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___标准。
A. 安全设计
B. 防火措施
C. 防静电导除
D. 电气防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设备与装置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___,并定期保养、校验。
A. 消防安全宣传设施
B. 安全设施
C. 消防安全设施
D. 防雷设施
【单选题】
易产生静电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设备与装置,必须按规定设置___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
A. 静电导除
B. 防雷电
C. 消防安全
D. 防火措施
【单选题】
从事生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人员必须经主管部门进行___,经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准上岗。
A. 消防安全培训
B. 消防安全宣传
C. 安全设计
D. 定期检查
【单选题】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出厂时,必须有___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有经法定检验机构测定的该物品的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和防火、灭火、安全储运的注意事项。
A. 易燃易爆品
B. 重要事项
C. 产品使用
D. 产品安全
【单选题】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仓库,货场或其他专用储存设施,必须由经过___的专人管理。
A. 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培训
B.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学习培训
C. 《消防法》学习培训
D. 消防安全培训合格
【单选题】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储存单位,必须建立入库验收、发货检查、出入库登记制度、凡包装、标志不符合___,或破损、残缺、渗漏、变形及物品变持、分解的严禁出入库。
A. 出入库检查
B. 入库申报
C. 国家标准
D. 行业标准
【单选题】
化学性质、安全防保、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___。
A. 可以混合装运
B. 必须严格防爆
C. 做好隔热降温
D. 不得混合装运
【单选题】
我国消防工作贯彻___的方针。
A. 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 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单选题】
消防工作应当坚持___的原则。
A. 防火安全责任制
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D.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___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A. 生命
B. 财产
C. 人身、财产
D. 公民人身
【单选题】
下列单位、建筑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区政府应当予以挂牌督办。___
A.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B. 存在生产、住宿、经营合用,住宿人员较多或规模较大,且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单位、场所
C. 高层公共建筑
D. 甲、乙类厂房
【单选题】
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的责任主体是___
A. 被挂牌督办单位
B. 消防救援机构
C. 实施挂牌的各级人民政府
D. 公安部门
【单选题】
被挂牌督办单位应当在被确定挂牌后1个月内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不包括___
A. 涉及消防设施改造的施工合同
B. 目标和任务
C. 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D. 整改措施、时间和应急预案
E. 人员、经费和物资保障
【单选题】
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按期完成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的,被挂牌督办单位应当在重大火灾隐患整治期限届满前___月内,书面报告延期整改原因和延期整改方案。
A. 15个工作日
B. 1个月
C. 2个月
D. 3个月
【单选题】
现行的《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是___起实施的。
A. 2006年10月25日
B. 2007年1月1日
C. 2006年1月1日
D. 2007年10月25日
【单选题】
现行的《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703)是___起实施的。
A. 2007年6月13日
B. 2007年8月1日
C. 2007年6月31日
D. 2007年8月13日
【单选题】
住宅建筑高度大于27,但不大于100m时,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___。
A. A 级
B. B1级
C. B2级
D. B3级
【单选题】
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与建筑其他功能部位应设置___分隔。
A. 实体墙
B. 防火卷帘
C. 防火门
D. 防火窗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___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A. 该场所的义务消防员
B. 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
C. 单位负责人
D. 保安队长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___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A. 1.2m
B. 1.4m
C. 1.8m
D. 2m
【单选题】
国家鼓励、引导___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A. 医院
B. 体育馆
C. 学校
D. 养老院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___。
A. 三日以上五日以下拘留
B.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C. 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D. 五日以下拘留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中的电器设备周围与可燃物应保持___间距。
A. 0.6m
B. 1m
C. 1.4m
D. 0.5m
【单选题】
个体工商户中建筑面积超过___的人员密集场所,应当纳入消防监督检查范围。
A. 150m2
B. 300m2
C. 500m2
D. 1000m2
【单选题】
人员密集场所需要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应根据需要限量使用,存储量不应超过___的使用量。
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单选题】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___,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A. 消防安全责任人
B. 消防安全管理人
C. 消防安全检查人
D.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单选题】
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的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___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
A. 1.5h
B. 2h
C. 2.5h
D. 3h
【单选题】
建筑高度大于___m的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住宿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
【单选题】
火灾扑灭后,故意破坏或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___元以下罚款。
【单选题】
从密闭起火房间流出的烟气温度一般能达到___。
A. 200~300℃
B. 600~700℃
C. 900~1000℃
D. 1000℃以上
【单选题】
普通混凝土构件裂缝增大增多,强度下降较多,其受的温度为___。
A. 100~300℃
B. 300~400℃
C. 600~700℃
D. 800~900℃
【单选题】
___可作为判定阴燃起火的依据之一。
A. 烟熏痕迹
B. 倒塌痕迹
C. 流淌痕迹
D. 熔融痕迹
【单选题】
火场上钢构件大幅度变形或塌落,说明那里经历过500℃以上的高温,且作用时间在___分钟以上。
【单选题】
普通玻璃大约在___时开始软化。
A. 470~540℃
B. 705℃
C. 750~890℃
D. 1300℃
【单选题】
玻璃破碎的断面上弓形纹___的一面是其受外力打击的受力面。
【单选题】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防火巡查,并建立___巡查记录。
A. 每日
B. 每小时
C. 每两小时
D. 每周
【单选题】
___采用彩钢夹心板搭建,且彩钢夹心板芯材的燃烧性能登记低于A级应直接判定人员密集场所为重大火灾隐患。
A. 人员密集场所
B. 人员密集场所的居住场所
C. 人员密集场所的餐饮场所
D. 生产加工场所
【单选题】
根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综合判定要素___。
A. 总平面布置
B. 防火分隔
C. 安全疏散设施及灭火救援条件
D. 消防物联网系统
【单选题】
住宅区___的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公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A. 物业服务企业
B. 居委会
C. 业主委员会
D. 全体业主
【单选题】
企业制定并发布的《火灾应急预案》,属于下列预案中的___。
A. 综合应急预案
B. 专项应急预案
C. 部门应急预案
D. 现场处置方案
推荐试题
【单选题】
82.热力设备的腐蚀与热负荷的关系是( )。
(A)无关; (B)随负荷增大,腐蚀加重;
(C)不确定; (D)随负荷增大,腐蚀减轻。
A. 无关
B. 随负荷增大,腐蚀加重
C. 不确定
D. 随负荷增大,腐蚀减轻
【单选题】
83.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波长及最大吸收峰值( )。
(A)不移动,降低; (B)不移动,增大;
(C)全部无变化; (D)向长波方向移动。
A. 不移动,降低
B. 不移动,增大
C. 全部无变化
D. 向长波方向移动
【单选题】
84.动态法钠度测定时最好使用内充( )mol/L KCl溶液的甘汞电极。
(A)0.1; (B)3.3; (C)1.0; (D)0.2。
A. 0.1
B. 3.3
C. 1.0
D. 0.2
【单选题】
85.从本质上来说,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材料; (B)极化作用的大小;
(C)时间; (D)水中含氧量。
A. 材料
B. 极化作用的大小
C. 时间
D. 水中含氧量
【单选题】
86.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时,称取一定量硼砂基准物,溶解后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取25.00mL放入锥形瓶中,以待标的盐酸溶液滴定, 试问若滴定管没有用盐酸溶液冲洗,会使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87.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时,称取一定量硼砂基准物,溶解后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取25.00mL放入锥形瓶中,以待标的盐酸溶液滴定, 试问若没有使用干燥的锥形瓶,内含少量蒸馏水,会使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88.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时,称取一定量硼砂基准物,溶解后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取25.00mL放入锥形瓶中,以待标的盐酸溶液滴定之, 试问若滴定操作时,滴定管内的气泡没有被去除,会使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89.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时,称取一定量硼砂基准物,溶解后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取25.00mL放入锥形瓶中,以待标的盐酸溶液滴定之, 试问若移液管没有用硼砂溶液冲洗,会使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90.浓酸、浓碱一旦溅到眼睛或皮肤上,首先应采取( )的方法进行救护。
(A)稀HCl中和;(B)醋酸清洗;
(C)稀NaOH清洗;(D)清水冲洗。
A. 稀HCl中和
B. 醋酸清洗
C. 稀NaOH清洗
D. 清水冲洗
【单选题】
91.搬运和使用硫酸或强碱性药品的工作人员,应熟悉药品的( )。
(A)规格;(B)用途;(C)性质和操作方法;
(D)安全措施。
A. 规格
B. 用途
C. 性质和操作方法
D. 安全措施
【单选题】
92.受氯气中毒较重者应( )。
(A)口服复方樟脑酊; (B)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护;
(C)吸氧气; (D)施行人工呼吸。
A. 口服复方樟脑酊
B. 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护
C. 吸氧气
D. 实行人工呼吸
【单选题】
93.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台场所的常用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 )。
(A)数量;(B)亮度;(C)手电筒;(D)应急灯。
A. 数量
B. 亮度
C. 手电筒
D. 应急灯
【单选题】
94.热力机械工作票中的工作许可人一般由( )担任。
(A)运行副主任;(B)运行专职工程师;
(C)运行正副班长或主值;(D)检修正副班长。
A. 运行副主任
B. 运行专职工程师
C. 运行正副班长或主值
D. 检修正副班长
【单选题】
95.发电机内冷水中( )的多少是衡量腐蚀程度的重要判断依据。
(A)电导率;(B)含铜量;(C)pH;(D)含氧量。
A. 电导率
B. 含铜量
C. pH
D. 含氧量
【单选题】
96.经常启停的机组,汽轮机内盐类沉积物( )。
(A)较多; (B)很小或没有;
(C)比正常运行机组多;(D)和正常运行机组一样。
A. 较多
B. 很小或没有
C. 比正常运行机组多
D. 和正常运行机组一样
【单选题】
97.工作票应用( )笔填写。
(A)钢;(B)铅;(C)毛;(D)圆珠。
【判断题】
1.将锌放入浓硫酸中能置换氢气。( )
【判断题】
4.在任何情况下,水的离子积都是10-14。( )
【判断题】
5.在一个平衡体系中,正反应速度等于逆反应速度。( )
【判断题】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合价的升高或降低。( )
【判断题】
7. 20mL 1mol/L H2SO4溶液加入到另一种20mL 1mol/L H2SO4溶液中,则混合液浓度为2mol/L。( )
【判断题】
8.温度对水样电导率的测量没有影响。 ( )
【判断题】
9. 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等于2。 ( )
【判断题】
10.系统误差可以避免,但偶然误差不能避免。 ( )
【判断题】
11.热力系统中的CO2主要是由有机物的分解生成的。 ( )
【判断题】
12.热力除氧器既能除去水中溶解氧,又能除去一部分二氧化碳。 ( )
【判断题】
13.对于有铜系统来说,锅炉给水进行加氨处理时,应确保汽水系统中含氨量非常低,加氨量不宜过多,否则有引起黄铜腐蚀的可能。 ( )
【判断题】
14.某溶液的pH=6.5,该溶液呈中性。 ( )
【判断题】
15.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是4.4~6.2。 ( )
【判断题】
16.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含盐量或离子含量是不变化的。 ( )
【判断题】
17.锅炉给水加联氨是为了提高其pH值。 ( )
【判断题】
18.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应在滴定至接近终点时再加入。 ( )
【判断题】
19.锅炉补给水处理包括预处理和除盐两部分内容。 ( )
【判断题】
20.凡是能导电的物质称为电解质。 ( )
【判断题】
21.薄而且坚固、附着力强的氧化物保护膜,保护性强。 ( )
【判断题】
22.磷酸盐处理既可以防腐,又可以防垢。 ( )
【判断题】
23.金属在水溶液或潮湿空气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 )
【判断题】
24.过热器内沉积的主要是Si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