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___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 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___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单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___
A. 自觉能动性
B. 客观物质性
C. 直接现实性
D. 历史局限性
【单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___
A. 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 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
C. 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___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单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___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___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单选题】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即为真理,这个观点是___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单选题】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___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单选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___
A.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 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 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___
A. 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 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单选题】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___
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单选题】
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___
A. 唯心主义先验论
B. 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
C. 唯物主义反映论
D. 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
【单选题】
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___
A. 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B. 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 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D.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___
A. 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 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 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D. 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单选题】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___
A. 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B. 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
C. 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D. 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___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___
A. 把握事物现象
B. 揭示事物本质
C. 追求自我实现
D. 改造客观世界
【单选题】
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___
A. 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B. 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
C. 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D. 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单选题】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有一句话:“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___
A. 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 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单选题】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___
A. 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B.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C. 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D. 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单选题】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___
A. 黑格尔
B. 费尔巴哈
C. 马克思
D. 恩格斯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___
A.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
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
【单选题】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___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单选题】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
A. 兴趣爱好
B. 社会实践
C. 求知欲望
D. 好奇心理
【单选题】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___
A. 绝对性
B. 相对性
C. 全面性
D. 片面性
【单选题】
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___
A. 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B. 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C. 真理具有相对性,是不断发展的
D. 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单选题】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___
A.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 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单选题】
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___
A. 缺乏实践的观点
B. 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C. 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D. 缺乏可知论的观点
【单选题】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___
A. 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 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___
A. 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 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 精心安排,制定策略
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概念—判断—推理
C. 认识—实践—认识
D. 实践—认识—实践
【单选题】
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___
A. 相对性
B. 能动性
C. 绝对性
D. 普遍性
【单选题】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___
A. 与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相符合
B. 与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相符合
C. 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D. 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单选题】
感觉、知觉、表象是___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___
A.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 唯理论的错误
D. 经验论的错误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___
A. 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
D. 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
【单选题】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___
A.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B.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 正确和错误的统一
D.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单选题】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___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矩形沉井施工中定位垫木一般设置为___。
A. 在两短边,每边2个
B. 在四边,每边1个
C. 在两长边,每边2个
D. 在四边,每边2个
【单选题】
建筑涂饰工程中刷涂法的施工顺序,下列___项是不妥的。
A. 宜先难后易
B. 宜先左后右
C. 宜先上后下
D. 宜先面后边
【单选题】
下列关于沉井纠偏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沉井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不重合可先在一侧挖土,使沉井倾斜,然后均匀挖土
B. 沉井向某侧倾斜可用偏心压重纠偏
C. 采用触变泥浆润滑套时可采用导向木纠偏
D. 小沉井或矩形沉井短边产生偏差可在下沉少的一侧外部用压力水冲井壁附近的土并加偏心压重
【单选题】
员应报备案的单位是___。
A. 企业技术管理部门
B. 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部门
C. 省级或行业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D.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单选题】
有关卷材防水屋面施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
A. 距屋面周边800mm内及叠层铺贴的各层之间应采用满粘法
B. 采用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的分隔缝处宜空铺,其宽度为100mm
C. 上下层卷材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应小于幅宽的1/2
D. 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
【单选题】
有地下防水要求的砌体结构,其砌筑用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应为___
A. ≥M2.5
B. ≥M5
C. ≥M7.5
D. ≥M10
【单选题】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GB/T50353-2013),关于有围护设施的檐廊的计算面积,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按其结构顶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B. 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C. 按其围护设施外围水平面积计算1/2面积
D. 不计算面积
【单选题】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场馆看台下的建筑面积的计算,正确的是___。
A. 不计算建筑面积
B. 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C. 结构层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D. 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
【单选题】
软土路基施工时,地表下0.5-3.0m之间的软土处治采用___。
A. 换填法
B. 表层处理法
C. 重压法
D. 稳定剂处置法
【单选题】
沉井施工采用不排水挖土下沉,应使并内水面高出井外水面___m,以防流沙。
【单选题】
单层建筑物的高度是指___。
A. 室外地面标高至屋而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B. 室外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板底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C. 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板底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D. 室内地而标高至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单选题】
某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加油站,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为600m2,加油站内设有休息室,休息室的外围护结构水平面积为50m2,则该加油站的总建筑面积为___m2。
A. 625
B. 325
C. 350
D. 650
【单选题】
某单层工业厂房的外墙勒脚以上外闱水平面积为 7200m2,厂房高 7.8m,内设有二层办公室,层高均大于2 .2m,其外围水平面积为 350m2,厂房外设办公室楼梯两层,每个自然层水平投影而积为7.5m2,则该厂房的总建筑面积为___m2。
A. 7557.5
B. 7565
C. 7900
D. 7915
【单选题】
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撑)按模板与混凝土构件的接触面积计算,关于接触面积的计算规则说法正确的是___。
A. 现浇钢筋砼墙≤0.3m2的孔洞需扣除
B. 附墙柱、暗梁、暗柱并入墙内工程量内计算
C. 柱、梁、墙、板相互连接的重叠部分,均需要计算模板面积
D. 楼梯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需要另行计算
【单选题】
砖基础计量中需要扣除的体积有___。
A. 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
B. 单个面积等于0.3m2的孔洞所占体积
C. 地梁(圈梁)、构造柱
D. 全部嵌入基础内的管道
【单选题】
某建筑物设有层高超过 2.2m落地橱窗建筑面积计算,正确的说法是___。
A. 按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B. 不计算建筑面积
C. 按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计算面积
D. 接围护结构面积的1/2计算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量计量规范》(GB50854-2013)规定,关于现浇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有梁板矩形独立柱工程量按柱设计截面积乘以自柱基底面至板面高度以体积计算
B. 无梁板矩形柱工程量按柱设计截面积乘以自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上表面高度以体积计算
C. 框架柱工程量按柱设计截面积乘以自柱基底面至柱顶面高度以体积计算
D. 构造柱按柱设计截面积乘以全高以体积计算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50854—2013,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只能按设计图示以桩长计算的是___。
A. 砂石粧
B. 灰土挤密桩
C. 填料振冲粧
D. 咬合灌注粧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规定,关于现浇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正确的为___。
A. 栏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B. 雨篷按设计外墙中心线外图示体积计算
C. 阳台板按设计外墙中心线外图示面积计算
D. 散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I: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4—2013,土石方工程中回填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正确的计算规则是___。
A. 场地回填应按冋填面积乘以最大回填厚度
B. 室内回填应按主墙间底面积乘以回填厚度
C. 基础回填应按挖方清单工程量减去自然地坪以下埋设的基础体积
D. 基础回填应按挖方清单工程量减去设计室内地坪以下埋设的基础体积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50854—2013的有关规定,在工程量清单中,列入特种门的是___。
A. 钢木大门
B. 防护铁丝门
C. 保温门
D. 全钢板大门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装饰装修工程中门窗套工程量的计算,正确的是___。
A.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门窗套展开宽度计算
B.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投影面积计算
C.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D. 并入门窗工程量不另计算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4—2013,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长 12 m,留设直线孔道,选用低合金钢筋作预应力筋,一端采用镦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则预应力钢筋单根长度为___m。
A. 11.65
B. 12.00
C. 12.15
D. 12.30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宽 600mm ,素混凝土垫层宽 1000mm,厚 100mm,土壤为 II类土,施工交付场地标高为+ 0.50m,基础底面标高为-1.50m,基础总长 100m,施工每边工作面宽度 200 mm。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 B 50854—2013规定,该基础挖土工程量为___m3。
A. 294
B. 210
C. 200
D. 160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4—2013,地面卷材防水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错误的是___。
A. 应扣除凸出地而的设备基础所占面积
B. 不扣除间壁墙所占面积
C. 不扣除单个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面积
D. 不扣除柱、垛所占面积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屋面卷材防水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___。
A. 平屋顶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B. 平屋顶找坡按斜面积计算
C. 扣除房上烟囱、风道所占面积
D. 女儿墙、伸缩缝的弯起部分不另增加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下列油漆工程量计算规则中,正确的说法是___。
A. 门、窗油漆按展开面积计算
B. 木扶手油漆按平方米计算
C. 金属面油漆按构件质量计算
D. 抹灰面油漆按图示尺寸以面积和遍数计算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丁程丁?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4—2013,下列现浇混凝土板工程量计算规则中,正确的说法是___。
A. 现浇混凝土平板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
B. 伸出墙外的阳台牛腿和雨篷反挑檐不计算
C. 现浇雨篷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D. 现浇挑檐、天沟板与圈梁连接时,以梁外边线为界
【单选题】
城市地下冷库一般都设在___。
A. 城市中心
B. 郊区
C. 地铁站附近
D. 汽车站附近
【单选题】
生石灰加水消解为熟石灰的过程称为___o
【单选题】
有关地下管线的敷设深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 地下管线深埋浅埋的分界线为1.5m
B. 北方寒冷地区,给水、排水、含有水分的煤气管道需深埋
C. 南方地区,由于冰冻线不存在或较浅,给水、排水管道可浅埋
D. 南方地区,由于冰冻线不存在或较浅,给水管道可浅埋
【单选题】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适用水泥为___。
A. 普通硅酸盐水泥
B. 铝酸盐水泥
C.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D. 硅酸盐水泥
【单选题】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___确定的。
A. 立方体抗压强度
B. 棱柱体抗压强度
C. 立方体抗拉强度
D. 棱柱体抗拉强度
【单选题】
以下钢材的化学成分中,可以显著降低钢材的可焊性、提高其耐磨性的有___。
【单选题】
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所用砂的类别应为___。
A. I类
B. II类
C. III类
D. IV类
【单选题】
砌筑主体一般采用___。
A. 石灰砂浆
B. 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C. 水泥砂浆
D. 防水砂浆
【单选题】
关于水泥凝结时间的描述,正确的是___。
A. 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B. 终凝时间自达到初凝时间起计算
C. 超过初凝时间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
D. 普通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单选题】
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___。
A. 流动性、黏聚性、泌水性
B. 流变性、黏聚性、泌水性
C. 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
D. 流变性、黏聚性、保水性
【单选题】
适用于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盘管有___管。
A. PVC-U
B. PEX
C. PVC-C
D. PP-R
【单选题】
纤维混凝土掺入纤维的目的是___
A. 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B.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
C. 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降低其脆性
D.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降低其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