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10kV以下运行的阀型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应每年测量一次。
【判断题】
防雷装置应沿建筑物的外墙敷设,并经最短途径接地,如有特殊要求可以暗设。
【判断题】
雷电时,应禁止在屋外高空检修、试验和屋内验电等作业。
【判断题】
遮栏是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备的屏护,分临时遮栏和常设遮栏两种。
【判断题】
在电压低于额定值的一定比例后能自动断电的称为欠压保护。
【判断题】
电动机按铭牌数值工作时,短时运行的定额工作制用S2表示。
【判断题】
三相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要同时通电才能工作。
【判断题】
转子串频敏变阻器启动的转矩大,适合重载启动。
【判断题】
在电气原理图中,当触点图形垂直放置时,以“左开右闭”原则绘制。
【判断题】
电工钳、电工刀、螺丝刀是常用电工基本工具。
【判断题】
可以用相线碰地线的方法检查地线是否接地良好。
【判断题】
在高压线路发生火灾时,应采用有相应绝缘等级的绝缘工具,迅速拉开隔离开关切断电源,选择二氧化碳或者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判断题】
对于在易燃、易爆、易灼烧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工作人员,不可以发放和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判断题】
当电气火灾发生时首先应迅速切断电源,在无法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应迅速选择干粉、二氧化碳等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判断题】
电工应做好用电人员在特殊场所作业的监护作业。
【判断题】
在串联电路中,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电阻的分电压之和。
【判断题】
摇表在使用前,无须先检查摇表是否完好,可直接对被测设备进行绝缘测量。
【判断题】
用钳表测量电流时,尽量将导线置于钳口铁芯中间,以减少测量误差。
【判断题】
钳形电流表可做成既能测交流电流,也能测量直流电流。
【判断题】
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来测量,测量时将其串联在电路中。
【判断题】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在保护电机时,应尽可能与电动机过载特性贴近。
【判断题】
当静电的放电火花能量足够大时,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静电还会妨碍生产和降低产品质量等。
【判断题】
TT系统是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壳也采用接地措施的系统。
【判断题】
因闻到焦臭味而停止运行的电动机,必须找出原因后才能再通电使用。
【判断题】
电气控制系统图包括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安装图。
【判断题】
漏电开关跳闸后,允许采用分路停电再送电的方式检查线路。
【判断题】
当电气火灾发生时,如果无法切断电源,就只能带电灭火,并选择干粉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尽量少用水基式灭火器。
【判断题】
交流电每交变一周所需的时间叫做周期T。
【判断题】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为半导体。
【判断题】
热继电器的双金属片是由一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材料辗压而成。
【判断题】
电容器放电的方法就是将其两端用导线连接。
【判断题】
RCD的选择,必须考虑用电设备和电路正常泄漏电流的影响。
【判断题】
脱离电源后,触电者神志清醒,应让触电者来回走动,加强血液循环。
【判断题】
导线连接后接头与绝缘层的距离越小越好。
【判断题】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导体中会形成电流,其电流方向可用右手定则判定。
推荐试题
【判断题】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明了中国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方向。
【判断题】
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了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判断题】
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系统地阐述了持久战的总方针。
【判断题】
新加坡成立了以陈嘉庚为主席的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分支机构遍及东南亚各国。
【判断题】
1936年广田弘毅提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先打中国”的侵略计划。
【判断题】
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判断题】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判断题】
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成立防共委员会,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判断题】
1945年9月3日,日本天皇和政府(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投降的投降书。
【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在相持和反攻阶段抗击着全部侵华日军的64%。
【判断题】
从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判断题】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判断题】
1948年秋,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发动三大战役,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判断题】
国民党统治集团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其根本目标是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判断题】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定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
【判断题】
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在军事上,必须采取游击战术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判断题】
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因为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判断题】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题】
1945年8月,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偕刘少奇、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判断题】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工人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判断题】
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这段时间里,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国统区打。
【判断题】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反共方针得到了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判断题】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华北解放区发起进攻,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判断题】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判断题】
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判断题】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
【判断题】
1949年,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
【判断题】
二战后,中国在命运与前途的选择上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判断题】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在世界的东方屹立起来。
【判断题】
1954年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判断题】
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判断题】
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
【判断题】
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没收政策。
【判断题】
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判断题】
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