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第201题:管式裂解炉具有高温、短停留、低烃分压的特点
【判断题】
第202题:裂解炉辐射段超温后可以通过降低裂解炉投料量,提高稀释蒸汽量来避免炉管损坏
【判断题】
第203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低于5.0×109/L者为苯的职业禁忌证
【判断题】
第204题:裂解炉出口热电偶每两年至少应检查、校验一次
【判断题】
第205题:运行安全要求反应器在设计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尤其要注意温度上升很快的情况、因为加氢反应是强放热 反应.当温升很快时有可能形成局部热点而发生非接触式反应,失去控制造成严重后果
【判断题】
第206题:二氧化碳是属于国际公约管制的温室气体
【判断题】
第207题:裂解炉点火时,利用已经点燃的烧嘴引燃其他烧嘴极易引起炉膛爆鸣、必须严格禁止
【判断题】
第209题:环境危害极大的酸雨,其中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
【判断题】
第210题,一氧化碳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判断题】
第211题:我国对水污染排放物实行总量控制
【判断题】
第208题:裂解炉点火前,开引风机抽15min。进行常明线系统的泄露测试后点火,避免炉膛内可燃气聚集
【判断题】
第212题:吸声材料对于高频噪声是很有用的,对于低频噪声就不太有效了
【判断题】
第213題:在乙烯生产中,乙烯、乙烷、丙烯气电阻率大都在1010 - 1015Ω·cm,属于低导电物质,所以在输运过程中不易产生靜电
【判断题】
第214题:参与演练单位不可对本单位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判断题】
第215题:乙烯装置深冷物料泵不能长时间空转、以避免转子受热不均而发生弯曲变形
【判断题】
第216题:高处作业用火时不得与防腐喷涂作业进行垂直交叉作业
【判断题】
第217题:乙烯装置冷箱结构复杂,流道尺寸小,容易堵塞,而且检修和清洗困难、因此所处理的物料应洁净或预先净制。另外,由于隔板和翅片均由蒲铝板制成,一旦腐蚀造成内漏很难发现和检修,故要求换热介质对铝材无腐蚀性
【判断题】
第219题:化工生产防止火灾、爆炸的基本措施是限制火灾危险物、助燃物、火源三者之间相互直接作用
【判断题】
第218題:如果检修时人要进入用氮气置换后的设备内工作,则事先需用压缩风进行吹扫,将氮气驱净,待氧气与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否则人进入设备后会发生因氮气窒息而死亡
【判断题】
第221题:防爆开关使用前一不应擦去厂家涂抹的黄油
【判断题】
第222题:丁二烯自聚物在阳光暴晒下和在蒸汽热源附近附近会受热自燃着火
【判断题】
第223題: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判断题】
第225题: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判断题】
第226题:乙烯装置遍洗塔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脱除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过程易燃易爆略有腐蚀
【判断题】
第227题:裂解气压缩机一段吸入压力低,严重时会导致压缩机喘振
【判断题】
第229题:安全检查的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判断题】
第228题:各级企业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判断题】
第230题:球罐液面计假液位的处理方法是更换新的液位计
【判断题】
第231题:高压蒸汽中的杂质沉积在汽轮机内会降低汽轮机的处理和效率
【判断题】
第232题:碳二加氢催化剂再生采用蒸汽-空气烧焦方法。催化剂在再生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空气量以防催优剂床层飞温使催化剂失效。床层温度太高时要立即切断空气进入床层,待催优剂床层温度下降后再緩慢通入空气继续烧焦
【判断题】
第233题:压力对变换反应的平衡有明显影响
【判断题】
第234题:火炬头外部设有长明灯是为了照亮火炬周围以便巡检
【判断题】
第235题:急冷系统开工过程中接重汽油注意室内外液位的校对,避免汽油带入工艺水汽提塔,造成着火爆炸事故
【判断题】
第236题:转动设备上所用的密封都是动密封
【判断题】
第237题:环保监测中的COD表示生化需氧量
【判断题】
第238题:排流管无液体流动不易产生局部腐蚀
【判断题】
第239题:压力容器连接部位有泄漏现象时,可以拆卸慄栓或拆卸压盖更换垫片或加压填料
【判断题】
第240题:为防止飞温引起事故,甲烷化反应器大多设有高温报警和超高温联锁停车装置
推荐试题
【判断题】
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应当遵守法定程序,严格按照法定的方式、步骤、顺序、期限等实施。
【判断题】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决定前,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判断题】
行政执法人员送达有关法律文书,一般直接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绝接收的,可以采用留置送达;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采用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采用公告送达。
【判断题】
许可证被吊销,许可证就自始至终不发生效力。
【判断题】
对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收到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5日内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判断题】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在法律、 法规、 规章规定的行政许可条件之外,适当增设其他条件。
【判断题】
出于公共利益需要,行政机关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生效的行政许可,给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判断题】
行政机关一般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30天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3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批准可以延长15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除外。
【判断题】
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判断题】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可以收取工本费。
【判断题】
行政许可听证的主持人,可以是本案的调查人员。
【判断题】
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可以当场告知或者多次分别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判断题】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判断题】
法律、 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的,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判断题】
国务院有关部委等制定的部门规章有权设定一定范围内的行政许可事项。
【判断题】
《行政许可法》施行前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在《行政许可法》施行后继续有效。
【判断题】
司法行政部门给小王颁发《律师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行为。
【判断题】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判断题】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依据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判断题】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供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判断题】
当事人提供的声音资料证据,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判断题】
对非原件的复制性书证,要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处,并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判断题】
行政诉讼中,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不能免除被告的相应举证责任。
【判断题】
在行政诉讼中,由于以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主,因而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对其所作的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是证明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判断题】
某市工商局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钱某提供证据,钱某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进入诉讼程序后,钱某才提供该证据,对此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
【判断题】
新《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是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判断题】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判断题】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判断题】
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对行政行为的审理。
【判断题】
在行政诉讼中,由原告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来证明该行政行为违法。
【判断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审查。
【判断题】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判断题】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事后补充告知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自该具体行政决定作出之日起计算。
【判断题】
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判断题】
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判断题】
行政复议机关决定撤销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无权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判断题】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