电源。
【单选题】
如发现有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___。
A. 汇报领导;
B. 汇报安全部门;
C. 立即制止;
D. 给予行政处分。
【单选题】
汽轮机变工况运行时,容易产生较大热应力的部位是___。
A. 汽轮机转子中间级处;
B. 高压转子第一级出口和中压转子进汽区;
C. 转子端部汽封处;
D. 中压缸出口处。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