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24.用250V兆欧表BY-2B 型逆变器的绝缘电阻应大于__________兆欧。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25.轴温报警器是一种车载监测__________温度变化,超温报警的装置。___
【填空题】
26.在MGS电子防滑器的诊断DI面板上有四个键,第一个键表示__________ 。___
【填空题】
27.DC600V供电客车断电__________分钟后才能进行绝缘测试。___
【填空题】
28.电力连接线的电缆线芯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得超过__________度。___
【填空题】
29.单相桥式整流其输出直流电压平均值为输入交流电压的__________。___
【填空题】
30.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严禁__________运行。___
【填空题】
31.单结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大致可分为截止区、__________和饱和区。___
【填空题】
32.电子防滑器的主要用于装有__________或其他单元制动机的四轴客车制动系统中。___
【填空题】
33.轴报器的中修周期与客车__________周期相同。___
【填空题】
34.TFX1型电子防滑器传感器传感安装时,传感头与轴头齿轮间隙应在 __________mm之间。___
【填空题】
35.塞拉门车门内设有__________、手动锁和电控锁各一把。___
【填空题】
36.48V客车广播配线的绝缘阻值应大于__________兆欧。___
【填空题】
37.25G型客车电气设置按电压等级可分为__________V 、220V和48V三种。___
【填空题】
38.客车上的逆变器,其三极管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__。___
【填空题】
39.电子防滑系统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防滑装置。___
【填空题】
40.电子防滑器中的排风阀对制动缸的控制形式有排气、充气和__________三种。___
【填空题】
41.R22 的正常蒸发温度为__________度。___
【填空题】
42.塞拉门开关单程时间为__________秒。___
【填空题】
43.客车蓄电池的充电方法有化成充电、初充电、__________和补充电四种。___
【填空题】
44.25K型客车的使用寿命为__________年,厂修期为7.5年。___
【填空题】
45.塞拉门正常情况下通过__________解锁,紧急情况下可通过手动三角钥匙解锁。___
【填空题】
46.集控开门后,在有气、有电的正常情况下,塞拉门在车内外都可使用 __________进行开关门操作。___
【填空题】
47.将电气设备与零线相连叫__________。___
【填空题】
48.客车鉴定时轴报仪不能巡检属于__________类故障。___
【填空题】
49.TFX1型防滑器显示87表示__________自检。___
【填空题】
50.餐车电冰箱电动机启动后,工作电流应小于或等于__________A。___
【填空题】
51.准放电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极板与__________隔离,防止氧化 。___
【填空题】
52.25K型客车的DP-3型差压阀,当压力差为150kpa时起作用,压差误差为 __________。___
【填空题】
53.塞拉门在关门全程的98%的范围内,如果遇到障碍物,则门重新开启, __________秒后再自动关闭。___
【填空题】
54.不使用集控功能时,本车可实现车内外手动、__________开关门。___
【填空题】
55.25K型客车电气装置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车内电气装置和__________。___
【填空题】
56.塞拉门将要完全关闭时,由__________开关将压力信号屏蔽,防挤压装置失去作用,使门不会因关门时与门框撞击而重新开启。___
【填空题】
57.J5发电机三相工作绕组的B相要__________。___
【填空题】
58.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包括空载特性、__________特性、调节特性等三种。___
【填空题】
59.电冰箱的中修与__________段修同步。___
【填空题】
60.为减少空调机组的频繁启动对电源及电机的大电流冲击,DC600/AC380V空调列车供电系统采用了__________软启动方式。___
【填空题】
61.检修后的客车电风扇应进行温升试验,风速试验,绝缘试验,__________。___
【填空题】
62.客车速度传感器与轴箱端部测速齿轮顶径向间隙SAB WABCO型速度传感器为__________。___
【填空题】
63.客车速度传感器与轴箱端部测速齿轮顶径向间隙KNORR MGS2型速度传感器为__________。___
【填空题】
64.DC600V供电列车采用的是整列车构成由__________控制的无主网络监控系统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___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B. 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C.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单选题】
以下属于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是
A.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B.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C. 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D. 自发地调节收入分配
【单选题】
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的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D.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单选题】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单选题】
就货币的起源来说,货币是
A. 在商品没有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的
B. 由贵金属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C. 由少数经常交换商品的人发明的
D. 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单选题】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
A. 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
B. 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C. 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
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单选题】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理论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单选题】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A. 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 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 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D. 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 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 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单选题】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 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B. 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C.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
D.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单选题】
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多,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意味着
A. 是机器人而不是工人创造了剩余价值
B. 机器人和工人一起创造了剩余价值
C. 机器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增加,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减少了
D.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机器人本质上仍然是物化劳动
【单选题】
平均利润率是
A. 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B. 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C. 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D. 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总量的比率
【单选题】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 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单选题】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
【单选题】
绝对剩余价值是
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单选题】
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利润
【单选题】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 不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B. 资本家的赚钱程度
C. 固定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单选题】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指
A.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
B. 价值规律
C.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D. 剩余价值规律
【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
A. 由它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所决定的
B. 直接由生产它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 由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的多少决定的
D. 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单选题】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有两种
A. 泰罗制和福特制
B.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C. 绝对工资和相对工资
D.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单选题】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 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
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单选题】
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C. 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单选题】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
B.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关系
C.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D. 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单选题】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
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单选题】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A. 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 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单选题】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是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单选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的创造
B. 价值的转移
C. 价值的生产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单选题】
社会总产品是
A. 当年新创造价值的总和
B. 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C. 当年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
D. 当年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
【单选题】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A. 国民生产总值
B. 国民收入
C. 国民生产净值
D. 社会总产值
【单选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A. 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
B.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C. 有形补偿和无形补偿
D. 商品补偿和货币补偿
【单选题】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A.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B. 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D.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单选题】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 商品二因素原理
B.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 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 劳动二重性原理
【单选题】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是指
A. 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B.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起点
C. 剩余劳动时间的起点
D. 必要劳动时间的终点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中
A. 具体劳动创造出新价值,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B. 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
C.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D.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 是逐渐消失的
B. 能发生价值增殖
C. 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D. 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单选题】
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万元,可变资本20万元, 获得剩余价值2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
A. 100%
B. 10%
C. 12.5%
D. 11.1%
【单选题】
英法相继发生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地位得以形成的时间是
A.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
B. 18世纪60年代起
C. 15世纪后半期
D. 19世纪初期
【单选题】
相对过剩人口,指的是
A. 资本主义的人口太多了
B. 资本主义的劳动力不能满足资本对它的需要
C. 资本主义的人口都流动不起来
D. 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单选题】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2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部分是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单选题】
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 国会
B. 总统
C. 最高法院
D. 最高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