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串行口工作于移位寄存器方式时,其接收由___来启动。
A. REN
B. RI
C. REN和RI
D. TR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已知某数的BCD码为0111 0101 0100 0010 则其表示的十进制数值为___
A. 7542H
B. 7542
C. 75.42H
D. 75.42
【单选题】
十进制数-36在8位微机中的反码和补码分别是___。
A. 00100100B,11011100B
B. 00100100B,11011011B
C. 10100100B,11011011B
D. 11011011B,11011100B
【单选题】
单片机的程序计数器PC用来___。
A. 存放指令
B. 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
C. 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
D. 存放上一条指令地址
【单选题】
若单片机的振荡频率为6MHz,设定时器工作在方式1需要定时1ms,则定时器初值应为___。
A. 500
B. 1000
C. 216-500
D. 216-1000
【单选题】
MCS-51单片机在同一优先级的中断源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___。
A. 外部中断0
B. 外部中断1
C. 定时器0中断
D. 定时器1中断
【单选题】
MCS-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1的中断请求标志是___。
A. ET1
B. TF1
C. IT1
D. IE1
【单选题】
二进制数10101010B与00000000B的“与”、“或”和“异或”结果是___。
A. 10101010B,10101010B,00000000B
B. 00000000B,10101010B,10101010B
C. 00000000B,10101010B,00000000B
D. 10101010B,00000000B,10101010B
【单选题】
若某存储器芯片地址线为12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___
A. 1KB
B. 2KB
C. 4KB
D. 8KB
【单选题】
PSW=18H时,则当前工作寄存器是___
【单选题】
控制串行口工作方式的寄存器是___
A. TCON
B. PCON
C. SCON
D. TMOD
【单选题】
十进制29的二进制表示为原码___
A. 11100010
B. 10101111
C. 00011101
D. 00001111
【单选题】
用MCS-51用串行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___
A. 方式0
B. 方式1
C. 方式2
D. 方式3
【单选题】
MCS-51外扩ROM,RAM和I/O口时,它的数据总线是___
【单选题】
-49D的二进制补码为.___
A. 11001111
B. 11101101
C. 0001000
D. 11101100
【单选题】
二进制数11101110B与01110111B的“与”、“或”和“异或”结果是___。
A. 01100110B,10011001B,11111111B
B. 11111111B,10011001B,01100110B
C. 01100110B,01110111B,10011001B
D. 01100110B,11111111B,10011001B
【单选题】
MCS-51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___有效。
A. 下降沿
B. 上升沿
C. 低电平
D. 高电平
【单选题】
8位二进制数,采用补码形式表示一个带符号数,它能表示的整数范围是_______。
A. -127~+127;
B. -128~+128;
C. -127~+128;
D. -128~+127
【单选题】
用二进制表示一个5位长的十进制数,至少需要用________位二进制数。
A. 14;
B. 15;
C. 16;
D. 17
【单选题】
80C51单片机定时器T0的溢出标志TF0,当计数满在CPU响应中断后___
A. 由硬件清零
B. 由软件清零
C. 软硬件清零均可
D. 随机状态
【单选题】
已知: 带符号位二进制数X和Y的原码为[X[原=10011010B,[Y]原=11101011B,则[X+Y]补=_______。
A. 01111011B;
B. 10000101;
C. 11111011B;
D. 溢出
【单选题】
已知: 带符号位二进制数X和Y的补码为[X]补=11001000B,[Y]补=11101111,则[X+Y]真值=_________。
A. -55;
B. -73;
C. +73;
D. 溢出
【单选题】
为实现微型机系统中数据总线的双向传送,必须采用________来控制数据的流向。
A. 寄存器;
B. 锁存器;
C. 三态门;
D. 传输器
【单选题】
一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4K×8位,则它有________根地址线。
A. 11;
B. 12;
C. 13;
D. 14
【单选题】
CPU中程序计数器(PC)中存放的是_________。
A. 指令;
B. 指令地址;
C. 操作数;
D. 操作数地址
【单选题】
在微机系统中,实现模块(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______。
A. 外总线;
B. 串行总线;
C. 通信总线;
D. 系统总线
【单选题】
一台微型机具有4KB的连续存储器,其存储空间首地址为4000H,则末地址为_________。
A. 4FFFH;
B. 5000H;
C. 7FFFH;
D. 8000H
【单选题】
单片机的CPU主要由___两部分组成。
A. 运算器和寄存器
B. 运算器和控制器
C. 运算器和译码器
D. 运算器和计数器
【单选题】
一台微型机,其存储器首地址为2000H,末址为5FFFH,存储容量为_______KB。
【单选题】
微处理器用13条地址线寻址,其寻址范围为_______。
A. 1KB;
B. 2KB;
C. 4KB;
D. 8KB
【单选题】
外部中断1固定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________。
A. 0003H;
B. 000BH;
C. 0013H;
D. 001BH
【单选题】
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中的_______。
A. TMOD;
B. TCON/SCON;
C. IE;
D. IP
【单选题】
MCS-51单片机可分为两个优先级别。各中断源的优先级别设定是利用寄存器_________。
A. IE;
B. IP;
C. TCON;
D. SCON
【单选题】
在通用I/O口方式下,欲从P1口读取引脚电平前应当___。
A. 先向P1口写0
B. 先向P1口写1
C. 先使中断标志清零
D. 先开中断
【单选题】
80C51单片机外部中断INT1和外部中断INT0的触发方式选择位是___
A. TR1和TR0
B. IE1和IE0
C. IT1和IT0
D. TF1和TF0
【单选题】
在中断响应不受阻的情况下,CPU对外部中断请求作出响应所需的最短时间为___机器周期。
【单选题】
计算机工作时,能写入也能读出的半导体存储器是______。
A. RAM;
B. ROM;
C. 磁盘;
D. 磁带
【单选题】
在串行异步通信时,传送一个具有奇偶校验位的ASCⅡ码字符,传送速率为1200波特,此时每秒传送的字符数最多为______个。
A. 171;
B. 150;
C. 133;
D. 120
【单选题】
某系统拟采用的芯片为8051,采用自动重装初值的定时方式,则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应采用_________。
A. 方式1;
B. 方式2;
C. 方式0;
D. 方式3
【单选题】
某系统采用芯片为8051,拟使用定时器/计数器0与定时器/计数器1,当TMOD的设置为50H,则两个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为__________:
A. 定时器/计数器0为方式0计数方式,定时器/计数器1为方式1定时方式。
B. 定时器/计数器0为方式0定时方式,定时器/计数器1为方式1计数方式。
C. 定时器/计数器0为方式1定时方式,时器/计数器1为方式0计数方式。
D. 定时器/计数器0为方式1计数方式,时器/计数器1为方式0定时方式。
【单选题】
同一优先级中的中断源优先权排队由中断系统的硬件确定,用户无法自行安排。下面的同一优先级中断源排队正确的是________。
A. 外部中断0比定时器/计数器0优先级高;
B. 定时器/计数器0比外部中断0优先级高;
C. 串行接口中断比外部中断1优先级高;
D. 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比串行接口中断优先级低。
推荐试题
【判断题】
站后折返车站同意闭塞时,须确认本站站台、前方区间及折返线路的空闲情况,必须确保前列车出 折返线运行至本站非接车侧站台,列车之间有“一站一区间+折返线”的间隔。( )
【判断题】
发车站取得接车站同意闭塞的电话记录号码后行值填写《行车日志》和路票(只填不交),路票填写完毕后优先通过无线固定台(无法通过无线固定台联系时,使用400M)口头命令司机发车,若400M信号差,无法联系司机,安排人员递送路票。( )
【判断题】
发车站确认列车发车,接车站按规定接发列车,接车站确认列车上下客完毕且列车发出后向发车站报到点,发车站接到报点后在路票正面对角线划“×”注销,发车站至接车站之间相应区间(含接车站站台)开通。( )
【判断题】
相邻两站、停车场/车辆段之间以路票作为确认闭塞分区空闲的凭证。( )
【判断题】
电话闭塞法行车时,正线首次占用闭塞分区的列车限速 25km/h 运行,之后电话闭塞区段内列车限速45km/h 运行。( )
【判断题】
运营期间实施电话闭塞法时,故障区域内可采用小交路运行。( )
【判断题】
电话闭塞组织行车时,因线路异常等特殊情况需变更折返方式时,行值汇报行调,由行值通知司机变更进路。( )
【判断题】
电话记录号码自每日 0 时起至 24 时止,按日循环编号,可以重复使用。( )
【判断题】
路票必须具备运行方向、电话记录号码、车体号、日期、行车专用章(五要素)填写完整。( )
【判断题】
车站管理地域范围:车站内部、站外风亭、出入口外5米范围外。( )
【判断题】
首班不载客列车出段(场)前30分钟进行运营前检查。( )
【判断题】
生产信息汇报途径分类:分为业务线和行政线两种。重要类信息按行政线两条途径汇报,一般类信息按业务线汇报。( )
【判断题】
信息汇报应遵循及时性和持续性原则,即除了按规定第一时间将信息向中心汇报外,还应包括事件处理的阶段性汇报(即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的汇报)。( )
【判断题】
业务渠道:当事人→行值(值班站长)→OCC、生产调度、专业工程师等业务归口。( )
【判断题】
车站值班站长决策一、二级客流控制启动,车站站长决策三级客流控制启动,车站采用任意一级客流控制时都必须向行车调度员及时报告,并组织相关人员实施。( )
【判断题】
扶梯客流控制点的选取距扶梯/楼梯口应有1米以上缓冲空间,控制口宽度不得大于扶梯/楼梯口宽度。( )
【判断题】
控制点的铁马使用扎带固定,应遵循“渐进缩小”原则,摆成喇叭口或斜口,不宜垂直控制,有条件及必要时应设置多道控制点以减少冲击力。( )
【判断题】
车站员工拾得乘客遗失物品时,必须立即转交当班值班站长,并会同值班站长当场清点拾遗物品,填写至OA失物招领系统,注明失物名称、数量、特征以及拾获的时间、地点,双方确认。( )
【判断题】
乘客拾得物品时必须由值班员及以上人员会同拾得者当场清点拾遗物品,共同填写OA失物招领系统,填写“失物标签”粘贴在失物上,并放入“乘客失物专用箱/柜”中保管。( )
【判断题】
SC操作管理由当班值班站长、值班员负责SC的操作管理。( )
【判断题】
打开TVM维修门时,及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可同时打开多个TVM维修门、同时操作多台TVM。( )
【判断题】
SC提示TVM钱箱将满时,应及时更换钱箱。设备因满箱暂停服务的,应在30分钟内更换钱箱。( )
【判断题】
TVM的钱箱分纸币钱箱和硬币钱箱。钱箱的更换工作由客运值班员和一名站务人员共同完成。( )
【判断题】
车站票务室票卡应存放于车站票务室保险柜、锁闭的票柜,且监控设备必须24小时开启。( )
【判断题】
屏蔽门出现故障时,站台岗立即前往故障门进行处理同时用手持台向车控室汇报现场情况,行车值班员报值班站长。( )
【判断题】
车站客流较大且发生交叉干扰时,在楼梯、扶梯、出入口等处用伸缩栏杆、隔离带、铁马等设备人为地隔开人群,保持客流畅通。( )
【判断题】
客运伤亡在线路区间内,司机立即报告车站,由值班站长视情况报120及公安。( )
【判断题】
乘客及不可抗力伤亡事故:是指乘客在地铁范围内及运输过程中故意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如伤害自己的身体或自杀行为等。( )
【判断题】
《安全生产责任制》所称“四不放过”是指在组织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的过程中,按“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处理。( )
【判断题】
员工必须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并妥善保管,严禁故意损坏劳动防护用品或挪作它用。( )
【判断题】
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 )
【判断题】
动火作业是指因工作、施工需要使用电焊、气焊(割)、砂轮、电钻等操作时,可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
【判断题】
车站公共区域内封条有效期半个月,其余场所封条有效期一个月,封条到期后必须开封检查箱内设施,确认完好后重新贴上封条。( )
【判断题】
转岗、晋级、返岗(离岗一年以上)人员仅须参加班组(车站)级安全教育培训。( )
【判断题】
对于新进员工,岗前接受三级安全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
【判断题】
员工离岗半年以上不足一年,重新上岗时,应重新接受第二、三级安全教育;员工离岗一年及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接受以一、二、三级安全教育。( )
【判断题】
运营分公司安全检查包括日常安全检查、月/年安全检查、重大节假日节前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等四类。( )
【判断题】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按可能导致事故的后果及隐患整改的难易程度,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较大事故隐患。( )
【判断题】
新员工、新岗、新职人员必须参加三级安全教育及其他规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 )
【判断题】
未经调度命令,未经车站请点登记,不得擅自进入轨行区作业。在轨行区作业时,应穿荧光服,施工作业区域设好防护。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数,出清线路,保证设备状态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