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六条 监察机关经调查,对违法取得的财物,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涉嫌犯罪取得的财物,应当随案移送人民检察院。
相关试题
【多选题】
监察法关于复审、复核的规定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复审机关应当在二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
B. 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审决定之日起二个月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复核机关应当在二个月内作出复核决定。
C. 复审、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
D. 复核机关经审查,认定处理决定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多选题】
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哪些方式的监督( )
A. 社会监督
B. 司法监督
C. 舆论监督
D. 民主监督
【多选题】
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 、 、 。( )
A. 行政监督
B. 民主监督
C. 社会监督
D. 舆论监督
【多选题】
监察人员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必须 , , ,自觉接受监督。( )
A. 是中国共产党员
B.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C. 熟悉监察业务
D. 具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和调查取证等能力
【多选题】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该机关申诉:( )
A. 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
B. 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
C. 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
D. 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E.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多选题】
按照管理权限,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可以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何种处置?
A. 责令检查
B. 批评教育
C. 诫勉
D. 谈话提醒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
A.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 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C. 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哪些权利: 。
A. 表决权
B. 选举权
C. 被选举权
D. 发言权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抗组织审查,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 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
B. 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C. 包庇同案人员的
D. 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的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有下列行为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 公开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歪曲党的改革开放决策,或者其他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
B. 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
C. 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
D. 歪曲党史、军史的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关于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骨干分子,哪些情形应直接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 组织、参加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或者重大方针政策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或者以组织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或者重大方针政策,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
B. 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敌视政府等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
C. 组织、参加会道门或者邪教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D. 参加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
A. 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
B. 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法律追究的问题,经查证不属实的
C. 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
D. 主动上交违纪所得的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刑法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给予哪几种处分: 。
A. 严重警告
B. 留党察看
C. 撤销党内职务
D. 开除党籍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抗组织审查,有下列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 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
B. 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C. 包庇同案人员的
D. 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的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挑拨民族关系制造事端或者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 。
A. 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B. 对其他参加人员,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C. 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D. 有其他违反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 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党内选举中搞拉票、助选等非组织活动的
B. 在法律规定的投票、选举活动中违背组织原则搞非组织活动,组织、怂恿、诱使他人投票、表决的
C. 在选举中进行其他违反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有关章程活动的
D. 在投票场所大声喧哗的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
A. 党员被依法判处刑罚后,不按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而不处分的
B. 党纪处分决定或者申诉复查决定作出后,不按照规定落实决定中关于被处分人党籍、职务、职级、待遇等事项的
C. 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后,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对受处分党员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的
D. 对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采取漠视态度的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船舶水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应当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B. 从事海洋航运的船舶进入内河和港口的,应当遵守内河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C. 船舶的残油、废油应当回收,禁止排入水体
D. 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
E. 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的国际航线船舶排放压载水的,必要时采用压载水处理装置或者采取其他等效措施,对压载水进行灭活等处理。
【多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船舶进行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过驳作业,应当( )。
A. 编制作业方案
B. 取有效的安全和污染防治措施
C. 报作业地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D. 报作业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从事装载()船舱清洗作业的单位,应当具备与其运营规模相适应的接收处理能力。
A. 油类
B. 有毒货物
C. 腐蚀性货物
D. 污染危害性货物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向水体排放()或者剧毒废液。
A. 含油污水
B. 油类
C. 酸液
D. 碱液
【多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从事( )的单位,应当具备与其运营规模相适应的接收处理能力。
A. 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
B. 船舶废弃物接收作业
C. 装载油类船舱清洗作业
D. 污染危害性货物船舱清洗作业
【多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单位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 同时设计
B. 同时施工
C. 同时投入生产
D. 同时投入使用
【多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排入水体的船舶污染物有()。
A. 船舶的残油、废油
B. 船舶垃圾
C. 船舶压载水
D. 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船舶生活污水
【多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船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的防污设备和器材,并持有合法有效的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的()。
A. 证书
B. 签名文件
C. 文书
D. 保证书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 )。
A. 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
B. 做好应急准备
C. 定期进行演练
D. 将应急预案报备海事管理机构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应当加强对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的监督管理。
A. 海事管理机构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渔业主管部门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船舶具备( )条件,方可航行。
A. 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并持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
B. 经海事管理机构依法登记并持有船舶登记证书
C. 配备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船员
D. 配备必要的航行资料。
【多选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要求,海事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安全巡查的水域或船舶包括( )
A. 内河交通密集区域
B. 多发事故水域
C. 货物装卸、乘客上下比较集中的港口
D. 客渡船、滚装客船、高速客轮、旅游船和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舶、浮动设施遇险,必须迅速将遇险的(),向遇险地海事管理机构以及船舶、浮动设施所有人、经营人报告。
A. 时间和地点
B. 遇险状况
C. 遇险原因
D. 救助要求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舶在(),应当按照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航速航行。
A. 限制航速的区域;
B. 汛期高水位期间;
C. 捕鱼高峰季节;
D. 枯水低水位期间。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悬挂国旗,标明()。
A. 船名
B. 船籍港
C. 载重线
D. 国籍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舶在内河航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行船舶应当沿缓流或者航路一侧航行
B. 下行船舶应当沿主流或者航路中间航行
C. 在潮流河段、湖泊、水库、平流区域,应当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路航行
D. 在急流水域,船速越低越好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员、浮动设施上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发现其他船舶、浮动设施遇险,或者收到求救信号后,必须()。
A. 尽力救助遇险人员;
B. 将有关情况及时向遇险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C. 向所有人、经营人报告;
D. 与被救助方签订救助合同。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员经水上交通安全专业培训,其中()的船员还应当经相应的特殊培训,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方可担任船员职务。严禁未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船员上岗。
A. 客船
B. 载运危险货物船舶
C. 散货船
D. 木材船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从事危险货物装卸的码头、泊位和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必须()
A. 编制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
B. 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
C. 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
D. 无特殊要求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对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以下哪些行为是禁止的?()
A. 伪造
B. 变造
C. 买卖
D. 租借
E. 冒用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舶如无意外情况,应在()停泊。
A. 码头
B. 泊位
C. 锚地、停泊区
D. 分道通航区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航道内不得()
A. 养殖、种植植物
B. 养殖水生物
C. 排放与加装压载水
D. 设置永久性固定设施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海事管理机构发现内河交通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有关单位和个人不立即消除或者逾期不消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 责令其临时停航
B. 责令其停止作业
C. 禁止进港
D. 禁止离港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产品质量保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
A. 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要在保证期满时予以冲销
B. 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时要考虑其各种可能的情况对应发生概率的大小
C. 与产品质量保证有关的预计负债应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D. 产品质量保证,通常指
【判断题】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成本的,无论是否收付补价,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均不确认损益
【判断题】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必须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判断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判断题】
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判断题】
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
【判断题】
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假定不考虑补价和相关税费等因素,应当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判断题】
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换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判断题】
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换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判断题】
涉及或有事项时,需要考虑处置相关资产可能形成的利得或损
【判断题】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高于25%作为参考
【判断题】
未同时满足准则规定的两个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即(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为换入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判断题】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判断题】
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应将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判断题】
在延期付款清偿债务并附或有支出条件的情况下,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将来应收金额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权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判断题】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判断题】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判断题】
债务重组中,债权人一定会由于债务重组而确认营业外支出
【判断题】
债务人根据转换协议,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不属于债务重组
【判断题】
债务重组中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判断题】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涉及的或有应收金额,在债权人方面,或有应收金额属于或有资产,债权人应确认或有应收金额
【判断题】
对于附或有应付条件的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利得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这部分利得应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判断题】
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判断题】
在混合重组方式下,债权人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
【判断题】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判断题】
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只有在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才计入当期损益
【判断题】
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债务人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判断题】
债务重组采用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权人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再按债权人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判断题】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判断题】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递延所得税两部分
【判断题】
对于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通过其他综合收益核算。虽然不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但是在根据利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仍然要考虑这部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判断题】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判断题】
因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需对以后期间的递延所得税按照新的税率进行计量,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不用再做调整
【判断题】
企业确认的预收账款,其计税基础一定等于其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