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刺激阈值通常指的是:___
A. 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B. 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
C. 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D. 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E. 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关于局部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___
A. 局部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
B. 局部电位随扩布距离增大而减小
C. 局部去极化电位的区域兴奋性增高
D. 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E. 它是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
【单选题】
神经纤维峰电位时期约相当于___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正常期
【单选题】
能引起动作电位,但幅度最小,这种情况见于:___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正常期
【单选题】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___
A. 相对不应期
B. 绝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单选题】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___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单选题】
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___
A. 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 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 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 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 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单选题】
终板膜上的受体是:___
A. 肾上腺素能受体
B. 5-羟色胺受体
C. ACh受体
D. 多巴胺受体E、组胺受体
【单选题】
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N-型Ach门控通道结合,使终板膜___
A. 对Na+ 、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 对 Na+ 、K+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C. 仅对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 仅对Ca2+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 对ACh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单选题】
终板膜上与终板电位产生有关的离子通道是___
A.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B.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
C.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D. 化学门控非特异性镁通道
E. 化学门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
【单选题】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___
A. Na+通道关闭
B. Ca2+通道开放
C. K+通道开放
D. Cl-通道开放
E. Cl-通道关闭
【单选题】
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___
A. 化学性突触传递
B. 局部电流
C. 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D. 非突触性传递
E. 电传递
【单选题】
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储存:___
A. Na+
B. K+
C. Ca2+
D. Mg2+
E. Ach
【单选题】
兴奋-收缩藕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___
A. K+
B. Na+
C. Ca2+
D. Cl-
E. Na+和Cl-
【单选题】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___
A. 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部
B.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末池Ca2+释放
C. 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D. 肌浆中的Ca2+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Ca2+解离
E. 当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可触发肌丝滑行
【单选题】
肌肉收缩滑行现象的直接证明是:___
A. 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
B. 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带不变
C. 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缩短
D. 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无明显变化
E. 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增加
【单选题】
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___
A. 单收缩
B. 不完全强直收缩C、完全强直收缩 D、等张收缩E、等长收缩
【单选题】
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___
A. 被动张力
B. 前负荷C、后负荷 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E、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
【单选题】
血清是指 ___
A. 血液去掉纤维蛋白
B. 血液加抗凝剂后离心沉淀后的上清物
C. 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及其他某些凝血因子
D. 全血去掉血细胞
E. 血浆去掉蛋白质
【单选题】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___
A. 纤维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凝血因子
D. 血小板
E. Ca2+
【单选题】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___
A. 不含血细胞
B. 蛋白含量低
C. Na+含量高
D. K+含量高
E. Cl-含量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___
A. 运输 O2 和 CO2
B. 缓冲功能
C. 参与生理止血
D.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E.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单选题】
低温库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___
A. Cl-
B. Ca2+
C. K+
D. Na+
E. 有机负离子
【单选题】
血量是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相当于每千克体重___
A. 70ml~80ml
B. 80ml~90ml
C. 50ml~60ml
D. 40ml~50ml
E. 60ml~70ml
【单选题】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___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E.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单选题】
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___
A. 血浆蛋白含量
B. 渗透压的高低
C. 红细胞数量
D. 白细胞数量
E. NaCl 的浓度
【单选题】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___
A. 血浆蛋白含量
B. 红细胞数量
C. 白细胞数量
D. 红细胞的叠连
E. NaCl的浓度
【单选题】
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___
A. 大于血浆
B. 小于血浆
C. 相近或等于血浆渗透压
D. 10%葡萄糖溶液
E. 0.35% NaCl溶液
【单选题】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___
A. Na﹢和Cl﹢
B. 葡萄糖
C. 清蛋白
D. 球蛋白
E. 血红蛋白
【单选题】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___
A. NaCl
B. 葡萄糖
C. 清蛋白
D. 球蛋白
E. 血红蛋白
【单选题】
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___
A. 血浆胶体渗透压
B. 血浆晶体渗透压
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 组织液静水压
E. 毛细血管血压
【单选题】
在实验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置于0.4%NaCl溶液中将会出现___
A. 红细胞叠连现象
B. 红细胞皱缩
C. 红细胞凝集
D. 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E. 溶血现象
【单选题】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___
A.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B. 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C. 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 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单选题】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___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单选题】
红细胞沉降率可反映红细胞的:___
A. 可塑变形性
B. 悬浮稳定性
C. 渗透脆性
D. 运输氧的特性
E. 数量
【单选题】
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___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叠连
【单选题】
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___
A. 增快
B. 下降
C. 正常
D. 无变化
E. 无法判断
【单选题】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原因___
A. 缺乏Fe2+
B. 缺乏叶酸
C. 内因子缺乏
D. 骨髓破坏
E. 严重肾疾病
【单选题】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___
A. 铁
B. 铁和蛋白质
C. 维生素B12和叶酸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维生素B6
【单选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___
A. 缺乏Fe2+
B. 缺乏叶酸
C. 内因子缺乏
D. 骨髓破坏
E. 严重肾疾病
【单选题】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___
A. 雄激素
B. 雌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生长激素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上不可分制的组成部分。台湾问题的实质是___
A. 国际关系问题
B. 中国的内政问题
C. 殖民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D. 中美关系问题
【单选题】
实现“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和前提是___
A. 一个中国
B. 两制并存
C. 高度自治
D. 反对“台独”
【单选题】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更特殊的权力是___
A. 立法权
B. 行政管理权
C.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单选题】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___
A. 特别行政区外交统一于中央
B. 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C. 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D. 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单选题】
港、澳问题的性质是___
A. 内政问题
B. 民族问题
C. 殖民地遗留问题
D. 阶级问题
【单选题】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两党在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此次会谈___
A. 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B. 开启了国共两党对话先声
C. 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D. 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时间是___
A. 1949年3月
B. 1950年6月
C. 1955年5月
D. 1958年8月
【单选题】
周恩来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是指___
A. 台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B. 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C. 台湾问题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D. 台湾不能加人联合国
【单选题】
“三通"是指___
A. 通航通邮和进行经济技术交流
B. 通航、通邮和进行经济贸易交流
C. 通航、通商和进行经济技术交流
D. 通航、通邮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九二共识”,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九二共识"的内容是___
A. 实现两岸“三通”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单选题】
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的是___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叶剑英
D. 邓小平
【单选题】
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___
A. 经济合作
B. 民族认同
C.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 坚持一个中国
【单选题】
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将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的时间是___
A. 2004年
B. 2005年
C. 2006年
D. 2007年
【单选题】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充分尊重___
A. 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
B. 台湾同胞的利益
C. 台湾同胞当家作主的愿望
D. 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
【单选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天键在于___
A. 提高大陆军事力量
B. 增强大陆综合国力
C. 发展两岸关系
D. 做好外交工作
【单选题】
1999年7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上。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___
A. 阻挠两岸“三通”
B. 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 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 把台湾从中国分割
【单选题】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___
A.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的设想》
B. 《告台湾同胞书》
C.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单选题】
1993年4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___
A.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B. 汪辜会谈
C. 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实现“三通”
D.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单选题】
台湾民进党当局对待两岸政策的实质是___
A. 以拖拒统
B. 挟洋拒统
C. 以武拒统
D. 否认“九二共识",回避和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单选题】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
A. 1997年7月1日
B. 1998年7月1日
C. 1999年7月1日
D. 2000年7月1日
【单选题】
最早提出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___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 《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 《告台湾同胞书》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___
A. 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 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C.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 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单选题】
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___
A. 1984年12月19日
B. 1987年4月13日
C. 1990年4月4日
D. 1993年3月31日
【单选题】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___
A.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B. 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单选题】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___
A. 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 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 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 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单选题】
在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方代表多次提出“主权与治权应分开”,英方的根本意图在于___
A. 保持香港的稳定
B. 保持香港的自治权
C. 继续维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D. 使香港脱离中国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之间真正的停火是在___
A. 1978年底
B. 1979年元旦
C. 1980年元旦
D.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单选题】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___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单选题】
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这些评论说明了___
A. “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B. “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C.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单选题】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___
A. “邓六条”
B. “叶八条”
C. “叶六条”
D. “邓八条”
【单选题】
1971年10月,___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了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
A.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 第27届联合国大会
D. 第24届联合国大会
【单选题】
1958 年8月,为粉碎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___
A. 金门
B. 台湾岛
C. 夏威夷岛
D. 厦门
【单选题】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___
A. 三权分立原则
B. 地方自治原则
C. 主权平等原则
D. 一国两制原则
【单选题】
我们党在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___
A.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决台湾、“和平统、一国两制”的过程
B. 从和平解放台湾到武力解决台湾、“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过程
C. 从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D. 高度自治的“和平统、一国两制”的过程
【单选题】
___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坚强意志。
A.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实现现代化
D.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单选题】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___
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 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 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单选题】
台海两岸关系的现状是___
A. 大陆和台湾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
B. 大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民国
C. 祖国大陆是中央政府,台湾当局是地方政府
D. 两岸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存在着两个政权
【单选题】
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___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澳门回归祖国
D. 香港回归祖国
【单选题】
台湾方面授权同大陆进行经济,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的民间团体是___
A.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B. 祖国统一促进会
C. 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
D. 海峡交流基金会
【单选题】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人民的立场是___
A. 争取和平统一, 不首先使用武力
B. 争取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 只要台湾坚持-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港澳享受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