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正确的射水方法是:___
A. 立式射水方法
B. 跪式射水方法
C. 卧式射水方法
D. 单手式射水方法
【单选题】
消防专用救生衣上所携带的气胀式救生圈未充气状态下体积小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充气后的浮力不小于___
A. 50N
B. 100N
C. 150N
D. 200N
【单选题】
移动供气源使用环境温度一般在___
A. -30℃~65℃
B. -20℃~65℃
C. -10℃~65℃
D. 10℃~65℃
【单选题】
电绝缘装具是消防员在具有___ 以下高压电现场作业时穿着的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防护装具,具有耐高电压、阻燃、耐酸、碱等性能。
A. 5000V
B. 6000V
C. 7000V
D. 8000V
【单选题】
消防员避火防护服在温度为1000℃火焰上燃烧30s后,其内表面温升不超过___
【单选题】
消防腰斧质量不大于___。
A. 1.0kg
B. 2.0kg
C. 3.0kg
D. 4.0kg
【单选题】
消防轻型安全绳最小破断强度不小于___。
A. 10kN
B. 20kN
C. 30kN
D. 40kN
【单选题】
消防员呼救器工作温度一般为___。
A. -15℃~55℃
B. -25℃~55℃
C. -25℃~65℃
D. -25℃~75℃
【单选题】
消防安全腰带的设计负荷为___,其质量不超过0.85kg。
A. 1.33kN
B. 2.33kN
C. 3.33kN
D. 4.33kN
【单选题】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面料由___层材料组成。
【单选题】
下列关于消防头盔佩戴方法说法错误的是___。
A. 佩戴前,应检查消防头盔的帽壳、面罩是否有裂痕、烧融等损伤
B. 佩戴时,首先应根据消防员自身情况调节调幅带,然后装上披肩呈自然垂挂状态
C. 佩戴后,应将各部件清洗、擦净、晾干
D. 清洗帽壳和面罩可用适宜的塑料清洗剂或清洗液,也可以使用溶剂、汽油、酒精等有机溶液或酸性物质来清洗
【单选题】
处置地下建筑物坍塌事故时,遇有燃气泄漏,应关闭燃气阀门,用___稀释冲淡,或用防爆电机抽排置换。
A. 开花水枪
B. 喷雾水枪
C. 直流水枪
D. 惰性气体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灾害的重要特征是以“灾后救灾”为主。___
A. 洪涝灾害
B. 地震灾害
C. 台风灾害
D. 海啸灾害
【单选题】
隧道事故救援中,应以抢救人命为主要任务,以___为主要措施,及时消除险情,恢复交通。
A. 外部处置
B. 内部处置
C. 内、外结合处置
D. 灭火处置
【单选题】
适用于油罐固定灭火设备液下喷射的灭火剂是___。
A. 氟蛋白泡沫
B. 普通蛋白泡沫
C. 高倍数泡沫
D. 清水泡沫
【单选题】
有毒区域是指存在或通过___能产生有毒物质的区域。
A. 燃烧
B. 化学反应
C. 分解
D. 化合反应
【单选题】
对能溶于水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可喷射雾状水流,降低其在空气中的___。
【单选题】
扑救原油罐火灾的进攻有利时机是___。
A. 沸溢、喷溅之前
B. 沸溢、喷溅之时
C. 局部发生燃烧
D. 灭火剂准备充足
【单选题】
氨具有强烈刺激性、毒性和可燃性,与空气混合时有爆炸危险,遇高温产生氢气和氮气,浓度达到___会爆炸。
A. 1.5%~10%
B. 15.7%~27.4%
C. 10%~90%
D. 20%~80%
【单选题】
关于氟利昂的特性描述错误的是___。
A. 无毒
B. 无味
C. 无燃烧爆炸危险
D. 低毒
【单选题】
钢结构建筑着火时,___是导致建筑发生倒塌的最主要原因。
A. 钢结构的冷热骤变
B. 火场高温
C. 结构应力关系的破坏
D. 建筑物荷载过大
【单选题】
下列描述高层建筑火灾战斗力量部署原则正确的是___。
A. 战斗力量分配的原则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
B. 战斗力量部署的顺序依次是着火层下层、着火层上层、着火层
C. 战斗力量分配的原则是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层,着火层下层大于着火层上层
D. 战斗力量部署的顺序依次是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着火层
【单选题】
影响高层建筑火灾发展蔓延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包括___。
A. 有火风压、烟囱效应
B. 热对流、热辐射
C. 热传导
D. 爆燃、风力
【单选题】
影响建筑物室内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___。
A. 可燃数量
B. 火灾温度
C. 燃烧速度
D. 建筑物的空间布局
【单选题】
室内火灾发生后,局部燃烧形成后,不会出现哪种情况___。
A. 不断释放出可燃气体,便会发生轰燃
B. 以最初着火的可燃物烧尽而终止
C. 因通风不足,火灾可能自行熄灭,或受到较弱供氧条件的支持,以缓慢的速度维持燃烧
D. 有足够的可燃物,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火灾迅速发展至整个房间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按结构类型分类的是___。
A. 砖木结构、混合结构
B. 复合结构
C. 钢筋混凝土结构
D. 钢结构
【单选题】
火势发展的猛烈阶段排烟时,对火势发展的影响有___。
A. 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B. 降低室内温度
C. 能够尽快发现火源
D. 可以提高能见度
【单选题】
分割是将大面积燃烧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分别部署力量逐个消灭的战法,下列不适用于分割战术的是___
A. 大面积易燃建筑密集区、露天堆场或森林、草原火灾时
B. 多层建筑或高大的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
C. 大面积易燃液体流淌火
D. 建(构)筑物或物体内部燃烧时
【单选题】
“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破拆、封堵、排烟、监护、撤离”是消防部队灭火战斗中所运用的___。
A. 组织指挥原则
B. 战术原则
C. 战术方法
D. 指导思想
【单选题】
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称为___。
A. 热传导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D. 热照射
【单选题】
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___。___
【单选题】
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___。
A. 着火点
B. 闪点
C. 燃点
D. 自燃点
【单选题】
完全燃烧的燃烧产物都是___气体。
A. 可燃. 惰性
B. 不燃
C. 惰性
D. 不燃. 惰性
【单选题】
通过烟的___等特征,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灾阶段、火势蔓延方向等。
A. 温度、浓度
B. 颜色变化
C. 扩散范围
D. 气味、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单选题】
在固体可燃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___固体。
【单选题】
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称为___。
A. 内部燃烧
B. 表面燃烧
C. 放射燃烧
D. 阴燃
【单选题】
举高消防车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和10m。对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___。
A. 18m和10m
B. 20m和10m
C. 25m和12m
D. 25m和15m
【单选题】
下列灭火器材中,用于产生大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以扑救大规模、大面积火灾的是 ___
A. 直流水枪
B. 空气泡沫枪
C. 水(泡沫)炮
D. 多用水枪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958年9 月, 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___
A. “一大二公”
B. 平均分配
C. “一平二调”
D. “政社合一”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国家和人民所遭受到的最重大挫折是。___
A. 大跃进运动
B. 大炼钢铁
C. 人民公社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单选题】
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失败的是。___
A. “一月革命”
B. “二月逆流”
C. “九﹒一三事件”
D. “天安门事件”
【单选题】
新中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是在。___
A. 1964年 10 月
B. 1966年 10 月
C. 1967年 6 月
D. 1970年 4 月
【单选题】
新中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氢弹的是在。___
A. 1964年 10 月
B. 1966年 10
C. 1967年 6 月
D. 1970年 4 月
【单选题】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___
A. “一边倒”政策
B. 亲西方政策
C. 多边外交政策
D. 同第三世界结盟政策
【单选题】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___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4年
D. 1979年
【单选题】
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是。___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4年
D. 1979年
【单选题】
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处于。___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单选题】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提出艺术问题上要。___
A. 百花齐放
B. 百家争鸣
C. 兼容并蓄
D. 海纳百川
【单选题】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提出学术问题上要。___
A. 百花齐放
B. 百家争鸣
C. 兼容并蓄
D. 海纳百川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___
A.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 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单选题】
1957年,毛泽东发表 一文,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我们的新国家。___
A.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___
A. “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
B. 自然灾害的影响
C. 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D.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单选题】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宏伟目标是。___
A. 社会主义强国
B. “全面小康”
C. “四个现代化”
D. “中等发达国家”
【单选题】
新中国建立以来,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___
A. 反右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农村人民公社化
【单选题】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以后,毛泽东提议 担任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___
A. 陈 云
B. 邓小平
C. 李先念
D. 华国锋
【单选题】
1972年2月,美国总统 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___
A. 肯尼迪
B. 尼克松
C. 卡特
D. 里根
【单选题】
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 。___
A. “两个凡是”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文攻武卫”
D. “砸烂公检法”
【单选题】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的标志是。___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中共十一大的召开
C. 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D. 粉碎“四人帮”
【单选题】
1979年1月, 访问美国,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___
A. 邓小平
B. 陈云
C. 华国锋
D. 李先念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 的历史地位。___
A. 邓小平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毛泽东
【单选题】
198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的重大命题是。___
A.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B.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单选题】
中共十三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的“一个中心”是指。___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心
C.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单选题】
比较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___
A. 中共十一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大
【单选题】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唱词,其中这位老人指的是。___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陈云
【单选题】
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___
A. 国营化
B. 公私合营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私有化
【单选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者是。___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单选题】
“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___
A. 两岸三通的实现
B. 西藏和平解放
C. 香港、澳门的回归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单选题】
“一国两制“思想的提出者是。___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单选题】
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 ,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___
A. 联合国
B. 世界卫生组织
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的第五个经济特区是。___
【单选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提出者是。___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单选题】
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 在北京举行60年来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___
A. 洪秀柱
B. 朱立伦
C. 马英九
D. 连战
【单选题】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体制。___
A.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 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单选题】
1992年1-2月,邓小平先后视察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史称。___
A. 东方谈话
B. 南方谈话
C. 特区谈话
D. 九二谈话
【单选题】
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战略部署___
A. “一步走”
B. “两步走”
C. “三步走”
D. “四步走”
【单选题】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___
A. 洪秀柱
B. 朱立伦
C. 马英九
D. 吴敦义
【单选题】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要求,确保到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__
A. 2020
B. 2030
C. 2040
D. 2050
【单选题】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 ,发出正风肃纪、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使全党全社会为之一振。___
A. 六项规定
B. 七项规定
C. 八项规定
D. 九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