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在开车及正常运转中,FIC20302设定值为多少,其作用是什么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FIC20302设定值为250KG/H。其作用是冲洗LV20301上游的闪蒸管线,确保畅通。
相关试题
【简答题】
R201有哪些阀门需要用来自P301泵出口的丙烯冲洗,冲洗的目的是什么
【简答题】
HV20403、HV20508、HV20400阀门打开时,物料排向何方
【简答题】
环管反应器在引进丙烯前要充压,充压的丙烯气体来自什么地方
【简答题】
环管丙烯置换是用什么压力,置换几次,泄压至什么压力再充气,置换后在什么压力下保压,为什么
【简答题】
预聚的目的是什么,丙烯预聚合的工艺条件是什么,什么条件最重要
【简答题】
已知一环管进料FIC20003=37.5t/h,氢气进料FIC20001=0.65kg/h,求进料氢浓度AIC20001
【简答题】
当环管密度计测不准时,该如何控制环管反应
【简答题】
设PP产品要求TEAL(kg/h)/PR(t/h)=0.2,进料PR流量范围为0~25t/h,TEAL流量范围是0~5kg/h,问TEAL流量的实际比率是多少
【简答题】
设丙烯进环管量为18.5t/h,回收量为7.02t/h,排放气为243kg/h。求聚合物产量
【简答题】
设小环管夹套补充水量为2000kg/h,夹套水往返温度差为11.2℃,聚合热为500kcal/kg,求预聚合产量
【简答题】
请画排放系统D601和D602流程图060A
【简答题】
简述造粒机液压油系统的主要构成,供给哪些部位使用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内部审计机构在___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A. 本单位财务部门
B. 本单位信息技术部门
C.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
D. 本单位实际控股股东
【单选题】
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没有明确的审计标准的,应当___
A. 请示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
B. 由派出审计机关决定
C. 由审计小组决定
D. 与被审计单位研究决定
【单选题】
审计人员采用各种方法收集的审计证据均应___。
A. 复印
B. 加以说明
C. 标明来源,并有提供者签名或盖章
D. 告知被审计人
【单选题】
下列审计取证方法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可靠性较高的是___。
A. 询问
B. 外部调查
C. 检查记账凭证
D. 检查财务报表
【单选题】
审计取证模式演变经历的三个阶段___。
A. 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B. 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C. 风险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D. 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
【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审计抽样样本量的是___。
A. 总体容量
B. 总体项目差异
C. 样本选取方法
D. 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
【单选题】
被审计对象在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___,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
A. 19日内
B. 24日内
C. 14日内
D. 7日内
【单选题】
内部审计机构在___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A. 本单位财务部门
B. 本单位信息技术部门
C.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
D. 本单位实际控股股东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
A. 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而失效
B. 内部控制测评不能代替实质性测试
C. 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
D. 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在审计风险模型中,控制风险为零
【单选题】
在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可以由一个人兼任的工作是___。
A. 批准付款与签发付款支票
B. 保管空白支票和银行预留印鉴
C. 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D. 接收客户支票和批准注销客户的应收账款
【单选题】
实物盘点属于___。
A. 会计信息控制
B. 经营决策控制
C. 察觉式控制
D. 事中控制
【单选题】
财务审计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总体合理性是指___。
A. 各类业务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B. 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金额均已记录或列报
C. 记录或列报的金额是实际存在或发生的
D. 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程度
【单选题】
最能有效证实应收账款真实性的是___。
A. 向债务人寄发询证函
B. 观察赊销信用审批流程
C. 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D. 对应收账款变动进行趋势分析
【单选题】
国家审计准则中规定了约束性条款和指导性条款的是___。
A. 总则
B. 质量控制和责任
C. 审计计划
D. 审计实施
【单选题】
下列关于库存现金键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
A. 应采取突击方式进行监盘
B. 出纳和会计主管应在盘点表上签字
C. 由出纳自行盘点,会计主管和审计人员在旁边观察监督
D. 对存放于不同地点的现金,应分别安排不同的监盘时间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审计标准特点的是___。
A. 层次性
B. 真实性
C. 地域性
D. 时效性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即是审计工作底稿,又是审计证据的是___。
A. 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
B. 被审计单位的规章制度
C. 审计工作方案
D. 审计人员的计算分析资料
【单选题】
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没有明确的审计标准的,应当___
A. 请示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
B. 由派出审计机关决定
C. 由审计小组决定
D. 与被审计单位研究决定
【单选题】
审计人员采用各种方法收集的审计证据均应___。
A. 复印
B. 加以说明
C. 标明来源,并有提供者签名或盖章
D. 告知被审计人
【单选题】
下列审计取证方法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可靠性较高的是___。
A. 询问
B. 外部调查
C. 检查记账凭证
D. 检查财务报表
【单选题】
审计取证模式演变经历的三个阶段___。
A. 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B. 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C. 风险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D. 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
【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审计抽样样本量的是___。
A. 总体容量
B. 总体项目差异
C. 样本选取方法
D. 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
【单选题】
被审计对象在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___,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
A. 20日内
B. 25日内
C. 15日内
D. 8日内
【单选题】
内部审计机构在___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A. 本单位财务部门
B. 本单位信息技术部门
C.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
D. 本单位实际控股股东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
A. 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而失效
B. 内部控制测评不能代替实质性测试
C. 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
D. 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在审计风险模型中,控制风险为零
【单选题】
在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可以由一个人兼任的工作是___。
A. 批准付款与签发付款支票
B. 保管空白支票和银行预留印鉴
C. 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D. 接收客户支票和批准注销客户的应收账款
【单选题】
实物盘点属于___。
A. 会计信息控制
B. 经营决策控制
C. 察觉式控制
D. 事中控制
【单选题】
财务审计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总体合理性是指___。
A. 各类业务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B. 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金额均已记录或列报
C. 记录或列报的金额是实际存在或发生的
D. 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程度
【单选题】
最能有效证实应收账款真实性的是___。
A. 向债务人寄发询证函
B. 观察赊销信用审批流程
C. 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D. 对应收账款变动进行趋势分析
【单选题】
国家审计准则中规定了约束性条款和指导性条款的是___。
A. 总则
B. 质量控制和责任
C. 审计计划
D. 审计实施
【单选题】
下列关于库存现金键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
A. 应采取突击方式进行监盘
B. 出纳和会计主管应在盘点表上签字
C. 由出纳自行盘点,会计主管和审计人员在旁边观察监督
D. 对存放于不同地点的现金,应分别安排不同的监盘时间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审计标准特点的是___。
A. 层次性
B. 真实性
C. 地域性
D. 时效性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即是审计工作底稿,又是审计证据的是___。
A. 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
B. 被审计单位的规章制度
C. 审计工作方案
D. 审计人员的计算分析资料
【单选题】
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没有明确的审计标准的,应当___
A. 请示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
B. 由派出审计机关决定
C. 由审计小组决定
D. 与被审计单位研究决定
【单选题】
审计人员采用各种方法收集的审计证据均应___。
A. 复印
B. 加以说明
C. 标明来源,并有提供者签名或盖章
D. 告知被审计人
【单选题】
下列审计取证方法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可靠性较高的是___。
A. 询问
B. 外部调查
C. 检查记账凭证
D. 检查财务报表
【单选题】
审计取证模式演变经历的三个阶段___。
A. 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B. 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C. 风险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D. 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
【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审计抽样样本量的是___。
A. 总体容量
B. 总体项目差异
C. 样本选取方法
【多选题】
审计规程所称审计项目管理一体化是指___
A. 审计计划统一管理
B. 审计项目统一运作
C. 审计资源统一配置
D. 审计流程统一规范
E. 审计结果统一报告
F. 审计整改统一标准
【多选题】
审计责任有几种___
A. 主要责任
B. 次要责任
C. 直接责任
D. 审核责任
E. 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