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表明党对___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A. 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B.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多选题】
我们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两个一百年”是指___
A. 建党 100 周年
B. 建国 100 周年
C. 社会主义建立 100 周年
D. 改革开放 100 周年
【多选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___
A. 发展为了人民
B. 发展依靠人民
C.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 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多选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___
A. 以人为本、百姓为先
B.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C.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多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 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主要体现在___
A.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B.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C. 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D. 兴军强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全面从严治党均取得新进展
【多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主要体现在___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现新飞跃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C.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入新阶段,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大幅提升
D. 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多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兴军强军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制定了新形势下的军事战略方针,全 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些工作开展的着眼点在于实现___
A. 中国梦
B. 强军梦
C. 大国梦
D. 强国梦
【多选题】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程中,我国所采取的主要举措有___
A.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B.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D. 推动新兴市场发展
【多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成为全体党员的共识。这“四个意识”是指___
A. 政治意识
B. 大局意识
C. 核心意识
D. 看齐意识
【多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所开展的建设性活动主要有___
A.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B.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C.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D. “三严四反”学习教育
【多选题】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转化,其转化的主要依据是___
A. 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B.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C.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挑战前所未有,对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D. 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多选题】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就社会生 产力而言,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___
A. 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
B. 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
C. 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布局还不均衡
D. 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尚有几千万人口仍未脱贫
【多选题】
以下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B.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C.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D. 我国已超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进入到了新阶段
【多选题】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___
A.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
B.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C. 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多选题】
以下关于“新时代”内涵的解读,正确的有___
A. 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
B.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胜利的时代
C.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D.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时代
【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___
A. 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它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 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D.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看,它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经不大
【多选题】
对于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解读正确的是___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 求的社会主义
D. 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 色的社会主义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的“四个自信”是指___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多选题】
新时代我们的强军目标是___
A.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
B. 建设一支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
C. 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D.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___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社会稳定
D. 人民幸福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___
A. 走中国道路
B. 弘扬中国精神
C. 凝聚中国力量
D. 对抗一切外来力量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下列对“国家富强”的理解正确的是___
A. 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C. 经济更加发达
D. 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下列对“民族振兴”的理解正确的是___
A. 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
B. 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C. 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 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优秀民族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下列对“人民幸福”的理解正确的是___
A. 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
B.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C.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D.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对三者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___
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B.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C.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D.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要以人民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
【多选题】
以下对“中国梦”的描述,正确的有___
A. 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
B.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C.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D.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一中国精神是指___
A. 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以改革拼搏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额时代精神
【多选题】
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新部署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___
A. 到建国 100 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 到建党 100 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 到建国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到建党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分别是___
A.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从 2020 年到 2050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从 2050 年到 2065 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多选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___
A.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B.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C. 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多选题】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阶段的目标要求是___
A.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B.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C.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D.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多选题】
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阶段的目标要求是___
A. 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B. 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
C. 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D. 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
【多选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提出,是___
A. 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
B. 是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
C. 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D. 应对国际挑战的新举措
【多选题】
共享内涵主要指___
A. 全民共享
B. 全面共享
C. 共建共享
D. 渐进共享
【多选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___
A. 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B.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C.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D. 坚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多选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是指哪些___
A. 去库存
B. 去杠杆
C. 降成本
D. 补短板
【多选题】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___
A. 高素质的企业家
B. 工匠
C. 劳模
D. 工程师
【多选题】
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哪些___
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
【多选题】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___
A. 质量变革
B. 效率变革
C. 动力变革
D.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多选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内容有___
A.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B.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D.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计算机网络使用的通信介质包括___
A. 电缆、光纤和双绞线
B. 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C. 光纤和微波
D. 卫星和电缆
【单选题】
防火墙系统可以用于 ___
A. 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的隔离
B. 所有病毒的防治
C. 防盗
D. 防火
【单选题】
第一个算机网络诞生于___
A. 1946年
B. 1969年
C. 1977年
D. 1973年
【单选题】
在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中,一般不选用( )作为安装在服务器上的网络操作系统。___
A. Unix
B. Windows NT Server
C. Windows ME
D. Linux
【单选题】
局域网硬件中主要包括终端、交换机、传输介质和___
A. 打印机
B. 拓扑结构
C. 协议
D. 网卡
【单选题】
下列关于网络工作模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
A. 若采用对等模式,网络中每台计算机既可以作为工作站也可以作为服务器
B. 在C/S模式中,网络中每台计算机要么是服务器,要么是客户机
C. 充当服务器角色的大多数设备是便携式计算机或个人电脑
D. 一台计算机到底是服务器,还是客户机,取决于该计算机安装和运行什么软件
【单选题】
如果故障只影响一台工作站,应该检查网络的___
A. 区域路由器接口
B. 工作站的网卡和网线
C. 交换机和主干网
D. 服务器
【单选题】
网卡属于计算机的___
A. 显示设备
B. 存储设备
C. 打印设备
D. 网络设备
【单选题】
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比特数,它的单位为比特/秒,通常记作___
A. B/s
B. bps
C. Bps
D. baud/s
【单选题】
下列设备中工作在OSI参考模型四层以上的是___
A. 网桥
B. 交换机
C. 网关
D. 路由器
【单选题】
对于网络192.168.10.32/28,下面IP地址中,属于该网络的合法IP地址的是___
A. 192.168.10.39
B. 192.168.10.47
C. 192.168.10.14
D. 192.168.10.57
【单选题】
一个信道所能传送信号的频率范围称为 ___
A. 吞吐量
B. 信道容量
C. 数据传输率
D. 带宽
【单选题】
以下网络类型中不属于按照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来划分的是___
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公用网
D. 局域网
【单选题】
下列协议中,使用 UDP 作为承载协议的是___
A. FTP
B. TFTP
C. SMTP
D. HTTP
【单选题】
下列加强对互联网不良信息的行政监管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
A. 采取匿名制
B. 设立专门的行政监管部门
C. 提高互联网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
D. 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源的监控
【单选题】
用同轴电缆组建局域网,需要购买的以太网卡接口是___
A. RJ-45
B. RJ-11
C. AUI
D. BNC
【单选题】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___
A. 计算机之间的互相制约
B. 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C. 提高系统可靠性
D. 将负荷均匀地分配给网上各计算机系统
【单选题】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英文写法为___
A. slave/master
B. guest/server
C. guest/administrator
D. client/server
【单选题】
计算机病毒是___
A. 已感染病毒的程序
B. 具有破坏性、能自我复制的特定程序
C. 由计算机磁盘携带的能使用户发病的病毒
D. 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磁盘
【单选题】
以交换机或主机等为中央结点,其他计算机都与该中央结点相连接的拓扑结构是___
A. 环型结构
B. 总线型结构
C. 星型结构
D. 树型结构
【单选题】
WLAN的连接方式为___
A. 光纤
B. 无线
C. 同轴电缆
D. 双绞线
【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
A. 基带传输适用于近距离传输,宽带传输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B. 基带传输要占据整个信道的频率范围,一条宽带信道能划分为多条逻辑基带信道
C. 基带传输只能传送数字信号
D. 基带传输速度快,而宽带传输速度慢
【单选题】
表示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___
A. WAN
B. LAN
C. MAN
D. USB
【单选题】
下面关于局域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
A. 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
B. 局域网具有高数据传输率
C. 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
D. 连入局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只包括计算机
【单选题】
在IP协议中用来进行组播的IP地址是___
A. A类地址
B. B类地址
C. C类地址
D. D类地址
【单选题】
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而且还在于它们___
A. 所能支持的通信量不同
B. 所提供的应用服务不同
C. 所采用的协议不同
D. 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
【单选题】
ADSL是一种宽带接入技术,这种技术使用的传输介质是___
A. 电话线
B. CATV 电缆
C. 基带同轴电缆
D. 无线通信网
【单选题】
将发送端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之为___
A. 链路传输
B. 调制
C. 解调
D. 数字信道传输
【单选题】
下列关于对等网络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网络中的计算机必须型号一样
B. 网络的安全性能很高
C. 网络中的计算机不能既作为服务器,又作为工作站
D. 网络上各台计算机无主从之分
【单选题】
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___
A. 分组交换技术
B.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C. 电路交换技术
D. 报文交换技术
【单选题】
一个标准B类IP地址129.219.51.18,代表主机编码部分的是___
A. 129.219
B. 129
C. 18
D. 51.18
【单选题】
___
A. 网桥
B. 网关
C. 工作站
D. 服务器
【单选题】
计算机网络主要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___
A. 数据屏蔽
B. 数据独占
C. 数据通信
D. 数据窃取
【单选题】
___
A. 传输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物理层
【单选题】
下列拓扑结构中,应用最广、实用性最好的是___
A. 星型网
B. 环型网
C. 树型网
D. 复合型网
【单选题】
下面的四个IP地址,属于D类地址的是___
A. 10.10.5.168
B. 168.10.0.1
C. 224.0.0.2
D. 202.119.130.83
【单选题】
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故障管理的是 ___
A. 监控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
B. 测量所有重要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C. 自动修复网络故障
D. 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机密信息
【单选题】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是___
A. FTP
B. Telnet
C. UDP
D. TCP/IP
【单选题】
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并用单独的线路使中央节点与其他各节点相连,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央节点的网络拓扑结构是___
A. 星型结构
B. 总线型结构
C. 环型结构
D. 网状型结构
【单选题】
局域网网络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客户机、网卡、传输介质和___
A. 网络协议
B. 搜索引擎
C. 拓扑结构
D. 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