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氢气经氢气压缩机压缩后,则___。
A. 压强增大,体积缩小
B. 压强增大,体积增大
C. 压强缩小,体积增大
D. 压强缩小,体积缩小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I304联锁发生的原因的是___。
A. LSL30101
B. PDALL30103
C. LSH50002
D. TSL30101
【单选题】
D302的压力高PAH30302可引起___联锁。
A. I301
B. I307
C. I321
【单选题】
D602的设计压力为___Mpa。
A. 0.5
B. 0.4
C. 0.35
【单选题】
冷冻水中添加乙二醇的含量保持在___。
A. 10%
B. 20%
C. 30%
【单选题】
凝液系统开车,首先向凝液罐中补充___。
A. 新鲜水
B. 循环水
C. 脱盐水
D. 以上都可以
【单选题】
D602处理时使用___处理。
A. 工厂风
B. 仪表风
C. 蒸汽
【单选题】
D607是靠___撤热的。
A. 夹套水
B. 工业水
C. 自来水
【单选题】
本装置的制冷剂是___。
A. F12
B. F22
C. 丙烯
D. 乙二醇
【单选题】
经过PA601冷冻机后其冷冻水给水RWS温度是___。
A. -2℃
B. 2℃
C. 10℃
D. 20℃
【单选题】
D301高压引起I301联锁的压力设定值为___。
A. 2.2MPaG
B. 2.1MPaG
C. 2.0MPaG
【单选题】
自E301的尾气的取样点为___。
A. AC11
B. AC13
C. AC14
D. AC12
【单选题】
D301低温TALL30003引起I301联锁的设定值为___。
A. 60℃
B. 55℃
C. 50℃
【单选题】
SR301/D501压差PDALL30103,引起I304联锁的设定值为___。
A. 0.005MPaG
B. 0.008MPaG
C. 0.01MPaG
【单选题】
C302塔板数为___。
A. 16
B. 8
C. 9
D. 11
【单选题】
聚丙烯装置低压排放罐的压力一般在___Mpa。
A. 0.03-0.04
B. 0.04-0.05
C. 0.05-0.08
D. 火炬背压
【单选题】
HV30001切向排放时一般指向___。
A. D601
B. D602
C. D603
【单选题】
原料丙烯中的水含量工艺指标设计要求小于___ppm。
A. 1
B. 2
C. 5
D. 10
【单选题】
C701主要作用是去除原料中的___。
A. CO
B. H2O
C. COS
D. O2
【单选题】
C703再生使用的介质是___。
A. 热氮气
B. 丙烯气
C. 氢气
D. 空气
【单选题】
C701系统的FV70002排往界区___系统。
A. 火炬
B. 尾气回收
C. 放空
【单选题】
C702A/B中装填的催化剂的名称___。
A. COS水解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
B. 3A分子筛
C. 1"INTALOX填料
【单选题】
700#初始开车置换用的丙烯___。
A. 界区丙烯通过蒸汽夹套
B. E302的气相丙烯
C. D302中的液相丙烯
【单选题】
C701压力升高,PC70003MV应做___调整。
A. 开大
B. 关小
C. 无需调节
【单选题】
聚丙烯熔点为___。
A. 100~120℃
B. 120~140℃
C. 164~170℃
D. 180℃
【单选题】
MI的单位是___。
A. g/min
B. g/10min
C. g/h
【单选题】
R201聚合反应器的高度是___。
A. 50m
B. 24m
C. 30m
D. 45m
【单选题】
引丙烯时,管线或设备应最好升压至___。
A. 6kg/cm2
B. 5kg/cm2
C. 7kg/cm2左右
D. 2kg/cm2
【单选题】
C301塔板数为___。
A. 11
B. 8
C. 23
D. 15
【单选题】
对聚丙烯树脂而言,熔融指数升高则___。
A. 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流动性提高
B. 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流动性提高
C. 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流动性下降
D. 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流动性不变
【单选题】
无规共聚物与均聚物相比冲击强度和___能有所提高。
A. 透明性
B. 弹性
C. 拉伸强度
D. 热变形
【单选题】
过氧化物的加料位置在___。
A. 助剂加料秤
B. 挤压机料斗顶部
C. 挤压机料斗底部
D. 无所谓
【单选题】
若熔融指数升高,则切粒水温应该___。
A. 基本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单选题】
通常MFR越高,造粒单元___。
A. 切粒机转速越高
B. 切粒机转速越低
C. 网压越高
【单选题】
气蚀的主要原因是___。
A. 泵的入口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汽压.
B. 吸入液体压力低
C. 泵出口压力高
D. 泵体没有冲洗
【单选题】
聚丙烯BOPP产品能做___制品。
A. 食品包装薄膜.
B. 农膜
C. 无纺布
D. 合成纸
【单选题】
在装置生产中,环管反应器压力控制在___。
A. 3.0MPa±0.1MPa
B. 3.4MPa±0.1MPa
C. 4.2MPa±0.1MPa
D. 4.5MPa±0.1MPa
【单选题】
环管夹套水泵在启动前要确认___。
A. 环管充满丙烯
B. 环管夹套充满脱盐水,夹套内没有气体
C. 轴流泵启动
D. 夹套水加热器投用
【单选题】
丙烯汽化器引丙烯时要___。
A. 先引丙烯,后投蒸汽
B. 先投蒸汽,后引丙烯
C. 丙烯、蒸汽一起投用
D. 无需投用
【单选题】
在PP装置中预聚合反应器夹套水流向和循环物流向是___。
A. 并流
B. 逆流
C. 交叉错流
D. 不要求夹套水流向
【单选题】
安全阀投用时,前后切断阀应打开,副线阀应___。
A. 打开
B. 关闭
C. 开一半
D. 开关无所谓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___。
A. 剥夺地主、富农的工商业
B. 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 没收官僚资本
D. 赎买民族资本主义
【多选题】
l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___。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 《中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多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___
A. 加工定货
B. 统购包销
C. 和平赎买
D. 公私合营
【多选题】
农业合作化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是 ___ 。
A. 保存富农经济
B. 没收其土地,保护其工商业
C. 消灭富农
D. 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多选题】
在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___ 。
A. “四马分肥”
B. 定息
C. 核价收购
D. 无偿没收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多选题】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___。
A.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B.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资本主义范畴
C.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
D.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非独立的社会形态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于 ___。
A. 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B. 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已有认识
C.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D. 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实践
【多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___。
A. 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按照苏联的经验去做
C. 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 照着马列本本去做
【多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___ 。
A. 对抗性的
B. 非对抗性的
C. 不可调和的
D. 针锋相对的
【多选题】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___。
A. 发展人民民主专政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C. 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发展生产力
【多选题】
毛泽东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的理论著作是___。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 《论十大关系》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不要四面出击》
【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___。
A. 发展生产力
B. 变革生产关系
C.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多选题】
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是 ___。
A. 计划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多选题】
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 ___。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C. 低级的社会主义和高级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多选题】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___。
A. 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 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 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 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多选题】
建国初,已经认识到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___
A. 工业化
B. 市场化
C. 信息化
D. 生态化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___。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点___。
A.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 所有制结构相同
C. 历史条件相同
D. 性质相同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___。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
C. 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 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多选题】
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___。
A. 中国人民同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 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与国民经济急待恢复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的同时并举包括 ___。
A. 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阶级的改造同时并举
C.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 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多选题】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形式有:___。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 高级社
D. 家庭承包
【多选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进行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 ___。
A. 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 和平赎买的方式
C.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 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___。
A.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建成和巩固的首要条件是 ___。
A.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有___。
A.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B. 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
C. 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 知识界已经成为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___。
A. 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解决了当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解决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
D.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多选题】
1O.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___。
A. 不是彼此割裂的
B. 更不是根本对立
C. 不能用社会主义改革否定社会主义改造
D. 也不能用社会主义改造否定社会主义改革
【多选题】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___。
A. 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
B. 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
C. 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
D.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___。
A.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 没收民族资本
C.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___。
A. 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 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进入了过渡时期
D.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多选题】
从历史看,实现工业化有两条道路___。
A. 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B.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C. 封建主义工业化道路
D. 小生产工业化道路
【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___。
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___。
A.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级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多选题】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有___。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有___。
A.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B. 国营经济的壮大
C. 个体农民有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愿望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多选题】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___。
A.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改造同时并举
B.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 建立纯粹的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多选题】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有___。
A. 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 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D. 证明了马列主义的真理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多选题】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___。
A. 反对本本主义的任务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 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D. 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任务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