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38, 信息安全组织的管理涉及内部组织和外部各方两个控制目标。为了实现控制外部各方的目标,应该包括下列哪个选项___。
A. 信息安全的管理承诺,信息安全协调,信息安全职责的分配
B. 信息处理设施的授权过程,保密性协议,与政府部门的联系
C. 特定利益集团的联系,信息安全的独立评审
D. 与外部各方相关风险的识别,处理外部各方协议中的安全问题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9, 关于信息安全管理,下面理解片面的是___。
A. 信息安全管理是组织整体管理的重要,固有组成部分,它是组织实现其业务目标的重要保障
B. 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不断演进,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C. 在信息安全建设中,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拔高,即有效的管理依赖于良好的技术基础
D. 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是我国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
【单选题】
40, 《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框架》(Information Assurance Technical Framcwork,IATF.是由下面哪个国家发布的___。
【单选题】
41, 某单位在一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活动中,风险评估报告提出服务器A的FTP服务存在高风险漏洞。随后该单位在风险处理时选择了关闭FTP服务的处理措施,请问该措施属于哪种风险处理方式___。
A. 风险降低
B. 风险规避
C. 风险转移
D. 风险接受
【单选题】
42, 关于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
A. 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并加强合作,遵循国际标准和通行做法,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
B. 信息化发展和信息安全不是矛盾的关系,不能牺牲一方以保证另一方
C. 在信息安全保障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既要统筹规划,又要突出重点
D. 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作用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___
A. 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 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C. 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 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___
A. 德国古典哲学
B.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C.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D.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___
A. 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
B. 与时俱进
C.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D. 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___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 实现人权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___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 阶级斗争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___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罢工和起义
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___
A. 工业革命
B.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起义
【单选题】
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___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___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单选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___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实事求是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___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___
A.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 《资本论》的出版
C. 《反杜林论》的出版
D. 《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单选题】
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
A. 辛亥革命
B. 十月革命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成立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___
A. 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单选题】
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___
A.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 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 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 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单选题】
否认世界统一性的哲学是 ___
A. 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
C. 相对主义
D. 二元论
【单选题】
旧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___
A. 承认意识能动性
B. 抹煞意识能动性
C. 夸大意识能动性
D. 有时承认意识能动性,有时抹煞意识能动性
【单选题】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客观实在性”是指 ___
A.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 物质的具体形状和结构
C.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单选题】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___
A. 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
B. 事物中消极的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单选题】
运动是物质的 ___
A. 根本属性
B. 唯一特性
C. 外部现象
D. 内部本质
【单选题】
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___
A. 运动的衡量尺度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普遍状态
D. 运动的存在方式
【单选题】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___
A. 颠倒了事物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B. 割裂了事物共性与个性之间的联系
C. 混淆了事物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区别
D. 模糊了事物本质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单选题】
事物的质变是指 ___
A.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 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 事物处于相对平衡的、相对静止状态
D.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单选题】
量变是指 ___
A. 事物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
B. 事物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
C. 事物的显著突变
D.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
【单选题】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___
A. 它的存在性
B. 它的物质性
C. 它的可知性
D. 它的矛盾性
【单选题】
客观规律与人的关系是 ___
A. 人可改变规律
B. 人可创造规律
C. 人可消灭规律
D. 人可认识和利用规律
【单选题】
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___
A. 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 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 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 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选题】
“物是感觉的复合”这个命题表达的是 ___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单选题】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 ___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D. 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统一
【单选题】
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___
A.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 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 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D.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单选题】
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___
A. 一切从群众意愿出发
B. 一切从已获得的经验出发
C. 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D. 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
【单选题】
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___
A. 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
B. 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C. 在形式上是否新奇
D. 出现时间的先后
【单选题】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 ___
A. 事物发展过程的开始阶段只有差异,后来才有矛盾
B. 矛盾解决意味着矛盾终止
C. 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
D.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贯穿于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单选题】
辩证的否定是 ___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绝对的否定
C. 外力强加于事物的否定
D. 对事物的任意否定
【单选题】
矛盾是 ___
A.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 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C. 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
D. 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单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___
A. 辩证形式
B. 趋势和道路
C. 不同状态和形式
D. 源泉和动力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或有事项的有___。
A. 为子公司的贷款提供的担保
B. 对组织结构进行较大调整
C. 计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D. 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
【多选题】
下列关于或有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
A. 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B. 企业不应确认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C. 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
【多选题】
下列有关对或有事项最佳估计数确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
A. 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
B. 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C. 如果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连续的金额范围,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各种可能发生额的算术平均数确定
D.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期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多选题】
2017年12月1日某物流公司接受甲公司委托由A城运送一批产品到B城,司机按照公司要求日夜兼程赶往B城,由于疲劳驾驶导致车祸,给行人李某造成人身伤害。李某向该物流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150万元。至12月31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物流公司预计该诉讼很可能败诉,赔偿金额在100至150万元之间,且在此范围内支付各种赔偿金额的可能性相同,另外还需要支付诉讼费用3万元,基本确定可以从保险公司收到150万元赔偿款,但尚未获得相关赔偿证明。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有___。
A. 该事项应确认预计负债128万元
B. 该事项应确认资产128万元
C. 该事项应确认预计负债125万元
D. 该事项不应确认资产
【多选题】
下列各项会计交易或事项中,属于或有事项的有___。
A. 代被担保企业向银行清偿债务
B. 为其他企业的长期借款提供的担保
C. 以一项房地产作抵押向银行借款
D. 由于技术纠纷被其他企业提起诉讼
【多选题】
下列有关或有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
A. 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B. 或有事项很可能获得的补偿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
C. 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一般不需要披露
D. 在确认负债的同时应确认的费用和支出,在利润表中与其他费用和支出项目合并反映
【多选题】
2016年1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并同时约定该批产品质量保证条款,该条款规定:产品售出后四年内,如发生正常质量问题,甲公司将免费负责修理。甲公司按照当期销售收入的2%计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2016年,甲公司销售收入为12 000万元,当年发生修理支出120万元;2017年,甲公司销售收入为20 000万元,当年发生修理支出180万元;2018年,甲公司销售收入为18 000万元,当年发生修理支出500万元。假定2016年1月1日,甲公司“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的期初余额为0,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下列处理正确的有___。
A. 2016年应计提的“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金额为240万元
B. 2017年“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期末余额为340万元
C. 2018年“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的借方发生额为500万元
D. 2018年“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期末余额为100万元
【多选题】
2018年,A公司发生了如下或有事项:(1)2018年5月20日收到法院的通知,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A公司未按合同要求的时间交货,要求A公司一次性赔偿800万元。至年末,该诉讼尚未判决,A公司估计败诉的可能性为75%,预计赔偿金额在600万元至750万元之间,且每个金额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由于原材料由M公司提供,经咨询,A公司基本确定可以从M公司获得赔偿500万元。(2)A公司为其子公司提供债务担保,2018年7月30日,子公司借款到期,因子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借款,银行要求A公司履行担保责任,支付本息和1 200万元。至年末,A公司尚未履行连带还款责任。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
A. A公司因未决诉讼确认预计负债675万元,同时确认其他应收款500万元
B. A公司因债务担保确认预计负债1 200万元,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信息
C. A公司因未决诉讼形成的或有事项不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D. A公司不确认资产和负债,但是需要对上述事项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信息
【多选题】
下列关于产品质量保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
A. 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要在保证期满时予以冲销
B. 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时要考虑其各种可能的情况对应发生概率的大小
C. 与产品质量保证有关的预计负债应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D. 产品质量保证,通常指
【判断题】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成本的,无论是否收付补价,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均不确认损益
【判断题】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必须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判断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判断题】
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判断题】
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
【判断题】
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假定不考虑补价和相关税费等因素,应当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判断题】
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换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判断题】
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换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判断题】
涉及或有事项时,需要考虑处置相关资产可能形成的利得或损
【判断题】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高于25%作为参考
【判断题】
未同时满足准则规定的两个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即(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为换入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判断题】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判断题】
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应将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判断题】
在延期付款清偿债务并附或有支出条件的情况下,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将来应收金额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权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判断题】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判断题】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判断题】
债务重组中,债权人一定会由于债务重组而确认营业外支出
【判断题】
债务人根据转换协议,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不属于债务重组
【判断题】
债务重组中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判断题】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涉及的或有应收金额,在债权人方面,或有应收金额属于或有资产,债权人应确认或有应收金额
【判断题】
对于附或有应付条件的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利得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这部分利得应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判断题】
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判断题】
在混合重组方式下,债权人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
【判断题】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判断题】
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只有在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才计入当期损益
【判断题】
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债务人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