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海关统计条例》立法依据是______。___
A. 《海关法》
B. 《统计法》
C. 《海关法》、《统计法》
D. 《海关法》、《统计法》、《对外贸易法》及其他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列入海关统计的是:___
A. 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
B. 货币及货币用黄金
C. 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
D. 租赁期1年以下的租赁进出口货物
【单选题】
进出口货物由_________负责统计。___
A. 海关总署
B. 国家统计局
C. 总署统计司
D. 接受申报的海关
【单选题】
海关总署应当_________地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供有关综合统计资料。___
A. 定期、有偿
B. 定期、无偿
C. 不定期、有偿
D. 不定期、无偿
【单选题】
某企业进口减免税货物,有关报关单证、进出口单证、合同应当在海关监管期限内及其后的_____内保管。___
【单选题】
海关稽查时,一般应当在实施稽查的_____书面通知被稽查人。___
A. 当日
B. 1日前
C. 2日前
D. 3日前
【单选题】
海关进行稽查时,应当组成稽查组。稽查组的组成人员不得少于_____。___
【单选题】
海关进行稽查时,经__________批准,可以查询被稽查人在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___
A. 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
B. 稽查处处长
C. 稽查科科长
D. 稽查组负责人
【单选题】
稽查组就稽查报告认定的事实向被稽查人征求意见的,被稽查人应当自收到相关材料之日起_____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海关。___
【单选题】
稽查组实施稽查后,应当向海关报送_____。___
A. 稽查征求意见书
B. 稽查结论
C. 稽查建议书
D. 稽查报告
【单选题】
海关应当自收到稽查报告之日起_____内,作出海关稽查结论并送达被稽查人。___
A. 15日
B. 30日
C. 15个工作日
D. 30个工作日
【单选题】
根据《海关稽查条例》,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主动向海关报告其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并接受海关处理的,应当__________。___
A. 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B. 减轻或者免予行政处罚
C. 免予行政处罚
D. 从重行政处罚
【单选题】
2个以上海关都有管辖权的行政处罚案件,由_______的海关管辖。___
A. 违法行为发生地
B. 违法结果发生地
C. 上级海关指定的
D. 最先发现违法行为
【单选题】
抗拒、阻碍海关稽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应当报告_______依法处理。___
A. 海关总署
B. 直属海关
C. 隶属海关
D. 地方公安机关
【单选题】
_______________,不属于走私行为。___
A. 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国家禁止进境的货物进境的
B. 以伪报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料量的方式致使海关监管货物脱离监管的
C. 以伪报方式擅自将出口加工区内的海关监管货物运出区外的
D. 未经海关同意擅自处置海关监管货物的
【单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走私行为。___
A. 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抵押的
B. 以伪装方式邮寄国家禁止进境物品进境的
C. 进出口货物向海关申报不实的
D. 擅自开启或者损毁海关封志的
【单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走私行为。___
A. 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瞒报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携带国家限制进境的物品进境的
B. 未经海关许可,在海关监管区以外存放海关监管货物的
C. 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移作他用的
D. 未如实向海关申报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料量的
【单选题】
_______,按走私行为论处。___
A. 张某从市场购买几经转手的走私设备
B. 张某不知道李某是走私人,从李某手中购买走私设备
C. 张某知道李某是走私人,表示希望从李某处购买走私设备
D. 张某明知李某走私设备进境,直接从李某处非法收购该设备
【单选题】
使用特制设备、夹层、暗格实施走私的,应当_______。___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从重处罚
D. 加重处罚
【单选题】
违反国家进出口管理规定,进出口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向海关申报时不能提交许可证件的,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处______。___
【单选题】
违反国家进口管理规定,进口属于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货物,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向海关申报时不能提交自动许可证明的,进口货物_______。___
A. 不予放行
B. 予以没收
C. 责令退运
D. 予以扣留
【单选题】
下列关于海关依法检查走私嫌疑人身体的表述,错误的是:___
A. 应当在隐蔽的场所或者非检查人员的视线之外
B. 可以由1名海关工作人员执行
C. 由与被检查人同性别的海关工作人员执行检查
D. 走私嫌疑人不得阻挠检查
【单选题】
某海关于2017年4月1日18时依法对走私犯罪嫌疑人王某予以扣留,如无特殊情况扣留时间不超过_______。___
A. 2017年4月2日18时
B. 2017年4月2日24时
C. 2017年4月3日18时
D. 2017年4月3日24时
【单选题】
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海关扣留货物、物品、运输工具以及账册、单据等资料的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因案件调查需要,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延长,延长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但复议、诉讼期间不计算在内。___
A. 3个月;6个月
B. 6个月;9个月
C. 1年;1年
D. 2年;1年
【单选题】
下列关于海关调查取证的表述,错误的是:___
A. 查问违法嫌疑人应当制作笔录,询问证人可以不制作笔录
B. 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C. 收集的物证、书证应当是原物、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拍摄、复制
D. 根据案件调查需要,海关可以对有关货物、物品进行取样化验、鉴定
【单选题】
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同一当事人就同一批货物分别实施了2个以上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应当依法_______。___
A. 分别从轻处罚
B. 分别从重处罚
C. 择其重者处罚
D. 择其重者从重处罚
【单选题】
对2个以上当事人共同实施的违法行为,应当___________。___
A. 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对次要责任人不再处罚
B. 对主要责任人从重处罚,对次要责任人不再处罚
C. 区别情节及责任,分别给予处罚
D. 给予相同处罚
【单选题】
法人实施违反海关法的行为后,分立为两个新的法人,海关应当以_______作为处罚当事人。___
A. 原法人
B. 两个新的法人
C. 两个新法人中的任意一个
D. 原法人的上级主管部门
【单选题】
走私违法事实基本清楚,但当事人无法查清,自海关公告之日起满______,海关收缴有关货物、物品、违法所得、运输工具和特制设备。___
A. 1个月
B. 45日
C. 2个月
D. 3个月
【单选题】
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合理数量”,指_______根据旅客或者收件人的情况、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确定的正常数量。___
A. 海关
B. 商务部
C. 财政部
D. 税务总局
【单选题】
海关工作人员使用的武器和警械,经当地公安机关同意后由___________统一配发。___
A. 当地公安机关
B. 公安部
C. 直属海关
D. 海关总署
【单选题】
国家在A、B两市分别设立A、B海关,A市居民张某(女)在知悉美元是国家限制出境物品后,将5万美元藏匿于身上,从B海关旅检现场无申报通道出境。B海关旅检工作人员王某(男)、李某(女)要求张某接受人身检查,其携带的美元被海关扣留。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对张某违法携带美元出境的行为,应______________。___
A. 由A海关管辖
B. 由B海关管辖
C. 由A海关和B海关共同管辖
D. 由A海关和B海关协商管辖
【单选题】
国家在A、B两市分别设立A、B海关,A市居民张某(女)在知悉美元是国家限制出境物品后,将5万美元藏匿于身上,从B海关旅检现场无申报通道出境。B海关旅检工作人员王某(男)、李某(女)要求张某接受人身检查,其携带的美元被海关扣留。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张某携带美元出境的行为属于:___
A. 走私行为
B. 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
C. 以走私行为论处的行为
D. 合法行为
【单选题】
国家在A、B两市分别设立A、B海关,A市居民张某(女)在知悉美元是国家限制出境物品后,将5万美元藏匿于身上,从B海关旅检现场无申报通道出境。B海关旅检工作人员王某(男)、李某(女)要求张某接受人身检查,其携带的美元被海关扣留。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对张某实施人身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应当在隐蔽的场所或者非检查人员视线之外
B. 应当有2名以上女性海关工作人员执行
C. 可以由1名女性海关工作人员单独执行
D. 张某不得阻挠海关工作人员依法检查
【单选题】
国家在A、B两市分别设立A、B海关,A市居民张某(女)在知悉美元是国家限制出境物品后,将5万美元藏匿于身上,从B海关旅检现场无申报通道出境。B海关旅检工作人员王某(男)、李某(女)要求张某接受人身检查,其携带的美元被海关扣留。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海关对张某被扣的美元应当______。___
A. 全额退运境内
B. 罚款后发还
C. 没收
D. 收缴
【单选题】
国家在A、B两市分别设立A、B海关,A市居民张某(女)在知悉美元是国家限制出境物品后,将5万美元藏匿于身上,从B海关旅检现场无申报通道出境。B海关旅检工作人员王某(男)、李某(女)要求张某接受人身检查,其携带的美元被海关扣留。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张某对海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______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___
A. 7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单选题】
A企业不服B海关作出的信息公开答复,向C海关申请行政复议,C海关作出维持的行政复议决定。A企业仍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A企业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____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___
A. 7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单选题】
A企业不服B海关作出的信息公开答复,向C海关申请行政复议,C海关作出维持的行政复议决定。A企业仍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A企业提起行政诉讼,被告是______。___
A. B海关
B. C海关
C. 海关总署
D. 共同被告B海关与C海关
【单选题】
A企业不服B海关作出的信息公开答复,向C海关申请行政复议,C海关作出维持的行政复议决定。A企业仍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本案的管辖法院的表述,正确的是:___
A. 应当由B海关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B. 应当由C海关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C. B海关所在地和C海关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都可以管辖
D. B海关所在地和C海关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都可以管辖
【单选题】
A企业不服B海关作出的信息公开答复,向C海关申请行政复议,C海关作出维持的行政复议决定。A企业仍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海关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______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以及答辩状。___
A. 5日
B. 10日
C. 15日
D. 20日
【单选题】
加工贸易企业A公司从境外购进一批塑胶粒子,生产塑料袋后返销境外。海关到A公司进行稽查,发现A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一是伪报加工贸易制成品塑料袋的单位耗料量,致使结余下来的塑胶粒子脱离监管;二是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保税的塑胶粒子与国内料件调换。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A公司加工生产塑料袋的单耗由_______按照有关规定核定。___
A. 行业协会
B. 商务主管部门
C. 海关
D. 发改委
推荐试题
【单选题】
___元。(1.0分)
A. 10万
B. 15万
C. 20万
D. 25万
【单选题】
(37027)全国铁路的行车时刻,均以北京时间为标准,从___起计算,实行24小时制。(1.0分)
A. 零时
B. 18时
C. 22时
D. 24时
【单选题】
(37028)司机鸣笛标设在道口、大桥、隧道及视线不良地点的前方___处,司机见此标志应鸣笛。(1.0分)
A. 500m
B. 500~800m
C. 300m
D. 500~1000m
【单选题】
(37029)线路坡度超过___,长度为8km及以上的为长大下坡道。(1.0分)
【单选题】
(37030)线路坡度超过___,长度为5km及以上的为长大下坡道。(1.0分)
A. 6‰
B. 8‰
C. 10‰
D. 12‰
【单选题】
(37031)线路坡度超过___,长度为2km及以上的为长大下坡道。(1.0分)
A. 16‰
B. 18‰
C. 20‰
D. 22‰
【单选题】
(37032)桥涵顶进施工限制速度不应低于___,以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1.0分)
A. 5km/h
B. 20km/h
C. 45km/h
D. 30km/h
【单选题】
(37033)跨越线路上部且有碍行车安全的施工,应___防护。(1.0分)
A. 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
B. 办理慢行手续,设置移动减速信号
C. 办理临时封锁施工手续,设置停车手信号
D. 设置作业标
【单选题】
(37034)危及行车安全的突发性灾害的紧急抢修,应___防护。(1.0分)
A. 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
B. 办理慢行手续,设置移动减速信号
C. 办理临时封锁施工手续,设置停车手信号
D. 设置作业标
【单选题】
(37035)影响行车安全的故障处理,应___防护。(1.0分)
A. 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
B. 办理慢行手续,设置移动减速信号
C. 办理临时封锁施工手续,设置停车手信号
D. 设置作业标
【单选题】
91/99889.(37037)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___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h以上的,为特别重大事故。(1.0分)
A. 18辆
B. 16辆
C. 20辆
D. 10辆
【单选题】
(37039)___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1.0分)
A. 重大事故
B. 特别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
D. 一般事故
【单选题】
(37040)一般事故的调查期限为___。(1.0分)
A. 60日
B. 30目
C. 20日
D. 10日
【单选题】
管理机构依法追究___。(1.0分)
A. 法律责任
B. 个人责任
C. 行政责任
D. 单位责任
【单选题】
(37042)铁路信号是指示列车运行及调车工作的___。(1.0分)
【单选题】
(37043)不带“T”字的移动减速信号牌设在距离施工地点两端各___处。(1.0分)
A. 500m
B. 600m
C. 700m
D. 800m
【单选题】
(37044)出站色灯信号机显示___灯光准许列车由车站出发、开往次要线路(非自动闭塞区段)。(1.0分)
A. 1个绿色
B. 2个绿色
C. 1个月白色
D. 2个月白色
【单选题】
(37046)___使用通信设备下达设置或撤除防护、开始或停止施工作业、下道避车等命令。(1.0分)
A. 施工现场负责人
B. 驻站联络员
C. 现场防护员
D. 车站调度员容
【单选题】
___。(1.0分)
A. 距施工地点20m处
B. 距施工地点50m处
C. 距施工地点860m处
D. 进站信号机(站界标)处
【单选题】
(37048)现场防护人员应站在距施工地点的___附近,且瞭望条件较好的地点显示停牟手信号。(1.0分)
A. 20m
B. 50m
C. 第一个响墩内20m
D. 最后一个响墩内20m
【单选题】
(37049)《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自___起实行。(1.0分)
A. 2007年9月1日
B. 2007年8月1日
C. 2007年7月1日
D. 2007年6月1日
【单选题】
(37050)50k/m钢轨总磨耗超过___时,为轻伤钢轨。(1.0分)
A. 10mm
B. 12mm
C. 11mm
D. 14mm
【单选题】
(37051)每段无缝线路应设位移观测桩___(固定区较长的情况除外)。(1.0分)
A. 不设
B. 3~5对
C. 5~7对
D. 9对
【单选题】
(37052)电缆横穿线路时,应用钢管防护,埋入的管顶距基面不得小于___。(1.0分)
A. 1m
B. 0.8m
C. 0.6m
D. 0.4m
【单选题】
(37053)警冲标应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为___的中间。(1.0分)
A. 4m
B. 4.2m
C. 4.5m
D. 5m
【单选题】
(37054)___设备必须保证在一个区间内,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允许一个列车占用。(1.0分)
A. 闭塞
B. 信号
C. 半自动闭塞
D. 自动闭塞
【单选题】
(37055)施工天窗封锁作业,防护人员不得少于___。(1.0分)
【单选题】
(37056)Mt是___的单位。(1.0分)
【单选题】
(37057)轨枕的作用是___。(1.0分)
A. 支承钢轨
B. 将钢轨传来的压力传递给道床
C. 可保持钢轨的位置和轨距
D. 以上三个都对
【单选题】
(37058)___运输主要适宜于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1.0分)
A. 铁路和公路
B. 铁路和水路
C. 管道运输
D. 公路和水路
【单选题】
(37059)___不属于线路标志。(1.0分)
A. 公里标
B. 曲线标
C. 警冲标
D. 管界标
【单选题】
(37060)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___。(1.0分)
A.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B.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C. 《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
D. 《关于认真作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
【单选题】
是___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0分)
A. 专职
B. 兼职
C. 专职或兼职
D. 管生产的
【单选题】
___和管理能力。(1.0分)
A. 安全生产技术
B. 安全生产技能
C. 安全意识
D. 安全生产知识
【单选题】
(37063)___应持证上岗。(1.0分)
A. 特种作业人员
B. 新人厂人员
C. 复岗人员
D. 转岗员工
【单选题】
(37065)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___。(1.0分)
A. 生产资源
B. 员工
C. 设备
D. 环境
【单选题】
(37066)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的是___。(1.0分)
A. 《劳动法》
B. 《安全生产法》
C. 《工会法》
D. 《宪法》
【单选题】
(3706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___,制定《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1.0分)
A. 《劳动法》
B. 《安全生产法》
C. 《工会法》
D. 《宪法》
【单选题】
(37068)《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自___日起施行。(1.0分)
A. 2005年3月1
B. 2005年4月1
C. 2005年6月1
D. 2005年10月1
【单选题】
(37070)在劳动法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__。(1.0分)
A. 经济关系
B. 社会劳动关系
C. 人事关系
D. 政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