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多选题】
十九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这三大发现是指( )?
A. 细胞学说
B. 燃素说
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 生物进化理论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包括( )?
A. 科学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人民性和发展性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 )?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实践唯物主义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认识论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 )?
A. 彻底的批判精神
B. 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C. 理论的创新性
D.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是( )?
A.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B.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C.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D. 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必要手段
【多选题】
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包括( )?
A. 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
B.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C.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D.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多选题】
哲学是( )?的世界观?
A. 规范化
B. 系统化
C. 理论化
D. 抽象化
【多选题】
二元论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 )?
A. 既是物质的
B. 又是精神的
C. 是物质的
D. 是精神的
【多选题】
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多选题】
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 )?
A. 麦粒——麦株——麦粒
B. 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
C. 团结——批评——团结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
【多选题】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多选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 )?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C.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D.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多选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A. 存在决定思维
B. 思维决定存在
C. 存在和思维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
D. 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
【多选题】
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 )?
A. 物质和意识相互起决定作用
B. 物质决定意识
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 物质不能决定意识,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
【多选题】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 )?
A.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
B.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C.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 运动和物质都是实体
【多选题】
意识是( )?
A.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
C. 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D. 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多选题】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 )?
A. 尊重客观规律
B. 通过实践
C. 超脱客观规律的制约
D. 不讲任何条件
【多选题】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 )?
A. 本质决定现象
B. 现象决定本质
C. 现象表现本质
D. 本质表现现象
【多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 )?
A. 实质
B. 核心
C. 内容
D. 形式
【多选题】
矛盾范畴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A. 矛盾对抗性
B. 矛盾同一性
C. 矛盾斗争性
D. 矛盾平衡性
【多选题】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
A.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
C.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 以上都对
【多选题】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
C.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
D.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多选题】
量和事物的关系是( )?
A. 直接同一
B. 并不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
C. 量可以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
D. 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并不导致事物质的根本变化
【多选题】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多选题】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 )?
A. 个性中包含共性
B. 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 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多选题】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
A. 量变就是质变
B.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联系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静止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多选题】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是( )?
A.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 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
D.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多选题】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 )?
A. 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 是认识事物的惟一途径
C. 是认识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D. 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
【多选题】
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是( )?
A. 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B.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多选题】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指( )?
A. 意识是通过社会劳动创造的
B. 意识离不开集体和社会
C. 意识是社会的基础
D. 意识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多选题】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
A. 使矛盾双方发生对抗
B. 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C. 在事物质变过程中,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新的统一体的产生
D. 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
【多选题】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
A.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 促使事物灭亡
C. 促使矛盾激化
D. 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 )?
A. 人们主观思维中推想的矛盾
B. 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
C. 人们思维过程中逻辑的自相矛盾
D.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 )?
A. 事物的本质联系
B. 事物的必然联系
C. 事物的稳定联系
D. 客观的联系
【多选题】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多选题】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
A.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
D. 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人的意识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是( )?
A. 人体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
B.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C. 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D. 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多选题】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 )?的关系
A. 相互依存
B. 相互影响
C. 相互制约
D. 相互作用
【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具有以下特点:( )?
A. 客观性
B. 普遍性
C. 多样性
D. 条件性
【多选题】
辩证的思维方法主要有( )?
A. 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B.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C.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D.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遇七级(13.9~17.1m/s)以上大风时,悬臂式斗轮机不必要采取的措施是___。
A. 停止运行;
B. 斗轮下降到煤堆;
C. 切断全机电源;
D. 夹紧夹轨器。
【单选题】
当斗轮机输送物料的含水量大于___时,不启动喷水防尘系统。
A. 3%;
B. 6%~7%;
C. 15%;
D. 20%。
【单选题】
溜料板与斗轮间隙不大于___。
A. 1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单选题】
翻车机按驱动方式可分为___。
A. 转子式和侧倾式;
B. 钢丝传动和齿轮传动;
C. 单翻和双翻;
D. 液压压车式和机械压车式。
【单选题】
叶轮给煤机行走车轮与行走轨道面的接触质量的检验方法或器具为___。
A. 观察法;
B. 塞尺;
C. 卡尺;
D. 涂色检验。
【单选题】
叶轮给煤机叶轮上的杂物应___。
A. 不必处理;
B. 一周清理一次;
C. 每天清理一次;
D. 每班清理一次。
【单选题】
重牛铁牛自动控制由___发出指令。
A. 摘钩台;
B. 翻车机;
C. 迁台;
D. 空牛。
【单选题】
重牛推车器的推送速度一般为___m∕s。
A. 0.5;
B. 0.78;
C. l~1.5;
D. 2。
【单选题】
翻车机的重车铁牛按照ISO 国际标准规定,设备必须在控制状态下运行,克服铁牛牵引采用“___”的操作方式,因此可逐渐采用调车机将铁牛系统改进完善。
A. 溜放;
B. 不规则;
C. 撞车;
D. 繁重。
【单选题】
重牛卷扬滑动轴承油杯滴油应___左右。
A. 5s一滴;
B. 30s一滴;
C. 2min 两滴;
D. 1min五滴。
【单选题】
翻车机摘钩平台工作时后端抬起的高度应不小于___mm。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单选题】
翻车机摘钩平台的升起或降落是通过___来实现的。
A. 液压装置;
B. 油泵;
C. 液压阀;
D. 齿轮泵。
【单选题】
翻车机摘钩平台安装于翻车机与___之间,是使其平台上车辆流入翻车机的设施。
A. 牵车台;
B. 空车铁牛;
C. 重车铁牛;
D. 空车铁牛或重车铁牛。
【单选题】
牵车平台、轨头横向偏差不大于___。
A. 3mm;
B. 5mm;
C. 8mm;
D. 10mm。
【单选题】
牵车台的标高误差的质量标准为___mm。
A. ±3;
B. ±5;
C. ±10;
D. ±15。
【单选题】
牵车台移向空车线的条件是___。
A. 空车入台;
B. 翻推返回;
C. 牵推返回;
D. 空车出台。
【单选题】
转子式翻车机的最大翻转角度一般为___。
A. 150°;
B. 160°;
C. 175°;
D. 180°。
【单选题】
转子翻车机对于行程最大的车辆,转子转到___时将车辆压紧。
A. 90°;
B. 85°;
C. 75°;
D. 100°。
【单选题】
翻车机本体推车器的推送距离一般为___m。
A. 8;
B. 10;
C. 12;
D. 20。
【单选题】
双联翻车机的配套拔车机牵引力为___t。
A. 30;
B. 40;
C. 45;
D. 50。
【单选题】
翻车机翻车时储能器活塞杆的伸出长度以___mm为宜。
A. 5~10;
B. 100~300;
C. 150~200;
D. 250以上。
【单选题】
KFJ -1A 型侧倾式翻车机液压缸的最高压力___MPa。
A. 0.3;
B. 0.5;
C. 0.6;
D. 0.8。
【单选题】
侧倾式翻车机液压系统的正常油温范围是___℃。
A. 30~80;
B. 35~60;
C. 40~75;
D. 60~100。
【单选题】
侧倾式翻车机液压系统的油温正常范围是___。
A. 50-80℃;
B. 40-75℃;
C. 35-60℃;
D. 45-85℃。
【单选题】
翻车机启动前,蓄能器压力不得低于___MPa。
A. 10;
B. 5;
C. l;
D. 0.2。
【单选题】
对于翻车机等设备的无负荷运转,应用手动控制使用各设备按工作过程动作几次,一般不少于___。
A. 3次;
B. 2次;
C. l 次;
D. 数次。
【单选题】
翻车机的控制方式有___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其中自动控制又分为继电器自动控制和微机程序自动控制。
A. 远方;
B. 手动;
C. 手动集中;
D. 机械。
【单选题】
叶轮给煤机落煤槽中心与皮带机中心线允许偏差为___mm。
A. ≤10;
B. ≤5;
C. ≤15;
D. ≤20。
【单选题】
为防止铁牛牵车时大电动机过载运行而烧毁,控制系统采用___作为大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A. 热电偶;
B. 过流继电器;
C. 极限;
D. 耦合器。
【单选题】
翻车机在零位时,调整平台两端与基础滚动止挡的间隙,此间隙对有定位器一端以0~1mm为宜,对另一端以___mm为宜。
A. 0~2;
B. 0~4;
C. 4~5;
D. 5~8。
【单选题】
翻车机传动装置中传动小齿轮与转子圆盘上的齿圈啮合情况应良好,传动小齿轮的轴心线与转子的轴心线应保持平行,齿侧间隙为___mm。
A. 2;
B. 3;
C. 3.5;
D. 2.5。
【单选题】
翻车机在0~45°启动时,泵往___充油。
A. 下;
B. 上;
C. 中间;
D. 上下。
【单选题】
翻车机所有转动部件应转动灵活,无杂音,振动不超过规定值,温度不超过___℃。
A. 100;
B. 85;
C. 80;
D. 60。
【单选题】
翻车机应定期清扫卫生,保证电气设备不积尘。雨季还应检查电气设备的___。
A. 防雨状况;
B. 防尘状况;
C. 防过热状况;
D. 防爆状况。
【单选题】
翻车机和附属设备在安装或大修完毕后要进行试转,其原则是___。
A. 先机械后电控;
B. 先电控后机械;
C. 二者同时;
D. 无需先后。
【单选题】
LX -8桥式螺旋卸车机中螺旋体的旋转是靠___传动的。
A. 链条;
B. 齿轮;
C. 带;
D. 丝杆。
【单选题】
螺旋卸煤机的链条中间传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螺旋的有效工作强度,以尽量___车底余煤。
A. 增加;
B. 减少;
C. 恒定;
D. 清净。
【单选题】
为使卸煤机空车行走时间___,卸煤机采用两种行车速度。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便于操作
【单选题】
螺旋卸煤机在螺旋吃煤时不能用大车的快速行走速度卸车,吃上层煤时,螺旋应___下降。
A. 快速;
B. 慢速;
C. 加快;
D. 全速。
【单选题】
螺旋卸车机驾驶室装设电气关门闭锁是为了___。
A. 人身安全;
B. 防尘;
C. 防噪声;
D. 冬季防寒。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