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依据ISO14001:2015标准“7.4信息交流”的要求,以下说法最为准确的是___。
A. 组织无需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其信息交流的证据
B. 组织应保持信息交流的文件化信息
C. 适当时,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其信息交流的证据
D. 组织应保持信息交流的文件化信息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依据ISO14001:2015标准“8.1运行策划和控制”,以下说法最为准确的是: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受控或___。
A. 可调查
B. 可了解
C. 可追溯
D. 可施加影响
【单选题】
关于应急和响应,相比ISO14001:2004标准,以下哪项是ISO14001:2015标准新增的要求___。
A.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项作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
B.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响应程序
C.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D. 适用时,组织应向有关相关方,包括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单选题】
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按其确定的信息交流过程及其合规义务要求,就有关环境绩效的信息进行___信息交流。
A. 内部
B. 外部
C. 内部和外部
D. 管理层
【单选题】
依据ISO14001:2015标准“9.1.2合规性评价”,组织应确定实施合规性评价的___。
【单选题】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___。
A. 环境目标未实现时需要采取的措施
B. 如需要,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过程融合的机遇
C. 任何与组织战略方向相关的结论
D. 以上都是
【单选题】
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管理评审应考虑组织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趋势___。
A. 监视和测量结果
B. 审核结果
C. 其合规义务的履行情况
D. 以上全部
【单选题】
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评价消除不符合原因的措施需求,以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或___。
A. 减少发生
B. 控制发生
C. 在其他地方发生
D. 降低发生的可能
【单选题】
ISO14001:2015标准关于纠正措施的描述,正确的是___的重要程度相适应
A. 纠正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符
B. 纠正措施实施之后,必须要变更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
C. 纠正措施应与所发生的不符合造成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相适应
D. 以上都是
【单选题】
组织应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以提升组织的___。
A. 管理体系适应性
B. 整体绩效
C. 资源有效利用率
D. 环境绩效
【单选题】
关于ISO14001:2015标准对内部审核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包括实施审核的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内部审核报告
B.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C.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D. 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此时,应考虑到相关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往审核的结果
【单选题】
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哪些场所范围内的人员的健康安全?___
A. 组织内部
B. 组织的工作场所
C. 组织的生产场所
【单选题】
OHSAS18001:2007标准是针对:___
A. 产品的安全
B. 服务的安全
C. 职业健康安全
【单选题】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由___确定和批准。
A. 员工代表
B. 管理者代表
C. 最高管理者
【单选题】
依据OHSAS18001:2007标准中4.4.2,组织应确保___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能力。
A. 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的
B. 组织内的
C. 组织内及相关方的
【单选题】
在考虑工作场所的构成时,组织可不必考虑对如下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___
A. 休假旅行的员工
B. 差旅中的员工
C. 在客户或顾客处所工作的人员
【单选题】
按照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组织应将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传达到___
A. 组织内的所有员工
B. 组织的所有员工和所有的相关方
C. 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
【单选题】
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___。
A. 提供危险源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以及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并形成文件
B. 提供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并进行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
C. 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
【单选题】
根据OHSAS18001:2007标准,可接受风险是___
A.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B.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无需进行控制的风险
C.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已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
【单选题】
根据OHSAS18001:2007标准,风险是___
A.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B.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C.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单选题】
OHSAS18001:2007的4.4.3.2中“参与协商”中的“工作人员”,主要指的是___
A. 组织的全体人员
B. 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
C. 组织的非管理人员
【单选题】
下面所列的哪一项不属于主动性绩效测量的内容___
A. 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案
B. 监视是否符合运行准则
C. 监视事件的历史证据
【单选题】
依据OHSAS18001:2007标准,下列哪一个是最准确的危险源概念表述___
A.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B.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C.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3.8)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单选题】
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最终考虑降低风险的措施是___
A.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
B. 工程控制措施
C. 个体防护装备
【单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合规性评价只评价政府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B. 合规性评价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C. 合规性评价必须半年做一次
【单选题】
依据OHSAS18001:2007标准,不必须建立并保持程序的要素有___
A. 培训、意识和能力
B. 应急准备和响应
C. 管理评审
【单选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里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___和持续改进两个方面。
A.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B. 完善措施
C. 发展措施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是预防措施___
A. 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
B. 消除不符合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C. 消除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单选题】
OHSAS18001:2007标准4.5.2合规性评价的要求是___
A. 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B. 定期评价对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C. A+B
【单选题】
组织应确保工作场所的人员在其能控制的___承担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责任。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内审的要求,不准确的是___
A. 内审应每年进行一次
B. 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
C.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的信息
【单选题】
进行管理评审的目的是___
A. 评价适用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B. 总结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的绩效
C. 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单选题】
OHSAS18001:2007标准旨在针对___
A. 职业健康安全
B. 员工健身或健康计划
C. 产品安全、财产损失
【单选题】
相关方是指___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A. 工作场所内
B. 工作场所外
C. 工作场所内外
【单选题】
依据OHSAS18001:2007标准4.5.3的要求,事件调查应___。
A. 确定导致事件发生的危险源、实施风险评价并分析其原因
B. 包括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C. 及时开展并将结果形成文件
【单选题】
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组织必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___
A.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不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B. 危险源还存在着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 危险源属重大危险源
【单选题】
为做好风险评价工作,应___。
A. 开发出适用于任何组织的定量评价方法
B. 必须运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C. 根据组织的特点和管理目标要求,研究运用适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单选题】
依据OHSAS18001:2007标准,可以不采取进一步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条件是,在系统中的人员处于免遭___伤害的状态。
A. 不可接受风险
B. 可接受风险
C. 环境变化
【单选题】
依据OHSAS18001:2007标准,组织实施事件调查的目的是___。
A. 确定内在的、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职业健康安全缺陷
B. 找出事件的责任人并进行惩处
C. 消除事件影响
【单选题】
下列哪一条不属于OHSAS18001:2007标准4.5.1绩效测量与监视规定的内容?___
A. 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满足程度的监视
B. 对员工健身计划执行情况的监视
C. 对控制措施有效性的监视
【单选题】
危险的程度一般用___来表示。
A. 危险的发生频率
B. 危险度
C. 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不同场合的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采用( )类绝缘型手持电动工具。___
A. I.III
B. I.II
C. II.III
D.
E.
【单选题】
地下室、人防设备安装必须派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线路架空要求2m 以上,照明灯泡必须有( )罩。___
【单选题】
( )是高处作业中最常见的事故。___
【单选题】
在生产各环节,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 )。___
A.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B. 公司领导安排
C. 利益
D.
E.
【单选题】
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带,作业人员应有人( ),不允许单独一人进行作业。___
【单选题】
在佩戴安全帽前应根据自己的头型将( )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者过紧。___
【单选题】
安全带( ) 挂在管件的自由端、安全网上。___
【单选题】
安全带和专作固定安全带的绳索在( )应进行外观检查。___
A. 使用中
B. 使用前
C. 使用后
D.
E.
【单选题】
安全带使用期为( )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___
A. 1
B. 3-5
C. 8-10
D.
E.
【单选题】
安全带应该高挂低用。挂钩应该扣在不低于作业者所处水平位置的( )牢靠处。___
【单选题】
在高处作业要求中,安全带的使用应( )。___
A. 高挂低用
B. 低挂高用
C. 同一水平挂用
D.
E.
【单选题】
使用安全带时,( )将安全带挂在挂在活动的物体上,并注意防止摆动碰撞。___
【单选题】
安全帽的帽衬、衬带的顶部和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 )mm的空间___
A. 10-20
B. 20-50
C. 0-15
D.
E.
【单选题】
安全帽的帽壳( )有破损和裂纹。___
【单选题】
普通安全帽不超过( )g。___
A. 450
B. 350
C. 250
D.
E.
【单选题】
工具袋内,总重量不得超过( )kg。___
【单选题】
脚扣的( )要连接牢固,活动灵活。___
【单选题】
脚扣的蹬必须铆固,绑带皮条必须坚韧耐用,( )者才可使用。___
A. 无损伤
B. 有损伤
C. 稍有破损
D. 以上均可。
E.
【单选题】
绝缘靴是由特种橡胶制成的,用于人体与( )绝缘的靴子。___
【单选题】
人字梯应具有坚固的饺链和限制开度的( )。___
【单选题】
人字梯中间的绳子要( ),方可作业。___
【单选题】
梯子使用时,缺档、负荷( )使梯子断裂,会引起梯上人员坠落。___
【单选题】
梯子移动时候人员要扶稳,拽动梯子时不要用力过猛,要( )移动 。___
【单选题】
梯子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0左右。___
【单选题】
用梯子来登高时,梯脚必须要做( )措施。___
【单选题】
在杆顶工作时,束腰绳应放在拉线下,否则腹部低于杆顶至少( )cm。___
【单选题】
直梯工作角度以( )为宜。___
A. 65°±5°
B. 75°±5°
C. 85°±5°
D.
E.
【单选题】
在同一时间内,只准( )在梯上工作。如在梯上工作,应将梯子的上端用绳紧扎于支持物上。___
A. 一人
B. 二人
C. 三人
D. 一人或两人
E.
【单选题】
在梯子无法做牢固的安全措施时,在梯上除手臂外勿将身体伸到梯架外( )以上。___
A. 10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40厘米
E.
【单选题】
从梯子与支持物接触点起向下( )为最高的站立位置,切勿站在这一档以上之处工作(指没有安全皮带束住木杆时)。___
A. 第四档
B. 第五档
C. 第三档
D. 第二档
E.
【单选题】
在梯上的工作人员,应将另一足骑跨穿过踏脚的上面( ),并勾往,以取得较好的支持.___
A. 一档
B. 二档
C. 三档
D. 一档或二档
E.
【单选题】
梯子不用时应( )在地上,并尽可能避免日晒雨淋,防止损坏,暂时不用的亦须横倒放下,如限于工地环境或即将连续使用的,必须有人负责看管或用绳子扎住支持物。___
A. 横放
B. 竖放
C. 斜放
D. 以上均可
E.
【单选题】
梯子靠在电杆、墙壁或吊线上使用时,其下端的支点与杆根壁根间的距离,应等于梯长的( ),即梯子斜度在70与75度之间,不可太斜,也不可太陡。___
A. 三分之一
B. 四分之一
C. 五分之一
D. 六分之一
E.
【单选题】
综合护套全塑电缆充入干燥气体气压应达到()kPa。___
A. 10——20
B. 20——40
C. 30——50
D. 40——60
E.
【单选题】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环向裂缝宽度超过()mm者不得使用。___
A. 0.3
B. 0.4
C. 0.5
D. 0.6
E.
【单选题】
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mm2。___
【单选题】
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应≤()dB。___
A. 0.3
B. 0.4
C. 0.5
D. 1.0
E.
【单选题】
电缆交接箱任意两个端子之间及任一端子与接地点之间的绝缘电阻≥()MΩ。___
A. 30000
B. 40000
C. 50000
D. 60000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