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弹簧可通用的是( )。(1.0分)
A. 充气阀、止回阀弹簧
B. 均衡阀、放风阀弹簧
C. 局减阀弹簧和稳定弹簧
D. 稳定弹簧和增压阀弹簧
【单选题】
F8型分配阀再充气缓解时,局减室的压缩空气应( )。(1.0分)
A. 处于保压状态
B. 处于充风状态
C. 排向大气
D. 充向压力风缸
【单选题】
104制动机在列车管轻微漏泄时,( )的压缩空气向制动主管逆流,以提高其稳定性。(1.0分)
A. 制动缸
B. 副风缸
C. 列车管
D. 工作风缸
【单选题】
通副风缸管系与( )管系安装在中间体的同一平面上。(1.0分)
A. 制动缸
B. 工作风缸
C. 列车管
D. 总风缸
【单选题】
F8型分配阀局减阀套上有( )个φ24×2.25 O型密封圈。(1.0分)
【单选题】
104型制动机中间体中紧急室的容积为( )L。(1.0分)
A. 0.6
B. 1.5
C. 2.0
D. 3.8
【单选题】
单元制动缸发生间隙调整作用的前提是( )。(1.0分)
A. 活塞移动距离小于A值
B. 弹簧要伸长
C. 螺母和挡铁啮合
D. 螺母和挡铁脱开
【单选题】
蜗轮蜗杆式手制动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轻便灵活,制动力( )。(1.0分)
【单选题】
F8型分配阀取消了金属滑阀和金属活塞环结构, 采用( )。(1.0分)
A. 活塞结构
B. 柱塞结构
C. 橡胶膜板结构
D. 橡胶膜板活塞和柱塞结构
【单选题】
104制动机在制动时,制动缸的压力上升受( )的压力控制。(1.0分)
A. 容积室
B. 紧急室
C. 副风缸
D. 工作风缸
【单选题】
104主阀均衡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 )的充气、保压与排气。(1.0分)
A. 工作风缸
B. 缓解风缸
C. 副风缸
D. 制动缸
【单选题】
客车制动机制动管定压为( )kPa。(1.0分)
A. 400
B. 500
C. 600
D. 700
【单选题】
一般常用材料外圆表面加工方法是( )。(1.0分)
A. 粗车→精车→半精车
B. 半精车→粗车→精车
C. 粗车→半精车→精车
D. 精车→粗车→半精车
【单选题】
刀具两次重磨之间( )时间的总和称为刀具耐用度。(1.0分)
【单选题】
为保证弹簧性能的要求,钢制弹簧最终要进行( )。(1.0分)
A. 淬火
B. 调质
C. 淬火和中温回火
D. 正火
【单选题】
粘接就是用( )把不同或相同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操作。(1.0分)
【单选题】
凡是将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在一起,或将零件与几个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装配单元的装配工作叫( )。(1.0分)
A. 部件装配
B. 总装配
C. 零件装配
D. 间隙调整
【单选题】
压力表压力比绝对压力( )大气压力。(1.0分)
A. 大1个
B. 小1个
C. 大2 个
D. 小2个
【单选题】
剖分式轴瓦安装在轴承中,无论在圆周方向或轴向都不允许有( )。 (1.0分)
【单选题】
当径向尺寸受限制的地方应选用( )轴承。(1.0分)
A. 向心轴承
B. 单列向心推力轴承
C. 单列向心推力轴承
D. 滚针轴承
【单选题】
当配合过盈量较小时,最好采用( )方法压入轴承。(1.0分)
A. 套筒压入
B. 压力机械压入
C. 利用温差
D. 直接敲入
【单选题】
液压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动力的。(1.0分)
A. 油液内部的压力
B. 密封容积的变化
C. 活塞的运动
D. 油液的流动
【单选题】
当轴颈圆周速度很高时,滚动轴承应采用( )密封。(1.0分)
A. 毡圈式
B. 皮碗式
C. 迷宫式
D. 油沟式
【单选题】
()联轴器的装配,在一定情况下应严格保证两轴的同轴度。(1.0分)
A. 滑块式
B. 凸缘式
C. 万向节
D. 十字沟槽式
【单选题】
平板刮研,采用( )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1.0分)
A. 3块
B. 2块
C. 4块
D. 2块以上
【单选题】
研磨棒的直径要比孔小0.01~0.015mm,长度是孔长度的( )倍。(1.0分)
A. 1~2
B. 3~4
C. 2~3
D. 4~5
【单选题】
钻直径为32mm孔时应( )。(1.0分)
A. 一次钻孔
B. 分两次钻孔
C. 分三次钻孔
D. 四次钻孔
【单选题】
( )可列为较大事故。(1.0分)
A. 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B. 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24小时以上或者中断其他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C. 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
D. 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
【单选题】
当加工的孔需要依次进行钻、扩、铰多种工步时,需要采用( )。(1.0分)
A. 可换钻套
B. 快换钻套
C. 一般钻套
D. 特殊钻套
【单选题】
Z525型钻床表示( )。(1.0分)
【单选题】
弯制铜管时,为使铜管“软化”,一般采用( )。(1.0分)
A. 气焊焰火烘烤
B. 木锤轻轻敲击
C. 焦炭炉烧烤
D. 电热炉烘烤
【单选题】
NPT-5型空压机转速达到1000 r/min,油压应稳定在( )。(1.0分)
A. 360~480 kPa
B. 400~450 kPa
C. 400~480 kPa
D. 430~480 kPa
【单选题】
DF4型机车撒砂装置撒砂阀共有( )个。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单独制动阀全制动位时,单独作用管的空气压力应达到( )。(1.0分)
A. 250 kPa
B. 350kPa
C. 300 kPa
D. 200 kPa
【单选题】
局部减压”是三通阀或分配阀在( )时引起的列车管压力下降现象。(1.0分)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自动制动阀放风阀胶垫阀口压痕深度不得超过( )。(1.0分)
A. 0.5mm
B. 0.4mm
C. 0.6mm
D. 0.7mm
【单选题】
均衡风缸和列车管减压停止时,列车( )。(1.0分)
A. 制动
B. 缓解
C. 制动保压
D. 运行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自动制动阀性能试验中,手柄移置紧急制动位列车管压力降到0的时间不超过()。(1.0分)
【单选题】
组装滚子轴挡圈时,挡圈与闸瓦托须密贴,滚子轴挡圈与闸瓦托三等分点焊定位后焊固,滚子轴挡圈与闸瓦托段焊长度不小于( )。(1.0分)
A. 8mm
B. 10mm
C. 12mm
D. 14mm
【单选题】
槽钢制动梁调修后须进行( )的拉力试验,保持1min,产生裂纹或永久变形时报废。(1.0分)
A. 69kN
B. 76kN
C. 88.26kN
D. 103.5kN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哲学上看,我国制定的五年计划的根据是 ___
A. 抽象的可能性
B. 人民群众的愿望
C. 现实的可能性
D. 先进分子的构想
【多选题】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___
A. 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 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
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多选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
A.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多选题】
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___
A. 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可知论的观点
【多选题】
时间和空间是___
A. 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B. 物质的根本属性
C.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 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多选题】
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___
A. 社会性劳动
B. 直立行走
C. 人脑的形成
D. 语言的产生
【多选题】
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一种___
A. 形而上学观点
B. 相对主义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
A.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B.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多选题】
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这属于___
A. 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
B. 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
C. 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
D. 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
【多选题】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___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多选题】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___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多选题】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___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一元论和二元论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多选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多选题】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___
A. 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 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__
A. 科学之科学
B. 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 思维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多选题】
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___
A. 唯心论
B. 不可知论
C. 机械唯物论
D. 朴素唯物论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___
A. 科学性和阶级性
B. 原则性和灵活性
C. 实践性和阶级性
D. 科学性和革命性
【多选题】
事物的质是指___
A. 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B. 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C. 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D. 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多选题】
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___
A. 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
B. 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C. 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
D. 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
【多选题】
现实可能性是指___
A. 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
B. 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
C. 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D. 实现的可能性
【多选题】
爆发式飞跃是___
A. 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B. 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
C. 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
D.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多选题】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___
A. 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二元论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多选题】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___
A. 个人的主观努力
B. 社会实践
C. 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
D. 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
【多选题】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
A. 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
B. 事物中消极的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多选题】
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___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
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___
A. 联系的
B. 精神的
C. 发展的
D. 实践的
【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___
A. 质量互变的观点
B. 永恒发展的观点
C. 对立统一的观点
D. 辩证否定的观点
【多选题】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___
A. 人可以创造规律
B. 人可以消灭规律
C. 人可以改变规律
D.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多选题】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___
A. 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 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 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 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多选题】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___
A. 认识客观规律
B. 制定周密计划
C. 依靠广大群众
D. 参加社会实践
【多选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___
A. 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
B. 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C. 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
D.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多选题】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___
A.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 世界统一于物质
C.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 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多选题】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___
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 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 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多选题】
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这是一种___
A.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辩证法的观点
【多选题】
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___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变化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多选题】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___
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 纯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
【多选题】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___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 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多选题】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___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___
A.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B.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 实践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多选题】
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___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经验论的观点